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豪族与刘宋大明土断新论
1
作者 张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6-72,124,共8页
刘宋孝武帝时,襄阳豪族的豪族经济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刘宋朝廷若要通过土断获得更多承担赋役的编户小农,只能从上游襄阳地区着手。大明土断中,主持土断的王玄谟极力迁就襄阳著姓家族的利益,而对当地土豪、流民强制著籍。“九品以上租”... 刘宋孝武帝时,襄阳豪族的豪族经济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刘宋朝廷若要通过土断获得更多承担赋役的编户小农,只能从上游襄阳地区着手。大明土断中,主持土断的王玄谟极力迁就襄阳著姓家族的利益,而对当地土豪、流民强制著籍。“九品以上租”政策威胁到了襄阳著姓的经济特权,因而招致他们的强烈反抗。大明土断后,四方民户的不断流入,襄阳豪族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襄阳豪族凭借地理优势,从丝路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豪族 大明土断 王玄谟 刘宋 丝路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南朝土断“阶段性”特征刍议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0-42,共3页
南朝土断着重于对侨置政区的整顿,其所针对的社会群体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与东晋土断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南朝 土断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晋南朝的“土断”和“开山泽之禁”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刚 《史林》 CSSCI 1991年第1期4-11,共8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说来,土地兼并大都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得比较激烈,由此引起经济和政治的危机,进而使王朝在危机中崩溃。与此不同,在东晋南朝的二百七十多年中,却是土无一日不兼、地无一月不并。此间虽然朝代几经更替,但其直接...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说来,土地兼并大都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得比较激烈,由此引起经济和政治的危机,进而使王朝在危机中崩溃。与此不同,在东晋南朝的二百七十多年中,却是土无一日不兼、地无一月不并。此间虽然朝代几经更替,但其直接原因却并非由兼并而起。笔者认为,东晋南朝政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土地兼并中延续二百七十多年,其重要原因,是当时政府充分发挥了封建政权的行政职能,将“土断”和“开山泽之禁”作为手段,有效地调整和缓和了大土地占有者与小土地占有者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使政权本身在矛盾的缓和中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土断 土地占有 土地兼并 中国封建社会 尖锐矛盾 宋孝武帝 封建政权 南方政权 晋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末乡闾土断制度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廷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2-87,共6页
乡间土断又称乡议或乡评,是我国古代选举制度中与察举紧密联系的一种民间人物评议,其源肇自先秦乡党教化。降及两汉,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巩固,郡县制全面推行,政事日繁,用人量激增,如何识拔官吏于广众之中而又能做到有所凭借,便成为... 乡间土断又称乡议或乡评,是我国古代选举制度中与察举紧密联系的一种民间人物评议,其源肇自先秦乡党教化。降及两汉,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巩固,郡县制全面推行,政事日繁,用人量激增,如何识拔官吏于广众之中而又能做到有所凭借,便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应,旧乡党教化机制逐步转换成人物品评机制。迨至东汉末年,遂发展为带一定普遍性和制度性的民间政治活动。究其实质,乡间土断处在察举进仕之首察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断 汉末 许劭 《后汉书》 举孝廉 察举 乡党 教化 察人 《人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文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6期18-25,共8页
中国古代,政府对所领民户数目的升降问题异常重视。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口大量损失,偏安一隅的东晋南朝政权,由于士族特权,大量人口为“私门”、“大户”所吞噬,民户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二百七十余年间,以... 中国古代,政府对所领民户数目的升降问题异常重视。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口大量损失,偏安一隅的东晋南朝政权,由于士族特权,大量人口为“私门”、“大户”所吞噬,民户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二百七十余年间,以整顿户籍、搜括人口为主要目的的所谓“土断”先后竟实施了十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断 民户 白籍 东晋南朝时期 郡县 户籍 南齐书 宋书 晋书 黄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土断”与“却籍”的成败及其原因 被引量:1
6
作者 舒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2-62,共11页
“土断”与“却籍”是东晋南朝推行的两项经济政策。对于南方政权来讲,它们的重要性与北朝的均田制、三长制约略相当。但从目前发表的有关论著来看,对它们的研究,无论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讲,都远较均田制、三长制逊色。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土断”与“却籍”是东晋南朝推行的两项经济政策。对于南方政权来讲,它们的重要性与北朝的均田制、三长制约略相当。但从目前发表的有关论著来看,对它们的研究,无论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讲,都远较均田制、三长制逊色。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项政策都是从局部调正封建生产关系入手,以增加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但却成败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长制 均田制 土断 东晋南朝 封建生产关系 经济政策 南方政权 封建国家 深度与广度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白籍问题与“土断” 被引量:4
7
作者 雷震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2-38,共7页
东晋南朝的户籍源于西晋。西晋的正式户籍是“黄籍”,在黄籍上注册的主要是纳税服役者。“白籍”始于东晋初期,是侨州郡县所辖的侨寓户的户口册。即一种临时性的,不役不税的空虚户籍。“土断”就是以侨寓户现居地为准定其籍贯所在并登... 东晋南朝的户籍源于西晋。西晋的正式户籍是“黄籍”,在黄籍上注册的主要是纳税服役者。“白籍”始于东晋初期,是侨州郡县所辖的侨寓户的户口册。即一种临时性的,不役不税的空虚户籍。“土断”就是以侨寓户现居地为准定其籍贯所在并登记入籍,以便征收赋役。在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下,士族豪强凭借强权隐庇大量侨户为佃客等私附人口。因而士族地主必然反对土断并公然破坏土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籍 白籍 土断 士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断与“咸和谱籍”问题蠡测
8
作者 毕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252,共1页
土断是两晋南朝时期的特殊历史产物,主要指集中对侨流人口户籍的整理及对侨置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史有明文的第一次土断发生在东晋咸和年间,相关记载集中在两处:一是《陈书·高祖纪》记陈氏先祖“世居颍川”,后“咸和中土断,故为... 土断是两晋南朝时期的特殊历史产物,主要指集中对侨流人口户籍的整理及对侨置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史有明文的第一次土断发生在东晋咸和年间,相关记载集中在两处:一是《陈书·高祖纪》记陈氏先祖“世居颍川”,后“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人”,陈霸先即署籍“吴兴长城下若里”;二是梁武帝时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事:“晋咸和初,苏峻作乱,版籍焚烧。此后起咸和三年以至乎宋,并皆详实,朱笔隐注,纸连悉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霸先 土断 沈约 两晋南朝 梁武帝 历史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义熙土断的范围、对象与意义
9
作者 赵义鑫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5-162,共8页
义熙土断是东晋末年以刘裕为代表的北府武人对政治、社会状况的一次整理和总结。其主要任务是对当时混乱的政区特别是江淮流域和益州地区进行整顿,并且土断"流民"。在被土断的人口之中,既有产生于战乱、直接威胁到当时社会安... 义熙土断是东晋末年以刘裕为代表的北府武人对政治、社会状况的一次整理和总结。其主要任务是对当时混乱的政区特别是江淮流域和益州地区进行整顿,并且土断"流民"。在被土断的人口之中,既有产生于战乱、直接威胁到当时社会安定的"亡命",又包括一般流民。豪强大族则在这次整顿中受到刘裕的保护,基本维持了其既得利益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而刘裕也通过义熙土断,实现了境内的稳定,为其实现更高的政治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熙土断 刘裕 桓玄之乱 “流民” “亡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东晋“土断”对南朝寒人艺术文化的影响
10
作者 宋匡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3期100-101,共2页
东晋政权建立后,为了管理南迁的流亡百姓,打击藏匿人口行为,实施了"土断"政策。"土断"政策不仅对东晋的经济带来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改变了门阀世族在社会中的垄断地位。刘宋建立后,东晋"土断"的成果被南... 东晋政权建立后,为了管理南迁的流亡百姓,打击藏匿人口行为,实施了"土断"政策。"土断"政策不仅对东晋的经济带来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改变了门阀世族在社会中的垄断地位。刘宋建立后,东晋"土断"的成果被南朝寒门出身的地主阶级所继承,寒人艺术开始打破了门阀世族的艺术垄断出现在南朝的历史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断 南朝 寒人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乾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侨置制度并非东晋始创,它的渊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汉初,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只是对汉魏旧制的沿用;淮南、江南、汉水流域及益州地区,是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四大分布中心,各地侨民来源、侨川郡县规模、土断及省并情况均各具特色;土断不是针... 侨置制度并非东晋始创,它的渊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汉初,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只是对汉魏旧制的沿用;淮南、江南、汉水流域及益州地区,是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四大分布中心,各地侨民来源、侨川郡县规模、土断及省并情况均各具特色;土断不是针对侨川郡县的混乱,也未完全废罢侨州郡县,它针对的是侨民户籍的寄寓性,通过划一行政区域让侨旧民就地入籍的方式达到消除寄寓的目的;东晋南朝侨川郡县名号的最后废罢是北方西魏、北周政权和隋王朝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民 侨置制度 侨川郡县 寄寓性 土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经济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62,共9页
在淝水之战以前,东晋首多次执行以土断、检籍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加强了东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收入。谢安以流民、奴客创建了北府兵,改度田税米为按口税米,在三吴推行检籍等,这些政策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在淝水之战以前,东晋首多次执行以土断、检籍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加强了东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收入。谢安以流民、奴客创建了北府兵,改度田税米为按口税米,在三吴推行检籍等,这些政策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对保证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淝水之战时负责长江中、上游防务的桓冲军团,是经过庾亮、庾冰、庾翼、桓温多次经济改革而形成的军事力量,这个军团在淝水之战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晋书》 土断 侨州郡县 苏峻之乱 北府兵 户籍 魏晋南北朝史 桓温 军事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前言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阿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经济史 地域选择 土断 东晋南朝 隋唐 六朝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桓温
14
作者 夏毅辉 《浙江学刊》 1988年第2期89-92,115,共5页
在东晋的103年历史中,桓温可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他先后经历了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五世,除了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作为外,还继刘琨、祖逖、瘐翼等举行了三次颇见规模和成效的北伐,一度收复旧京洛阳,进逼长安,“威震内外”。但是,历来... 在东晋的103年历史中,桓温可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他先后经历了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五世,除了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作为外,还继刘琨、祖逖、瘐翼等举行了三次颇见规模和成效的北伐,一度收复旧京洛阳,进逼长安,“威震内外”。但是,历来对恒温的评价以贬黜居多。旧史家把他列入“叛臣传”,与王敦、苏峻并称;现代史家也称以“野心家”或“最有才能的野心家”等等。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估价他的一生。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温 世族 都督中外诸军事 政治 土断 地主 晋书 军事活动 洛阳 大司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l-Ti-B-RE grain refiner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7.0Si-0.55Mg alloy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雪姣 徐聪 +4 位作者 Arfan MUHAMMAD Shuji HANADA Hiroshi YAMAGATA 王文红 马朝利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2244-2250,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Ti-B-RE grain refiner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7.0Si-0.55Mg (A357) alloy, some novel Al-7.0Si-0.55Mg alloys added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Al-STi-1B-RE grai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Ti-B-RE grain refiner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7.0Si-0.55Mg (A357) alloy, some novel Al-7.0Si-0.55Mg alloys added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Al-STi-1B-RE grain refiner with different RE composition were prepared by vacuum-mel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the AI-7.0Si-0.55Mg alloys with the grain refiners were observ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were tested in mechanical testing machin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observation of AI-Ti-B-RE morphology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s reveals that it exhibits a TiAl3/Ti2Al20RE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heterogeneous TiB2 nuclei.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Al-7.0Si-0.55Mg alloys with Al-5Ti-1B-3.0RE grain refiner reaches the peak value at the same addition (0.2%) of grain refi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7 alloy Al-5Ti-1B grain refiner rare earth FRACTURE refining effect tensil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 被引量:15
16
作者 严耀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9-104,98,共7页
南北朝时期的宋孝武帝在以往的史籍上,由于种种原因,是一位名声不好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对当时大族势力与君权在政治结构中的彼此消长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南朝“寒人掌机要“之形成是宋孝武帝一系列集权政策所导致的,他是这种新政治局... 南北朝时期的宋孝武帝在以往的史籍上,由于种种原因,是一位名声不好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对当时大族势力与君权在政治结构中的彼此消长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南朝“寒人掌机要“之形成是宋孝武帝一系列集权政策所导致的,他是这种新政治局面的主要开创者。(一)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二月,宋文帝的太子刘邵由于害怕失去皇位继承权而谋杀了自己的父亲,这当然为传统观念所特别不容而引起了朝野的强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孝武帝 三十年 开创者 南北朝时期 宋文帝 江州刺史 南齐书 刘邵 土断 东晋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地区十九县(上)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乃强 杨伟立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3期71-76,共6页
绵阳地区所辖十九县,解放前为剑阁专区与遂宁专区,解放后,并为一区。现将各县的地名考释如下:一、绵阳县(附涪县、潼州、巴西与罗江)绵阳县在汉为涪县,属广汉郡,因城外涪江得名。涪水,发源于松潘县东界的雪宝鼎(海拔五千五百五十五公尺... 绵阳地区所辖十九县,解放前为剑阁专区与遂宁专区,解放后,并为一区。现将各县的地名考释如下:一、绵阳县(附涪县、潼州、巴西与罗江)绵阳县在汉为涪县,属广汉郡,因城外涪江得名。涪水,发源于松潘县东界的雪宝鼎(海拔五千五百五十五公尺的大雪山),经平武县流入江油县界,三百里间海拔降落四千公尺左右,奔湍喷沫,浮沤腾泛。蜀人谓沤沫为涪,故曰涪水。(《集韵》涪,“蒲侯切”。音桴。今人谓浮沤曰“泡沫”,即古涪沫音变。)涪县故城原在涪江东岸,直到唐代,县城仍在东岸。《元和志》云:“依山作固,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又云“天池山,在州东北二十余步”。刘备得蜀,立梓潼郡,治梓潼县。刘宋孝武帝徙郡治于此(天池山下)。西魏取蜀,在这里建立潼州。又改郡名巴西,县名巴中,缘左思《蜀都赋))有“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之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地名考释 孝武帝 巴中 土断 南北朝 东界 刘宋 龙州 百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代户籍制度概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庆五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5期44-47,共4页
我国户籍制度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可以远溯到很古的历史时期。我国古书所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①《周礼》一书,就有不少关于户口管理的记载,当时“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兴其都鄙,及其郊野... 我国户籍制度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可以远溯到很古的历史时期。我国古书所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①《周礼》一书,就有不少关于户口管理的记载,当时“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兴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②。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可见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很早就设置了司民之官,专职掌管户口,负责登记、统计人口数目,定期向周王报告,以供周王“制天下之地征(收租税),以作民职(征徭役),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之政。”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③说明西周末年也举办过具有相当规模的户口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户籍簿 公元 户籍管理 赋税 土断 赋役 编户 户口管理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南朝时期户口试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东晋南朝时期,史籍有关户口的记录,类多不实,甚或阙如。在籍户口与实际户口之间,差距极为悬殊,见于记载的统计数字大大偏低,显与东汉以降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南部中国人口逐渐上升,至唐代后期终于超过北方的基本形势,不相符合。本文试... 东晋南朝时期,史籍有关户口的记录,类多不实,甚或阙如。在籍户口与实际户口之间,差距极为悬殊,见于记载的统计数字大大偏低,显与东汉以降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南部中国人口逐渐上升,至唐代后期终于超过北方的基本形势,不相符合。本文试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刘宋 西晋太康 唐代后期 晋书 南方经济 地理志 户口数 荆州 土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国庆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87-93,共7页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客家问题的系统研究,海内外学者见仁见智,已阐发了不少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的成就更是引人瞩目。不过,在这些研究中,仍不无一些遗憾的地方。举其荦荦大者,诸如科学的、令众人信服、接受的客家定义尚未做出;...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客家问题的系统研究,海内外学者见仁见智,已阐发了不少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的成就更是引人瞩目。不过,在这些研究中,仍不无一些遗憾的地方。举其荦荦大者,诸如科学的、令众人信服、接受的客家定义尚未做出;局限于对闽、粤少数几个地区的情况做一般的、平面的叙述;囿于三十年代罗香林先生的研究框框,在理论探索、史科发掘上尚未能逃出其窠臼,等等。本文拟从讨论客学界长期未能明定的客家定义入手,对与客家似是而非的历史概念和当今客家研究中的几个流行说法,谈些自己的认识和疑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民 客家研究 客家民系 徽州 几个问题 客家学 历史概念 土断 北方人 闽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