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2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性:乡村教师作业设计的另一向度
1
作者 陈俊珂 邵林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共5页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乡土性具有增强乡土文化认同、唤醒乡土文化自觉、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等独特的价值;通过融入优秀的乡土文化、学生的生活实践、当地的农业...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乡土性具有增强乡土文化认同、唤醒乡土文化自觉、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等独特的价值;通过融入优秀的乡土文化、学生的生活实践、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的作业内容,可发挥乡土性作业设计的教育价值。通过设计具有乡土特色的作业、创新乡土性作业的形式、注重乡土性作业设计的持续性与系统性、开展乡土特色的作业管理可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土性 作业设计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性竹建筑设计策略
2
作者 方智果 徐淑倩 +1 位作者 刘聪 史嘉宁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材料的乡土化、构建新型竹结构、节点连接方式的更新、三维形态的本体化设计、生态层面的可持续设计是建构乡土性竹建筑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性 竹建筑 设计策略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桩土性能影响分析
3
作者 陆佳 徐镇扬 +2 位作者 徐建国 缪雨廷 田国淮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以水电站软土地基进行注浆成桩项目为例,探讨了高压旋喷压力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旋喷压力下成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表明,土体的单轴抗压强度随着高压喷射灌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土体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之间呈明显的线... 以水电站软土地基进行注浆成桩项目为例,探讨了高压旋喷压力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旋喷压力下成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表明,土体的单轴抗压强度随着高压喷射灌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土体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之间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性,拟合度高达0.99;高压旋喷桩的性能与其喷射压力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 注浆技术 土性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阅读《乡土中国》的新探索
4
作者 赵旭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53,共19页
在我们重新去阅读费孝通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时,当是以深入认识此书背后作者的写作方式为开始的,借此而成为理解乡土中国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独特方式的新发现,并寻求一种在观念中存在的乡土中国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 在我们重新去阅读费孝通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时,当是以深入认识此书背后作者的写作方式为开始的,借此而成为理解乡土中国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独特方式的新发现,并寻求一种在观念中存在的乡土中国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知识探索的独特性路径的梳理。还需要从清楚地析分出《乡土中国》一书的剖面图而去追溯此书背后所隐含着的可能的人类学原理,而这种原理的核心的核心就在于其对乡土本色的发现和解释。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要从一种变化的语境之中去探索乡土中国自身的文化转型的发生,这自然也体现出了日益融入到了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也正是费孝通一生之中从《乡土中国》一书为开始而一以贯之地试图要去予以揭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费孝通 土性 知识探索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乡村电影的后乡土性
5
作者 杨璟 《视听》 2024年第12期11-15,共5页
21世纪中国乡村电影呈现出后乡土性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在选材上关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状况,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乡民们日益现代化的多元生活,在创作情感上表现出对后乡土性的矛盾心态。这些乡村电影以现实主... 21世纪中国乡村电影呈现出后乡土性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在选材上关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状况,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乡民们日益现代化的多元生活,在创作情感上表现出对后乡土性的矛盾心态。这些乡村电影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展现当代乡村的社会问题和乡民们所遭遇的伦理困境,以感伤主义基调表达对乡土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乡村电影的中国话语传播有利于文化主体性建构,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艺术质量,讲好中国当代乡村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影 后乡土性 伦理困境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乡土文学英译研究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研究》为例
6
作者 李芸昕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揆诸中国乡土文学英译,关注比较美学的系统性研究尚存缺憾。本文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研究》为例,紧扣中国乡土文学内涵,聚焦跨文化跨语际审美过程,着眼于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策略,诠释其传播过程系统性思维、基于审美的文学... 揆诸中国乡土文学英译,关注比较美学的系统性研究尚存缺憾。本文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研究》为例,紧扣中国乡土文学内涵,聚焦跨文化跨语际审美过程,着眼于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策略,诠释其传播过程系统性思维、基于审美的文学性追求和求同存异的译法路径。后续研究可从翻译活动社会性角度出发,加大英译文化场域和行动者考察,实现中国乡土文学英译内部与外部研究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性英译研究》 乡土小说英译 中国文学外译 土性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性空间变异特征的智能地层划分方法
7
作者 孙晋晶 许联 +4 位作者 黄亚楠 李甜甜 申志福 高洪梅 王志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6期139-144,共6页
同一土层中的岩土参数会随着位置改变而变化,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该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直至不相关。地层划分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地层划分中应考虑土性的空间相关性,且有必要提高地层划分的... 同一土层中的岩土参数会随着位置改变而变化,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该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直至不相关。地层划分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地层划分中应考虑土性的空间相关性,且有必要提高地层划分的智能化程度。该研究发展一套能“自然”地考虑土性空间变异特征的智能地层划分方法。首先分析某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并据此生成一个随机场实例,构建“完备地层”模型;对构建的地层模型进行6个孔静力触探模拟,基于静力触探结果展示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数据扩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高斯模型和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地层智能划分方法,将划分结果与“完备地层”模型对比,论证地层划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性变异性 地层划分 相关距离 随机场理论 静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性调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帅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其效能提升有助于我国农村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乡土性调适这一路径提升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其效能提升有助于我国农村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乡土性调适这一路径提升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乡土性调适仍面临困境,主要集中在前置环节的乡土性植入欠缺、中间环节在使用过程中的低效、后置环节的反馈评估客观性降低以及当前网络技术冲击对乡土性的剥离等方面。因此,需要从增强乡土性植入、重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增强反馈阶段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抵御负面文化冲击并借助网络重新带回乡土性等方面发挥乡土性调适的作用,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土性调适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的土性参数预测方法
9
作者 汪明元 陈松庭 +2 位作者 王耿鑫 彭成威 李欣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0-436,共7页
场地勘察是岩土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静力触探测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和多通道表面波试验(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分别是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首先,... 场地勘察是岩土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静力触探测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和多通道表面波试验(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分别是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首先,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土性参数预测方法将MASW试验获得的剪切波速(V S)转换为锥尖阻力(q_(c));然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将转换结果与CPT获得的实测q_(c)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场地剖面上q_(c)的预测;最后,根据实测CPT参数采用准确性评价指标评价该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V S与q_(c)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转换模型将V S转换为q_(c)的预测准确性高于经验公式,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预测目标场地的土性参数,相较于未融合MASW参数的预测模型,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获得的模型准确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 MASW 土性参数 随机森林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本土性”:重审中国早期摄影史料
10
作者 董丽慧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19世纪中后期,王韬日记对华人摄影师罗元佑的称赞,以及汤姆森中国行记对华人摄影师赖阿芳的嘉许,是两则常被学界引述,以佐证中西摄影师审美趣味不同、且中国摄影师更加胜出的早期摄影史料。本文从“本土”和“他者”视角针对上述文本展... 19世纪中后期,王韬日记对华人摄影师罗元佑的称赞,以及汤姆森中国行记对华人摄影师赖阿芳的嘉许,是两则常被学界引述,以佐证中西摄影师审美趣味不同、且中国摄影师更加胜出的早期摄影史料。本文从“本土”和“他者”视角针对上述文本展开细读,通过重审这两则史料及分析其作者所处历史语境,指出以上述史料确证中国早期摄影“本土性”的问题之所在,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性”的有无,以及何以绵延或建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约翰·汤姆森 赖阿芳 摄影 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性与国家化:新乡土德治的理论来源、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探究
11
作者 邓谨 马千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3,共9页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而乡土德治缔造了农耕文明的基因。新乡土德治是乡土性与国家化相结合产生的乡村德治新形态,其理论生成来源于“根脉”与“魂脉”的统一,是乡村德治重释文明与重塑认同的产物。新乡土德治的核心问题是要处...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而乡土德治缔造了农耕文明的基因。新乡土德治是乡土性与国家化相结合产生的乡村德治新形态,其理论生成来源于“根脉”与“魂脉”的统一,是乡村德治重释文明与重塑认同的产物。新乡土德治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乡土性与国家化的关系,让传统道德赓续民族血脉,传承文明基因,体现乡村德治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让国家化成风化俗,正心明道,赋予传统道德以现代性力量。在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变迁中,新乡土德治面临德治价值之困,德治规范之散,德治权威之尴等系列现实困境,冲击着乡村德治的价值、结构与秩序。基于“以何治-如何治-谁来治”的逻辑,从基因传承、制度支撑和结构化权威方面探究了新乡土德治的实践路径,实质是“历史-文化-政治”维度的价值共生,是传统与现代德治元素的共契共治。只有如此,新乡土德治才能实现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德治 国家化 土性 村规民约 新乡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耕年限对潮土性水稻土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黄羽翔 刘炜 +5 位作者 石浩 陈桂林 杨添雨 刘明妍 佟烨 金慧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3-1913,共11页
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耕作方式是造成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改变的重要因素。探明江汉平原潮土性水稻土区不同机耕年限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对明确区域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合理改善耕层土壤结构,选用适宜耕作措施,促进作物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耕作方式是造成耕地土壤物理性质改变的重要因素。探明江汉平原潮土性水稻土区不同机耕年限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对明确区域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合理改善耕层土壤结构,选用适宜耕作措施,促进作物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汉平原潮土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原位模拟耕作试验,分析了双季稻种植模式下不同耕作年限土壤物理性状的年际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指标总体随机械耕作年限延长呈降低趋势,犁底层以下土层(20~40 cm)总体平稳,其中30~40 cm土层有缓慢增大趋势。2)长期机械耕作作用下,土壤结构稳定性随耕作年限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团聚体破碎率随剖面加深和耕作时间延长总体呈增大趋势,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土壤紧实度随剖面加深呈先大幅增大后缓慢降低趋势,这与长期机械作业造成的犁底层增厚和上移有关。3)在长期机械耕作下,土壤抗压能力总体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先期固结压力在犁底层(10~20 cm)总体呈减小趋势,而在20~40 cm土层土壤总体呈增大趋势,说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最大抗压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区土壤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数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性水稻土 双季稻种植模式 机械水耕 耕作年限 土壤压实 土壤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话语建构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程相占教授访谈
13
作者 程相占 周思钊 《学术评论》 2024年第4期22-36,F0003,共16页
周思钊(以下简称“周”):近三年以来,您同时出版了多部生态美学专著,包括“生态美学研究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英文著作Ecoasethetics and Ecosophy in China(Transnational Press London,2023)。这些著作一方面推进了国内... 周思钊(以下简称“周”):近三年以来,您同时出版了多部生态美学专著,包括“生态美学研究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英文著作Ecoasethetics and Ecosophy in China(Transnational Press London,2023)。这些著作一方面推进了国内生态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国际学术界有效推介中国生态美学与生态智慧,致力于推进中国生态美学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建设。可否请您谈谈出版“生态美学研究丛书”的背景和丛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文艺出版社 国际化建设 话语建构 生态智慧 英文著作 教授访谈 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高密度城市医院建筑本土性设计策略
14
作者 于婉红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28-33,共6页
医院建筑功能复杂,医疗工艺和设备多样,本土性设计这一理念极易在医疗流程布局的过程中被忽视。新加坡市与深圳市均为高温多雨的高密度城市,该文通过类比新加坡邱德拔医院和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从流线组织、建筑布局、开放空间、... 医院建筑功能复杂,医疗工艺和设备多样,本土性设计这一理念极易在医疗流程布局的过程中被忽视。新加坡市与深圳市均为高温多雨的高密度城市,该文通过类比新加坡邱德拔医院和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从流线组织、建筑布局、开放空间、低碳设计等角度,就医院的本土性设计提出设计策略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高密度城市 土性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建造模式下文化建筑的本土性实践探索——以酉阳四馆、徐州儿童友好中心为例
15
作者 付轶飞 毕懋阳 关飞 《当代建筑》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化建筑作为文化重要的物质化显现结果,承载着诸多非物质意涵。“本土性”则是阐述文化建筑各类意涵属性的根本,其多元化的特质决定了文化建筑对空间和形制的多样性要求。因此,文化建筑内装配式应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本文以“本土设计... 文化建筑作为文化重要的物质化显现结果,承载着诸多非物质意涵。“本土性”则是阐述文化建筑各类意涵属性的根本,其多元化的特质决定了文化建筑对空间和形制的多样性要求。因此,文化建筑内装配式应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本文以“本土设计”策略为触媒,以酉阳四馆、徐州儿童友好中心为例,讨论装配建造模式下文化建筑的“本土性”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文化建筑 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西海岸区域地层分布特征及其岩土性能评述
16
作者 黎奇 《地下水》 2024年第4期161-163,共3页
本文通过对海口西海岸区域地层分布特征及其岩土性能的评述,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地层构造、岩土类型、物理力学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岩土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调查测绘、工程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了解海口西海岸... 本文通过对海口西海岸区域地层分布特征及其岩土性能的评述,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地层构造、岩土类型、物理力学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岩土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调查测绘、工程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了解海口西海岸区域的地层构造特征,获取更详细的地层信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岩土类型、物理力学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海口西海岸区域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海相沉积物、火山岩、残积土及第三系海相沉积物组成,第四系海相沉积物主要以黏土和砂质土为主。并对该地区的岩土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该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地震活动和砂土液化风险。最后,本文对该地区的岩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西海岸 地层分布特征 地层构造 土性 地震活动 砂土液化 综合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纪念空间的本土性设计——以东汽地震遗址为例
17
作者 王晋 邱建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1期75-79,共5页
人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时常遭受各种灾害的侵扰,而这种影响必然会与区域现状产生联系,所形成的灾后纪念空间更加需要本土性的设计理念予以表达。文章立足现状关于灾后方面的纪念空间研究,引申出对灾后纪念空间场所的认识,指出不同的纪念空... 人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时常遭受各种灾害的侵扰,而这种影响必然会与区域现状产生联系,所形成的灾后纪念空间更加需要本土性的设计理念予以表达。文章立足现状关于灾后方面的纪念空间研究,引申出对灾后纪念空间场所的认识,指出不同的纪念空间场所具有唯一特性,同时基于对当下本土性设计理念的理解,明确了灾后纪念空间同样应该强调本土性,进而通过对东汽地震遗址的具体研究,提出创生、拟合、重构三个层面的灾后纪念空间本土性设计思考,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纪念空间 土性设计 地震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范畴”与“破土而出”——《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序 被引量:3
18
作者 麻国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1,共4页
"棒棒"不仅是山城重庆所特有的农民流动务工形式,更是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续。《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透过一名女性学者特有的细腻眼光,以丰富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呈现了一幅现代都市贫民... "棒棒"不仅是山城重庆所特有的农民流动务工形式,更是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续。《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透过一名女性学者特有的细腻眼光,以丰富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呈现了一幅现代都市贫民生活的生动画卷,系统地指出了"棒棒"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探讨了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和适应的特殊性问题,深化了城乡关系中有关都市性和乡土性的讨论。无论是研究的视角与内容、理路与方法、传承和新意,对话与回应等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咂摸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 底层社会研究 土性 都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土性指标概率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勇 李武斌 《土工基础》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通过室内试验 ,进行了北京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成份分析 ,物理力学指标测定 ,并统计分析土性参数的变异性和概率分布。研究表明 ,垃圾场地的均匀性较差 ,参数的变异性较大 。
关键词 土性指标 概率特性 物理力学指标 土性参数 土工 室内试验 生活垃圾 垃圾场 有机物含量 成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88
20
作者 康玲玲 朱小勇 +2 位作者 王云璋 吴卿 魏义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6-543,共8页
本文利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坡面小区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主要是以不溶态的形式随泥沙迁移,随径流迁移的可溶态养分很少;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养分流... 本文利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坡面小区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主要是以不溶态的形式随泥沙迁移,随径流迁移的可溶态养分很少;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养分流失量与雨强成正比;同一雨强条件下,土壤流失量与养分流失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人工降雨 雨强 土性土壤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