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20
1
作者 宁应之 王红军 +1 位作者 禹娟红 杜海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31,共9页
为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下的土壤环境的响应,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用活体观察法和"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荒草坡对照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以及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探... 为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下的土壤环境的响应,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用活体观察法和"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荒草坡对照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以及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的相关性。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研究发现,各不同恢复年限土样中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丰度、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优势类群也发生了响应,由I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II号样点的肾形目变为恢复后期样点的下毛目。结果显示,土壤纤毛虫群落动态很好地响应了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土壤纤毛虫群落可用于陆地生态恢复评价,但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大量的和系统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家岭 生态恢复 土壤纤毛虫群落 生态响应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宁应之 王娟 +2 位作者 刘娜 马正学 程晓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隶属于3纲12目41科55属的土壤纤毛虫115种,其中包括11个未定名种和26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街子温泉景区、曲溪景区、麦积山石窟区、石门山... 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隶属于3纲12目41科55属的土壤纤毛虫115种,其中包括11个未定名种和26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街子温泉景区、曲溪景区、麦积山石窟区、石门山和仙人崖景区各分布有47、46、44、33和26种,大弹跳虫、似织毛虫、膨大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迅捷肾形虫、吻四膜虫、长刀口虫和苔藓刀口虫为广布物种。前口目和下毛目为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的优势类群,肾形目和盾纤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吸管目和寡毛目为罕见类群。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与我国已有研究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均极不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十分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而特殊;土壤和水生纤毛虫群落物种组成极不相似,土壤和水生纤毛虫群落是不同的2个独立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土壤纤毛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桃花沟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正学 申海香 +2 位作者 宁应之 王娟 马尚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2,共5页
2004年8月—2007年3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桃花沟森林公园及符家滩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花沟森林公园的土壤中共鉴定出纤毛虫75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0属,其中桃花沟景区的土壤纤毛虫有43种,普渡峡景... 2004年8月—2007年3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桃花沟森林公园及符家滩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花沟森林公园的土壤中共鉴定出纤毛虫75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0属,其中桃花沟景区的土壤纤毛虫有43种,普渡峡景区有51种;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符家滩土壤中有纤毛虫28种;在桃花沟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群落中,下毛目、肾形目和前口目为其优势类群;齿脊肾形虫、长圆膜袋虫、皮速体虫、活泼状似片尾虫为其优势种;桃花沟景区、普渡峡景区和符家滩的土壤纤毛虫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61、5.64、3.28;桃花沟景区与普渡峡景区土壤纤毛虫的群落Jaccard相似系数为0.25,桃花沟景区、普渡峡景区与符家滩土壤纤毛虫的群落Jaccard相似系数分别为0.22、0.18。表明自然环境与受人为干扰的环境中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沟森林公园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响应——以侧柏林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宁应之 武维宁 +1 位作者 杜海峰 王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为了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区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尝试利用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评价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效果,于2010年3月至9月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蛋白银染色法和Foissner计数法对甘肃陇南... 为了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区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尝试利用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评价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效果,于2010年3月至9月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蛋白银染色法和Foissner计数法对甘肃陇南武都退耕还林区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样点和1个荒草坡对照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p H值、温度、含水量及速效磷、有效钾、铵态氮、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等土壤环境因子并分析了生态恢复条件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中共鉴定到71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0目、22科、29属。研究发现,不同恢复年限的土样中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物种数、种群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均呈增长趋势。优势类群也发生了演替,由恢复初期的肾形目演替到后期的下毛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纤毛虫类群对生态恢复的响应存在差异。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群落很好地响应了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恢复 土壤纤毛虫群落 生态响应 侧柏林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正学 申海香 +2 位作者 邹涛 马尚盛 宁应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93,共7页
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纤毛虫67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4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在八里镇蔬菜基地的土壤中鉴定到纤毛虫34种,隶... 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纤毛虫67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4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在八里镇蔬菜基地的土壤中鉴定到纤毛虫34种,隶属于3纲、7目、17科、18属;下毛目、肾形目、前口目为其优势类群;吻吴氏虫(Woodruffia rostrata)、近亲游仆虫(Euplotes affinis)、苔藓圆纤虫(Strongylidium muscorum)、鱼形瘦尾虫(Uroleptus piscis)、似膜袋虫(Cyclidiumsimulans)等为其优势种。在对照样点(兰山)中鉴定到纤毛虫49种,隶属于3纲、9目、23科、30属;下毛目、盾纤目、肾形目和篮口目为其优势类群;苔藓游仆虫(E.muscicola)、近缘殖口虫(Gonostomum affine)、皮速体虫(Tachysoma pellionella)、食藻斜管虫(Cyclidiumsimulans)等为其优势种。八里镇蔬菜基地和对照样点的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672、5.393;与对照样点土壤纤毛虫的群落Jaccard相似系数为0.239。结果表明,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与对照样点相比有所降低,其群落结构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牧还草生态恢复的响应——以玛曲县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宁应之 周小燕 +3 位作者 烟郑杰 张世虎 陈凌云 万贯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86-2395,共10页
为研究退牧还草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的影响、退牧还草后土壤环境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纤毛虫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的可行性,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选取3个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样点和1个未经过退牧... 为研究退牧还草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的影响、退牧还草后土壤环境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纤毛虫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的可行性,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选取3个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样点和1个未经过退牧还草对照样点,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和密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温度、pH值、含水量、土壤孔隙度、速效钾、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并分析了在生态逐渐恢复条件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共鉴定到纤毛虫95种,隶属9纲15目21科28属。研究发现,退牧还草样地与未退牧还草样地的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退牧还草后的3个样点间的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纤毛虫丰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后,对纤毛虫群落结构稳定性影响最主要的是土壤有机质、含水量和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不同恢复年限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牧还草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牧还草 生态恢复 土壤纤毛虫群落 生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邹涛 申海香 +1 位作者 宁应之 马正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3,共10页
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 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和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缘毛目和寡毛目为偶见类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和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为优势种。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小生境不同,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从林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方面讨论了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麻沿林区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超 宁应之 +2 位作者 刘汉成 王娟 马正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7-93,共7页
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甘南高寒草甸依据小生境共设9个采样点,用活体观察法和固定染色法对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54种,分别属于3纲9目21科27属,其中包括5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和5个未... 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甘南高寒草甸依据小生境共设9个采样点,用活体观察法和固定染色法对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54种,分别属于3纲9目21科27属,其中包括5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和5个未定名种.广布种为僧帽肾形虫(Colpoda cucullus)、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尾瘦尾虫(Uropleptus caudatus)和小尖毛虫(Oxytrichaminor).下毛目、肾形目和前口目为甘南高寒草甸优势类群;侧口目为稀有类群.研究结果表明,甘南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物种较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甘南 土壤纤毛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宁应之 王晓景 +2 位作者 李琦路 禹娟红 马正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8,共7页
用活体观察法和Wilbert蛋白银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64种,隶属于1门3纲6亚纲11目25科38属,其中包括2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6个未定名种,4个土壤特有种和19个强烈倾向于土壤生活... 用活体观察法和Wilbert蛋白银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64种,隶属于1门3纲6亚纲11目25科38属,其中包括2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6个未定名种,4个土壤特有种和19个强烈倾向于土壤生活的物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前口目和肾形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管口目、缘毛目和寡毛目为罕见类群.森林公园内不同样点间物种数目差异较大,1号至8号样点的物种数分别为34,9,19,24,8,18,16,20种,这与各样点的植被类型、土壤的理化特征和海拔高度等具体小环境条件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群落中罕见种繁多,广布种仅有1种,为迅捷肾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徽县铅锌污染农业区冬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正学 贺鹏辉 +1 位作者 秦洁 宁应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7-1135,共9页
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甘肃省徽县铅锌污染农业区土壤中纤毛虫冬季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在5个样点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75种(包括9个未定名种和3个国内新记录种),隶属于3纲、11目、30科、41属;对照1、对照... 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甘肃省徽县铅锌污染农业区土壤中纤毛虫冬季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在5个样点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75种(包括9个未定名种和3个国内新记录种),隶属于3纲、11目、30科、41属;对照1、对照2、厂区、县城和牟坝各样点的土壤中分别有纤毛虫42、39、17、16和28种;对照样点与受污染较重的厂区、县城和牟坝土壤中纤毛虫群落相似性系数为极不相似(q=0.14、0.22、0.27之间);各样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76、4.28、2.15、2.05和3.28;各样点的铅含量分别为211、182、490、427和434mg·kg-1,锌含量分别为48.4、46.8、1194、166和392mg·kg-1。结果表明,铅锌污染对农业土壤纤毛虫群落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徽县 铅锌污染 农业区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被引量:20
11
作者 徐润林 孙逸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28-430,共3页
通过对采自广东省大鹏半岛的土壤混合样品进行纤毛虫定性和相对定量的分析 ,研究了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其群落由 42种纤毛虫组成 ,其中包括我国的新记录种 4个 ;主要种类有蝶形康纤虫(Cohnilembusvexillarius)、背沟肾形虫 (... 通过对采自广东省大鹏半岛的土壤混合样品进行纤毛虫定性和相对定量的分析 ,研究了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其群落由 42种纤毛虫组成 ,其中包括我国的新记录种 4个 ;主要种类有蝶形康纤虫(Cohnilembusvexillarius)、背沟肾形虫 (Colpodahenneguyi)、斯氏肾形虫 (C .steinii)、苔藓织毛虫 (Histriculusmuscorum )、近亲殖口虫 (Gonostomumaffine)、旋转单镰虫 (Drepanomonasrevolata)、有肋薄咽虫 (Leptopharynxcostatus)及高山长颈虫 (Dileptusalpinus)等 .通过对该地区土壤样品中纤毛虫的培养 ,发现该群落的优势种从培养初期的近亲殖口虫和苔藓织毛虫演变为蝶形康纤虫 ,进而演变为肾形虫 .比较了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群落与其它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间的差异 ,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可能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群落结构 大鹏半岛 种类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亚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对不同坡向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辉荣 刘旻霞 侯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304-7312,共9页
土壤纤毛虫不但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于2015年7月21—26日对同一山头的阳坡、半阳坡、西坡、半阴坡、阴坡五个坡向... 土壤纤毛虫不但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于2015年7月21—26日对同一山头的阳坡、半阳坡、西坡、半阴坡、阴坡五个坡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经"非淹没培养皿法"鉴定得到纤毛虫142种,隶属于9纲18目32科55属,各坡向物种数、个体数大小关系呈现出西坡>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优势类群有旋毛纲、裂口纲、寡膜纲、肾形纲其优势度依次为28.17%、19.72%、13.38%、12.68%。(2)不同坡向上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甘南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纤毛虫对于坡向这一微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敏感性。(3)各坡向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4)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得出,在所测得的土壤理化因子中对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的是全氮、有机质。综合分析,影响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上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全氮、土壤有机质以及地上植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亚高寒草甸 坡向 土壤纤毛虫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Ⅰ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正学 秦洁 +1 位作者 刘有斌 宁应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为了深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资料。作者于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太统山森林公园不同生境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 为了深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资料。作者于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太统山森林公园不同生境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04种,隶属3纲10目38科49属,其中包括5个未定名种,6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5种生境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分别为:油松林53种、沙棘灌丛59种、蔷薇灌丛62种、荒坡40种及农田24种。在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肾形目、前口目和下毛目为优势类群;齿脊肾形虫(Colpoda steini)、苔藓膜袋虫(Cyclidium muscicola)、刚毛胃纤虫(Homalogastra setosa)、梅氏扁豆虫(Phacodinium metchnikoffi)、有肋薄咽虫(Leptopharynx costatus)、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纵长膜袋虫(C.elongatum)、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和膨大肾形虫(Colpoda inflata)为优势种。油松林、沙棘灌丛、蔷薇灌丛、荒坡和农田5种生境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6.06、6.51、6.80、4.92和3.17。结果表明,森林、荒坡、农田的纤毛虫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山森林公园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应之 杜海峰 +1 位作者 邹涛 王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法,同时采用直接计数法分析土壤纤毛虫的丰度。共鉴定到纤毛虫88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2属,其中对照组75种;分析表明二萜化合物可导致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衰退演替;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纤毛虫物种数在二萜化合物各浓度处理组间呈现极显著差异(F5,9=137.776,P<0.01),并在不同时间处理组间呈显著差异(F5,9=2.607,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总物种数随着二萜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直线线性关系(R2=0.9521)。当二萜类化合物浓度超过32.5 mg/kg时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由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大口薄咽虫和长圆膜袋虫演替为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苔藓膜袋虫、水藓薄咽虫和大弹跳虫,且C/P系数从小于1变为大于1,当施药浓度超过62.5 mg/kg时,优势种演替为大弹跳虫、小尖毛虫、有肋薄咽虫和一种前口虫。同时,分析还显示肾形目对二萜化合物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下毛目、前口目和篮口目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纤毛虫食性研究发现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的影响还与纤毛虫的食性有关,尤其对肉食性纤毛虫危害最大。比较分析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不同施药浓度下土壤纤毛虫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明显的降低,而同一施药浓度,随着暴露时间逐渐延长,纤毛虫的数量逐渐回升,但即使土壤中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很低,也对纤毛虫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间纤毛虫的丰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对二萜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在种类组成和丰度方面均成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土壤纤毛虫群落 衰退演替 毒性效应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宁应之 张惠茹 +2 位作者 王芳国 杨永强 杜国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产生的影响,补充氮沉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内容及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甘南玛曲县高寒草甸进行人工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组(CK,不施氮肥)、低氮处理组(T_5,5 g·m^(-2)·a^(-1)... 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产生的影响,补充氮沉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内容及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甘南玛曲县高寒草甸进行人工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组(CK,不施氮肥)、低氮处理组(T_5,5 g·m^(-2)·a^(-1))、中氮处理组(T_(10),10 g·m^(-2)·a^(-1))和高氮处理组(T_(20),20 g·m^(-2)·a^(-1)),分别采用活体观察法和"3级10倍环式稀释法"对纤毛虫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探讨4个梯度处理组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差异,同时测定相关土壤环境因子:含水量、土温、p H和速效氮。结果表明,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21种,隶属于9纲16目28科46属。随氮沉降量增大,各处理组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趋于简单化,优势种由高等的腹毛类纤毛虫演替为适应性极强的肾形类纤毛虫,高氮处理对纤毛虫群落组成具有消极影响。纤毛虫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氮沉降量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各处理组表现为CK>T_5>T_(10)>T_(20);氮沉降处理对纤毛虫密度的影响表现为CK<T_(20)<T_5<T_(10),其中T_(10)纤毛虫密度最大,这表明氮添加对纤毛虫密度的影响具有阈值效应。各土壤环境因子中,氮处理对土壤p H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氮沉降量越高,土壤pH越低。冗余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与pH为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综上,在甘肃甘南高寒草甸人工模拟氮沉降后,高氮处理不利于纤毛虫的生长和繁殖,为维持稳定良好的生态系统功能,推荐5~10 g·m^(-2)·a^(-1)氮肥施用量作为高寒草甸最佳施肥水平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沉降 土壤纤毛虫群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超 徐润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 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在全部纤毛虫种类中,仅有4种出现在全部土壤样中,它们分别是Bresslaua vorax、Colpoda cucullus、Cyclidium elogatum和Cyrtolophosis elongata。依据物种出现频率高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中,广布种和特有种较少,而常见种较多。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纤毛虫群落丰度介于1 730~29 200 ind./g,表现为针叶林-马尾松林<山顶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河岸常绿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温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特点。纤毛虫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各样点土壤纤毛虫群落间处于中等不相似(0.25~0.5)到中等相似(0.5~0.75)的水平。从本研究结果看,土壤纤毛虫的分布更符合Foissner的"生物地理模型"。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纤毛虫丰度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土壤NO–3-N含量与纤毛虫丰度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多元相关分析表明鼎湖山土壤纤毛虫丰度变化与多个土壤理化因子组合共同作用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土壤含水量均作为一个重要组合元素出现。CCA分析显示不同的土壤理化因子对一具体纤毛虫种类的作用存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群落结构 动物地理模式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市退耕还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宁应之 沈小亚 +2 位作者 张惠茹 杨怀印 陈凌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9,共9页
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天水市退耕还林17年的纯种生态林(CH)、纯种经济林(PG)、混交经济林(HJHT)3种典型林地及耕地(GD)的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39种,隶属于9纲20目39... 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天水市退耕还林17年的纯种生态林(CH)、纯种经济林(PG)、混交经济林(HJHT)3种典型林地及耕地(GD)的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39种,隶属于9纲20目39科55属.退耕还林后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显著提高,物种数和平均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H(93种,122.72 ind·g^(-1))>HJHT(85种,120.05 ind·g^(-1))>PG(80种,84.75 ind·g^(-1))>GD(52种,38.65 ind·g^(-1)),C/P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GD(0.84)>PG(0.35)>CH(0.31)>HJHT(0.27),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退耕还林样地大于耕地.纤毛虫优势类群由耕地的肾形目(Colpodida)演替为退耕后的散毛目(Sporadotrichida).生物与环境相关分析(BIOENV)显示,含水量、有机质和总氮是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退耕还林后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显著提高,且不同的林地中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种植刺槐的生态林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最高,种植花椒核桃的混交经济林次之,种植苹果的纯种经济林相对较弱,但林地土壤纤毛虫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不同林地 土壤纤毛虫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纤毛虫一新种和五新纪录种(原生动物,纤毛门)(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应之 刘汉成 +5 位作者 刘娜 孙宏飞 张超 杜海峰 王红军 马正学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记述了采自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和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的纤毛虫,包括1新种和中国5新纪录种:拟迪氏角毛虫Keronopsis paradieckmanni sp.nov.,多泡伪拟斜管虫Pseudochilodonopsis polyvacuolata,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 记述了采自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和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的纤毛虫,包括1新种和中国5新纪录种:拟迪氏角毛虫Keronopsis paradieckmanni sp.nov.,多泡伪拟斜管虫Pseudochilodonopsis polyvacuolata,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穴居斯道克虫Sterkiella cavicola,四棘毛管膜虫Cyrtohymena tetracirrata和优雅游仆虫Euplotes elegans。拟迪氏角毛虫,新种Keronopsis paradieckmanni sp.nov.(图1-9)呈长椭圆形,前后两端钝圆; 3 -4个大核,短椭圆形; 4个小核,近圆形;伸缩泡1个;虫体有6 -8根前触毛; 5 -8根口触毛; 3 -4列前腹触毛;其中左侧一列断裂两次,终止于横触毛之前;左右缘触毛各1列; 5 -9根横触毛;未见尾触毛;背部刚毛列有3列;AZM由43 -50片小膜组成,约占体长1/4 -1/3 ;口旁膜与口后膜呈弧形,口后膜在口旁膜的前1/3或后1/3处交叉。其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纤毛 新种 新纪录种 土壤纤毛虫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正学 秦洁 +1 位作者 刘有斌 宁应之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9,共7页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83种,隶属3纲9目25科35属,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2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记录种.在...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83种,隶属3纲9目25科35属,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2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记录种.在针阔混交林、油松林和辽东栎林土壤中各分布有纤毛虫50,35,39种.第一优势类群为前口目,优势度为25.3%;第二优势类群为肾形目和下毛目,优势度均为24.0%.在农田土壤中分布有29种,第一优势类群为肾形目,优势度为27.6%,第二优势类群为膜口目和异毛目,优势度均为17.3%.优势种有小拟匙口虫、有肋薄咽虫、粘游仆虫、苔藓膜袋虫、大弹跳虫、背沟肾形虫、大口薄咽虫、刚毛胃纤虫和透明赭虫.针阔混交林、油松林、辽东栎林、农田4个样点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96,4.13,5.00,3.30.农田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退还模式生态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宁应之 杨永强 +2 位作者 董玟含 张惠茹 马继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28-3638,共11页
为了探究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退还模式生态恢复的响应及利用其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乡退耕还林区选取了3个不同退还林型样点(云杉、沙棘混交林A1,云杉林A2,沙棘林B1)和2个对照耕... 为了探究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退还模式生态恢复的响应及利用其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乡退耕还林区选取了3个不同退还林型样点(云杉、沙棘混交林A1,云杉林A2,沙棘林B1)和2个对照耕地样点(小麦地A0,豌豆地B0)为研究样地,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各样点土壤的相关环境因子,并分析了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与植被群落参数、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共鉴定到125种土壤纤毛虫,隶属于9纲19目29科34属。结果显示:退还样点和对照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P<0.05),退还样点间的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退还样点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且各样点间表现为A1>B1>A2>B0>A0;各样点优势类群的演替趋势,由对照样点的肾形目演替为退还样点的散毛目。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对纤毛虫群落结构稳定影响最主要的是有机质、含水量和全氮的含量,不同林型间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表明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可作为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群落 退还模式 生态恢复 生态响应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