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绿地类型转变对土壤总有机碳及其密度组分的影响 |
李坤
杨垒
孙云利
汪鹏
简兴
|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吴秀坤
李永梅
李朝丽
王自林
范茂攀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3
|
连续14年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刘杰
李玲玲
谢军红
邓超超
彭正凯
Yeboah Stephen
Lamptey Shirley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4
|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
王冰
张鹏杰
张秋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5
|
不同间伐强度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王琪瑶
李云红
刘延坤
陈瑶
田松岩
刘学
|
《森林工程》
|
2018 |
14
|
|
6
|
红松针阔混交林林隙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
石亚攀
陈立新
段文标
张雪
徐非
刘晓锐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7
|
生物炭改良模式下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Meta分析 |
宋凯
高宇
左雨田
刘杨
|
《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
|
|
8
|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
何舢
韩少杰
王丹彤
张扬
付玉
陈祥伟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不同组分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 |
张赛
王龙昌
黄召存
赵琳璐
杜娟
贾会娟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10
|
互花米草控制技术对湿地土壤有机碳保留能力与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李艳丽
王磊
张文佺
张士萍
王红丽
付小花
乐毅全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
武均
蔡立群
张仁陟
齐鹏
张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12
|
不同树龄香榧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张雨洁
王斌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秦一心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3
|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李蓉蓉
王俊
毛海兰
付鑫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4
|
灌淤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
赵营
郭鑫年
罗健航
陈晓群
马芸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5
|
草地造林4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下降 |
刘畅
任艳林
贺金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辽河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特征 |
程志辉
李法云
荣湘民
范志平
李霞
张营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天然次生林改造成香榧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张雨洁
王斌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秦一心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8
|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王纪杰
鲍爽
梁关峰
俞元春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5 |
11
|
|
19
|
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
张世汉
武均
张仁陟
蔡立群
齐鹏
张军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20
|
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
赵林林
吴志祥
孙瑞
杨川
符庆茂
谭正洪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