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3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
1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1 位作者 李炜玮 贾文慧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从开发区主导功能视角对比产城融合型和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不论是全部开发区还是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呈现出苏南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的特点;(2)江苏省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有显著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主导功能 土地集约利用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袁庆雯 刘艳芳 +2 位作者 赵金梅 安睿 刘耀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1-871,共11页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宁夏开发区为例,评价分析2018—2021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开放环境、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5个维度选取影响因素,...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宁夏开发区为例,评价分析2018—2021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开放环境、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5个维度选取影响因素,应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究其对集约用地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水平呈现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的分布格局,研究时段内差异缩小。(2)GTWR模型可以有效捕捉驱动机制的时空差异,绿色转型、结构优化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主导驱动因素,创新驱动、经济质量是次要因素。(3)各因子对集约用地的驱动作用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异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对北部引黄灌区开发区的驱动作用更显著,工业企业总收入增长率等则是中南部开发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工业收入地耗对集约水平的影响小幅下降,其他因子逐渐增强。研究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各开发区集约用地的动力机制,有助于为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分区管控提供政策参考,也为西部黄河流域高质量园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机理 GTWR模型 宁夏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3
作者 刘胜峰 赵双飞 +2 位作者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5,共12页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区县角度探讨了2012-2021年间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渐提升,指数均值由0.409下降到0.019。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指数均值由2.279上升至2.808后下降至2.460,但整体水平仍有提高。②漓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指数均值从0.276稳步上升到0.496,且5个市辖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明显高于4个县域土地利用集约度。③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表现出以5个市辖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域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④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论认为漓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各区县仍需采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实现全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性 喀斯特地区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强妮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得出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在此基础上引入障碍度模型研究影响宁夏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比较集约和一般集约为主,各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 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得出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在此基础上引入障碍度模型研究影响宁夏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比较集约和一般集约为主,各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封育保护区>南部水源涵养区。(2)制约北部绿色发展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是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制约中部封育保护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地利用程度;影响南部水源涵养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地利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开发区 障碍因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5
作者 朱现伟 冶建明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8期19-28,共10页
为全面了解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趋势,本文基于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640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论文分布数量、发文作者与机构、研... 为全面了解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趋势,本文基于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640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论文分布数量、发文作者与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开展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国内土地集约利用领域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快速发展、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学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呈“小聚集式”,整体较分散,各区域间的研究不平衡;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是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开发区等,当前较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有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核心,未来应注重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加强不同区域间研究机构的合作,拓展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CITESPACE 研究进展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
6
作者 于永建 崔继昌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研究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徐州市新型城镇化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呈快速上升态势,两个指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期间二者耦合度... 研究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徐州市新型城镇化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呈快速上升态势,两个指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期间二者耦合度由磨合发展到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由中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在符合土地集约利用前提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二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度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位置大数据的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7
作者 郝佳琦 王亚华 +2 位作者 张竞一 王云 邓宛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文章将人口位置大数据应用到校区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为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各校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同一天不同时点人口在不同功能区的聚集情况存在差异。(2)老校区建成区面积占比较大,... 文章将人口位置大数据应用到校区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为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各校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同一天不同时点人口在不同功能区的聚集情况存在差异。(2)老校区建成区面积占比较大,建筑密集,但容积率较低,人员较少、分布分散,总体利用效率较低;新校区面积较大,建筑密度较低,但容积率较高,人数众多、人口分布集中,整体利用效率更高。结果表明,人口位置大数据在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需将评价尺度具体到校区级,根据实际情况揭示不同校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因校区施策,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人口位置大数据 校区 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作用的时空变化与障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丹丹 武潇健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承载体,其开发利用水平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研究借助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作用空间差异性,通过ArcGIS与GeoDa探讨协调作用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协调作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承载体,其开发利用水平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研究借助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作用空间差异性,通过ArcGIS与GeoDa探讨协调作用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协调作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年中度失调集中在中部,轻度失调集中在东南沿海与西部,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集中在京津冀地区;2021年轻度失调集中在西部,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集中在中部,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在东部。协调作用变异程度较稳定,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表明协调作用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稳定的正向关联特征。2010年京津冀地区为明显的高高集聚类型,广东为明显的高低集聚类型;2021年上海与江苏为新增的高高集聚类型,新疆、青海、四川与云南为新增的低低集聚类型。京津冀地区、东南沿海协调作用的障碍因素集中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与建设用地面积,但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协调发展 趋势分析 变异系数 空间自相关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14个设区市为例
9
作者 钱奕彤 孙蓓 张欣洋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8期2020-2029,共10页
通过构建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估框架,利用ArcGIS10.6平台深入剖析两者的耦合与协同发展状况,并揭示其在湖南省范围内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与土地集约利用上的协同性逐年增强,城市发... 通过构建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估框架,利用ArcGIS10.6平台深入剖析两者的耦合与协同发展状况,并揭示其在湖南省范围内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与土地集约利用上的协同性逐年增强,城市发展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动态趋势。同时,这一协同发展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集聚模式。具体而言,东部城市展现出较高的协同水平,长沙与岳阳长期维持着良好的协调状态;相比之下,西部城市尤其是湘西自治州首府,其协同水平较低,长期处于调整阶段;而南部城市则多处于转型适应期。By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the ArcGIS10.6 platform is used to deeply analyze the coupling and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reveal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in Hunan Province.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intensive land use in Hunan Provinc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urban development shows a positive dynamic tr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present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forming a clustering patter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cities in the east show a high level of synergy, with Changsha and Yueyang maintaining good coordination for a long time;in contrast, cities in the west, especially the capital of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have a low level of synergy and are in a long-term adjustment stage, while cities in the south are mostly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and adap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机制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潭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10
作者 凤虹 俞苏琴 曾群华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3期549-557,共9页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状况与土地集约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耦合协调能够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湘潭市2017~2021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湘潭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状况与土地集约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耦合协调能够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湘潭市2017~2021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湘潭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2017~2021年湘潭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② 湘潭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由低水平耦合发展阶段变化至拮抗发展阶段;③ 湘潭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由2017年中度失调变化至2021年勉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湘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1
作者 周建华 王剑茹 《智能城市》 2024年第7期98-100,共3页
文章选取芜湖经开化工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为88.10分,集约度较高,但在土地利用状况、管理绩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 文章选取芜湖经开化工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为88.10分,集约度较高,但在土地利用状况、管理绩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为芜湖经开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化工园区 土地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德山 黄云 +1 位作者 刘鎏 谢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50-2351,共2页
结合重庆市万州区实际情况,选取分析指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万州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从全国筛选出9个规模、人口与万州区相近的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体系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综合指数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13
作者 陈艺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例
14
作者 黄晓龙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2期44-46,共3页
本文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2015-2022年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为25%;经与目标比对,对完成结果进行了分析。经测算,福建云霄常山... 本文以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2015-2022年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为25%;经与目标比对,对完成结果进行了分析。经测算,福建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5.64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从建设用地规模,土地报批、供应、盘活情况分析建设用地强度控制情况。针对评价反映出的特征、问题等情况,从合理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盘活存量土地、提质增效低效用地、健全市场和监管机制四个方面对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低效用地再开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强度 土地集约利用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壮金 江吉智 +1 位作者 周艳梅 周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74-177,共4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空间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可持续利用 聚类分析法 指标体系 水平划分 生态环境 粗放利用 投入 梯度 社会 经济 构建 遏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小庆 朱小林 +1 位作者 周作江 王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8-71,共4页
基于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析,对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三轮指标体系变化的合理性,指出了现行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指标体系。以炎陵工业集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新的指... 基于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分析,对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三轮指标体系变化的合理性,指出了现行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指标体系。以炎陵工业集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新的指标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襄樊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027-10030,共4页
以襄樊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襄樊高新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提高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 以襄樊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襄樊高新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提高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性建议:一是合理调整用地范围,严格规划管理;二是集约利用存量土地;三是根据集约化原则招商引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襄樊国家级高新区 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荣敏 聂俊兵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为少占用耕地,增加物质、经济产出和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特点进行布局,以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为少占用耕地,增加物质、经济产出和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特点进行布局,以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应适中,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在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方面,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分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作江 周国华 +1 位作者 唐承丽 邓新忠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针对现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新指标体系由5个目标、10个子目标、30个具体指标构成.30个指标中,有23个指标是针对所有开发区提出的,另外7个指标是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区设...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针对现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新指标体系由5个目标、10个子目标、30个具体指标构成.30个指标中,有23个指标是针对所有开发区提出的,另外7个指标是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区设置的选择性指标.以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进行的案例分析表明,利用新指标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 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