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1
作者 冯淑怡 王博 《群众》 2024年第12期47-48,共2页
资本、劳动力、土地、数据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相对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而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明显滞后,究其根源之一在于农业农村领域的全要素生... 资本、劳动力、土地、数据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相对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而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明显滞后,究其根源之一在于农业农村领域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生产力发展不足。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作为基本的空间载体和生产要素,土地与人口的迁移、资本的流动、产业的转移等其他要素流动密切关联。因此,要想提升农业农村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生产力发展跃迁,就需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农”问题中最核心的土地要素为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流动 土地要素 土地资源配置 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素市场化 城镇化 空间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昊辰 尹登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7,共9页
研究目的: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为新形势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与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性质作用顺应文明演进日... 研究目的: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为新形势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与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性质作用顺应文明演进日益拓展,土地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发展存在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并与生产关系变革密切相关。(2)着眼学理基础,土地资源配置可通过高效竞争、有序管制、均衡协同、公平分配和智能决策等途径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可归纳为市场、政府、统筹、共享、涌现5项理论逻辑。(3)立足现实问题,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既具有双向赋能的共促逻辑,也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差别逻辑、动态推演的前瞻逻辑和筑牢底线的安全逻辑。研究结论:土地资源配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二者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生转换,未来仍需持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更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新质生产力 人地关系 用地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与城市创新:基于产业用地结构的研究
3
作者 赵耀红 孟源祎 马光荣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构向集约化转型迫在眉睫。为探究产业用地集约化供给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使用2007—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土地交易分行业数据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地供给结构集约化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地方政府增加高技术制造业用地出让占比能促进地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引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但对现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第三,高技术制造业用地价格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集约化利用,更有利于发挥用地结构转变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说明数量配置与价格配置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需推动土地供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高技术制造业 用地结构 用地价格 土地供给模式 城市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资源配置角度的房地产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国唐 《活力》 2024年第9期181-183,共3页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房地产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地产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当... 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房地产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地产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房地产经济协调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房地产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优化与村庄规划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5
作者 马飞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175-0178,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与村庄规划的整合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村庄规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村庄规划手段,可以有效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社区发... 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与村庄规划的整合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村庄规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村庄规划手段,可以有效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社区发展的协同,对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向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和村庄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相关建议,对推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和村庄规划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村庄规划 科学合理 合理利用 社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地入市”拓宽土地资源配置路径——南宁市宾阳县入选自然资源部用地主体引导有效类典型示范案例
6
作者 黄美琳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一、案例背景宾阳县,地处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作为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区之一,近年来,宾阳县抢抓试点契机、大胆改革探索,扎实推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一、案例背景宾阳县,地处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作为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区之一,近年来,宾阳县抢抓试点契机、大胆改革探索,扎实推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集散地 土地资源配置 农地入市 自然资源 案例背景 宾阳县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示范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入市”拓宽土地资源配置路径——以长垣市为例
7
作者 芦艳艳 《资源导刊》 2024年第21期18-18,共1页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长垣市入选新一轮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市、区),这是长垣市第二次入选。早在2015年,长垣市就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33...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长垣市入选新一轮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市、区),这是长垣市第二次入选。早在2015年,长垣市就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33个试点之一,代表河南省承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以下简称“农地入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地入市 土地资源配置 长垣 试点工作方案 自然资源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试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灰色土地市场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贾生华 张娟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4,共8页
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 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行为,非法转让已成为灰色土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 灰色土地市场 现状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公共政策转变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晓平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进程以及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明确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与之相对应的公共政策转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以及伴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落后...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进程以及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明确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与之相对应的公共政策转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以及伴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落后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与低效公共政策作用的必然结果。研究结论:通过结合公共政策转变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认为,明晰土地财产权权利、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以及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定基础变化调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改革是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及增进社会福利必须突破的3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公共政策 生态环境 社会成本 土地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保根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方法,并以山西省隰县试区为例,探讨了可拓目标规划模型的应用及其方案生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规划方案生成的方法,可通过变换规划目标、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等途径来实现,该方法是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策略集 目标规划模型 土地资源配置 方案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基于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和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26,共21页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重低估,进而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问题;尽管土地资源错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但却通过阻碍发展动能转换、降低发展效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重节能减排压力等机制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小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城市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外,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同等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周边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的空间外溢效应却显著提升了各自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结论对于深刻把握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工业用地出让 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市场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珠海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子来 寇永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5,共5页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策略 ,试图为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思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土地资源配置 珠海市 城市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学分析——以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奇 罗育新 宴志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以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为例,利用需求-供给-价格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规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的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通过规划调控来进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比纯粹的市场配置... 以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为例,利用需求-供给-价格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规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的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通过规划调控来进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比纯粹的市场配置更具效率,进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实施规划调控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 效率 经济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政府缺陷与用地规模过度扩张 被引量:50
14
作者 钱文荣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通过对建国后的历史考察 ,认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消长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而这种演变始终未能有效地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是不完善的 ,因此 ,机制的“... 通过对建国后的历史考察 ,认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消长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而这种演变始终未能有效地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是不完善的 ,因此 ,机制的“选择”应该是“以哪种机制为主”的选择。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 ,应以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机制也能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采取措施来弥补政府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规模过度扩张 中国 城市 土地资源配置 市场失灵 政府缺陷 市场机制 政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延琼 秦钟 +1 位作者 章家恩 肖红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174-15176,共3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分析了地处粤东山区的梅州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并就1997~2006年间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即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分析了地处粤东山区的梅州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并就1997~2006年间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即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土地整理、加快土地置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双优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 土地资源配置 梅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丽静 王冬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5,共5页
文章从县域土地资源最优配置条件的理论分析入手,构建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测算2005—2015年该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出我国县级层面的土地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此,分析了县域土地资源配... 文章从县域土地资源最优配置条件的理论分析入手,构建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测算2005—2015年该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出我国县级层面的土地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此,分析了县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原因,并探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行优化路径,包括:研究结合农用地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分配技术方法;构建指标再分配机制与机动指标奖励机制促进指标分配的再优化;规范县域土地资源配置秩序,实现每个县域一套指标引导土地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平台弥补政府干预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缩小土地资源分用途收益差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效率损失 优化路径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现象解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颖 张成勇 《南方经济》 1997年第2期14-15,共2页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现象解析李颖张成勇[摘要]运用寻租理论分析了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现象及其产生的制度根源,由此减少和避免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土地资源配置、寻租、制度根源随着经济体制改...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现象解析李颖张成勇[摘要]运用寻租理论分析了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现象及其产生的制度根源,由此减少和避免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寻租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土地资源配置、寻租、制度根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在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寻租活动 地方政府 土地使用者 政府官员 土地开发 土地经营 地方利益 土地资产 国有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基于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工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新智 周韩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8,共10页
研究目的:讨论并检验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情景下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对城市经济效率存... 研究目的:讨论并检验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情景下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对城市经济效率存在持续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土地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生态环境效应发挥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改变用地评价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性对待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下经济结构服务化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城市经济效率 生态环境 资源优化配置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择: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第三只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前虎 宋小冬 《规划师》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政府行为理论的缺陷及由此而导致的实践偏差是“圈地运动”存在的根源。建立土地资源配置系统的公共选择机制有助于解决政府调控失效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公共选择 城市 圈地运动 行为理论 政府调控 选择机制 配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和CA模型的土地资源配置策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旭丹 张立亭 +1 位作者 罗亦泳 陈竹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下,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配置不仅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宏观因素上的优势和元胞自动机... 在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下,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配置不仅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宏观因素上的优势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微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上的优势,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现了耕地大量减少、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生态用地损失严重等土地利用问题。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配置策略,旨在缓解区域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及经济增长压力之间的矛盾,为实现"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的区域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元胞自动机模型 生态友好型 土地资源配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