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司兵的军事训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2,共6页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司兵主要有军事思想、军事技能、军事阵法、军纪和胆魄训练、军事校阅等训练,并逐渐形成制度。土司兵军事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较高军事水平和实战能力的军事指挥人员和专业人员,以提高土司兵的战斗力,使之...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司兵主要有军事思想、军事技能、军事阵法、军纪和胆魄训练、军事校阅等训练,并逐渐形成制度。土司兵军事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较高军事水平和实战能力的军事指挥人员和专业人员,以提高土司兵的战斗力,使之更好地发挥国家武装力量的补充作用和土司制度的柱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 土司时期 西南地区 军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司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祝国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土司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类型有五:一是中央王朝与土司政权的关系,二是流官、卫所与土司政权的关系,三是土司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是土司政权与辖区民众的关系,五是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对社会发展... 土司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类型有五:一是中央王朝与土司政权的关系,二是流官、卫所与土司政权的关系,三是土司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是土司政权与辖区民众的关系,五是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而影响地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民族关系中的民族权利是否平等、民族利益是否公平和民族发展是否均衡。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各民族只有与中央王朝之间形成信任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反之,则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破坏民族团结稳定,这进一步佐证了"只有信任、和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双方共生"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时期 民族关系 乌江流域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良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与唐宋时期和改土归流以后相比,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工矿生产的缓慢发展和商业贸易的适度发展。该地区当时经济发展的成因在于地理环境、政策措施、移民屯垦、推广技术和改善...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与唐宋时期和改土归流以后相比,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工矿生产的缓慢发展和商业贸易的适度发展。该地区当时经济发展的成因在于地理环境、政策措施、移民屯垦、推广技术和改善交通。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留给我们有四点启示:一是人居环境破坏问题,二是发展经济的主体问题,三是发展经济的政策问题,四是发展经济的人才问题。本文就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成因及启示予以探讨,以期使人们对该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改变其落后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土家族地区 土司时期 经济 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主要手工业及其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圣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13,65,共6页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纺织、矿冶、榨油、煮盐、制蜡、制皮革等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手工业产地增加、从业人员专职化和手工业技术提高等方面;从产业...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纺织、矿冶、榨油、煮盐、制蜡、制皮革等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手工业产地增加、从业人员专职化和手工业技术提高等方面;从产业结构看,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生产门类偏少,且发展不均衡;从分布地域看,各类手工业产地在各地分布差异明显,各地手工业门类构成差异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时期 土家族地区 手工业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兵役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良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兵役制度主要有世兵制、族兵制、征兵制等多种基本形态,这些形态的发展、变化或补充,受到政治、经济、战争和族群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情况和军事需要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关键词 土司时期 西南地区 土司 军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司城土司时期法律制度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小冬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7,共4页
老司城土司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政治性、等级性、宗亲性和本源性,其许多内在的精神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殊途同归。公法领域,国家采取"土流参治",中央制定法直接对流官、武官和较高官职的土官进行规制,老司城土司地方政府对土司... 老司城土司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政治性、等级性、宗亲性和本源性,其许多内在的精神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殊途同归。公法领域,国家采取"土流参治",中央制定法直接对流官、武官和较高官职的土官进行规制,老司城土司地方政府对土司社会内部的公法治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私法领域,采取"因俗而治",中央政府不参与老司城土司私法领域的治理。法律具有很强的地理属性和民族属性,国家对老司城土司时期社会独特的法治原则,既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也促进了土司社会的繁荣昌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司城 土司时期 土流参治 因俗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李良品《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介评
7
作者 蓝武 钱宗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3,共3页
长江师范学院李良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于2013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长达78万字的有分量的著作。我们长期在广西从事地方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李良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于2013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长达78万字的有分量的著作。我们长期在广西从事地方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阅读李良品教授的大作之后受益良多,认为该书对我国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的研究有多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战争 西南地区 土司时期 制度 土兵 集大成 重庆出版社 教学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价值探论
8
作者 彭福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展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雄奇秀美的山川风光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具有突出的认识价值;体现出鲜明的自然美和强烈的人性美,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饱含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家庭使命感,具有强烈的教化价值。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土司时期 文人诗歌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经济 被引量:7
9
作者 段超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7,共7页
土司时期,由于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土司对农业的重视,土家族地区的农业得 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表现为土地开垦的增多、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等。在生产方式上, 土家族地区既存在着与汉族地区相一致的农耕方式,也存在着刀耕火种的落后经... 土司时期,由于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土司对农业的重视,土家族地区的农业得 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表现为土地开垦的增多、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等。在生产方式上, 土家族地区既存在着与汉族地区相一致的农耕方式,也存在着刀耕火种的落后经营 形式。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关系中先进的地主制经济与落后的领主制经济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地区 农业经济 土司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10
作者 钱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87-90,共4页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五代以后该地区逐渐建立起土司制度,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该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
关键词 土司时期 乌江流域 土家族地区 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清土司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进程简论
11
作者 冯惠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自元迄明至于清初,随着土司制度在武陵地区的建立,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转型。一方面,武陵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族际人口交流达到了新的规模。同时,中央王朝为强化国家统治的文化基础,以制度化的... 自元迄明至于清初,随着土司制度在武陵地区的建立,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转型。一方面,武陵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族际人口交流达到了新的规模。同时,中央王朝为强化国家统治的文化基础,以制度化的方式大规模的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文化在武陵地区的深度传播,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深化,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封建专制的民族压迫体制之下,武陵地区各民族反抗暴政的斗争此起彼伏,区域内的3大主体民族——土家族、苗族、汉族之间也形成了某种不平等的民族关系,使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格局出现结构性的分化,对于民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土司)时期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体制研究
12
作者 李良品 蒲丽君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军事领导体制是国家军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体制与土兵制度密切相关。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机构有中央、地方(包括土司衙门)两个层次三种形式。土兵调发,主要涉及发兵权限和制约手段,二者历... 军事领导体制是国家军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体制与土兵制度密切相关。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机构有中央、地方(包括土司衙门)两个层次三种形式。土兵调发,主要涉及发兵权限和制约手段,二者历来相辅相成。国家军事领导机构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地方军事领导机构起着配合与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时期 西南地区 土兵 军事领导 体制
原文传递
时势造学:土司残留时期的中国土司学——1908~1959年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源 被引量:8
13
作者 成臻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1908-1959年土司残留时期,土司学本体胚胎结构已经形成,多学科介入趋势明显,立足于"东北-西南弧线形"土司文化残留带之上的土司学在该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对于我们深入发掘中国土司学史... 1908-1959年土司残留时期,土司学本体胚胎结构已经形成,多学科介入趋势明显,立足于"东北-西南弧线形"土司文化残留带之上的土司学在该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对于我们深入发掘中国土司学史以及有效介入民国土司研究具有一定启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残留时期 中国土司 理论与方法 探源 土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民族地区土司时期前的散文创作述论
14
作者 徐爱丽 彭福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74-78,共5页
重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土司时期前,以均为客籍的迁谪文人、地方官吏等为代表的文人参与散文创作,其题材涵盖了友朋故旧亲情、国家时政大事、人文历史遗迹等方面;用书、跋、记、题名等散文体式,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丰富细腻的个... 重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土司时期前,以均为客籍的迁谪文人、地方官吏等为代表的文人参与散文创作,其题材涵盖了友朋故旧亲情、国家时政大事、人文历史遗迹等方面;用书、跋、记、题名等散文体式,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丰富细腻的个人情感;具有体式相对单一、表现手法较多、风格自然流畅、题材较为丰富、偏重个人情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时期 重庆民族地区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土司时期南传佛教身份叙事策略——兼佛教中国化的思考
15
作者 黄丽娇 《法音》 2022年第8期70-76,共7页
中国佛教协会在《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中指出:“今天,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不是已经完成的历史,而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佛教传承发展的时代大势与前进方向,是一个伴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深入... 中国佛教协会在《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中指出:“今天,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不是已经完成的历史,而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佛教传承发展的时代大势与前进方向,是一个伴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汲取我国古代佛教中国化的宝贵经验,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摆在全国佛教界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南传佛教 佛教界 中国佛教协会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土司时期 西双版纳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土家族土司时期之服饰饮食风俗
16
作者 田敏 《民族大家庭》 1997年第6期53-56,59,共5页
土家族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历史以来发展就相对较为先进的少数民族,表现之一就是其汉化程度颇高,并且很早。今天走进土家族地区,若想单从语言及服饰、饮食等几个最能体现民族特质的表象特征上看,已着实难觅少数民族的踪影了... 土家族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历史以来发展就相对较为先进的少数民族,表现之一就是其汉化程度颇高,并且很早。今天走进土家族地区,若想单从语言及服饰、饮食等几个最能体现民族特质的表象特征上看,已着实难觅少数民族的踪影了。但在土家族数百年的土司时期,不仅语言,而且其服饰与饮食,均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土司时期的土家族服饰是典型的民族服饰。首先,从服饰的色彩、质地上看,《大明一统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土司时期 顺酒 服饰 服装佩饰
原文传递
论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土司制度是土兵制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土兵制度是土司制度实施的根本与基石。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源于宋代的土兵制度。元代土兵制度形成的标志在于领导体制、兵役制度、土兵建制、土兵职责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关键词 土司时期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土司城游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学森 《寻根》 2010年第5期76-82,共7页
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城区西北的土司城,是全国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一处集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少数民族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现有土司城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 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城区西北的土司城,是全国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一处集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少数民族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现有土司城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恩施土司城"。建设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为载体,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时期 恩施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苏州园林设计院 全国人大常委会 游记 历史渊源 土家族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