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以“保靖土兵”为个案
1
作者 汪益民 刘佩霞 黄新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深入了解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以保靖土兵为个案研究,对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进行梳理,认为在选兵、训兵、管兵、调兵以及抚兵制度中,彰显出超强的军事实力和对中央王朝深刻的国家认同,推动中华民族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 为深入了解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以保靖土兵为个案研究,对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兵制度进行梳理,认为在选兵、训兵、管兵、调兵以及抚兵制度中,彰显出超强的军事实力和对中央王朝深刻的国家认同,推动中华民族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的转变,加速“西南夷”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体 明代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明代土兵军事征调研究——以“保靖土兵”为个案
2
作者 汪益民 张淑敏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64-167,共4页
明代土兵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其军事征调的足迹早已踏遍全国各地,进而维护国家稳定和抵御敌国侵犯,从而,形成自觉的中华民族认同,彰显出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的转变。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明代 土兵 军事征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前期土家族土兵的衰亡 被引量:4
3
作者 石亚洲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3,共3页
在清前期土兵制度仍然是清王朝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土家族土兵的各种组织系统更为严密。随着清王朝改土归流的实施 ,土家族土兵也随之衰亡了。
关键词 清王朝 土家族 土兵 清王朝土司制度 土兵制度 改土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土兵述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文光 朱映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3-166,共4页
明代的土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卫所制度的崩溃是明代土兵得以发展的历史机遇,土兵发展表现为土兵数量大、民族构成多,战斗力强。土兵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治安、维护边疆稳定的... 明代的土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卫所制度的崩溃是明代土兵得以发展的历史机遇,土兵发展表现为土兵数量大、民族构成多,战斗力强。土兵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治安、维护边疆稳定的作用,为明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卫所制度 土兵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边疆的土兵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文光 施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中国西南边疆的土兵既是少数民族上层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每遇征伐,荷戈前驱,国家倚之为重"。在明代中后期卫所兵制发生变化之后,政府增加了对土兵的征调,土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 中国西南边疆的土兵既是少数民族上层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每遇征伐,荷戈前驱,国家倚之为重"。在明代中后期卫所兵制发生变化之后,政府增加了对土兵的征调,土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清代以后则因为土司制度的变化,土兵的历史作用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土兵 历史贡献 发展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永顺土兵军事征调述论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凯 伍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9,共5页
明代的土家族土兵制度作为中央王朝军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明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双重影响下飞速发展。永顺土司区作为明代最大的土司区之一,其土兵的发展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发展的直接表现就是明代永顺土兵频繁... 明代的土家族土兵制度作为中央王朝军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明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双重影响下飞速发展。永顺土司区作为明代最大的土司区之一,其土兵的发展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发展的直接表现就是明代永顺土兵频繁受到中央王朝的军事征调来维护明朝地方社会稳定。而永顺土兵受到频繁征调的原因也与明代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永顺土兵 永顺土司区 军事征调 社会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广西壮族土司土兵“供征调”及其社会影响述论 被引量:6
7
作者 蓝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土司制度下的土兵是封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封建中央王朝频繁征调广西壮族土司土兵从事各种军事活动,一方面对加强边疆防卫、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广西地方政府的财... 土司制度下的土兵是封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封建中央王朝频繁征调广西壮族土司土兵从事各种军事活动,一方面对加强边疆防卫、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广西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广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导致社会混乱、民众生活更加困苦以及土司土兵征戍制度的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壮族 土司制度 土兵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王朝的政策与土家族土兵的形成 被引量:6
8
作者 石亚洲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宋王朝军事政策 ,民族政策的分析 ,阐述了它们与土家族土兵形成的关系。认为 ,正是宋王朝的政策导致了土兵的产生 ,同时 ,对土兵的特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宋王朝 政策 土家族 土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兵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三峡论坛》 2013年第4期37-42,共6页
我国土兵问题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高潮期三个阶段。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土兵研究主要集中在壮族、土家族和藏族等民族。在专题研究方面主要有土兵称谓及土兵制度、土兵的作用、土兵的军事征调与民族关系、明代土兵、西南或西部土... 我国土兵问题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高潮期三个阶段。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土兵研究主要集中在壮族、土家族和藏族等民族。在专题研究方面主要有土兵称谓及土兵制度、土兵的作用、土兵的军事征调与民族关系、明代土兵、西南或西部土兵等。现有土兵研究也存在研究视野不开阔、研究内容较单一、研究地域较狭窄、研究方法太陈旧、研究资料较欠缺等问题,专家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应予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兵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时期土家族土兵的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亚洲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5,共4页
本文认为元明时期是土家族土兵发展的鼎盛时期 ,不仅表现在土兵数量的增多 ,战斗素质高 ,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兵法。这一时期 ,也是土家族军事史上土兵参加战争次数最多的时期。
关键词 元明王朝 土家族 土兵 军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土兵(俍兵)征调制度与明代军事制度协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晓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59-76,154,共19页
明朝廷对桂西土兵的征调可概括为听调(额调)、轮戍和屯戍三类,之所以有不同类型是因应明代不同时期的军事制度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从明代军事制度变化如何引起土兵(俍兵)征调制度变化的角度切入讨论土兵(俍兵)的征调与轮戍的情况,... 明朝廷对桂西土兵的征调可概括为听调(额调)、轮戍和屯戍三类,之所以有不同类型是因应明代不同时期的军事制度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从明代军事制度变化如何引起土兵(俍兵)征调制度变化的角度切入讨论土兵(俍兵)的征调与轮戍的情况,以及最后向耕兵制的演变;并指出明代文献中出现的土兵、目兵、耕兵、俍兵的不同概念背后有着制度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 土兵(俍兵)征调 明代 军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穆坪土司及其土兵“安勇”事迹考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凯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学界对穆坪土司的研究极少,而对穆坪土司土兵"安勇"更是无人研究。穆坪土司作为一个在我国历史上前后共存在五百五十余年之久的藏族土司,其可以考述的事迹极其丰富,也不乏一些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主要闪光点之一便是穆坪土司... 学界对穆坪土司的研究极少,而对穆坪土司土兵"安勇"更是无人研究。穆坪土司作为一个在我国历史上前后共存在五百五十余年之久的藏族土司,其可以考述的事迹极其丰富,也不乏一些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主要闪光点之一便是穆坪土司的土兵——"安勇"的事迹。在清代土兵制度日臻完善的大背景之下,"安勇"曾为清代川西北地区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质言之,"安勇"对清代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真实还原穆坪土司及其土兵"安勇"事迹有助于推动我国土司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坪土司 土兵 “安勇” 清代 事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的土军和土兵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晓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明代云南土军分为三类:一为少数民族土司控制的本族军队,二是由当地各族民众组成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军队,三是编入卫所中的在编军队,各卫里面的中左所军队即属此类。云南的土兵,按照广义的内容范围,包括卫所土军、地方土兵和土司军队三... 明代云南土军分为三类:一为少数民族土司控制的本族军队,二是由当地各族民众组成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军队,三是编入卫所中的在编军队,各卫里面的中左所军队即属此类。云南的土兵,按照广义的内容范围,包括卫所土军、地方土兵和土司军队三部分。按照狭义的定义,则专指卫所中的土军。卫所土军在云南诸卫所中,一般而言,除正规的五所外,另外增加的千户所,多是由土军及归附的地方土兵编成。地方土兵则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乡勇土兵。而土司军队则是由云南土著民族士兵群体构成的军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土军 土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时期的土兵与土司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7-22,共6页
历史时期的土兵是本地军的意思;元明及清前期的土司兵是以耕种土司占有的兵田为生,以向土司服兵役换取田地耕种权并依附于土司的农奴。土兵与土司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职责、隶属和地位的差别。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土兵 土司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完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明代土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土兵制度发展与完备的基础和前提。明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完备主要体现在土兵管理更完善、土兵数量更庞大、土兵训练更有术、土兵职责更明确、土兵赏罚更分明。明代土兵制度更加完备,使土兵在保境、轮戍、征... 明代土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土兵制度发展与完备的基础和前提。明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完备主要体现在土兵管理更完善、土兵数量更庞大、土兵训练更有术、土兵职责更明确、土兵赏罚更分明。明代土兵制度更加完备,使土兵在保境、轮戍、征讨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不仅维护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秩序,而且更加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完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李良品《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介评
16
作者 蓝武 钱宗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3,共3页
长江师范学院李良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于2013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长达78万字的有分量的著作。我们长期在广西从事地方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李良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于2013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长达78万字的有分量的著作。我们长期在广西从事地方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阅读李良品教授的大作之后受益良多,认为该书对我国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的研究有多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战争 西南地区 土司时期 制度 土兵 集大成 重庆出版社 教学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土司制度是土兵制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土兵制度是土司制度实施的根本与基石。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源于宋代的土兵制度。元代土兵制度形成的标志在于领导体制、兵役制度、土兵建制、土兵职责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关键词 土司时期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的衰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良品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4-39,共6页
随着清王朝政权的稳固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土司兵已不再是清政府主要依靠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经过清代中期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的土司不再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清朝的土兵制度表现为:一是军事管理的变革,二是土兵编制的锐减,... 随着清王朝政权的稳固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土司兵已不再是清政府主要依靠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经过清代中期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的土司不再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清朝的土兵制度表现为:一是军事管理的变革,二是土兵编制的锐减,三是土兵职责的缩小,四是官军火器的使用。随着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逐渐废除,与之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土兵制度也随之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南地区 土兵制度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史稿·兵志·土兵》稿本、刊本校读记
19
作者 李思清 《清史论丛》 2021年第2期209-213,共5页
《清史稿·兵志》包括八旗、绿营、防军、陆军、乡兵、土兵、水师、海军、边防、海防、训练、制造、马政诸项。《兵志》初期阶段的主要编纂人为俞陛云、骆成昌、李哲明等。骆成昌负责八旗、马政;俞陛云负责绿营、八旗、水师、海军... 《清史稿·兵志》包括八旗、绿营、防军、陆军、乡兵、土兵、水师、海军、边防、海防、训练、制造、马政诸项。《兵志》初期阶段的主要编纂人为俞陛云、骆成昌、李哲明等。骆成昌负责八旗、马政;俞陛云负责绿营、八旗、水师、海军、土兵、防军、海防、边防等;李哲明覆修八旗。三人在清史馆的职名均为“协修”。当然,早期参与《兵志》纂修的清史馆同人不止上述三位,还包括秦望澜、田应璜、袁克文等。①无论在初纂阶段还是覆辑阶段,俞陛云都是《兵志》最主要的纂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志 清史馆 马政 协修 乡兵 清史稿 李哲明 土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壮族土兵的性质、作用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顾有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78-85,70,共9页
在壮族历史上,土兵以“能攻善战,效死战争”而闻名。田子甲、马前牌、亲兵、目兵、耕兵、俍兵等诸种名目都可以统称为士兵。士兵存在的时间历宋、元、明、清四朝约千年之久,与壮族土司制度的兴衰相始终。士兵的征战范围达桂、粤、滇、... 在壮族历史上,土兵以“能攻善战,效死战争”而闻名。田子甲、马前牌、亲兵、目兵、耕兵、俍兵等诸种名目都可以统称为士兵。士兵存在的时间历宋、元、明、清四朝约千年之久,与壮族土司制度的兴衰相始终。士兵的征战范围达桂、粤、滇、黔、川、赣、苏、浙诸省广大区域。特别在明、清之际,士兵的活动更为频繁,影响更为深远。正确分析土兵制度的性质及其功过,这对于深入研究壮族社会的发展史,士司的兴亡史,壮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兵 封建王朝 土司制度 壮族土司 士兵 发展史 封建领主制 兴亡史 中央王朝 关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