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径向希尔伯特变换的图像边缘增强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君 崔祥霞 +2 位作者 肖静 杨兆华 刘婷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3-486,共4页
研究了基于螺旋相位频谱滤波器滤波的径向希尔伯特变换对不同边缘分布图像的增强特性.给出了拓扑荷n=1的有限孔径螺旋相位滤波器点扩散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圆孔、汉字和人像等三幅不同边缘分布密度的图像进行了边缘增强的模拟计算.... 研究了基于螺旋相位频谱滤波器滤波的径向希尔伯特变换对不同边缘分布图像的增强特性.给出了拓扑荷n=1的有限孔径螺旋相位滤波器点扩散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圆孔、汉字和人像等三幅不同边缘分布密度的图像进行了边缘增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螺旋相位频谱滤波的径向希尔伯特变换会使边缘增强图像具有立体浮雕效果,并且随着输入图像的边缘分布密度变大,立体浮雕效果会越显著.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这一现象是由螺旋相位滤波器点扩散函数中的次极大分布与输入图像边缘卷积引起的.这一结论为图像的信息处理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希尔伯变换 螺旋相位滤波器 图像边缘增强 浮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统计形状先验的图像边缘增强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昕 张丹普 付忠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8-134,共7页
针对图像尤其是医学图像的边缘模糊或者缺失对图像后续处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图像增强新方法。该方法在各向异性模糊方法框架下,将统计形状的先验加入到演化的过程中,使演化过程中物体边缘模糊的部分被增强,缺失的部分被补充。方法... 针对图像尤其是医学图像的边缘模糊或者缺失对图像后续处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图像增强新方法。该方法在各向异性模糊方法框架下,将统计形状的先验加入到演化的过程中,使演化过程中物体边缘模糊的部分被增强,缺失的部分被补充。方法首先使用基于曲率的各向异性扩散,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了物体的边缘;随后利用最大后验概率和统计形状先验对物体的轮廓进行估计,从而使物体边界模糊和缺失的部分得到了加强。实验使用不同部位的医学超声图像,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对物体边缘进行有效、快速的增强,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很好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边缘增强 图像去噪 统计形状先验 各向异性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边缘增强方法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昌荣 左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改变了地形图调绘、实测等传统的调绘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图片,结合MAPGIS软件进行调绘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图像边缘增强的方法,来提高全国土地调查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 土地调查 图像边缘增强 小波变换 B-样条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螺旋相位滤波器提高图像边缘增强对比度的方法
4
作者 李志焕 吴福全 +1 位作者 陈君 崔祥霞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8-72,共5页
提出了利用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实现提高图像边缘增强对比度的方法.给出了普通螺旋相位滤波器和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的点扩散函数,并利用圆孔、汉字和洋葱表皮细胞等三幅图像进行了边缘增强的模拟计算,发现与普通螺旋相位滤波器... 提出了利用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实现提高图像边缘增强对比度的方法.给出了普通螺旋相位滤波器和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的点扩散函数,并利用圆孔、汉字和洋葱表皮细胞等三幅图像进行了边缘增强的模拟计算,发现与普通螺旋相位滤波器的图像边缘增强结果相比,基于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的图像边缘增强对比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希尔伯特变换 类贝塞尔螺旋相位滤波器 点扩散函数 图像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诊断颅板下薄层血肿
5
作者 许秋霞 李卫新 詹浩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CT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技术以提高对急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急性外伤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病人,在CT常规检查脑组织窗图像基础上进行了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并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42例急性外伤性颅板下薄... 目的探讨应用CT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技术以提高对急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急性外伤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病人,在CT常规检查脑组织窗图像基础上进行了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并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42例急性外伤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病人中,共52个血肿,CT常规检查脑组织窗图像确诊49个血肿(占94.2%),而采用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技术,42例52个血肿均被确诊(占100%)。结论图像边缘增强过滤处理技术,可提高急性颅板下薄层血肿的诊断率,减少甚至避免了急性颅板下微小血肿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边缘增强 过滤处理 颅板下薄层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引导滤波图像边缘增强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都元松 董文锋 +1 位作者 黎波涛 罗威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70-374,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红外图像的轮廓清晰度和识别有效性,利用Contourlet变换阈值去噪及高频信息保留特性以及引导滤波边缘增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引导滤波图像边缘增强方法.该方法将经Contourlet变换降噪后的图像作为引导图像... 为了有效提高红外图像的轮廓清晰度和识别有效性,利用Contourlet变换阈值去噪及高频信息保留特性以及引导滤波边缘增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引导滤波图像边缘增强方法.该方法将经Contourlet变换降噪后的图像作为引导图像,再经引导滤波处理,实现图像的边缘细节增强.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去噪阈值对去噪效果及保留图像高频信息很重要,再经过引导滤波处理能够得到边缘细节明显的红外图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去噪 引导滤波算法 图像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相位滤波的图像边缘增强研究
7
作者 吴华钦 李晖 +2 位作者 李志芳 郑明杰 陈大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阐述螺旋相位滤波实现图像边缘增强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几种螺旋相位实现边缘增强效果,同时对螺旋相位滤波器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图像信息 图像边缘增强 光学显微成像 螺旋相位滤波
原文传递
利用螺旋型波带片进行边缘增强成像 被引量:5
8
作者 易涛 曹磊峰 +4 位作者 杨国洪 刘慎业 朱效立 谢常青 董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5-2078,共4页
为了提高对等离子体内界面区域的诊断精度,研究了利用螺旋型波带片实现边缘增强成像的技术。制作了用于可见光波段的一阶螺旋型波带片,最外环宽度3μm。利用螺旋型波带片对振幅式物体进行了边缘增强成像,实验获得了成像物体内边界区域... 为了提高对等离子体内界面区域的诊断精度,研究了利用螺旋型波带片实现边缘增强成像的技术。制作了用于可见光波段的一阶螺旋型波带片,最外环宽度3μm。利用螺旋型波带片对振幅式物体进行了边缘增强成像,实验获得了成像物体内边界区域的清晰图像,界面区域的成像强度得到很大增强。通过实验测量发现,当物距在菲涅耳衍射区域内时,螺旋型波带片也能够获取较好的成像质量,表明螺旋型波带片具有较大的视场角,能够对大尺度物体进行边缘成像。基于螺旋型波带片的边缘增强成像可以弥补传统成像方式对界面区域成像的不足,提高对等离子体内界面区域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边缘增强 螺旋型波带片 径向希尔伯特变换 空间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志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1期2043-2046,共4页
目的:探索肺结核诊断中开展基于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区定点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70例疑似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确诊66例,并以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对患者开展DR... 目的:探索肺结核诊断中开展基于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区定点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70例疑似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确诊66例,并以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对患者开展DR边缘增强胸片、常规DR胸片诊断,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7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确诊66例),DR边缘增强胸片诊断结果:阳性66例,阴性4例(包含1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常规DR胸片诊断检出阳性患者59例,阴性患者11例,假阴性9例(漏诊),假阳性2例(误诊),两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6例患者病理诊断检出病灶79个,DR边缘增强胸片检测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肺大泡、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比常规DR胸片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诊断中应用基于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效果较为显著,可以精准诊断患者病症,降低外界因素产生的干扰,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病症确诊与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DR 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志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8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区结核病治疗定点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均行DR胸片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分别统计常规D...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区结核病治疗定点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均行DR胸片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分别统计常规DR胸片(未边缘增强)和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后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的效果,同时对比两者对病灶数目及伴发症状检出情况。结果:DR边缘增强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灵敏度(95.08%)、特异度(90.91%)和准确率(94.44%)均显著高于常规DR胸片(78.69%、63.64%、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边缘增强胸片支气管扩张(18.03%)、胸膜增厚(13.11%)、肺大泡(8.20%)、肺门淋巴结肿大(6.56%)、纵隔淋巴结肿大(8.20%)、胸腔积液(4.92%)、其他伴发症检出率(3.28%)均高于常规DR胸片(13.11%、8.20%、6.56%、4.92%、6.56%、3.24%、1.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可有效提升肺结核诊断准确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伴发症状检出率,避免漏诊肺结核病灶,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 肺结核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有效增强弱反差指纹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弘 陈丽颖 许杰 《警察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3,共1页
1、引言指纹是人体三大基本特征之一(指纹、血液、声纹),具有因人而异稳定不变的重要特性。公安人员在勘查犯罪现场时会经常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指纹,这是破案的重要线索,而指纹的形成有主观因素(指人的用力大小,用力方... 1、引言指纹是人体三大基本特征之一(指纹、血液、声纹),具有因人而异稳定不变的重要特性。公安人员在勘查犯罪现场时会经常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指纹,这是破案的重要线索,而指纹的形成有主观因素(指人的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等),也有客观因素(物体表面的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处理 指纹图像 弱反差指纹 技术有效 二值化 指纹鉴定 图像锐化 物体表面 图像边缘增强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的红图增强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简耀波 阮双琛 +1 位作者 秦翰林 周慧鑫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20-122,共3页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差、信噪比低的特点,本文将小波分析与数学形态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边缘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提取图像的多尺度边缘特征,然后通过非线性增强...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差、信噪比低的特点,本文将小波分析与数学形态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边缘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提取图像的多尺度边缘特征,然后通过非线性增强算子来改变边缘特征的强度,最后利用多尺度形态小波反变换重构图像,以实现图像边缘的对比度增强和背景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保持和增强了边缘信息,得到较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多尺度形态小波变换 图像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ona-Malik模型改进的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素雅 唐泉 张新东 《山东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24-130,共7页
结合冲击滤波器和Perona-Malik(P-M)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模型,在增强图像细节的同时,能够抑制噪声的放大和过冲现象,同时给出的扩散函数可以使模型达到更好的图像去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模型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在... 结合冲击滤波器和Perona-Malik(P-M)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模型,在增强图像细节的同时,能够抑制噪声的放大和过冲现象,同时给出的扩散函数可以使模型达到更好的图像去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模型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标准方面均优于P-M模型、CLMC模型以及传统的模型,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和边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Perona-Malik模型 冲击滤波器 图像边缘增强 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燕 《中国有线电视》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首先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其次针对图像增强中的噪声去除问题展开分析,最后运用python进行两种不同过滤方法的实验对比,得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首先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其次针对图像增强中的噪声去除问题展开分析,最后运用python进行两种不同过滤方法的实验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压缩 边缘检测、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共焦空间微分显微镜获取边缘增强显微图像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丽如 唐志列 +2 位作者 吴泳波 池妍 黄敏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生物样品图像边缘增强与提取是医学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进行生物样品形态分析的基础。图像边缘增强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原始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来实现的,然而,这里应用共焦空间微分显微镜系统,实现了在获得样品共焦显微图像的同... 生物样品图像边缘增强与提取是医学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进行生物样品形态分析的基础。图像边缘增强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原始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来实现的,然而,这里应用共焦空间微分显微镜系统,实现了在获得样品共焦显微图像的同时直接获取对应的边缘增强显微图像,且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较高。实验不仅获取了掩膜板与标准分辨率板RTA-07的边缘增强图像,说明系统分辨率达到1.5μm,而且实现了生物细胞的边缘增强图像的获取,如血红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图像可用于样品尺度与面积等形态的分析与计算,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共焦显微镜 边缘增强图像 空间微分技术 细胞 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李林 《兵团医学》 2023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准确率。方法:收治2020-1~2022-12肺结核患者92例,由于开展诊断手段不同,将其分为2个小组;常规组46例:应用常规DR胸片诊断:探析组46例:选择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比较2种... 目的:探讨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准确率。方法:收治2020-1~2022-12肺结核患者92例,由于开展诊断手段不同,将其分为2个小组;常规组46例:应用常规DR胸片诊断:探析组46例:选择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比较2种方案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准确率的差异。结果:探析组在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97.83%与肺结核并发症检出率82.61%均高于常规组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71.74%与肺结核并发症检出率45.65%,互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在胸部X线检查中较为常见,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因其为传染性疾病尽早确诊,从而开展规范化治疗。即可控制感染源,还可增加患者预后效果。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在胸部X线诊断中的应用,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DR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技术 准确率 常规胸片
原文传递
基于综合特征的花卉种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威 刘小翠 王新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提出了1种基于综合特征的花卉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显著性进行分割,以实现前景背景分离;然后分别提取花卉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在提取纹理特征时,为了提高特征对花卉的表述能力,对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和压缩处理;最后使... 提出了1种基于综合特征的花卉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显著性进行分割,以实现前景背景分离;然后分别提取花卉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在提取纹理特征时,为了提高特征对花卉的表述能力,对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和压缩处理;最后使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分别与BP神经网络、KNN最近邻分类这2种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对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率(85.81%)和KNN最近邻分类的识别率(84.09%),基于综合特征的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识别率可以达到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GrabCut分割算法 图像边缘增强 SVM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Sobel算子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艾扬利 杨兵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9期42-43,共2页
由于在实时图像处理中常用Sobel算子对图像边缘进行增强,如何提高处理速度成为问题的关键。采用纯软件的方法或普通结构的硬件电路难以满足实时要求,鉴于近年来FPGA芯片的迅速发展以及其良好的可编程结构,为实现Sobel算子的快速计算提... 由于在实时图像处理中常用Sobel算子对图像边缘进行增强,如何提高处理速度成为问题的关键。采用纯软件的方法或普通结构的硬件电路难以满足实时要求,鉴于近年来FPGA芯片的迅速发展以及其良好的可编程结构,为实现Sobel算子的快速计算提供了硬件保证。提出了一种Sobel算子的并行处理结构,提高了处理速度,并给出了基于FPGA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由于采用并行结构,使处理速度大为提高,满足了实际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EL算子 FPGA 并行处理 图像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结合生成对抗网络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雯玲 廖一鹏 +2 位作者 许志猛 严欣 朱坤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0-130,共11页
针对低照度图像存在识别度不高、亮度低、信噪比低和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域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收集弱光图像和正常光图像数据集,将图像进行RGB颜色空间到HSV颜色空间的变... 针对低照度图像存在识别度不高、亮度低、信噪比低和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域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收集弱光图像和正常光图像数据集,将图像进行RGB颜色空间到HSV颜色空间的变换处理,保持色度、饱和度分量不变,对亮度分量进行NSST多尺度分解,利用分解得到的低通子带图像构建训练集;其次,构建基于GAN的低频子带图像增强模型,并利用低频子带图像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对待处理的低照度图像进行NSST分解,利用训练的模型增强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去除各高频方向子带噪声,并通过非线性增益函数增强边缘系数;最后,将增强处理后的低频、高频子带图像进行NSST重构,并将重构图像恢复至RGB颜色空间。所提方法与常见的方法相比,就低照度图像增强而言,结构相似度平均提升了3.89%,均方误差平均降低了1.03%,且在对噪声图像增强时,峰值信噪比和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21 dB和8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上较常见方法都有较大提升,能有效改善低照度图像的低质问题,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去噪 图像边缘增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