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台古建装饰艺术中的“海丝”图像文化探论
1
作者 吴巍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7,171,172,共12页
闽台地区数以万计的古建筑中留存着大量形态各异的装饰艺术作品,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类装饰艺术呈现着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像与元素。这些关于“海丝”图像主题的装饰艺术承载着闽台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追求,蕴含着... 闽台地区数以万计的古建筑中留存着大量形态各异的装饰艺术作品,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类装饰艺术呈现着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像与元素。这些关于“海丝”图像主题的装饰艺术承载着闽台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追求,蕴含着深刻反映时代历史文化的思想内涵,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与异质文化交融印记。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内容,也折射出海峡两岸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那种沦肌浃骨般的开放精神与海洋气质,造就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古建筑 装饰艺术 海上丝绸之路 图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卢塞尔技术图像论视角下生成式AI对图像文化生产的解构与重塑
2
作者 董卫民 沈慧茹 +1 位作者 余寒婧 徐依晴 《社会科学前沿》 2025年第1期372-382,共11页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已获得独立图像创作的能力,这不仅对传统艺术创作理念产生了冲击,更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主体地位。结合弗卢塞尔的技术图像理论,本文将从艺术创作层面探讨生成式图像对图像文化的挤占与融合,考察生成...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已获得独立图像创作的能力,这不仅对传统艺术创作理念产生了冲击,更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主体地位。结合弗卢塞尔的技术图像理论,本文将从艺术创作层面探讨生成式图像对图像文化的挤占与融合,考察生成式AI时代背景下图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文章分别从生成式AI对图像创作、传播与解读等角度分析了AI对图像文化的打破和再造。但技术介入带来的图像文化繁荣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对创作主体、审美水平、图像灵韵以及图像真实性削减的现实困境。而建立新的审美秩序,重建审美体系,以及进一步扩宽图像文化的边界还应当从创作者本身出发。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machines have already acquired the ability to create independent images, which not only challenges traditional art creation concepts but also shakes the human’s dominant position in art creation to some extent. Combining Flusser’s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mage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encroachment and integration of generative images on imag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creation, examin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of image cultur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I generation era. The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aspects of image creation, disse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how AI breaks and reconstructs image culture. However, the real dilemma behind the surface prosperity of image culture brought by 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the reduction of creative subjects, aesthetic level, image vitality, and image authenticity. To establish a new aesthetic order, rebuild the aesthetic system, and further expand the boundaries of image culture, it should start from the creators themse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图像文化 艺术创作 审美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视角下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之“转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思全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7-372,423,共7页
目的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种“图像文化”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向”的研究思路,丰富南梁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拓宽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进而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设计一些兼具文化内涵、审美与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方法运用... 目的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种“图像文化”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向”的研究思路,丰富南梁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拓宽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进而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设计一些兼具文化内涵、审美与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方法运用事实与事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艺术设计创新的实践经验为依据,通过对南梁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的分析,结合实例,探讨图像文化视角下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转向”的相关问题。结果提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视觉形象之具象与抽象的提炼、视觉心理学的应用、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契合、红色精神向应用场景拓展等四个“转向”策略。结论有利于南梁精神的图像呈现,能够促进红色文创产品的精准定位与多元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造物设计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南梁 红色文创 产品 设计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规范与自由——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力场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学胜 黄燕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和探讨了校园视觉图像文化所产生的视觉力场,而形成的感知记忆,从而提升校园的视觉感知文化,从而解读校园视觉图像文化的规范与自由。
关键词 校园视觉图像文化 静态视觉图像文化 动态视觉图像文化 视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逻辑与当前文学的生存境遇 被引量:9
5
作者 斯炎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生存境遇 图像文化 电子媒介 现代 逻辑 诠释 必然 倡导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网络文化的实质 被引量:4
6
作者 皮海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网络文化 文学 文本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的话语逻辑与权力关系——当今文学研究的语境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荣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图像话语虽然以图像作为表达意思的中心,但它并不排斥文字。与文字话语相似,图像话语在表达中也具有语法,这一语法体现在图像信息表达上的规定性和逻辑性。与文字修辞相似,图像话语也具有修辞特点,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隐喻方式表... 图像话语虽然以图像作为表达意思的中心,但它并不排斥文字。与文字话语相似,图像话语在表达中也具有语法,这一语法体现在图像信息表达上的规定性和逻辑性。与文字修辞相似,图像话语也具有修辞特点,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隐喻方式表达出来的,把握这种特点有助于理解图像的含义。图像文化对文字文化构成了巨大冲击,从作家创作、作品发行到读者阅读、批评家的阐释发挥,图像文化都在产生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文学研究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转换——略谈图像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韦永明 《艺术探索》 2006年第3期47-47,49,共2页
在这个图像文化泛滥的读图时代,油画的图像内涵与形式受到了重大的冲击。艺术家们通过转换自己关注的视角,并借助大众图像来创造新的视觉图式,使得当代油画的表达方式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图像文化 当代油画 挪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建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是图像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 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是图像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人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为一种符号价值,一种身份的自我肯定,商品的消费也成为一种符号的吸收过程。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图像的使用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同时图像文化也正是借助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大众渴望信息、渴望娱乐、渴望时尚、渴望成为消费的主体,图像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社会基础 消费社会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图形与图像文化的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丽芬 《美术大观》 2009年第9期194-195,共2页
一、图形语言与人类社会沟通与传播方式 (一)图形与图形语言 《辞海》对图形的解释是:“用线条、颜色描绘的事物形象。”
关键词 图形语言 图像文化 读图时代 传播方式 社会沟通 《辞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的冲击与纯文学价值的消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图像文化统治的时代,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处在一种被消解的境况中,不仅有来自外界传媒的强烈冲击,而且纯文学自身也表现出无价值趋同。所以,即便文学本身有其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人文和美学价值,文学在电子时代也获得了新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 图像文化 纯文学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中探索图像文化:詹妮弗·伊根小说《塔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宝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创新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这不但赋予了哥特式小说新的活力,也形成了文本是要由作者掌控的独特风格。《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 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创新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这不但赋予了哥特式小说新的活力,也形成了文本是要由作者掌控的独特风格。《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断。然而,伊根颠覆传统哥特式小说叙事的同时又保持叙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小说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他们或者是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处于被"囚禁"状态。通过作品叙事,伊根以俯瞰的角度审视当代图像文化,探讨图像文化相关主题,探讨人与科技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自我认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使读者意识到在高科技蔓延的时代,人们往往应对的是转瞬即逝的虚拟事物,而非真实的实体,不同人衡量这些事物在交流中的意义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妮弗·伊根 《塔楼》 哥特式叙事 元小说叙事 图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与当代美术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于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图像文化的兴起和快速扩张,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表现,它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图像景观。图像文化的全面扩张,实际上构成了当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环境,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畴与内容,进而为当代美术教育范式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图像文化的兴起和快速扩张,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表现,它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图像景观。图像文化的全面扩张,实际上构成了当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环境,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畴与内容,进而为当代美术教育范式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如何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和大众传播技术全社会普及的大潮中,因势利导应对图像文化发展的变异,这需要我们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也是当代美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当代美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汉早期礼器文化到《三礼图》图像文化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善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1-83,共3页
西汉早期礼器文化是对于中国礼制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在礼制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传播的方便,采用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反映礼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它对于社会礼仪起到了一定约束、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本文... 西汉早期礼器文化是对于中国礼制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在礼制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传播的方便,采用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反映礼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它对于社会礼仪起到了一定约束、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本文重在讨论从西汉早期礼器文化过渡到用《三礼图》图像来反映社会礼制文化的这种艰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礼器 《三礼图》 图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务川仡佬族傩面山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秋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14,共5页
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与土家族傩戏开山类型面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类型意义上的不同阶段的表现,而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比之土家族傩戏开山类型面具要古老。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的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佛家... 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与土家族傩戏开山类型面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类型意义上的不同阶段的表现,而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比之土家族傩戏开山类型面具要古老。仡佬族傩戏面具山王天子的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佛家500罗汉的大药尊尊者——中国商代纣王的儿子传说形象——民间山神形象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图像变迁的表现中,更深刻地理解傩戏中这类面具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王天子 山神 面具 图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消费时代中图像文化的审美取向探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波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大众消费时代图像文化的勃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怎样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变化规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论文从大众消费时代的消费对象、图像文化的特征和图像时代审美取向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 大众消费时代图像文化的勃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怎样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变化规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论文从大众消费时代的消费对象、图像文化的特征和图像时代审美取向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消费时代 图像文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视觉文明通史——简评大型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
17
作者 王灿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8,共1页
近三四十年,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起了图像这一媒介,并开始对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图像的概念、作用和强大威力等多个方面。近日,南京大学教授韩丛耀主编的通史类巨著——百卷本《中华图像文化史》(中国... 近三四十年,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起了图像这一媒介,并开始对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图像的概念、作用和强大威力等多个方面。近日,南京大学教授韩丛耀主编的通史类巨著——百卷本《中华图像文化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期出版40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4ZDB129))与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 大型丛书 南京大学教授 技术史 有开 图像 多卷本 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文化对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华金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5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受图像文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出现了诸多问题与隐患,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价值目标,即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因而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图像文化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闲暇生活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图像文化 高职学生 闲暇生活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漫形象符号传播看当代图像文化的转向
19
作者 张慷 郝月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90,共2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复制时代,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大规模复制的形式进行传播,书籍可以进行批量印刷,图像可以进行扫描,影像可以通过电脑无限制地拷贝粘贴。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人们不再为了得到一本书... 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复制时代,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大规模复制的形式进行传播,书籍可以进行批量印刷,图像可以进行扫描,影像可以通过电脑无限制地拷贝粘贴。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人们不再为了得到一本书而浪费大半年的时间去抄写,即使是一套上千万字的鸿篇巨著,电脑也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复制。这样大面积的文化产品复制,对人类社会传播机制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符号传播这个角度入手,探讨文化复制时代下动漫形象符号传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化 符号传播 动漫形象 当代 文化产品 社会传播 复制 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摄影与图像文化的转型
20
作者 曾建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本文通过对新世纪数字摄影发展趋势和摄影与科学的磨合以及摄影与其它媒体交融的论述,提出在新图像文化时代,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转型,而且还是摄影人观念的转型的论点。
关键词 数字摄影 图像文化 摄影艺术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