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外石油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情况对比——兼议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缺陷 |
张东撒
|
《经济论坛》
|
2006 |
2
|
|
2
|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之策 |
邵作仁
|
《中国经贸导刊》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国际市场营销风险的评价 |
黄志红
刘伟华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4
|
物探公司国际市场风险管控探析 |
李静
|
《中国石油企业》
|
2022 |
0 |
|
5
|
国际市场开拓及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分析 |
赵雯倩
|
《经济视野》
|
2017 |
0 |
|
6
|
全球化背景下东道国利用外资的风险研究 |
王水娟
许长新
|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7
|
钢铁产品出口业务中的风险防范 |
魏玉华
李瑞萍
|
《冶金财会》
|
2013 |
1
|
|
8
|
如何加快发展国际保险理业务 |
宗波
|
《现代金融》
|
2011 |
0 |
|
9
|
如何加快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
宗波
|
《现代金融》
|
2011 |
0 |
|
10
|
石油领域全方位“走出去”参与深层次国际竞争 |
|
《中国石化》
|
2002 |
3
|
|
11
|
基于真实选择权视角的中国公司对美国直接投资分析 |
龚秀国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2
|
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
黄泰岩
|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3
|
从国际风险监管经验看“正负区间” |
王美琼
|
《中国外汇》
|
2007 |
0 |
|
14
|
新形势下拓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思考 |
王启利
李志刚
|
《经济视野》
|
2014 |
0 |
|
15
|
引导和组织农民走新型合作化道路 |
申立国
|
《活力》
|
2006 |
0 |
|
16
|
公司快讯 |
独木
|
《大经贸》
|
2006 |
0 |
|
17
|
声音 |
|
《中国经济周刊》
|
2006 |
0 |
|
18
|
企业需要中国信保做后盾 |
立实
|
《国际融资》
|
2007 |
0 |
|
19
|
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又一村” |
卫青
|
《金融经济》
|
2011 |
0 |
|
20
|
国际化期货市场助力钢铁企业避险 |
|
《冶金管理》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