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与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善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国立中央研究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开端。从其1928年正式成立到1949年迁台未果,在这20余年间,归国留学生为其做了大量工作。从最初的拟议、筹备到成立后初期的运行发... 国立中央研究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开端。从其1928年正式成立到1949年迁台未果,在这20余年间,归国留学生为其做了大量工作。从最初的拟议、筹备到成立后初期的运行发展,蔡元培院长、杨铨和丁文江等总干事以及担任筹备委员的众多归国留学生积极为其出谋划策,使其在短时期内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绩。抗战期间,留学生们更是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保护各研究所仪器设备的责任。抗战胜利后,以留学生为主体的评议员积极筹划第一届院士的选举,为其顺利进行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央研究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留学生们不仅把西方科学移植到中国,而且把西方研究科学的机构体制也移植到国内,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国立中央研究院 筹建 初期发展 院士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中央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1928—1949)
2
作者 邱龙虎 辜美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1,共4页
作为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家性学术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在领衔国内科研同时积极培养人才,通过招收研究生、实际工作中培养、举办培训班以及代培等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后来成为新中国各个学科的领头人和骨干,为科学事业的后... 作为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家性学术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在领衔国内科研同时积极培养人才,通过招收研究生、实际工作中培养、举办培训班以及代培等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后来成为新中国各个学科的领头人和骨干,为科学事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人才培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农学科研(1928-1949)
3
作者 邱龙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9-264,共6页
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虽未设立农学研究所,却因研究或时局需要开展相关工作,包括调查采集、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防治、水灾气象物候观测、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虽未设立农学研究所,却因研究或时局需要开展相关工作,包括调查采集、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防治、水灾气象物候观测、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并受到国际学届的认可和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农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自由与科学发展——以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为例
4
作者 冯红丽 张培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历史证明,民主和自由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土壤。我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也是本着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谱写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历史证明,民主和自由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土壤。我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也是本着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谱写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科学 民主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中央研究院创建之先声
5
作者 程明 邱龙虎 《科技视界》 2013年第19期76-77,88,共3页
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创建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引进和发展,先贤们先后提出了中央学会、学士院、函厦考文苑、国立科学院、文化学院以及中央学术院等方案,虽因故未能实现或过早夭折,但客观上均为国立中央研究... 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创建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引进和发展,先贤们先后提出了中央学会、学士院、函厦考文苑、国立科学院、文化学院以及中央学术院等方案,虽因故未能实现或过早夭折,但客观上均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和认识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全国性学会 国家性学术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苑九老追踪——访大陆健在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6
作者 孙英兰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1期26-29,共4页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今年5月下旬,现任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著名科学家吴大猷将到大陆进行学术访问。在海峡两岸科学界高层次学术交流掀开新的一页之际,人们对“国立中央研究院”这一40年代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也予以关注。 成立于...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今年5月下旬,现任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著名科学家吴大猷将到大陆进行学术访问。在海峡两岸科学界高层次学术交流掀开新的一页之际,人们对“国立中央研究院”这一40年代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也予以关注。 成立于194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报纸报道 吴大猷 学术机构 九老 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 苏步青 殷宏章 北京农业大学
原文传递
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近代中国研究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代表
7
作者 侯江 《博物院》 2022年第4期56-65,共10页
1930年创办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秉承世界博物馆发展理念,在标本的野外采集和藏品的分类研究上颇有建树,是近代中国顶级科研机构创办研究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代表之一。其产生与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生物学的进步,而且丰富了... 1930年创办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秉承世界博物馆发展理念,在标本的野外采集和藏品的分类研究上颇有建树,是近代中国顶级科研机构创办研究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代表之一。其产生与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生物学的进步,而且丰富了中国博物馆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史 近代中国 研究型自然科学博物馆
原文传递
蔡元培主持中央研究院十二年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东梅 《云南档案》 2020年第2期44-46,共3页
1927年4月南京政府成立时,蔡元培已届60岁高龄,为创建国家现代科学研究机构,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司法部长等有利的政治、学术地位,经过7年多的思想准备,半年多的... 1927年4月南京政府成立时,蔡元培已届60岁高龄,为创建国家现代科学研究机构,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司法部长等有利的政治、学术地位,经过7年多的思想准备,半年多的建院方案论证和筹备,1928年6月9日,在上海东亚酒楼举行第一次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宣告全国唯一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缺少近代科学全国最高综合研究机构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机构 国立中央研究院 现代科学研究 国民党中央 司法部长 南京政府 近代科学 蔡元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自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作为我国大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作为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所以地球大气科学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建设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技术研发-科教融合”三位一体的国际一流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中国现代史 国立中央研究院 物理研究 大气科学 学术机构 气象学家 竺可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称奇叫绝的李庄白肉
10
作者 叶源洪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131-131,共1页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李庄镇是全国著名的古镇之一,世有“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之说。李庄镇的“三白”(白肉、白酒、白糕)最为有名,尤其是白肉,令人称奇叫绝,“奇”在刀功工艺,“绝”在味美独特。据说,李庄白肉初名不雅,民间取...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李庄镇是全国著名的古镇之一,世有“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之说。李庄镇的“三白”(白肉、白酒、白糕)最为有名,尤其是白肉,令人称奇叫绝,“奇”在刀功工艺,“绝”在味美独特。据说,李庄白肉初名不雅,民间取其形似,最初称为“蒜泥裹脚肉”。据《李庄镇志》记载,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等文化机构迁驻李庄,当地的留芬饭馆最受知识分子欢迎。某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博士(“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解放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慕名来到留芬,品尝招牌菜“蒜泥裹脚肉”后赞不绝口,遗憾此美味佳肴名字欠雅,于是建议改名为“李庄蒜泥刀工白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佳肴 国立中央研究院 蒜泥 刀工 宜宾市翠屏区 招牌菜 白肉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读】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
11
作者 吴雪峰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43-43,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从1913年高鲁...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从1913年高鲁先生下决心建造一座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天文台,到1934年余青松先生在紫金山上的天堡峰实现高鲁先生的宏愿,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先生站在中国天文事业全局发展的高度制定规划并推动形成了当前中国科学院和部分高校天文研究机构以及部分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的分布格局,一代又一代紫金山天文台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勤奋开拓,不辱使命,为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航天事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的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国立中央研究院 科技工作者 天文研究 张钰哲 全局发展 积极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星际筑梦钟山
12
作者 赵长印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紫台坚持面向天文学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为现名。紫台坚持面向天文学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构建完整的天文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建设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应用研究及战略高技术研究基地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需求 技术创新体系 紫金山天文台 国立中央研究院 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 战略高技术 重大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天文社团主要成员间的关系
13
作者 白入林 杨小明 《炎黄地理》 2022年第9期19-22,共4页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天文历法,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要通过颁布新的历法来宣布正统地位,且都设有观测记录“天象”的官员,因此天文现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元朝时,忽必烈颁布禁止民众学习天文的法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天文观测事业...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天文历法,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要通过颁布新的历法来宣布正统地位,且都设有观测记录“天象”的官员,因此天文现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元朝时,忽必烈颁布禁止民众学习天文的法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天文观测事业由皇家垄断。20世纪初期,封建帝制覆灭,高鲁、余青松、陈遵妫等学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天文学会,挑起了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大梁。现主要对中央观象台、中国天文学会、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山大学天文台四个天文社团的成员构成及主要成员的学术活动进行论述,探讨社团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我国现代天文事业发展初期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 国立中央研究院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天文学会 天文社团 天文现象 观测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啼痕——杨杏佛遗迹录》的出版及史料价值
14
作者 张剑 《上海文博论丛》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1933年6月18日清晨,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331号中央研究院大门口遭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枪击,不治身亡。此后,杨杏佛作为一个反抗国民党暴政的民主斗士进入煌煌史册。其实,杨杏... 1933年6月18日清晨,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331号中央研究院大门口遭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枪击,不治身亡。此后,杨杏佛作为一个反抗国民党暴政的民主斗士进入煌煌史册。其实,杨杏佛的一生,不仅是战斗的一生,更是实干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救国、建国征途中艰苦跋涉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斗士 蓝衣社 近代中国 国立中央研究院 艰苦跋涉 赵凤昌 中国科学社 宋子文 民主革命家 政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佟哲晖
15
《统计与咨询》 1994年第4期2-2,共1页
1918年12月18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四家子村,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1944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之后,在该所任助理研究员。1949年8月应东北财经委员会的招聘,由南京来到沈阳参加东北统计局工作。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统计学会 新城子区 社会研究 财经委员会 四家子 辽宁省沈阳市 财经学院 专家咨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西林:奇妙的混合体
16
作者 徐百柯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5年第3期38-39,共2页
一伙年轻的戏剧爱好者去赴名震剧坛的丁西林先生的茶会。他们一路上直担心,不知道丁先生的客室有多大,方容得下这十来个喜欢演剧的好动的客人。谁知道按着门牌找去,却在"陈列的尽是仪器的大实验室"中见到了这位戏剧前辈。那是1940年... 一伙年轻的戏剧爱好者去赴名震剧坛的丁西林先生的茶会。他们一路上直担心,不知道丁先生的客室有多大,方容得下这十来个喜欢演剧的好动的客人。谁知道按着门牌找去,却在"陈列的尽是仪器的大实验室"中见到了这位戏剧前辈。那是1940年的一天,丁西林的正式身份是: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他的工作,就是在那样的实验室中;而戏剧,十几年来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西林 国立中央研究院 物理研究 一只马蜂 混合体 客室 颜任光 物理系教授 道丁 业余爱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测点碑
17
作者 何静 《红岩春秋》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北碚区文星湾42号,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的主楼惠宇楼前,矗立着一座朴实无华的四方形石碑,四面镌刻着"地磁测点经度106°25′46″0纬度29°50′07″3""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测""中华民国三... 在北碚区文星湾42号,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的主楼惠宇楼前,矗立着一座朴实无华的四方形石碑,四面镌刻着"地磁测点经度106°25′46″0纬度29°50′07″3""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测""中华民国三四年十二月""中国西部科学院立"等字样。这方石碑是重庆最早测定的地磁测点纪念碑之一,是重庆抗战历史的文化遗存。1928年6月,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物理研究 中国西部科学院 北碚区 陈列馆 中华民国 文化遗存 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的研究
18
作者 王子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78,共19页
本文回顾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Psephurus gladius)的研究史,同时也简单回顾了我国早期的鱼类学史。晚清及民国时期我国的鱼类学研究经历了由西方到中方的转变,白鲟的研究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还是长江中一种常见... 本文回顾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Psephurus gladius)的研究史,同时也简单回顾了我国早期的鱼类学史。晚清及民国时期我国的鱼类学研究经历了由西方到中方的转变,白鲟的研究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还是长江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巨大的体形而闻名于西方。由于晚清时期我国的鱼类学研究尚未起步,最早由西方学者开展了对白鲟的形态学、分类学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同时,一批来华的西方人在其著作和游记中记述了他们所见的白鲟,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献资料。民国时期我国建立了自己的生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启了对本国鱼类的研究,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提升国家地位上亦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最早对白鲟的研究也始于这两个机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二者迁至重庆北碚进行大后方的鱼类学调查研究,其中也有一些关于白鲟的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鱼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白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及民国 白鲟 鱼类学史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 国立中央研究院
原文传递
重庆最早测定的地磁点之一:地磁测点碑
19
作者 侯江 《课堂内外(科学少年)》 2021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地磁测点碑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范围内。石碑为四方体,高112厘米、宽40厘米,基座高33厘米、长120厘米、宽120厘米,碑体四面分别刻有"地磁测点经度106°25′46″0纬度29°50′07″3... 地磁测点碑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范围内。石碑为四方体,高112厘米、宽40厘米,基座高33厘米、长120厘米、宽120厘米,碑体四面分别刻有"地磁测点经度106°25′46″0纬度29°50′07″3""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测""中华民国三四年十二月""中国西部科学院立"等字样。抗战时期,国内顶级的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北碚。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辗转昆明、桂林、重庆等地,1944年年底迁至北碚,在此期间研究所偏重于理论研究,1946年回迁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央研究院 物理研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西部科学院 北碚 中华民国 地磁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5年第4期49-49,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简称紫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紫台成立于1950年5月20日。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简称紫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紫台成立于1950年5月20日。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都曾到紫台视察。1994年紫台为加强科普工作,专门设置了天文科普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天文学研究 科普部 科普工作 中国科学院 党和国家领导人 科普教育 国立中央研究院 地平经纬仪 天文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