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代贵 邓涛 +2 位作者 陈杰 魏华 肖培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第5期18-22,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并对其资源分布,药用部分、功能分类及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有药用蕨类165种(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并对其资源分布,药用部分、功能分类及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有药用蕨类165种(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3科57属,分别占武陵山地区和全国药用蕨类总科属种的80.48%7,1.25%,77.10%和67.34%,47.90%3,6.91%;含种数较多的科属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鳞盖蕨属Microlepia等。(2)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原始和进化的类群共存,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具有热带亲缘性,体现了壶瓶山药用蕨类植物起源古老,但物种分化强烈的特点。(3)该区的药用蕨类在四个植被垂直带谱都有分布,其中在低于1 000 m的常绿阔叶林带分布最多。(4)该区药用蕨类根据药用部位分为四类,全草类最多,其次是根茎类;按药用功能将分为五类,主要为清热类和解毒类。(5)讨论了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厚的自然环境是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高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蕨类 区系 资源植物 民族文化 壶瓶山国家级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受全球资源与环境保护思潮影响,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由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管理的国家级保护区,这些国家级标签地大多被培育成地方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而国家级旅游资源的自然垄断性和资源不可分割特征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旅游规制... 受全球资源与环境保护思潮影响,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由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管理的国家级保护区,这些国家级标签地大多被培育成地方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而国家级旅游资源的自然垄断性和资源不可分割特征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通过旅游规制手段进行调节。从旅游市场化和资源保护的价值选择视角看,我国的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已是必然,通过对各类国家级标签的旅游规制现状的分析与问题诊断提出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旅游规制方案则是首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及相关保护区 国家级保护区体系 旅游规制 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保护鳄蜥的铜墙铁壁——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局创建国家级保护区纪实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剑伟 唐咸武 《广西林业》 2013年第10期12-15,共4页
2013年6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21个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这个面积只有区区6万亩的保护区,从2005年成立到晋级国家级保护区只用了8年时间。“回望保护局近10年的发展历程,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 2013年6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21个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这个面积只有区区6万亩的保护区,从2005年成立到晋级国家级保护区只用了8年时间。“回望保护局近10年的发展历程,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全局20多名职工在大桂山的崇山峻岭中默默地守护着,保护着珍稀濒危动物鳄蜥及其生存环境。”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局局长阳春生告诉记者,最难得的是全局职工都热爱这项工作,不仅在保护区内筑起了铜墙铁壁一样牢固的防线,而且在没有任何可借鉴成功经验的情况下艰难地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保护区 鳄蜥 珍稀濒危动物 科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豫北黄河故道国家级保护区湿地资源恢复与保护对策
4
作者 张苏莉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湿地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 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湿地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区域湿地资源退化的原因,由此提出恢复湿地工程的有效途径和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黄河故道国家级保护区 湿地 恢复建设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即墨马山国家级保护区
5
《当代生态农业》 2006年第1期19-19,共1页
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境内,面积354公顷,1993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岩柱状节理和罕见的硅化水。
关键词 国家级保护区 山东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柱状节理 保护对象 即墨市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连添两头小象
6
作者 沈庆仲 董瑞 张国英 《云南林业》 2018年第1期84-85,共2页
2017年12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捷报频传。先是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通过人工干预、自然分娩迎来了一头新小象,3日后又在野外发现并确认了一头野生小象的诞生。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国家级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工干预 繁育基地 亚洲象 种源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出台首部国家级保护区地方政府规章
7
《安徽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4-64,共1页
池州市政府近日颁布《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省首部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的市政府规章.
关键词 国家级保护区 地方政府 规章 自然保护区管理 市政府 升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创新天地宽——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改革创新调查
8
作者 王春麟 徐惠强 姚志刚 《江苏绿化》 2003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国家级保护区 江苏大丰 野生动植物资源 创新调查 改革创新 饲料基地 分级核算 黄海之滨 学习研讨 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新增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国家级保护区
9
作者 屠国玺 《甘肃林业》 2016年第1期47-48,共2页
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日前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甘肃是我国大熊猫三个分布省之一,根据2015年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甘肃省大熊猫数量共有132只。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国家级保护区 甘肃省 专家评审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木尔峰国家级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群落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古丽尼尕尔·艾依斯热洪 吐尔洪·努尔东 +1 位作者 迪丽努尔·阿拉依丁 买买提明·苏来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4-541,共8页
通过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进行调查与种类的鉴定统计得出,该地区现知苔藓植物41科,79属,246种(含9个变种),其中藓类22科,54属,202种,苔类19科,25属,44种;其中侧蒴藓类为65种,顶蒴藓类为137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通过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进行调查与种类的鉴定统计得出,该地区现知苔藓植物41科,79属,246种(含9个变种),其中藓类22科,54属,202种,苔类19科,25属,44种;其中侧蒴藓类为65种,顶蒴藓类为137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优势科(种数≥10)分别为丛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青藓科、提灯藓科、柳叶藓科;优势属(种数≥6)分别为真藓属、对齿藓属、青藓属、紫萼藓属、灰藓属、提灯藓属、木灵藓属、赤藓属、大帽藓属、丝瓜藓属.将该区的苔藓群落分为土生,石生,木生及水生群落等4种生态类型.该区以土生群落为主,占69.1%,其次是石生群落,木生群落,分布最少的是水生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苔藓植物 生态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有蹄类保护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温平 彭科 +3 位作者 陈旭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和0.945;(2)斑羚、鬣羚、林麝、羚牛得适宜栖息地分别占保护...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和0.945;(2)斑羚、鬣羚、林麝、羚牛得适宜栖息地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27%、25%、24%,次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19%、35%、34%,不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59%、54%、40%、42%;(3)对斑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坡度和落叶灌丛,对鬣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竹林、栽培竹林和落叶灌丛,对林麝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落叶灌丛和竹林,对羚牛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竹林以及落叶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瓮河国家级保护区火烧迹地清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淑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简述了南瓮河国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烧死木的数量。对此采取一次性清除烧死木,然后进行植树造林,禁止任何形式的采伐,使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恢复原有的现状,保持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发挥更大的森林效益。
关键词 烧死木 火烧迹地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
13
《水产科技》 1993年第1期41-41,共1页
海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动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国际上也列为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对象。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6月经惠东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保护区,1936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动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国际上也列为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对象。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6月经惠东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保护区,1936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惠东县 省级 批准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 海龟 经济价值 野生动物
全文增补中
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区
14
作者 荆春庆 《环境教育》 1997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鸟类 黄河故道 河南省 保护鸟类 国家重点保护 背河洼地 候鸟保护 延津县 良好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创新天地宽——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改革创新调查
15
作者 王春麟 徐惠强 姚志刚 《国土绿化》 2003年第8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改革创新 江苏大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麋鹿 三个代表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 竞争上岗 分级核算 野生动植物资源 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6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鼬獾和花面狸时空分布格局
17
作者 孙捷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顾杭敏 张微微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鼬獾和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时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进行分析,以MaxEnt模型对二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运用ENMTools 1.4.4计算二者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二者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选择差异,同时探讨环境因子对二者共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鼬獾和花面狸均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高(Δ=0.93,P>0.05),且未通过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来减少竞争;鼬獾和花面狸共同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庐山保护区的山脚林缘,空间分布格局大量重叠,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具有相似性,均受海拔影响最大,但在植被类型和坡度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通过空间生态位的部分差异来避免对食物资源和领域的竞争。本研究揭示了鼬獾与花面狸在庐山保护区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二者时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建议充分考虑二者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积极探讨加强栖息地保护,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以实现对两个物种甚至更多同域近缘物种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花面狸 日活动节律 空间格局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附生地衣的分布特征
18
作者 杜来提罕·托合荪 金斯古丽·巴合努尔 +1 位作者 雍海英 艾尼瓦尔·吐米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inn.)附生地衣的种类组成和总相对盖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不同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共有33种,隶属于8科20属,其中,蜈蚣衣科(Physciaceae)为种类最多的科,蜈蚣衣属〔Physcia(Schreb.)Michx.〕为种类最多的属。该保护区内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均随着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和树干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分别在海拔(1200,1300]m、胸径(60,90]cm和高度(100,120]cm宿主树干上达到峰值;并且,北向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明显高于南向树干。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少部分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综上所述,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的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及树干的朝向和高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地衣 欧洲山杨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19
作者 何芳 王秦韵 +7 位作者 肖梅 张玉泉 蔡丽君 刘浩 李明富 陈鹏 谌利民 阙品甲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68种。此外,还包括中国特有鸟类29种,占中国鸟类特有种总数的26.6%。相较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鸟种,新增鸟类66种,其中有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保护区的鸟类组成表现出物种多样性丰富和特有物种丰富等特征,完善后的鸟类名录可为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国家公园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查
20
作者 阙有清 石勇美 +3 位作者 雷波 贺兵 梁正其 梅杰 《水产养殖》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对铜仁市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70.18 km^(2),总长度606.36 km,按类型分均为河流型,按规模分为9个微型、1个小型。保护区保护对象共39种,其中主要保护对象8种,分别为... 对铜仁市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70.18 km^(2),总长度606.36 km,按类型分均为河流型,按规模分为9个微型、1个小型。保护区保护对象共39种,其中主要保护对象8种,分别为黄颡鱼、鲇、鳜、泉水鱼、小口白甲鱼、唇■、大鳍鳠、大口鲇等。保护对象中鱼类有36种,占铜仁市鱼类资源的28.8%。指出,保护区普遍存在建设管理与规划方案差距较大、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数据不清晰、保护对象不精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应统筹保护区规划及区划调整,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建设资金统筹及投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生态修复,提升公众对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修复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