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治觉 侯奔 姚传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2-44,共3页
本文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最大化国家效用函数,分别得到了平衡增长路径中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根据"巴罗法则"进行经验研究,得到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8.5%,政府消费... 本文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最大化国家效用函数,分别得到了平衡增长路径中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根据"巴罗法则"进行经验研究,得到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8.5%,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21.7%;根据模型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国家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研究——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7,共7页
在我国渐进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为了控制金融资源而对国有金融机构提供了国家信用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政府有意用更加符合市场原则的显性存款保险取代政府隐性保险,但从1993年提出直到最近才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我国渐进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为了控制金融资源而对国有金融机构提供了国家信用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政府有意用更加符合市场原则的显性存款保险取代政府隐性保险,但从1993年提出直到最近才有实质性的进展。从隐性保险到显性保险的转变,是一幅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制度变迁景象。分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可更好地为实施相关的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效用函数 成本收益分析 隐性保险 显性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评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建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61-66,共6页
现代保险业是一种提供风险保障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由于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国家在保险制度选择中的主导地位。本文运用国家效用函数分析我国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发现:国家产权垄断程度越高,国家的控制成本越... 现代保险业是一种提供风险保障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由于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国家在保险制度选择中的主导地位。本文运用国家效用函数分析我国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发现:国家产权垄断程度越高,国家的控制成本越大,国家效用值就越低;而市场化程度越高,竞争主体的创新能力越强,带来的国家效用值也越大,这也是中国保险制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成功实现从高度垄断向多元化竞争转变的真正动因,也是中国保险制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效用函数 保险制度变迁 保险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效用函数视角下我国资本市场“管束均衡”到“博弈均衡”的转换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莉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2-37,共6页
一个制度安排的初始功能、效率评价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的顺序必须考虑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在整个金融制度变迁的宏观视角下,我国资本市场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其功能与效率评价必须复制于国家效用函数及其动态变化... 一个制度安排的初始功能、效率评价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的顺序必须考虑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在整个金融制度变迁的宏观视角下,我国资本市场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其功能与效率评价必须复制于国家效用函数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资本市场制度的变迁方向要考虑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制度环境的认知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制度变迁 国家效用函数 管束均衡 博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股市制度的变迁——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智乐 《市场论坛》 200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本文在参考学者们业已构建的简单国家模型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国家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股市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效用函数,并利用这个国家效用函数对中国股市制度的变迁做了一个动态考察。
关键词 国家效用函数 股市制度 动态分析 金融制度变迁 国家模型 中国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领域中的投资者权益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
6
作者 孙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7-32,共6页
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保护制度仍处于缺位状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构建资本市场的效用函数。作为资本市场制度建立的主要推动者,国家需要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转嫁改革成本。随着外界约束条件的变化,国家应调整自身效用函数中变量... 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保护制度仍处于缺位状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构建资本市场的效用函数。作为资本市场制度建立的主要推动者,国家需要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转嫁改革成本。随着外界约束条件的变化,国家应调整自身效用函数中变量的偏好顺序,供给作为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之一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使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权益 国家效用函数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营银行成长的逻辑——一个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清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政府强制性与渐进式等特征,因此从国家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结构变动的视角来探究中国民营银行的成长逻辑,无疑是关键和有益的。运用规则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原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国家效用函数,...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政府强制性与渐进式等特征,因此从国家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结构变动的视角来探究中国民营银行的成长逻辑,无疑是关键和有益的。运用规则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原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国家效用函数,并从此效用函数的动态变化,论证中国民营银行成长的内在动机与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银行 成长逻辑 国家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动力机制——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纯彬 桑铁柱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40,共7页
现有关于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策层面。本文通过构建国家放松农村金融管制的效用函数,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在转轨经济中,当影响国家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约束因素突破国家承受底线,进而降低国家效用... 现有关于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策层面。本文通过构建国家放松农村金融管制的效用函数,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在转轨经济中,当影响国家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约束因素突破国家承受底线,进而降低国家效用时,国家会做出放松管制的决策。随着转轨经济的完成,国家效用函数会从租金偏好转为效率偏好,这会带来进一步的放松管制,以提升农村金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放松管制 国家效用函数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国家效用函数视角的存款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9
作者 孔尚惠 《新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40,共6页
本文对二元结构的国家效用函数进行扩展,构建了包括租金偏好、效率偏好和安全偏好的三元结构国家效用函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效用函数中赋予三个目标变量的权重也在发生着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国家追求租金偏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文对二元结构的国家效用函数进行扩展,构建了包括租金偏好、效率偏好和安全偏好的三元结构国家效用函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效用函数中赋予三个目标变量的权重也在发生着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国家追求租金偏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效率在国家效用中的权重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效率得到释放的同时,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金融安全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由此决定了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其从隐性到显性的制度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国家效用函数 三元结构 安全偏好
原文传递
理解国家行为:一个基于相对利益的国家效用函数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广涛 张宇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94,157,158,共30页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行为和国家间互动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在国际关系意义上的目标和效用呈现更加复杂多元的新特征。如何用科学方法准确地定义和衡量国家效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行为和国家间互动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在国际关系意义上的目标和效用呈现更加复杂多元的新特征。如何用科学方法准确地定义和衡量国家效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作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相对利益的国家效用函数,阐述其基本性质和现实含义;随后建立短期策略选择模型,刻画国家在离散策略空间下的优化决策问题,剖析国家偏好不变情形下一国在短期的理性策略选择过程,并通过示例性的两国博弈问题论证“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式策略的合理性;最后构造包含三类不同国家偏好(“政治主导型偏好”“经济主导型偏好”和“平衡型偏好”)的长期战略决策模型,展现不同偏好下国家效用水平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设想的K国案例分析一国如何通过关键时期的战略转型来实现国家效用的全局优化。基于相对经济利益和相对政治利益构造一个统一的国家效用函数,有助于对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决策和大国博弈等重要问题进行较为严谨的定量分析和科学判断,优化国家在策略选择和战略转型中的决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效用函数 相对利益 国家偏好 短期策略选择 长期战略决策
原文传递
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模型与效用函数——及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为例的解释 被引量:28
11
作者 林波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现有的关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文献对金融产权的结构与变迁给予了充分关注。但从制度存量观察 ,非国有金融安排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有必要扩展观察的视角 ,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并总结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 现有的关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文献对金融产权的结构与变迁给予了充分关注。但从制度存量观察 ,非国有金融安排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有必要扩展观察的视角 ,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并总结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或引导作用是最关键的 ,其效用函数的结构和变动具有关键的意义 ,分析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的结构与变动成为一条解释金融制度变迁的关键线索。本文提出了一个扩展性的金融方面的国家效用函数 ,并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为例分析了国家效用函数的结构及其变动 ,从而预示了下一轮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同时表明 ,与其说是国家“自上而下”地设计或创造了制度变迁 ,不如说是国家引导了中国的制度变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国家模型 国家效用函数 中国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栋 赵巍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78,共4页
我国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上是资不抵债,这就意味着其产权结构中不存在资本金,现有资本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结构。在改革的方向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能在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支农中择其一;在改革的路径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入民营... 我国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上是资不抵债,这就意味着其产权结构中不存在资本金,现有资本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结构。在改革的方向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能在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支农中择其一;在改革的路径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入民营资本分割金融资源应是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产权 国家效用函数 农村社会结构 民营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睿 蒋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71-77,共7页
民营银行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发展民营银行,打破我国金融垄断局面已在众多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中形成一种共识。从理论上论证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并从民营银行发展的配套环境、现有金融运... 民营银行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发展民营银行,打破我国金融垄断局面已在众多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中形成一种共识。从理论上论证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并从民营银行发展的配套环境、现有金融运行体制、国家效用函数以及其自身劣势分析阻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合理制定有关法规,优化政策环境,采取渐进式战略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银行 金融运行体制 国家效用函数 渐进式战略 存款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缺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标胜 吴子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制度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准入制度、运行环境制度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国家效用函数、制度变迁等理论解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制度缺失 存款保险制度 国家效用函数 核心制度 边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现象之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
15
作者 乔桂明 詹宇波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3年第10期17-26,共10页
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幅频繁波动是其最明显的运行特征之一,其中,国家推行政策对股仪的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先建立不同时期的国家效用函数并对之进行讨论以此得到形成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的深层次原因,随后运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幅频繁波动是其最明显的运行特征之一,其中,国家推行政策对股仪的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先建立不同时期的国家效用函数并对之进行讨论以此得到形成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的深层次原因,随后运用博弈论方法对“政策市”特征的运作过程和演进趋势进行详细讨论,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以上分析,同时针对中国股市现状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市 制度变迁 国家效用函数 产权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
16
作者 郑泽华 《华南金融研究》 2003年第3期47-52,共6页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内生发展的产物,它是国家为解决国有经济融资需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国家在资本市场上的效用函数的结构及变动成为了解释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改革的推进,由于在总体产权布局中国家与中下结构所占的...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内生发展的产物,它是国家为解决国有经济融资需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国家在资本市场上的效用函数的结构及变动成为了解释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改革的推进,由于在总体产权布局中国家与中下结构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变化,资本市场发展已不再是处于国家的单级操纵之下,国家对资本市场制度的外在供给正在让位于居民对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从而,来自中下层的反作用有力地抗衡了国家目标的实现,修正了国家原先的效用函数,使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步走向理性与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资本市场 国家效用函数 隐合约担保 市场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演进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敏伊贞 杜司赢 《时代金融》 2012年第11Z期5-6,共2页
我国一直通过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控制着最为重要的金融资源,而近年来社会对于要求设立民营银行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如何理解民间资本在银行业中的定位?设立民营银行的时机是否已经到来?本文就此从制度演进的视角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民间资本 银行业 国家效用函数 渐进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导读
18
《海南金融》 1999年第10期1-1,共1页
关键词 传导机制 证券投资 居民储蓄存款 教育消费信贷 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证券市场 金融风险 银行体系 国家效用函数 防范和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转轨、金融补贴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向东 杨栋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本文在新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推演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国家效用函数。尽管国家有强烈的动机处理既有金融风险,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有着独特的演进逻辑: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更主要的在于居民部门缺乏信用。国有商业银行与私营商业银... 本文在新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推演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国家效用函数。尽管国家有强烈的动机处理既有金融风险,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有着独特的演进逻辑: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更主要的在于居民部门缺乏信用。国有商业银行与私营商业银行并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缺乏权力制约的商业银行未必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据此本文得出结论,国有商业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部门信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 国家效用函数 居民信用
原文传递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的选择 被引量:7
20
作者 施同兵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93,共5页
政府行为的选择对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取向、深度、广度和速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在我国资本和市场稀缺的情况下对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目标有其重大的贡献。但... 政府行为的选择对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取向、深度、广度和速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在我国资本和市场稀缺的情况下对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目标有其重大的贡献。但随着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市场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模式内在的弊端开始全面暴露,行政控制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的机会成本加速上升。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进入关键期、攻坚区、深水区,理性的政府行为选择应及时由租金偏好向效率偏好优化,坚持市场主导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因地制宜地深化省联社改革,政府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着力于改善和优化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条件,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政府行为 国家效用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