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15
篇文章
<
1
2
…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二战前印度国大党土邦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加洞
谌焕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大党对土邦开始转向公开介入政策,将英属印度与王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融为一体。对土邦采取从软弱到温和再到强硬的政策反映了国大党逐渐走向成熟、实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进程,注定了两个印度必然统一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土邦
政策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左翼政党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国大党政府的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淑兰
宋丽萍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09年第3期42-47,53,共7页
印度第十五次全国大选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力量败北,国大党大获全胜。这一结果与这次大选的金融危机背景有很大关联。对这次金融危机,左翼政党与国大党的最大分歧是对危机的根源认识不同;在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方面,双方分歧主要是在...
印度第十五次全国大选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力量败北,国大党大获全胜。这一结果与这次大选的金融危机背景有很大关联。对这次金融危机,左翼政党与国大党的最大分歧是对危机的根源认识不同;在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方面,双方分歧主要是在统计数据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在对付危机的政策措施方面,双方在国内政策措施层面有一定差异,但在对外政策方面则截然不同。印度左翼政党和国大党的分歧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可以说,国大党政府对待危机的政策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更符合印度的客观现实及选民的需要,且国大党政府极有可能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机会在全球成功地打响"印度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左翼政党
国大党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大党体制”与印度政治腐败的兴起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树焕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4年第1期95-101,6,共7页
印度独立后经历了从政治廉洁向政治腐败的重大变迁。学术界对印度政治腐败兴起原因的探讨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强调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印度教的文化传统对印度腐败的作用。实际上,印度独立后政治腐败的兴起还与政党制度特别是建国初期...
印度独立后经历了从政治廉洁向政治腐败的重大变迁。学术界对印度政治腐败兴起原因的探讨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强调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印度教的文化传统对印度腐败的作用。实际上,印度独立后政治腐败的兴起还与政党制度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国大党体制"紧密相关。在"国大党体制"下,惠顾型的权力结构,反对党"有效制约"的不足,报刊媒体和政策制定被国大党政府垄断,家族政治和个人集权等因素都是印度政治腐败兴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大党
体制
印度
政治腐败
兴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联合政府外交抉择初探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4期36-42,共7页
印度国大党在 2 0 0 4年的印度大选中获胜并为首组成“团结进步联盟”联合政府 ,新政府的外交纲领和政策走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进行观察 ,可看出它与前届政府相比既有明显的连续性 ,也有某些微妙的变...
印度国大党在 2 0 0 4年的印度大选中获胜并为首组成“团结进步联盟”联合政府 ,新政府的外交纲领和政策走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进行观察 ,可看出它与前届政府相比既有明显的连续性 ,也有某些微妙的变化 ,这体现在某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及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某些看法上。但即使新政府强调外交的新面貌 ,但“变”与“不变”应是相对的 ,宣称的新特征目前仍主要体现为姿态 ,不少制约性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 ,需进一步密切关注国大党联合政府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印美关系和中印关系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新政府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的当下处境与未来复兴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金英
《当代世界》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国大党是印度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政党。在利益高度分化、社会多元化和身份政治动员程度加剧的今日印度,国大党要恢复昔日一党独大的荣光异常艰难。尽管如此,国大党仍有可能重返政坛中心,并保持自己作为印度两大全国性政党之一的地位。2014...
国大党是印度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政党。在利益高度分化、社会多元化和身份政治动员程度加剧的今日印度,国大党要恢复昔日一党独大的荣光异常艰难。尽管如此,国大党仍有可能重返政坛中心,并保持自己作为印度两大全国性政党之一的地位。2014年8月,印度人民院议长在致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信中称,根据法律和传统,国大党未能达到获得人民院10%席位的最低要求,索尼娅不能出任官方反对党领袖一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印度人民院
全国性政党
印度历史
政治动员
印度人民党
北方邦
社会多元化
胡尔
议会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执政后的印美关系及其前景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2期52-59,共8页
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的外交将寻求调整,印美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大党执政近一年的政策和实践分析可注意到,通过印美之间的频繁...
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的外交将寻求调整,印美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大党执政近一年的政策和实践分析可注意到,通过印美之间的频繁高层外交、围绕核问题的对话谈判、战略伙伴关系步骤的实施等,印度、美国均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正按部就班地推进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综而观之,目前的印美关系不进则退,“路线图”已经拟就,印度在对具体政策和应对作充分评估和权衡的前提下,必会既谨慎又积极,继续以高度务实的外交理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际需求,深化印美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战略和安全层面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执政地位
美国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外交理念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印度国大党的发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丽萍
《当代世界》
2013年第9期43-46,共4页
政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具体的社会体系,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等都是政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社会现实,也是政党自我调适,实现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这对成立已有125年历史的印度国大党来说更是如此。印度政治社会的变化与国大...
政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具体的社会体系,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等都是政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社会现实,也是政党自我调适,实现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这对成立已有125年历史的印度国大党来说更是如此。印度政治社会的变化与国大党的沉浮息息相关。因此,将国大党的发展置于印度政治生态下予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沉浮的历程及原因,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印度民主制度、政党政治和百年来印度社会变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政治生态环境
政党发展
社会变迁
社会体系
生存发展
政治体制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兴衰沉浮的原因
被引量:
1
8
作者
姜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国大党
共和国
人民
国民大会
宣誓
政府成员
执政党
印度
首届
胜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的成立及早期政治活动(1946~1957)
被引量:
1
9
作者
石沧金
常樟平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1期109-123,157,共16页
二战前,马来亚印度人指向祖籍国印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明显加强,进而暂时消除、弥合了印度人群体中一些分化因素,这是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成立的重要社会背景。在尼赫鲁的积极推动下,1946年8月,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正式成立。虽然马来...
二战前,马来亚印度人指向祖籍国印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明显加强,进而暂时消除、弥合了印度人群体中一些分化因素,这是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成立的重要社会背景。在尼赫鲁的积极推动下,1946年8月,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正式成立。虽然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深受尼赫鲁和印度国大党的影响,该党成立之初也支持当时的印度政府和印度国大党的反殖反英运动,但它并不隶属于印度国大党。自成立后至1957年,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先是主要致力于开展印度民族主义的活动,不久又深度卷入马来亚制订民主宪法的斗争中,积极争取对印度人有利的公民权问题。在马来亚积极争取独立的浓厚政治氛围中,经过一番犹豫之后,1955年3月,经正式商谈之后,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选择全面加入巫统马华联盟。同年7月,巫统、马华公会和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结成的三大民族政党联盟在竞选中获胜。马来亚联合邦随后正式成立,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作为执政联盟成员之一,长期参与执政。印度人群体的相对弱小及其社会内部的严重分化,部分程度地削弱了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在马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政治活动对马来亚的政治民主化和多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亚印度人
国大党
尼赫鲁
成立
执政联盟
政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
1
10
作者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印度世俗化在制度的层面得以实现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尼赫鲁
世俗主义国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党独大到联合执政:印度国大党的衰落
被引量:
6
11
作者
韩华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9期240-241,共2页
印度国大党从一个最初政治诉求只是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在政府中争得更多的职位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政党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如今,它尽管要面临其他政党的挑战与制衡,它仍然还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仍掌握着...
印度国大党从一个最初政治诉求只是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在政府中争得更多的职位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政党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如今,它尽管要面临其他政党的挑战与制衡,它仍然还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仍掌握着印度的方向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一党独大
执政
政治组织
政治诉求
印度人
好教育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与王公“土邦斯坦”的流产
12
作者
李加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
印度国大党自成立之日至1936年对王公基本奉行不干涉的政策,但1937年后随着土邦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国大党开始转向对土邦的公开介入政策,将土邦与英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连为一体。国大党对王公采取了正...
印度国大党自成立之日至1936年对王公基本奉行不干涉的政策,但1937年后随着土邦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国大党开始转向对土邦的公开介入政策,将土邦与英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连为一体。国大党对王公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如国大党与广大土邦民众合作来对抗王公与少数英国殖民者的合作以及提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印度来对抗王公的"土邦斯坦"等。在国大党正确的斗争策略和广大民众运动的打击下,南亚次大陆的"第三个斯坦"走向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王公
土邦斯坦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政治地位变迁中的党群关系困境与出路
13
作者
李晶
葛家健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06-120,154-155,共17页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落千丈;组织体制优势的弱化造成的选民沟通障碍——此等问题令国大党陷入党群关系困境,并因此丧失执政地位,且在如今印度政坛举步维艰。国大党要想走出目前的党群关系困境,必须以领导层轮替为契机,降低家族政治的影响;变败选压力为动力,推动选民认同从领袖转向政党政策;加大反腐力度,挽回政党形象,重聚选民信任;强化党的机制建设,畅通选民沟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党群关系
政党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贫困农民生存境遇与国大党沉浮关系探析及其启示
14
作者
郑涛
《北方经济》
2012年第24期1-4,共4页
建国后,国大党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的不彻底性、农村民生改善式微、社会公平缺失、贫困农民政治意识觉醒与利益诉求满足受阻以及党内腐败都与国大党沉浮关系密切。为此,科学而审慎地处理土地问题、政策措施的制定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正确...
建国后,国大党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的不彻底性、农村民生改善式微、社会公平缺失、贫困农民政治意识觉醒与利益诉求满足受阻以及党内腐败都与国大党沉浮关系密切。为此,科学而审慎地处理土地问题、政策措施的制定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农村民生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以及防治腐败不仅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大党
印度农民
生存状况
执政合法性
执政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新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的治党模式反观
15
作者
姜崇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自20世纪后期相继沦为在野党后,又先后重新返还执政舞台。反观国大党与自民党近年来由沉而浮、由衰而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政党治理模式的演变趋势上,有如下一些共性:积极招收党员、注重调整竞选方略、积极...
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自20世纪后期相继沦为在野党后,又先后重新返还执政舞台。反观国大党与自民党近年来由沉而浮、由衰而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政党治理模式的演变趋势上,有如下一些共性:积极招收党员、注重调整竞选方略、积极实施政党改革、领袖组织责任感强等,对其他政党发展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日本自民党
重新执政
治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大党联盟政府执政的问题和对策
16
作者
吴永年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大党
联盟政府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重新执政的原因探析
17
作者
苗光新
丁祖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4-55,共2页
印度国大党之所以能重新执政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人民党所奉行的各项政策未能赢得民心,从而失去了群众基础,这为国大党赢得大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国大党之所以能获胜,根本还在于自身在人事、政策以及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
印度国大党之所以能重新执政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人民党所奉行的各项政策未能赢得民心,从而失去了群众基础,这为国大党赢得大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国大党之所以能获胜,根本还在于自身在人事、政策以及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印度人民党
大选
执政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胜选原因透析
18
作者
张超哲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09年第11期13-15,共3页
第15届印度人民院选举,国大党大胜,获得继续执政的机会。国大党获胜的原因在于它任内的成绩获得国内的广泛认可、国大党竞选策略与口号的正确以及国内选民构成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大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缘何由盛而衰
被引量:
5
19
作者
梅迪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共6页
印度国大党在领导印度取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单独连续执政的地位,并使印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就是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却在1996年的国会大选中一败涂地,最终沦为在野党。考察印度国大党由盛...
印度国大党在领导印度取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单独连续执政的地位,并使印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就是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却在1996年的国会大选中一败涂地,最终沦为在野党。考察印度国大党由盛而衰的原因,对我国的执政党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盛衰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国大党兴衰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
3
20
作者
王丽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0-92,共3页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走向衰落,再到几度在野,其兴衰沉浮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地在印度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国家和社会以及国大...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走向衰落,再到几度在野,其兴衰沉浮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地在印度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国家和社会以及国大党自身都是意义非凡的。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一个政党必须根据国情、党情来建设党,以保证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兴衰
历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二战前印度国大党土邦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加洞
谌焕义
机构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印度土邦研究"
文摘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大党对土邦开始转向公开介入政策,将英属印度与王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融为一体。对土邦采取从软弱到温和再到强硬的政策反映了国大党逐渐走向成熟、实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进程,注定了两个印度必然统一的历史。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土邦
政策
演变
Keywords
India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Native States
policy
分类号
K351.4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左翼政党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国大党政府的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淑兰
宋丽萍
机构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所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09年第3期42-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政党政治中的左翼政党问题研究”(09BKS03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印度第十五次全国大选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力量败北,国大党大获全胜。这一结果与这次大选的金融危机背景有很大关联。对这次金融危机,左翼政党与国大党的最大分歧是对危机的根源认识不同;在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方面,双方分歧主要是在统计数据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在对付危机的政策措施方面,双方在国内政策措施层面有一定差异,但在对外政策方面则截然不同。印度左翼政党和国大党的分歧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可以说,国大党政府对待危机的政策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更符合印度的客观现实及选民的需要,且国大党政府极有可能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机会在全球成功地打响"印度牌"。
关键词
印度
左翼政党
国大党
金融危机
分类号
F113.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大党体制”与印度政治腐败的兴起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树焕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4年第1期95-101,6,共7页
文摘
印度独立后经历了从政治廉洁向政治腐败的重大变迁。学术界对印度政治腐败兴起原因的探讨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强调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印度教的文化传统对印度腐败的作用。实际上,印度独立后政治腐败的兴起还与政党制度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国大党体制"紧密相关。在"国大党体制"下,惠顾型的权力结构,反对党"有效制约"的不足,报刊媒体和政策制定被国大党政府垄断,家族政治和个人集权等因素都是印度政治腐败兴起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国大党
体制
印度
政治腐败
兴起
分类号
D351.764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联合政府外交抉择初探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力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4期36-42,共7页
文摘
印度国大党在 2 0 0 4年的印度大选中获胜并为首组成“团结进步联盟”联合政府 ,新政府的外交纲领和政策走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新政府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进行观察 ,可看出它与前届政府相比既有明显的连续性 ,也有某些微妙的变化 ,这体现在某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及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某些看法上。但即使新政府强调外交的新面貌 ,但“变”与“不变”应是相对的 ,宣称的新特征目前仍主要体现为姿态 ,不少制约性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 ,需进一步密切关注国大党联合政府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印美关系和中印关系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新政府
外交政策
Keywords
India
UPA
foreign policy
分类号
D50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的当下处境与未来复兴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金英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当代世界》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摘
国大党是印度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政党。在利益高度分化、社会多元化和身份政治动员程度加剧的今日印度,国大党要恢复昔日一党独大的荣光异常艰难。尽管如此,国大党仍有可能重返政坛中心,并保持自己作为印度两大全国性政党之一的地位。2014年8月,印度人民院议长在致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信中称,根据法律和传统,国大党未能达到获得人民院10%席位的最低要求,索尼娅不能出任官方反对党领袖一职。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印度人民院
全国性政党
印度历史
政治动员
印度人民党
北方邦
社会多元化
胡尔
议会选举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执政后的印美关系及其前景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力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2期52-59,共8页
文摘
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的外交将寻求调整,印美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大党执政近一年的政策和实践分析可注意到,通过印美之间的频繁高层外交、围绕核问题的对话谈判、战略伙伴关系步骤的实施等,印度、美国均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正按部就班地推进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综而观之,目前的印美关系不进则退,“路线图”已经拟就,印度在对具体政策和应对作充分评估和权衡的前提下,必会既谨慎又积极,继续以高度务实的外交理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际需求,深化印美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战略和安全层面的互动。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执政地位
美国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外交理念
国家利益
分类号
D835.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71.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印度国大党的发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丽萍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处
《当代世界》
2013年第9期43-46,共4页
文摘
政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具体的社会体系,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等都是政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社会现实,也是政党自我调适,实现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这对成立已有125年历史的印度国大党来说更是如此。印度政治社会的变化与国大党的沉浮息息相关。因此,将国大党的发展置于印度政治生态下予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沉浮的历程及原因,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印度民主制度、政党政治和百年来印度社会变迁的认识。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政治生态环境
政党发展
社会变迁
社会体系
生存发展
政治体制
政治文化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兴衰沉浮的原因
被引量:
1
8
作者
姜跃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
出处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国大党
共和国
人民
国民大会
宣誓
政府成员
执政党
印度
首届
胜利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的成立及早期政治活动(1946~1957)
被引量:
1
9
作者
石沧金
常樟平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1期109-123,157,共16页
文摘
二战前,马来亚印度人指向祖籍国印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明显加强,进而暂时消除、弥合了印度人群体中一些分化因素,这是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成立的重要社会背景。在尼赫鲁的积极推动下,1946年8月,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正式成立。虽然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深受尼赫鲁和印度国大党的影响,该党成立之初也支持当时的印度政府和印度国大党的反殖反英运动,但它并不隶属于印度国大党。自成立后至1957年,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先是主要致力于开展印度民族主义的活动,不久又深度卷入马来亚制订民主宪法的斗争中,积极争取对印度人有利的公民权问题。在马来亚积极争取独立的浓厚政治氛围中,经过一番犹豫之后,1955年3月,经正式商谈之后,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选择全面加入巫统马华联盟。同年7月,巫统、马华公会和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结成的三大民族政党联盟在竞选中获胜。马来亚联合邦随后正式成立,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作为执政联盟成员之一,长期参与执政。印度人群体的相对弱小及其社会内部的严重分化,部分程度地削弱了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在马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政治活动对马来亚的政治民主化和多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马来亚印度人
国大党
尼赫鲁
成立
执政联盟
政治活动
Keywords
M.I.C
Jawaharlal Nehru
Establishment
Governing Coalition
Political Activities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
1
10
作者
欧东明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文摘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印度世俗化在制度的层面得以实现的先导。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尼赫鲁
世俗主义国家观念
Keywords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Secularism
the Concept of a nation-state
formation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党独大到联合执政:印度国大党的衰落
被引量:
6
11
作者
韩华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9期240-241,共2页
文摘
印度国大党从一个最初政治诉求只是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在政府中争得更多的职位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政党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如今,它尽管要面临其他政党的挑战与制衡,它仍然还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仍掌握着印度的方向与未来。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一党独大
执政
政治组织
政治诉求
印度人
好教育
影响力
分类号
D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与王公“土邦斯坦”的流产
12
作者
李加洞
机构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印度土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印度国大党自成立之日至1936年对王公基本奉行不干涉的政策,但1937年后随着土邦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国大党开始转向对土邦的公开介入政策,将土邦与英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连为一体。国大党对王公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如国大党与广大土邦民众合作来对抗王公与少数英国殖民者的合作以及提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印度来对抗王公的"土邦斯坦"等。在国大党正确的斗争策略和广大民众运动的打击下,南亚次大陆的"第三个斯坦"走向流产。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王公
土邦斯坦
流产
Keywords
Indian Congress Party
the Prince
State Stan
abortion
分类号
K351.4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政治地位变迁中的党群关系困境与出路
13
作者
李晶
葛家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高校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06-120,154-155,共17页
文摘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落千丈;组织体制优势的弱化造成的选民沟通障碍——此等问题令国大党陷入党群关系困境,并因此丧失执政地位,且在如今印度政坛举步维艰。国大党要想走出目前的党群关系困境,必须以领导层轮替为契机,降低家族政治的影响;变败选压力为动力,推动选民认同从领袖转向政党政策;加大反腐力度,挽回政党形象,重聚选民信任;强化党的机制建设,畅通选民沟通渠道。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党群关系
政党竞争
Keywords
India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he Party-competition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贫困农民生存境遇与国大党沉浮关系探析及其启示
14
作者
郑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北方经济》
2012年第24期1-4,共4页
文摘
建国后,国大党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的不彻底性、农村民生改善式微、社会公平缺失、贫困农民政治意识觉醒与利益诉求满足受阻以及党内腐败都与国大党沉浮关系密切。为此,科学而审慎地处理土地问题、政策措施的制定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农村民生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以及防治腐败不仅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国大党
印度农民
生存状况
执政合法性
执政地位
分类号
F335.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的治党模式反观
15
作者
姜崇辉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大党治理方略研究>(立项号码:03/04D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自20世纪后期相继沦为在野党后,又先后重新返还执政舞台。反观国大党与自民党近年来由沉而浮、由衰而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政党治理模式的演变趋势上,有如下一些共性:积极招收党员、注重调整竞选方略、积极实施政党改革、领袖组织责任感强等,对其他政党发展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日本自民党
重新执政
治党模式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大党联盟政府执政的问题和对策
16
作者
吴永年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摘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大党
联盟政府
问题
对策
Keywords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federal government
come into power
problems
measures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重新执政的原因探析
17
作者
苗光新
丁祖星
机构
陕西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4-55,共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06XKS003)
文摘
印度国大党之所以能重新执政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人民党所奉行的各项政策未能赢得民心,从而失去了群众基础,这为国大党赢得大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国大党之所以能获胜,根本还在于自身在人事、政策以及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调整。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印度人民党
大选
执政
原因
Keywords
the India National Congress
the Bharatiya Janata Party
general election
being in power
reasons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胜选原因透析
18
作者
张超哲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09年第11期13-15,共3页
文摘
第15届印度人民院选举,国大党大胜,获得继续执政的机会。国大党获胜的原因在于它任内的成绩获得国内的广泛认可、国大党竞选策略与口号的正确以及国内选民构成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大选
Keywords
India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INC)
election
分类号
D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771.2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缘何由盛而衰
被引量:
5
19
作者
梅迪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共6页
文摘
印度国大党在领导印度取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单独连续执政的地位,并使印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就是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却在1996年的国会大选中一败涂地,最终沦为在野党。考察印度国大党由盛而衰的原因,对我国的执政党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盛衰
原因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国大党兴衰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
3
20
作者
王丽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0-92,共3页
文摘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走向衰落,再到几度在野,其兴衰沉浮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地在印度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国家和社会以及国大党自身都是意义非凡的。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一个政党必须根据国情、党情来建设党,以保证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合法性。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兴衰
历史启示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二战前印度国大党土邦政策的演变
李加洞
谌焕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印度左翼政党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国大党政府的比较
张淑兰
宋丽萍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大党体制”与印度政治腐败的兴起
张树焕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印度国大党联合政府外交抉择初探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印度国大党的当下处境与未来复兴
陈金英
《当代世界》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印度国大党执政后的印美关系及其前景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印度国大党的发展
宋丽萍
《当代世界》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印度国大党兴衰沉浮的原因
姜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的成立及早期政治活动(1946~1957)
石沧金
常樟平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略论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一党独大到联合执政:印度国大党的衰落
韩华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印度国大党与王公“土邦斯坦”的流产
李加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印度国大党政治地位变迁中的党群关系困境与出路
李晶
葛家健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印度贫困农民生存境遇与国大党沉浮关系探析及其启示
郑涛
《北方经济》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重新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的治党模式反观
姜崇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国大党联盟政府执政的问题和对策
吴永年
《南亚研究季刊》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印度国大党重新执政的原因探析
苗光新
丁祖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印度国大党胜选原因透析
张超哲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印度国大党缘何由盛而衰
梅迪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印度国大党兴衰的历史启示
王丽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3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