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价值链嵌入、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省际收入差距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瑛 成东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从双重分工视角出发,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市场一体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采用省份两两配对面板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省际收入差距,但是当国内... 从双重分工视角出发,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市场一体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采用省份两两配对面板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省际收入差距,但是当国内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生产率差距是全球价值链嵌入作用于省际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通过促进产业转移,缓解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中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可以倒U型调节由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导致的中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收入差距。构建国内价值链可以正向调节由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导致的省际收入差距。本文基于双重分工视角为新时代中国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内市场一体化 省际收入差距 国内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野青 倪一宁 黄涵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2,I0004,共10页
基于数字贸易视角,探讨数字贸易的理论内涵和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贸易如何通过赋能市场一体化建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理论分析的框架中,使用数据展开检验,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显著推动了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消费规模更大、... 基于数字贸易视角,探讨数字贸易的理论内涵和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贸易如何通过赋能市场一体化建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理论分析的框架中,使用数据展开检验,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显著推动了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消费规模更大、营商环境更开放、创新水平更高和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数字贸易推动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更强;同时,数字贸易通过降低信息成本、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探讨数字贸易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厘清市场一体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内在联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国内市场一体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崔庆波 梁双陆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5,共10页
在使用价格指数法测算出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我国国内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倾向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负相关;铁路营业里程增长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正相关,公路里程增长与国内的市场一体化负相... 在使用价格指数法测算出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我国国内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倾向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负相关;铁路营业里程增长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正相关,公路里程增长与国内的市场一体化负相关;CAFTA建设对国内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有利于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GDP差异加剧了地方政府本地市场偏好。这对我国促进国内市场整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国内市场一体化 一体化指数 地方保护 CAFTA建设 区域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毛其淋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40,共27页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水平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中国地区出口技术水平...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水平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中国地区出口技术水平,而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即国内市场一体化与金融发展是相互强化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的估计显示,在金融控制强的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在金融控制弱的区域,金融发展则显著地提高了地区出口技术水平。此外,金融控制弱区域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出口技术水平的边际影响效应也远远高于金融控制强区域。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降低金融控制程度不仅可以直接提高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效应,而且还间接地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金融发展 出口技术水平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演进轨迹研究:1986—2009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以相对价格法为基础,构建国内市场一体化指数,从全国平均、省际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三个层面,测算1986-2009年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从三个维度分析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演进轨迹。研究结论主要有:(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中... 以相对价格法为基础,构建国内市场一体化指数,从全国平均、省际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三个层面,测算1986-2009年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从三个维度分析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演进轨迹。研究结论主要有:(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趋势日渐明显,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其演进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2)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市场一体化趋势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省份(市、自治区)的一体化速度及演进轨迹却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演进轨迹 地区性行政垄断 国内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区域一体化理论与国内市场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奇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7-39,75,共4页
国际区域一体化理论对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国际经济一体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概述了该理论的发展 ,同时指出该理论对研究国内市场一体化具有启发意义 ,并阐述了国内市场一体化研究的内容构成。
关键词 国际区域一体化理论 国内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中国 贸易创造 贸易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婕 姚博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33,共18页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国内市场一体化 出口附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波 《科技与管理》 2017年第4期34-44,68,共12页
基于中国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研究。研究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确保了模型结果的稳健性,纠正了传统研究中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低... 基于中国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研究。研究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确保了模型结果的稳健性,纠正了传统研究中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低估问题。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演进,且其对后者的正向效应要强于前者,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即在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东部区域反而产生了最大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此外,加入交叉项后,国内市场一体化在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均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形成互补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不断提升,这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立足于国内市场,制定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合理化 高级化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民与美国国内市场一体化问题
9
作者 李其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90-95,共6页
美国是一个国内市场充分发达的国家。到十九世纪末,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国内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活跃。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二十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美国的国内市... 美国是一个国内市场充分发达的国家。到十九世纪末,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国内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活跃。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二十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美国的国内市场为什么能够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移民 十九世纪 国内市场一体化 美国城市化 旧金山 铁路网 对外贸易 二十世纪初 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丁一兵 梁佳杨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共18页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扩大了城市利用外资规模,提高了城市利用外资质量,进而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并在考...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扩大了城市利用外资规模,提高了城市利用外资质量,进而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并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利用外资“稳中提质”效应主要通过激发市场潜能、提高市场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和制度成本三种机制实现,并且在与海岸线距离较远、官员流动性较强、地方保护主义较弱的城市更显著;国内市场一体化不仅能对周边城市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形成带动效应,还能引导外资流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吸引本土市场导向型外资进入。本文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利用外资 “稳中提质”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乡村振兴——基于市场准入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彩艳 刘修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7,共12页
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市场准入,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并且铁路比公路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来自省内... 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市场准入,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并且铁路比公路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来自省内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比来自国内其他地方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分别通过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城市间行政壁垒推动了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国内市场一体化 乡村振兴 市场准入 城乡市场一体化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兼论畅通双循环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文涛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4,共16页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涵,对企业高水平开放、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探究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分析畅通双循环视...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涵,对企业高水平开放、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探究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分析畅通双循环视角下,国内市场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互动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贸易匹配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尤其对东部地区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此外,国内市场一体化与贸易便利化在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过程中存在互补作用,且这种互补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畅通双循环 国内市场一体化 贸易便利化 内循环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强化效应
13
作者 陈韬 闫中晓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6期154-154,共1页
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将国内制度性贸易摩擦降低的福利效应分解为贸易成本变动效应和规模经济强化效应,重点评估规模经济强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大多数省份而言,制度性贸易... 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将国内制度性贸易摩擦降低的福利效应分解为贸易成本变动效应和规模经济强化效应,重点评估规模经济强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大多数省份而言,制度性贸易摩擦降低的规模经济强化效应占总福利效应的比重超过25%。从全国尺度来看,规模经济强化效应占总福利效应的比重达32.6%。机制分析表明,制度性贸易摩擦降低引发的产业空间分工深化和地区产业专业化均为规模经济强化效应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效应 贸易成本 强化效应 国内市场一体化 分工深化 产业空间 贸易摩擦 变动效应
原文传递
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 被引量:425
14
作者 盛斌 毛其淋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66,共23页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检验。研究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纠正了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因素对省际经济增长影响的低估...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检验。研究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纠正了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因素对省际经济增长影响的低估问题。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人均GDP的平均贡献度分别为7.2%和17.9%,并且前者的作用随时间增强,而后者的影响有所减弱。此外,二者之间在促进增长方面存在替代关系,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即:贸易开放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内陆地区的影响更重要,这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统筹国内外市场,实现内外需平衡增长,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国内市场一体化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GMM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演变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68,共9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关系,理论研究和模型数值模拟都显示,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促进了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同...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关系,理论研究和模型数值模拟都显示,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促进了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同时,目前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已显现出较高的水平,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拐点开始出现,但是在计量检验中仍不显著。采取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政策都明显有利于制造业的地区集聚,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则对制造业地理集聚具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制造业 地理集聚
原文传递
交通网络密度、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太明 齐鹰飞 杜两省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19,共21页
理解消费过度敏感性现象是释放消费潜力、畅通内循环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国内市场一体化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交通网络密度多层次匹配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理解消费过度敏感性现象是释放消费潜力、畅通内循环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国内市场一体化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交通网络密度多层次匹配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跨越式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对沿途家庭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程度具有显著缓解效应。研究结论在运用多维工具变量法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分运输方式的异质性检验还发现,铁路基础设施的缓解作用最大,高速公路次之,等外公路又次之,水路和其他等级公路作用有限。机制检验显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会通过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渠道来影响家庭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本文证实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缓解过度敏感性,激发消费活力,为国家践行扩大内需战略提供参考,为实务界从更多维的角度理解家庭消费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外溢效应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家庭消费 交通网络密度 过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一体化促进了污染产业转移吗? 被引量:31
17
作者 豆建民 崔书会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7,共12页
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污染产业转移影响的贸易创造与生产替代效应,以及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效应,前者通过增加进口贸易量对本地生产的替代,导致其污染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后者通过要素成本差异与集聚引力的对比变化,引起污染产业扩散及其所... 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污染产业转移影响的贸易创造与生产替代效应,以及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效应,前者通过增加进口贸易量对本地生产的替代,导致其污染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后者通过要素成本差异与集聚引力的对比变化,引起污染产业扩散及其所占比重下降。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国内市场一体化等因素是否促进了污染产业转移。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区域污染产业比重。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东部地区重污染产业比重,对中西部地区重污染产业比重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产业转移 国内市场一体化 市场潜力 要素成本 环境规制
原文传递
国有银行的政府控制与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建 王安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1,共11页
中国的金融控制应服务于整体的市场化进程,那么现有控制方式有助于市场化进程推进吗?从银行业信贷资源的角度,本文测度并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源的政府控制对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发现不同的控制手段对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存在... 中国的金融控制应服务于整体的市场化进程,那么现有控制方式有助于市场化进程推进吗?从银行业信贷资源的角度,本文测度并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源的政府控制对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发现不同的控制手段对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来自地方政府还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均不利于市场一体化;而中央政府通过强化金融资源控制力进而改革国有银行使其逐步成为相对独立、市场化的主体,有助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制 国内市场一体化 市场分割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一体化下的企业竞争策略调整:广告优先还是创新优先? 被引量:4
19
作者 卿陶 黄先海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8,共18页
本文分析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广告和创新两种竞争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广告行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企业更多的创新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广告行为,反之亦然;(2)当国内市场一体化增强时,企业会出现有偏于创新的市场竞... 本文分析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广告和创新两种竞争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广告行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企业更多的创新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广告行为,反之亦然;(2)当国内市场一体化增强时,企业会出现有偏于创新的市场竞争策略调整;(3)异质性检验发现,中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竞争策略在国内市场一体化增强时都会偏向于创新,而西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受其影响;(4)机制分析表明,广告和创新当期都能提高企业销售额和加成率,但广告的动态衰减速度明显快于创新,企业基于最优市场绩效的考虑,会采用有偏于创新的竞争策略调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能够推动企业内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企业创新,对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创新 广告 企业竞争策略
原文传递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依存度——基于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晴 桂晶晶 程玲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110,共16页
在中国市场特征的研究背景下,探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依存度的影响,并从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分析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理论分析表明:国内产品市场分割会促使企业以牺牲国内市场为代价扩大出口,从而过度提升企业出口依... 在中国市场特征的研究背景下,探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依存度的影响,并从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分析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理论分析表明:国内产品市场分割会促使企业以牺牲国内市场为代价扩大出口,从而过度提升企业出口依存度。接下来基于中国微观企业层面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计量模型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依存度的提升,这种促进效应随国内产品市场分割程度的提升而增大,且在低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必须同步进行,要加快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进程,以降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转换成本,提升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总体福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出口依存度 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 产品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