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缩接受釜内固液悬浮过程CFD模拟
1
作者 梁晓锋 杨文琼 +2 位作者 刘小棒 訾灿 李建昌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465-1468,1472,共5页
浓缩接受釜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其内部固液悬浮均匀性对下游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应用多重参考系法和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浓缩接受釜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了现有搅拌条件下固液悬浮状态,并探究了搅拌转速对固液悬浮的影响,... 浓缩接受釜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其内部固液悬浮均匀性对下游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应用多重参考系法和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浓缩接受釜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了现有搅拌条件下固液悬浮状态,并探究了搅拌转速对固液悬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桨叶优化设计方案。果表明:现有3层斜叶桨轴流推动能力弱,无法在釜内形成主体循环,导致固液悬浮均匀性差,且通过增加搅拌转速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优选的双层轴流桨轴流推动能力强,可形成中心向下、边壁向上的主体循环流动,有效提高了釜内固液悬浮均匀性,保证了下游生产运行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悬浮 混合 CFD 多相流 多层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下沉与上浮颗粒在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良超 徐斌 杨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191,共7页
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reference frame,MRF)法处理桨叶旋转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下沉颗粒和上浮颗粒分别在双层涡轮桨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和下沉颗粒与上浮颗... 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reference frame,MRF)法处理桨叶旋转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下沉颗粒和上浮颗粒分别在双层涡轮桨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和下沉颗粒与上浮颗粒的固含率分布,并考察操作条件对两类颗粒悬浮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的液相速度分布和流型与文献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上浮颗粒与下沉颗粒的固液悬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下沉颗粒固含率分布总体上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固含率在槽底中心处最高,而在循环涡涡心、叶片和挡板的背流面则相对较低,上浮颗粒的固含率分布则与上述下沉颗粒分布趋势相反。搅拌转速增大使下沉颗粒固含率在循环涡涡心有下降趋势,而上浮颗粒固含率则有所增加。平均固含率降低或颗粒尺寸减小有利于两类颗粒均匀悬浮,平均固含率或粒径增大使下沉颗粒和上浮颗粒分别更易于在槽底和液面中心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颗粒 上浮颗粒 固液悬浮 搅拌槽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搅拌槽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锋苓 周慎杰 +1 位作者 张翠勋 陈莲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以数值模拟对偏心搅拌时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了研究,物料选用固相体积分数为15%、粒径为135μm的球形玻璃珠-水两相体系,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液相流动,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悬浮过程,分析了偏心率对搅拌流型、颗粒浓度分布及能量... 以数值模拟对偏心搅拌时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了研究,物料选用固相体积分数为15%、粒径为135μm的球形玻璃珠-水两相体系,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液相流动,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悬浮过程,分析了偏心率对搅拌流型、颗粒浓度分布及能量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搅拌时浓度分布比中心搅拌更为均匀,可改善固液悬浮效果,且具有节能功效;不同偏心率的改善效果不同,偏心率e=0.21时悬浮效果最理想,此时的临界悬浮转速约为中心搅拌时的80%,消耗的功率约为中心搅拌时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折叶桨 搅拌槽 偏心搅拌 固液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惠娣 伍星 +1 位作者 孙吉兴 郭笃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3-706,共4页
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 ,对其固 -液悬浮特性的研究 ,采用试验方法测试固 -液悬浮临界转速 ,关联出临界转速方程 ,得出其放大规律。试验表明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 -液悬浮性能优于标准搅拌槽 ,在相... 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 ,对其固 -液悬浮特性的研究 ,采用试验方法测试固 -液悬浮临界转速 ,关联出临界转速方程 ,得出其放大规律。试验表明 ,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固 -液悬浮性能优于标准搅拌槽 ,在相同条件下其临界转速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龙卷流型 搅拌槽 固液悬浮 临界转速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挡板搅拌槽的固液悬浮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锋苓 周慎杰 +1 位作者 张翠勋 王贵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5-190,共6页
采用PC-6D浓度测量仪研究了无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两相体系的固液悬浮过程,测量了不同桨叶安装高度和桨径比时的临界悬浮转速,分析了桨叶安装高度、桨径比以及搅拌转速对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挡板时的... 采用PC-6D浓度测量仪研究了无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两相体系的固液悬浮过程,测量了不同桨叶安装高度和桨径比时的临界悬浮转速,分析了桨叶安装高度、桨径比以及搅拌转速对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挡板时的临界悬浮转速和功率准数比有挡板时小,且随桨叶安装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桨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对于无挡板固液悬浮,C=T/5、D=T/3时的悬浮性能最好,增大桨径比和搅拌转速均不能明显改善固液悬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挡板搅拌槽 固液悬浮 临界悬浮转速 浓度分布 功率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槽内固液悬浮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敏官 来永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192,共7页
在直径为300 mm的平底圆筒搅拌槽内,对固相体积分数为1%~40%的固液两相体系的悬浮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固体激光器和数码相机,采用可视化方法详细分析固相体积分数、搅拌转速、颗粒性质和叶轮离底间隙对悬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 在直径为300 mm的平底圆筒搅拌槽内,对固相体积分数为1%~40%的固液两相体系的悬浮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固体激光器和数码相机,采用可视化方法详细分析固相体积分数、搅拌转速、颗粒性质和叶轮离底间隙对悬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高度主要受固相体积分数、颗粒直径和叶轮离底间隙影响;壁面颗粒堆积高度主要受叶轮离底间隙影响;槽底面中心区域和边缘角落区域是颗粒不易悬浮区,叶轮离底间隙和固相体积分数对槽底面何处颗粒最后悬浮有影响;较低的叶轮离底间隙有利于颗粒的悬浮,能获得较高的悬浮高度,但过低的叶轮离底间隙造成搅拌功率增大;壁面颗粒堆积高度降为零时的搅拌转速和悬浮高度达到液面高度85%时的搅拌转速均可视为固液悬浮操作的完全离底临界悬浮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固液悬浮 临界悬浮转速 悬浮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槽内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佩 郝惠娣 +2 位作者 冯荣荣 翟甜 雷建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相搅拌槽,能够获得良好的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效果;当搅拌槽内固相体积分率较低(φ<20%)时,可采用颗粒的壁面堆积高度作为完全悬浮状态的判定标准;固相颗粒的存在会使气含率明显降低,但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φ<5%时的体积传氧系数K L a高于纯溶液,φ>5%时的K L a低于纯溶液,但都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固液悬浮 分散 传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挡板搅拌槽内固液悬浮的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来永斌 杨敏官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3,共5页
在直径为0.34 m的无挡板平底圆筒搅拌槽内,采用PBT和ZHX两种搅拌桨对固相体积分数为20%的玻璃微珠-水固液两相体系的悬浮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固体激光器和数码相机分别研究了搅拌桨离底间距和桨型,以及偏心搅拌时偏心率对固相颗粒的... 在直径为0.34 m的无挡板平底圆筒搅拌槽内,采用PBT和ZHX两种搅拌桨对固相体积分数为20%的玻璃微珠-水固液两相体系的悬浮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固体激光器和数码相机分别研究了搅拌桨离底间距和桨型,以及偏心搅拌时偏心率对固相颗粒的悬浮状态与悬浮临界转速及功率消耗的影响,得出了无论是同轴搅拌还是偏心搅拌,搅拌槽底部边缘角落区的颗粒都不能沿周向同时悬浮.搅拌桨离底间距较低有利于颗粒的悬浮,所耗功率愈小,在相同工况下固相颗粒的悬浮效果PBT型桨优于ZHX型桨,偏心搅拌时,颗粒悬浮临界转速和功率消耗均较同轴时的大,且随偏心率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对高浓度固液两相体系的悬浮混合不宜采用偏心的搅拌装置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挡板搅拌槽 固液悬浮 悬浮临界转速 偏心搅拌 轴流式搅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固液悬浮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锋苓 周慎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33-2248,共16页
固液悬浮是典型的单元操作,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60年来搅拌容器内固液悬浮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常见的搅拌悬浮设备结构,对比分析了有挡板和无挡板时的临界悬浮转速,阐述了固液悬浮的各种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论述了自由... 固液悬浮是典型的单元操作,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60年来搅拌容器内固液悬浮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常见的搅拌悬浮设备结构,对比分析了有挡板和无挡板时的临界悬浮转速,阐述了固液悬浮的各种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论述了自由液面变形对搅拌固液悬浮的影响及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在数值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容器 固液悬浮 多相流 自由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伸式搅拌槽固液悬浮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晓东 黄雄斌 都荣礼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7-423,共7页
采用φ2m×4.2m侧伸式搅拌槽,研究了搅拌桨安装位置、通气速率、固体颗粒浓度和液位高度对侧伸式搅拌槽颗粒悬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轴水平偏转角对功率准数的影响很小,均布式为侧伸式搅拌槽搅拌桨的最佳排布方式,最佳偏转角β... 采用φ2m×4.2m侧伸式搅拌槽,研究了搅拌桨安装位置、通气速率、固体颗粒浓度和液位高度对侧伸式搅拌槽颗粒悬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轴水平偏转角对功率准数的影响很小,均布式为侧伸式搅拌槽搅拌桨的最佳排布方式,最佳偏转角βopt=10o;临界转速NJS最小值出现在搅拌桨伸入长度/搅拌桨直径比L/d=1.44处;降低搅拌桨安装高度h为0.75d左右,相比于传统的h=1.5d可减少约30%能耗;液位高度/搅拌槽直径比H/T<0.5时,NJS随H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得到了通气量QV与NJS的关系式NJSG-NJS=1.46QV1.15和固相浓度ω对NJS影响的关系式NJS∝ω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伸式搅拌 固液悬浮 临界悬浮转速 搅拌桨安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挡板对轴流式搅拌釜内固液悬浮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双成 桂挺 +2 位作者 袁惠新 朱杭 贾俊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7-1513,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对比了轴流式搪玻璃搅拌釜内两种不同挡板(法兰挡板和指状挡板)下的固液悬浮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指状挡板增强釜底的流体流动,是更有利于固液悬浮的挡板形式,且其指状部分有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使流场流动更加&qu...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对比了轴流式搪玻璃搅拌釜内两种不同挡板(法兰挡板和指状挡板)下的固液悬浮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指状挡板增强釜底的流体流动,是更有利于固液悬浮的挡板形式,且其指状部分有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使流场流动更加"紊乱",强化了流场混合效果。固含量较高时,指状挡板的强化流场作用更加明显;固含量较低时,固体颗粒的密度对固液悬浮和流场混合的影响较大。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安装常规的搅拌釜釜底固相沉积体积分数增大,安装指状挡板的搅拌釜的混合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指状挡板 搅拌 固液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槽中固液悬浮及其放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珊珊 李振花 +1 位作者 万茂荣 谈遒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5年第3期7-14,35,共9页
研究了具有盘管、碟形底和斜叶涡轮固液悬浮搅拌槽的放大规律。试验用槽径(外径)分别为0.2m、0.5m和1.0m的三个有机玻璃搅拌槽。用激光法测定悬浮液浓度。得出离底悬浮及均匀悬浮时搅拌转速和比功率的经验关联式,与测定... 研究了具有盘管、碟形底和斜叶涡轮固液悬浮搅拌槽的放大规律。试验用槽径(外径)分别为0.2m、0.5m和1.0m的三个有机玻璃搅拌槽。用激光法测定悬浮液浓度。得出离底悬浮及均匀悬浮时搅拌转速和比功率的经验关联式,与测定槽内轴向速度分布所导出的均匀悬浮方程相吻合,并表明槽径的放大指数主要由循环流数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搅拌槽 放大 固液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斜叶穿流式搅拌器固液悬浮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建国 栾德玉 +1 位作者 周慎杰 陈颂英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6期29-34,共6页
利用CFD FLUENT6.3软件,在直径为0.1m搅拌槽内对四斜叶穿流式搅拌器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研究。选用固相体积分数为15%、粒径250μm的玻璃球-水作为固液两相体系,计算域用四面体网格离散,采用标准k-ε及滑移网格法模拟液相流动,利用欧拉... 利用CFD FLUENT6.3软件,在直径为0.1m搅拌槽内对四斜叶穿流式搅拌器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研究。选用固相体积分数为15%、粒径250μm的玻璃球-水作为固液两相体系,计算域用四面体网格离散,采用标准k-ε及滑移网格法模拟液相流动,利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悬浮过程,分析了开孔孔径和开孔率对速度场、湍动能及搅拌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开孔孔径和开孔率范围内,穿流式搅拌器能够提高流体的湍动能及其耗散率,从而降低固液体系的临界悬浮转速。由于减少了桨叶在旋转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因此还可降低搅拌功耗。以开孔率12.4%、开孔直径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流式搅拌器 固液悬浮 湍动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悬浮体系搅拌桨选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家凤 郭政 +2 位作者 晁会霞 邓勤 石海信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针对固液悬浮体系内锚式搅拌桨的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在5L玻璃搅拌釜内,以消防砂和水为固液体系,对五种搅拌器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搅拌器桨型、转速对固液混合效果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搅拌桨的选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 针对固液悬浮体系内锚式搅拌桨的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在5L玻璃搅拌釜内,以消防砂和水为固液体系,对五种搅拌器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搅拌器桨型、转速对固液混合效果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搅拌桨的选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五种搅拌器中,四折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和桨式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能满足该固液悬浮体系的要求,对该体系混合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悬浮 搅拌器 转速 混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散剂及其在固液悬浮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保华 路福绥 王智 《世界农药》 CAS 2011年第6期52-54,60,共4页
超分散剂是一类高效的聚合物分散剂,其以锚固基团和溶剂化链代替了传统分散剂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由于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和种类的多样性,其有很好的分散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结合固液悬浮体系领域的研究对超分散剂的应用做了阐述,... 超分散剂是一类高效的聚合物分散剂,其以锚固基团和溶剂化链代替了传统分散剂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由于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和种类的多样性,其有很好的分散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结合固液悬浮体系领域的研究对超分散剂的应用做了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散剂 作用机理 固液悬浮体系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悬浮搅拌槽的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和照 《化工设计》 CAS 1993年第4期11-18,共8页
本文讨论了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搅拌槽的结构以及搅拌桨的型式对固体悬浮的影响,并以搅拌桨的功率数与排出流量数的三次方之比((Nq)/(Nq^3))作为搅拌桨效率的判据,提出了选择搅拌桨应考虑的有关问题。最后推荐了两种可用于设计的计算... 本文讨论了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搅拌槽的结构以及搅拌桨的型式对固体悬浮的影响,并以搅拌桨的功率数与排出流量数的三次方之比((Nq)/(Nq^3))作为搅拌桨效率的判据,提出了选择搅拌桨应考虑的有关问题。最后推荐了两种可用于设计的计算方法和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搅拌槽 固液悬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浮固体的固液悬浮问题实验研究
17
作者 韩晓丽 王利卿 《辽宁化工》 CAS 199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初步研究了搅拌浆型、挡板及其组合等因素对自浮固体的固液悬浮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 自浮 悬浮 搅拌浆 挡板 固液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悬浮体系中固相浓度测量的新方法——光电测量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国华 霍元素 +3 位作者 王英琛 程大壮 林猛流 施力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8-60,共3页
采用红外光电测量法(UPD)在φ420,φ800的搅拌槽中,以0.11~0.15mm直径的玻璃珠及水为物系,对倾斜叶片涡轮、标准螺旋桨以及新型变螺距叶轮等几种搅拌桨配以导流筒或挡板时的悬浮均匀度进行了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固液悬浮体系 相浓度 光电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圆管挡板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翠勋 李晓光 +2 位作者 杨锋苓 吴静 史勇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4,共8页
为了提高固液悬浮性能,设计了一种半圆管挡板搅拌槽。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圆管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的混合特性,分析了固液悬浮特征、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情况,并与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槽内的悬浮... 为了提高固液悬浮性能,设计了一种半圆管挡板搅拌槽。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半圆管挡板Rushton桨搅拌槽内石英砂—水的混合特性,分析了固液悬浮特征、固相浓度分布和功率消耗情况,并与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槽内的悬浮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一搅拌转速时,半圆管挡板能改善悬浮性能,低固含率(5%)时效果更好。整体而言,半圆管挡板搅拌时石英砂的浓度分布比标准平直挡板搅拌时均匀,而且功率准数低13%左右,节能效应明显。研究结果为半圆管挡板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半圆管挡板 固液悬浮 数值模拟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粉电火花加工固液悬浮特性及工艺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冀蕴 唐霖 +1 位作者 张新运 任磊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05-616,共12页
为解决SiC/Al功能梯度材料在混粉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固体粉末颗粒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建立了搅拌装置的三维模型及搅拌槽内固体粉末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完成了对搅拌装置内部混粉工作液的流场及其固液悬浮特性的仿真分析,... 为解决SiC/Al功能梯度材料在混粉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固体粉末颗粒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建立了搅拌装置的三维模型及搅拌槽内固体粉末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完成了对搅拌装置内部混粉工作液的流场及其固液悬浮特性的仿真分析,模拟了搅拌装置内部混粉工作液的流场、固体粉末颗粒及湍动能的分布情况,研究了搅拌槽的槽型、深径比、桨叶设计角度、桨叶安装高度以及固体粉末颗粒的体积分数对其影响规律,另外对混粉电火花加工设备中搅拌槽的结构及尺寸进行了优化。采用深径比为0.8、桨叶设计角为45°、桨叶安装高度为120 mm的球底搅拌槽,固体粉末颗粒的悬浮均匀性最终达到最优状态。Al粉末浓度为4 g·L^-1、脉宽为175μs、脉间为75μs时,进行了SiC/Al功能梯度材料常规与混粉电火花加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粉电火花加工,与常规电火花加工相比,效率提高了16.34%,表面粗糙度降低了27.28%,为实际生产中高效、高质量地加工SiC/Al功能梯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功能梯度材料 混粉电火花加工 搅拌装置 固液悬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