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固态变压器大步长仿真方法
1
作者 张勇 徐晋 +3 位作者 李子润 汪可友 李国杰 邢法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3-1073,I0021,共12页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SST大步长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小步长建模、小步长仿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根据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特点,采用小步迭代合成法构建离散状态空间大步长仿真模型,从而实现小步长建模、大步长仿真;最后,给出大步长仿真模型的二次等效方法,减少系统整体建模的系数矩阵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减少数值积分误差和电力电子开关动作误差,实现100 k Hz开关频率下SST换流系统的精确仿真,还能显著提升SST的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固态变压器 小步迭代合成 大步长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方波调制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传输功率建模与特性分析
2
作者 潘建宇 杜翊豪 +1 位作者 林文琦 陈伟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793-7806,共14页
相比于双有源桥级联式固态变压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桥(MMC-H)固态变压器仅用单个高频隔离变压器且控制灵活,故障容错率高。但现有MMC-H固态变压器主要采用方波-方波调制,存在系统dv/dt应力和电流谐波大的问题。MMC灵活的非方波调制... 相比于双有源桥级联式固态变压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桥(MMC-H)固态变压器仅用单个高频隔离变压器且控制灵活,故障容错率高。但现有MMC-H固态变压器主要采用方波-方波调制,存在系统dv/dt应力和电流谐波大的问题。MMC灵活的非方波调制技术具有优化电压和电流性能良好的前景,但其传输模型和特性未知,极大地限制了MMC-H固态变压器的应用。该文提出正弦-方波、三角-方波两类非对称方波调制下的MMC-H固态变压器的精准功率传输建模和控制方法,揭示其功率传输和电流变化特性,确定最大传输功率点。此外,详细对比两类非方波调制和传统方法下的传输特性差异并阐明原因。结果表明,所提两类非对称调制波和控制方法下的传输功率模型平均误差分别为2.8%和3.4%,准确度高;所提正弦-方波调制和控制方法下在最大传输功率、传输电流峰值、谐波量和器件损耗等方面具有综合最优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固态变压器 功率特性 非方波调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变压器中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
3
作者 郑征 靳婷婷 +1 位作者 陶海军 黄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22,共8页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控制思想在线估算传输功率来提高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减少电流传感器使用。最后,对该文所提出的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与扩展移相控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具有降低电流应力,显著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能源互联网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电流应力 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荷波动时含固态变压器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4
作者 孙汝羿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7-945,共9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双向潮流导致网损增大以及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波动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等问题,文章基于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两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潮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 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双向潮流导致网损增大以及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波动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等问题,文章基于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两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潮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含SST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然后以多时刻的有功网损和电压波动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SST的一、二次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调制角和调制系数等多个控制变量进行求解;最后建立仿真模型并与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在降低配电网网损和维持节点电压稳定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有源配电网 动态无功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升直流固态变压器全工况动态性能的新型线性化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志祥 裴云庆 +2 位作者 王来利 刘家豪 高韫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75-6487,共13页
该文针对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为核心的直流固态变压器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传统的由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各控制环的环路增益特性会随负载等工况发生显著变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难以兼顾全工... 该文针对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为核心的直流固态变压器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传统的由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各控制环的环路增益特性会随负载等工况发生显著变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难以兼顾全工况下的动态性能。为此,该文利用双有源桥变换器的一阶模型特性,基于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大信号模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线性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的环路模型的线性化,从而简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并增强变换器对不同工况的适应能力。同时,该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保留了比例-积分控制的简洁性和鲁棒性,且实现了对负载的补偿作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直流固态变压器的环路模型和动态特性对工况的敏感程度,有利于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动态性能的综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桥 线性化控制 输出电压控制 输入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端口CLLC固态变压器的设计与优化
6
作者 赵剑 张哲 +1 位作者 李召端 宋伟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542-7553,共12页
为了解决三端口CLLC固态变压器(TP-CLLC-SST)设计中分布式谐振槽的谐振参数、谐振槽的阻抗匹配、死区时间与励磁电感的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的三端口串联谐振型固态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方法。TP-CLLC-SST由端口输... 为了解决三端口CLLC固态变压器(TP-CLLC-SST)设计中分布式谐振槽的谐振参数、谐振槽的阻抗匹配、死区时间与励磁电感的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的三端口串联谐振型固态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方法。TP-CLLC-SST由端口输入输出电容、全桥电路、分布式谐振槽和三绕组高频变压器组成。该变换器以固定的开关频率和接近于50%占空比开环运行,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可以实现输入端口的零电压开关(ZVS)和输出端口的零电流开关(ZCS),进而可以简化系统控制,实现较高的效率。首先,该文提出了分布式谐振槽的阻抗匹配及谐振参数确定方法,提高了分布式谐振槽阻抗匹配度并简化了谐振参数设计过程,使得变换器的最大端口电压偏移率由5.6%降至1.02%,显著地提高了变换器的负载调节特性。其次,推导了变换器在不同运行模式及负载条件下分布式谐振槽输入输出电流有效值。并且,结合谐振槽电流有效值方程给出了死区时间和励磁电感的优化选择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变换器在三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效率。最后,在搭建的三个端口电压分别为100 V、400 V和600 V,功率为1 kW的实验样机上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并实现了98.3%的峰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固态变压器 分布式谐振槽阻抗匹配 CLLC串联谐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直流短路故障阻断能力的子模块桥臂复用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 被引量:1
7
作者 鄢寅宇 孙毅超 +1 位作者 郭宛鑫 侯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4-1234,共11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由于具备多电压等级、多电压形态的端口,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 paralle...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由于具备多电压等级、多电压形态的端口,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 parallel,ISOP)型MMC-SST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但是在中压直流(medium voltage DC,MVDC)端口短路故障情况下无法持续向低压侧供电;双向有源全桥变换器(dualactive bridge,DAB)型MMC-SST则存在功率密度低、成本高等问题,并且传统的半桥结构的DAB型MMC-SST在MVDC端口短路故障情况下同样无法持续向低压侧供电。文章提出了一种子模块桥臂复用(arm integrated submodule,AISM)型MMC-SST拓扑,在不改变MMC-SST端口电气特性的情况下,在有效减少开关器件数量的同时,还使得SST具备中压直流端口短路故障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进而提升SST的功率密度和供电可靠性。针对文中提出的AISM型MMCSST拓扑,该文还提出了一种针对输入级MMC的混频调制方法,基于共模、差模解耦原理,实现输入级MMC桥臂电压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的解耦。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验证了所提拓扑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 子模块桥臂复用 中压直流短路故障不间断运行 混频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钳位子模块的开关对复用型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
8
作者 郭宛鑫 孙毅超 +1 位作者 鄢寅宇 张艺凡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2,共10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state transformer,MMC-SST)由于具备多电压等级、多电压形态的端口,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关注。双向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state transformer,MMC-SST)由于具备多电压等级、多电压形态的端口,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关注。双向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型MMC-SST存在功率密度低、成本高等问题,且传统半桥结构的DAB型MMC-SST在中压直流(medium voltage direct current,MVDC)端口短路故障情况下无法清除故障电流,限制了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传统全桥结构的DAB型MMC-SST虽具备故障阻断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开关管数目。文中基于混频调制原理,对传统DAB型MMC-SST的拓扑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钳位子模块的开关对复用(clamped switch pair integrated submodule,CSPI)型MMC-SST拓扑,该拓扑与传统半桥、全桥结构的DAB型MMC-SST拓扑相比,不仅节约了开关器件,还使得SST具备MVDC短路故障清除能力,极大地提高了DAB型MMC-SST的功率密度和供电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验证了所提CSPI型MMC-SST拓扑及频率解耦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固态变压器(SST) 基于钳位子模块的开关对复用(CSPI) 直流短路故障清除 混频调制 频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滑模自抗扰设计与仿真
9
作者 高志强 刘佳风 +3 位作者 周雪松 马幼捷 尹杰 温洪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0,共8页
固态变压器是能源路由器实现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分布式发电单元常处于多变量、强耦合、未知扰动剧烈,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应用于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电压外环,对传统的L... 固态变压器是能源路由器实现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分布式发电单元常处于多变量、强耦合、未知扰动剧烈,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应用于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电压外环,对传统的LESO引入新的误差来对各个状态变量进行调节,提高LESO的观测精度。利用改进型LESO观测到的状态变量用于滑模控制器(SMC)中进行前馈补偿调节,减少扰动对直流母线电压产生的随机波动。通过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并网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观测精度 滑模控制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电燃烧机组中固态变压器改进LADRC协同优化控制策略
10
作者 张洪 陆晔 +3 位作者 郑玲红 余力 徐明 刘江鹏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4期191-195,共5页
在火电燃烧机组中,固态变压器面临惯性大、滞后多和耦合强等问题,为提升其控制性能,研制了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的协同燃烧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参数解耦型观测器为核心,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参数调节,将固态变压器逆变级数学模... 在火电燃烧机组中,固态变压器面临惯性大、滞后多和耦合强等问题,为提升其控制性能,研制了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的协同燃烧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参数解耦型观测器为核心,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参数调节,将固态变压器逆变级数学模型改写为解耦自抗扰形式。经数字仿真实验验证,该策略能有效提升抵抗扰动的能力,稳定误差下降2.5%,控制误差在3%以内,优于传统的PI控制和LADRC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燃烧机组 固态变压器 线性自抗扰 解耦观测器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FET实现高频大功率变换——固态变压器应用案例剖析
11
作者 董洁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在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中,工频变压器是实现电能分配和电压等级变换的主要电气设备。工频变压器的主要组成部件为铁芯和绕组,常采用油浸式或者干式,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概念的大范围推广,... 在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中,工频变压器是实现电能分配和电压等级变换的主要电气设备。工频变压器的主要组成部件为铁芯和绕组,常采用油浸式或者干式,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概念的大范围推广,传统变压器的缺点也逐渐显现。除了变压器本身笨重,绝缘油对环境造成污染之外,传统变压器在电网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支撑的情况下,不能提供合适的功能支持,只能增加额外的配电设备来实现电网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配电设备 油浸式 电能分配 绝缘油 智能电网 工频变压器 电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的新型直流微网架构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42
12
作者 韩继业 李勇 +4 位作者 曹一家 宁志毫 沈阳武 熊家敏 黎昀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3-740,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的新型直流微网架构,可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真正实现能量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首先,详...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的新型直流微网架构,可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真正实现能量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首先,详细分析了基于MMC-SST的新型直流微网的系统结构,并给出了MMC-SST主电路拓扑;然后,对MMC-SST各级的控制策略和直流微网子系统能量管理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使MMC-SST能够按照给定的功率因数运行,并具有比传统控制方式更快的瞬态响应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实现了直流微网子系统的灵活、经济、可靠运行;最后,通过搭建基于MMC-SST的新型直流微网子系统的简化计算机仿真平台,进行综合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架构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固态变压器 直流微网 新能源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的高频链直流固态变压器 被引量:130
13
作者 赵彪 宋强 +3 位作者 刘文华 刘国伟 赵宇明 姚森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295-4303,共9页
提出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将作为柔性直流配网中的关键环节,以实现高压直流配电和低压直流微电网间电压和功率的灵活控制和快速管理。文中给出一种基于高频隔离的双向DCSST方案,其具有与传统隔离双向DC/DC... 提出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将作为柔性直流配网中的关键环节,以实现高压直流配电和低压直流微电网间电压和功率的灵活控制和快速管理。文中给出一种基于高频隔离的双向DCSST方案,其具有与传统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类似的传输功率模型;串联端的电压平衡与并联端的功率平衡等价;并且较易实现分布式、模块化和即插即用的软硬件结构。文中给出DCSST的拓扑结构、工作模式、传输功率特性、控制和管理策略、设计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SiC功率器件,搭建用于柔性直流配网的DCSST样机,验证控制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随着柔性直流输配电的快速推广,DCSST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高压直流输电 高频隔离 直流固态变压器 模块化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频耦合效应对高频固态变压器绝缘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帅 李庆民 +3 位作者 刘伟杰 鲁旭 王高勇 魏晓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高频固态变压器的强温-频耦合效应会导致其绝缘过早失效,而局部放电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温度和频率交互作用对高频绝缘系统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电-热联合实验平台,模拟了固态变压器聚酰亚胺绝缘在30~160℃四个温度点和... 高频固态变压器的强温-频耦合效应会导致其绝缘过早失效,而局部放电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温度和频率交互作用对高频绝缘系统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电-热联合实验平台,模拟了固态变压器聚酰亚胺绝缘在30~160℃四个温度点和10~50k Hz五个频率点下的局部放电情况,阐明了典型局放特征参量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最大放电幅值、放电次数和平均放电幅值都呈上升趋势,而频率则与这些特征量呈负相关,放电起始电压基本不随频率而改变。频变导致的空间电荷累积效应对局放特征变化起主导作用,频率-温度的协同作用改变了绝缘电导率以及电极-绝缘系统的切向电场分量,对局部放电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局部放电 温-频耦合效应 空间电荷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流注入控制的MMC型固态变压器低压直流真双极运行方案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文 周剑桥 +5 位作者 施刚 王晗 冯欣 蔡旭 黄华 赵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0-2362,共13页
多端口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是多电压等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核心设备。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SST可构建中压交流、中压直流和低压直流等端口,其中压直流端口可接入中压直流配电网及构... 多端口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是多电压等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核心设备。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SST可构建中压交流、中压直流和低压直流等端口,其中压直流端口可接入中压直流配电网及构成多区域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从而提升区域网络间功率灵活调节能力。对于低压侧,具有不平衡运行能力的真双极直流母线能够满足低压用户对多电压等级、供电可靠及用电安全等需求,而常规的MMC-SST仅能提供单极或伪双极低压直流端口。因此,文中提出一种真双极型MMC-SST拓扑及基于主动环流注入的桥臂电压平衡优化运行方案,该结构同时具备中压交流、中压直流及低压真双极直流等端口。文中的主要工作包括:简述真双极型MMC-SST连接方式,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探索低压真双极运行工作机理;建立基于环流的动态模型,揭示双极不平衡功率、桥臂电容电压及环流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环流注入的稳态模型,获得基于主动环流注入的桥臂电压平衡运行方法,并优化注入环流的幅值和相位;提出基于环流主动注入的桥臂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最后,搭建2MVA的MMC-SST仿真模型及4.8kVA的MMC-SST实验样机,验证所提拓扑及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固态变压器 真双极低压直流 主动环流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智能微网的SVPWM固态变压器研究 被引量:56
16
作者 张明锐 刘金辉 金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7,共8页
固态变压器(SST)是美国北卡大学所兴建的新型智能微网示范工程FREEDM的核心设备。本文以FREEDM的先进理念为背景,对SST的工作原理、主要创新功能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一个基于我国电力系统参数的三相交-直-交型SST模型,探讨该模型... 固态变压器(SST)是美国北卡大学所兴建的新型智能微网示范工程FREEDM的核心设备。本文以FREEDM的先进理念为背景,对SST的工作原理、主要创新功能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一个基于我国电力系统参数的三相交-直-交型SST模型,探讨该模型输入AC-DC整流单元、中间DC-DC变换单元和输出DC-AC逆变单元各部分的实现方式和控制策略,并引入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提高SST的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表明,该SST模型能够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和电能双向流动,输出三相工频正弦交流电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对FREEDM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 固态变压器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垂控制在基于固态变压器的高压微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明锐 王之馨 黎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6-192,共7页
对下垂控制应用于微电网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将其应用于基于固态变压器(SST)的高压微电网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研究了下垂系数与微电网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下垂系数对微电网频率稳定范围的影响。在SST的高压变流器中实现下垂控制,... 对下垂控制应用于微电网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将其应用于基于固态变压器(SST)的高压微电网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研究了下垂系数与微电网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下垂系数对微电网频率稳定范围的影响。在SST的高压变流器中实现下垂控制,并推导了SST的容量与下垂系数的关系。通过一个环形的高压微电网,仿真分析了所提出的下垂控制策略在高压微电网联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这2种模式切换时稳定微电网频率和电压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各种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固态变压器 孤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固态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明锐 宋柏慧 +1 位作者 王佳莹 韦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固态变压器(SST)中的变流器在整流状态时,通过交流侧电流预测控制,使其工作于单位功率因数且直流侧电压保持稳定;逆变状态时,采用输出电压预测控制,以提高输出电压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提出了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选取双非零矢量和... 固态变压器(SST)中的变流器在整流状态时,通过交流侧电流预测控制,使其工作于单位功率因数且直流侧电压保持稳定;逆变状态时,采用输出电压预测控制,以提高输出电压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提出了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选取双非零矢量和零矢量进行预测,根据各矢量占空比与优化函数的关系,确定一个控制周期内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和开关序列。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无需脉宽调制控制器,避免了比例积分控制器参数整定引起的不稳定问题,且有效降低了单非零矢量预测控制中过高的采样频率。仿真研究表明,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的SST在各典型工况下,各级电压、电流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可满足微网对SST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固态变压器 双非零矢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天牛须算法的含固态变压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晓英 侯秉臣 +2 位作者 王琨 陈伟 王晓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1-2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须算法的含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通过调节SST的调制系数和相位角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文中首先对SST进行数学建模,其次针对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须算法的含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通过调节SST的调制系数和相位角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文中首先对SST进行数学建模,其次针对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在低维度空间表现优异,在5维及以上空间存在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在BAS的基础上引入了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中蒙特卡洛准则以及动态实时改变的步长因子,通过经典函数来测试文中所提算法的性能,最后应用到含SST的配电网中,对SST的连续优化变量和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s)的无功输出进行优化,使系统的电压偏差与功率损耗达到最小,降低了SST在配电网中的成本。最后对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无功优化 固态变压器 天牛须搜索算法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Q模式固态变压器的工作特性分析及实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明锐 徐而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71,共7页
将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REEDM)环网中固态变压器(SST)的工作模式分为VS模式和P-Q模式。根据FREEDM环网的运行要求,提出P-Q模式SST的配置原则和各环节的工作特性要求,输入级采用输出电流前馈控制降低SST直流侧电压的波动,输出级采... 将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REEDM)环网中固态变压器(SST)的工作模式分为VS模式和P-Q模式。根据FREEDM环网的运行要求,提出P-Q模式SST的配置原则和各环节的工作特性要求,输入级采用输出电流前馈控制降低SST直流侧电压的波动,输出级采用滤波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提高负载抗扰动性。所设计的SST在负载功率因数改变、容量突变和分布式电源切换等特殊运行工况下,均能保持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稳定,且保持输入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各级电压、电流都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此外,SST还具有抗击负载扰动的良好性能,满足FREEDM环网对P-Q模式下SST的整体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变压器 P-Q模式 稳定 功率因数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