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音型在《加勒比海盗3》配乐中的巧妙运用
1
作者 岳俊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84,共9页
《加勒比海盗3》是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史诗级冒险题材电影,其配乐恢弘大气、令人震撼。在《上就是下》和《我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两个配乐选段中,创作者汉斯.季默运用固定音型进行丰富的节奏和配器变化,实现了对电影情绪强有力... 《加勒比海盗3》是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史诗级冒险题材电影,其配乐恢弘大气、令人震撼。在《上就是下》和《我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两个配乐选段中,创作者汉斯.季默运用固定音型进行丰富的节奏和配器变化,实现了对电影情绪强有力的烘托和渲染。本文结合电影镜头语言,对上述两个配乐选段中的固定音型创作技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为固定音型在电影配乐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配乐 固定音型 《上就是下》 《我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组曲《奉献》和“从属固定音型”手法
2
作者 王非 《音乐创作》 1995年第2期76-76,共1页
鲁尔夫·海姆佩尔(Rolf Hempel)1932年生于德国的赖辛巴赫,青年时代就学于茨维考市的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及国立柏林—沙洛腾堡音乐学院。师从于鲍里斯·布拉赫(BorisBlacher)、海因茨—弗里德里希·哈尔蒂希(Heinz—F... 鲁尔夫·海姆佩尔(Rolf Hempel)1932年生于德国的赖辛巴赫,青年时代就学于茨维考市的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及国立柏林—沙洛腾堡音乐学院。师从于鲍里斯·布拉赫(BorisBlacher)、海因茨—弗里德里希·哈尔蒂希(Heinz—Fredrich Hartig)和约瑟夫·鲁佛(JosefRufer)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现任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及理论教授,以及巴登符腾堡州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音型 钢琴组曲 音乐学院 从属 手法 音乐理论 青年时代 弗里德里 斯图加特 学院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奏音型的选择、变化与承接——编写钢琴伴奏的基本识识之二
3
作者 金秋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70-73,共4页
一、如何选择歌曲的伴奏音型每首歌曲都有在内容、体裁、结构和风格等方面的自身特点。根据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伴奏音型,才能进入第二步工作,如和弦的选配、低音的处理、织体的转接等等。下面是一首歌曲中几个片断的例子。
关键词 伴奏音型 节奏 钢琴伴奏 片断 主和弦 不同特点 歌曲 固定音型 主旋律 自身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组合技法视角解读弦乐的多维音色——浅析谢德林《卡门组曲》中的多重性演奏技法
4
作者 吴志高 《乐器》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谢德林是20世纪个性派、先锋派的作曲家。20世纪的音乐与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不同,追求个性、张扬。作曲家谢德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是笔耕不辍孕育出了自己心中的《卡门》。通过分析《卡门》中的演奏技巧、音型和音色运用,可以深入... 谢德林是20世纪个性派、先锋派的作曲家。20世纪的音乐与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不同,追求个性、张扬。作曲家谢德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是笔耕不辍孕育出了自己心中的《卡门》。通过分析《卡门》中的演奏技巧、音型和音色运用,可以深入解读谢德林的创作思路,看到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如何在20世纪现代音乐语汇中,探索音乐的可能性,将自己的情感世界注入作品,成就杰出的艺术成就。这充分体现了谢德林作为个性派、先锋派作曲家的艺术特质和历史地位。本文立足于弦乐的演奏技法、固定音型,以及主题的多维音色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门组曲 多重性 弦乐演奏技法 固定音型 多维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对位性多调叠置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赛芬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52,共8页
当今的音乐创作正处于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如何将西方音乐中的现代作曲技法融汇到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是中国作曲家孜孜以求的一个新课题。在扩展音乐创造性因素的探索中,很多作曲家把注意力投向调性的多元化领域,多调性的趋势发... 当今的音乐创作正处于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如何将西方音乐中的现代作曲技法融汇到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是中国作曲家孜孜以求的一个新课题。在扩展音乐创造性因素的探索中,很多作曲家把注意力投向调性的多元化领域,多调性的趋势发展了一种新的对位风格,它孕育着复调思维的复兴。中国作曲家在处理双调性和多调性上的一些独特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从理论上研究和创作上加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作品 对位性 多调叠置 模仿 对比 固定音型 五声性 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雨中的“呐喊”——王西麟《殇》的复调技法分析和情感布局 被引量:3
6
作者 檀革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1-60,共10页
王西麟的作品饱含强烈情感。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他成熟的复调思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其室内乐《殇》(Op.30)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运用的复调技法及表现的情感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寻找作者力图在古老的民乐、现代创作技法和现... 王西麟的作品饱含强烈情感。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他成熟的复调思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其室内乐《殇》(Op.30)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运用的复调技法及表现的情感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寻找作者力图在古老的民乐、现代创作技法和现代人的情感三者间建立起来的合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 帕萨卡利亚 固定音型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西麟《钢琴协奏曲》的长呼吸结构思维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檀革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35-45,共11页
王西麟在其近作《钢琴协奏曲》中运用了长呼吸结构思维。这种结构思维是作曲家经过几十年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并被运用得灵活而娴熟。该结构思维的优点是极易积聚交响动力,能快速推动音乐发展,使音乐极具交响性。本文... 王西麟在其近作《钢琴协奏曲》中运用了长呼吸结构思维。这种结构思维是作曲家经过几十年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并被运用得灵活而娴熟。该结构思维的优点是极易积聚交响动力,能快速推动音乐发展,使音乐极具交响性。本文集中探讨长呼吸结构思维,总结其规律以推动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协奏曲 长呼吸结构 固定音型 变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复调技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符译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希曼诺夫斯基在《第四交响曲》复调技法主要采用了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双调式复调结构、节奏复调结构及固定音型手法,通过对这四方面复调思维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希曼诺夫斯基从波兰民间音乐中获得了新的创作生命力,形成了其具有简... 希曼诺夫斯基在《第四交响曲》复调技法主要采用了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双调式复调结构、节奏复调结构及固定音型手法,通过对这四方面复调思维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希曼诺夫斯基从波兰民间音乐中获得了新的创作生命力,形成了其具有简洁质朴音乐风格的独特复调技法,探索出一条极富个性的波兰现代音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曼诺夫斯基 《第四交响曲》 复调技法 双调性 固定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赏析与演奏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时东 《音乐探索》 1999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大提琴协奏曲 节奏 音乐形象 小调 固定音型 小提琴 音乐学院 抒情性 演奏者 十六分音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尔根·刚泽尔手风琴作品《意想曲》节奏形态研究
10
作者 傅天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142,共3页
20世纪音乐缤彩纷呈,随着和声语汇的发展与变异,节奏形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要素。本文研究的手风琴作品—《意想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节奏形态具备显著的二十世纪音乐的新特征。文章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作品的节奏特... 20世纪音乐缤彩纷呈,随着和声语汇的发展与变异,节奏形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要素。本文研究的手风琴作品—《意想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节奏形态具备显著的二十世纪音乐的新特征。文章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作品的节奏特色,揭示节奏构成当中的逻辑规律,概括出20世纪手风琴音乐的节奏形态,继而探讨新音乐的节奏魅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尔根·刚泽尔 手风琴 意想曲 固定音型 自由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库夏科夫组曲《追忆往昔》(二)
11
作者 李妍 《民族音乐》 2013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六乐章《滑稽歌剧》,滑稽歌剧作为一种体裁形式盛行于18世纪,它的音乐具有轻松诙谐的风格。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乐章的风格特征。本乐章采用了多调性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首部A,属于三乐句乐段,分别由a句(4小节)+b句(4小节)+b... 六乐章《滑稽歌剧》,滑稽歌剧作为一种体裁形式盛行于18世纪,它的音乐具有轻松诙谐的风格。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乐章的风格特征。本乐章采用了多调性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首部A,属于三乐句乐段,分别由a句(4小节)+b句(4小节)+b1句(5小节)组成。整个乐段的特点是低音声部用固定音型作为基本节奏型陈述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忆 组曲 解析 风格特征 18世纪 体裁形式 曲式结构 固定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缪尔·巴伯《旅途Ⅰ》OP.20的演奏手法分析
12
作者 刘惠明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期43-44,共2页
本文以美国现代作曲家塞缪尔·巴伯的组曲《旅途Ⅰ》(OP.20)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作曲家与组曲《旅途Ⅰ》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与演奏风格及技法处理等方面展开论述。在演奏技法处理上通过固定音型、音簇和弦、节奏、节拍、力度对比五... 本文以美国现代作曲家塞缪尔·巴伯的组曲《旅途Ⅰ》(OP.20)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作曲家与组曲《旅途Ⅰ》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与演奏风格及技法处理等方面展开论述。在演奏技法处理上通过固定音型、音簇和弦、节奏、节拍、力度对比五个方面去探讨,为更好贴近巴伯音乐的独特魅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伯《旅途》 演奏技法 固定音型 音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盖蒂《六首钢琴练习曲》之四Fanfares的技法分析
13
作者 何清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许多20世纪作曲家在创作中不仅在调性与音高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突破,而且在诸多其它音乐参数上也有了新的表现和运用方法,其中在节奏节拍等方面的运用上,出现了较多新的语言和独特的发展原则。利盖蒂的《六首钢琴练习曲》之四Fanfares... 许多20世纪作曲家在创作中不仅在调性与音高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突破,而且在诸多其它音乐参数上也有了新的表现和运用方法,其中在节奏节拍等方面的运用上,出现了较多新的语言和独特的发展原则。利盖蒂的《六首钢琴练习曲》之四Fanfares不仅在音高、结构等方面有着较新的特点,在节奏、节拍等音乐参数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表现,以一种全新的节奏、节拍等音乐语言方式诠释了音乐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盖蒂 钢琴练习曲 固定音型 变奏曲式 移动性复合节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银波 韩进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56-66,共11页
刀郎木卡姆的乐器音响是衍生于歌唱曲调的。刀郎木卡姆表演中,四类乐器围绕歌唱旋律按照一定套路编织各自的伴奏声响,使各发音体在音高线条、节奏组合上错综复杂、阡陌交错,最终汇成一张网状的立体音响。刀郎木卡姆能够形成较为固定的... 刀郎木卡姆的乐器音响是衍生于歌唱曲调的。刀郎木卡姆表演中,四类乐器围绕歌唱旋律按照一定套路编织各自的伴奏声响,使各发音体在音高线条、节奏组合上错综复杂、阡陌交错,最终汇成一张网状的立体音响。刀郎木卡姆能够形成较为固定的音响形式流传至今,其技巧被一代代艺人传承下来。乐器的伴奏并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音乐进程遵循着一定的演奏模式与程式进行的,也即每件刀郎乐器都有自身的基本演奏套路,这些套路作为一种普遍规律被行内人所遵循,也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技艺形式得以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郎乐器 伴奏模式 支声复调 固定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乐作品《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权吉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18-21,共4页
民乐五重奏《宗》作于1988年初。在开始酝酿写这部作品时,自己曾想过是否调整一下乐器的音律,从而打破常规律制,以便表现古老朝鲜民族乐器拥有的特点和风格,因而采用了三个十二平均律的横笛和七声音阶的伽倻琴,及一个奚琴共三种乐器。... 民乐五重奏《宗》作于1988年初。在开始酝酿写这部作品时,自己曾想过是否调整一下乐器的音律,从而打破常规律制,以便表现古老朝鲜民族乐器拥有的特点和风格,因而采用了三个十二平均律的横笛和七声音阶的伽倻琴,及一个奚琴共三种乐器。尽管使用了十二平均律乐器,在演奏中,听众还是能感觉到不少地方并不完全是十二平均律及其它常规律,实际隐藏了很多丰富而独特的风格音。为此,我在这部民乐作品中大胆借鉴和引用了十二音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平均律 十二音技法 序列表 作品 民乐 打破常规 民族乐器 固定音型 七声音阶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和音乐技术(上) 被引量:8
16
作者 甘璧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核心材料 核心和音技术 音乐技术 固定音型 传统和声 斯特拉文斯基 要素 不协和音 20世纪 现代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拉文斯基的复调写作技巧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9-37,共9页
斯特拉文斯基是本世纪一位很有影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技法值得我们研究。斯氏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划分为三大时期,即俄罗斯风格时期(1905—1119);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1919—1951);序列风格时期(1951—1966),但他的鲜明个性却犹如一根红线... 斯特拉文斯基是本世纪一位很有影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技法值得我们研究。斯氏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划分为三大时期,即俄罗斯风格时期(1905—1119);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1919—1951);序列风格时期(1951—1966),但他的鲜明个性却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其间。我们可以从他的谈话和演讲笔录中,尤其是他众多的作品中感到某种富于特性的“斯氏体系”的存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音型 斯特拉文斯基 旋律写作 节奏密度 俄罗斯 复调 节奏型 调性 交响曲 作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12
18
作者 修海林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7年第4期3-10,58,共9页
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学法,经过将近7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已经成为20世纪全球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学法,并且也是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较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 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学法,经过将近7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已经成为20世纪全球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学法,并且也是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较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音乐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 原本性 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音乐教育观念 学校音乐教材 即兴演奏 原本的音乐 固定音型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琴在说唱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义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08-,111,共2页
扬琴在说唱音乐伴奏中的运用王义茹扬琴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历史悠久,曲种繁多。如四川扬琴、云南扬琴、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内蒙二人台等,都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有的则以扬琴为曲种命名。扬琴用于说唱音乐伴奏,其演奏技巧及伴... 扬琴在说唱音乐伴奏中的运用王义茹扬琴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历史悠久,曲种繁多。如四川扬琴、云南扬琴、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内蒙二人台等,都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有的则以扬琴为曲种命名。扬琴用于说唱音乐伴奏,其演奏技巧及伴奏手法的运用,除与一般歌曲、器乐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音乐 云南扬琴 伴奏法 节奏型 唱腔 抒情性 和声音程 演奏技巧 扬琴演奏 固定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儋州中和民歌《鹧鸪鸡》与“东坡遗风” 被引量:2
20
作者 符美霞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7年第2期59-61,64,共4页
《鹧鸪鸡》这首民歌,儋州人称为中和调,也叫军调。她是在海南儋州中和镇流行的、属于我国民歌体裁所划分的小调性质的传统民歌。用军活演唱。军话属于北方语系,(当地人也叫官话),接近普通话,一般会普通话的人都能听懂大半,是古代军队所... 《鹧鸪鸡》这首民歌,儋州人称为中和调,也叫军调。她是在海南儋州中和镇流行的、属于我国民歌体裁所划分的小调性质的传统民歌。用军活演唱。军话属于北方语系,(当地人也叫官话),接近普通话,一般会普通话的人都能听懂大半,是古代军队所讲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儋州山歌 苏东坡 民歌 中和 乐节 军话 艺术特点 音阶调式 书院 固定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