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向管喷动流化床固体颗粒的循环量 被引量:4
1
作者 靳凤民 陈松 康仕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内径为182 mm的导向管喷动流化床中,用平均粒径为2.2 mm的尿素为物料,对喷动流化床固体颗粒循环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对导流管安装高度、喷动口直径和物料床层高度的变化对固体颗粒循环量的影响.实验中发现了当喷动流化床环形区处于移... 在内径为182 mm的导向管喷动流化床中,用平均粒径为2.2 mm的尿素为物料,对喷动流化床固体颗粒循环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对导流管安装高度、喷动口直径和物料床层高度的变化对固体颗粒循环量的影响.实验中发现了当喷动流化床环形区处于移动床状态时,导向管安装高度越高、喷动口直径越大、物料静止床层高度越高,固体颗粒循环量也越大;当环形区处于流化床状态时,喷动口直径和导向管安装高度对固体颗粒循环量影响不大,而物料静止床层高度越高,固体颗粒循环量越大.结果表明,在环形区处于移动床和流化床两种状态下,导向管安装高度和喷动口直径对固体颗粒循环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动流化床 导向管 固体颗粒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管的不同形式对喷动床颗粒循环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锋 李金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于导流管喷动床,导流管的形式对颗粒物料的循环量影响不能忽略.研究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导流管在导流管不同的安装高度、不同的床层料位高度以及不同的吹松气量对颗粒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床层料位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导流管安... 对于导流管喷动床,导流管的形式对颗粒物料的循环量影响不能忽略.研究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导流管在导流管不同的安装高度、不同的床层料位高度以及不同的吹松气量对颗粒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床层料位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导流管安装高度和吹松气量,会增大颗粒循环量;导流管形式对颗粒循环量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动床 导流管形式 固体颗粒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行床反应系统的固体物料控制器实验研究
3
作者 周如金 罗国华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8-30,40,共4页
 有关下行床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生物质加工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验设计了用于下行床高温裂解系统的固体物流控制器,并建立冷模装置。研究了压差、下行床进风量及开度等因素对固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  有关下行床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生物质加工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验设计了用于下行床高温裂解系统的固体物流控制器,并建立冷模装置。研究了压差、下行床进风量及开度等因素对固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的非机械式固体物料控制器(加料板)在固体循环量低于700kg/(m2·s)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床反应系统 固体物料控制器 固体循环量 高温裂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板气量分布对CFB上升管流动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庆杰 Joachim Werther Ernst-Ulrich Hartge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78-584,共7页
在高8.5 m大型循环流化床上升管中,使用两种类型的气体分布板,通过双探针电容探头,调查了上升管底部区域和上部稀相区域水平向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分布.上升管底部,水平方向中心区域颗粒体积浓度较低,颗粒体积浓度在靠近床壁明显增大,最... 在高8.5 m大型循环流化床上升管中,使用两种类型的气体分布板,通过双探针电容探头,调查了上升管底部区域和上部稀相区域水平向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分布.上升管底部,水平方向中心区域颗粒体积浓度较低,颗粒体积浓度在靠近床壁明显增大,最大颗粒体积浓度接近堆积状态下颗粒浓度值.表观气速相同时,高压降分布板颗粒浓度大于低压降气体分布板颗粒浓度.分布板压降对稀相区颗粒体积浓度和颗粒速度曲线没有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分布板压降对稀相区轴向颗粒浓度和颗粒循环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颗粒体积浓度 固体速度 固体循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Rs过程的双流化床反应器设计与冷态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房凡 李振山 蔡宁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双流化床反应器是实现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CCRs)分离烟气中CO_2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对不同双流化床反应器形式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双鼓泡床作为CCRs过程的反应器,并设计、搭建双鼓泡床冷态试验装置。该双鼓床反应器可以长时间稳... 双流化床反应器是实现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CCRs)分离烟气中CO_2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对不同双流化床反应器形式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双鼓泡床作为CCRs过程的反应器,并设计、搭建双鼓泡床冷态试验装置。该双鼓床反应器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实现物料在两个反应器中连续稳定的交换。冷态试验结果表明,鼓泡床流化速度对固体循环量没有影响,随着床料高度、固体喷射管直径与喷射管上所开小孔直径的增大,固体循环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化床反应器 固体循环量 CO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丙超 苏鲁书 +2 位作者 张善鹤 祝晓琳 李春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催化裂化平衡剂和常温空气为介质,在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固体循环量及颗粒浓度轴向、径向分布的影响,并描述了扩径段内的流动结构。结果表明:固体循环量随表观气速和伴床料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改... 以催化裂化平衡剂和常温空气为介质,在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固体循环量及颗粒浓度轴向、径向分布的影响,并描述了扩径段内的流动结构。结果表明:固体循环量随表观气速和伴床料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改变进气比例时,循环量随预提升气占比的增加而增大;与传统提升管相比,该新型结构提升管内部存在多种流型且扩径段内固含率明显增加,底部扩径段内为密相湍流形态,固含率为0.30~0.40,上部等径段为稀相气力输送形态,固含率无明显变化,为0.05~0.10。新型变径提升管对从斜管下来的催化剂起到了重新分配的作用,抑制了传统的"环-核"流动,使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变径提升管 流动结构 固体循环量 固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