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恩和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 彭李 +3 位作者 许辰 张文墨 刘洋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9-977,共9页
目的 探讨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感恩和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利用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校某学员队学员138人,随机分成干预组(70... 目的 探讨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感恩和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利用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校某学员队学员138人,随机分成干预组(70人)和对照组(68人)。干预组接受连续5周,每周1次,每次2 h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暂不接受训练(下学期参加同一内容培训)。使用自编人口统计学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感恩问卷(Gratitude Questionnaire, GQ)、简版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10)、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PWB),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干预结束后1个月(T3)分别对2组成员进行评估。用T1时数据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两正相关(P<0.01),生命意义感在感恩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生命意义感在心理弹性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2)训练前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各项心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显著;T2和T3时干预组的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T2、T3时的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得分均显著高于T1时(P<0.01);干预组T2和T3时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心理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命意义感能够部分中介感恩和心理弹性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感恩和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能显著提升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幸福感水平,且具有持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心理弹性 生命意义感 心理幸福感 团体心理训练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校园微视频拍摄为载体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实践研究
2
作者 金新 陈宝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073-076,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新特点,这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需不断改进,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本研究以校园微视频拍摄制作为载体,采取半结构化团体心理训练的形式,探索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教育方式。分别选取大一年...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新特点,这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需不断改进,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本研究以校园微视频拍摄制作为载体,采取半结构化团体心理训练的形式,探索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教育方式。分别选取大一年级不同专业的四个班级确定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班级为单位拍摄校园微视频,以半结构化形式开展团体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较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过程中使用品格优势问卷(VIA-IS)、班级归属感自评问卷进行前后测。品格优势自评问卷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六类优势品格前后测平均分均有明显提升,而对照组分数提升幅度则相对较小,另外,实验组班级归属感自评问卷前后测结果较之对照组也有明显提升,说明以校园微视频拍摄为载体的半结构化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个体心理素质发展及班级凝聚力都具有明显效果,可作为一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构建及其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恬歌 贾臻 +4 位作者 罗青青 杜军 杨超 阳逸 杨国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2-1179,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并探究其对初级军官的胜任力与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Delphi法,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于2023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63名初级军官进行团体心理训... 目的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并探究其对初级军官的胜任力与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Delphi法,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方案。于2023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63名初级军官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干预,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原则,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3)。试验组共参加8次团体心理训练,每周2次,每次团体心理训练时间为90~120 min,对照组不参加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结束时使用胜任力测评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工作绩效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大五人格量表(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对2组初级军官进行评估。结果①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总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2轮专家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ω)分别为0.102(P<0.001)、0.410(P<0.001),变异系数均<0.3,专家咨询结果可靠。②干预后时间主效应结果显示,试验组胜任力总分(P<0.001)、外向性得分(P<0.05)、责任心得分(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GHQ-12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③干预后组别主效应结果显示,试验组外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干预后时间×组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试验组胜任力总分(P<0.01)、工作绩效得分(P<0.05)、外向性得分(P<0.05)、宜人性得分(P<0.001)和责任心得分(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GHQ-12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级军官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初级军官的胜任力,强化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心,提升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工作绩效 团体心理训练 初级军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1991—2021年中国团体心理训练知识图谱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芫蓓 王显阳 +6 位作者 李晨曦 毋琳 王卉 刘蕊 刘旭峰 武圣君 方鹏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团体心理训练也称为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运用心理学原理,借助体验式培训作为媒介手段,提高受训人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心理行为训练方式。本文结合CiteSpace软件,通过文献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主题聚类... 团体心理训练也称为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运用心理学原理,借助体验式培训作为媒介手段,提高受训人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心理行为训练方式。本文结合CiteSpace软件,通过文献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主题聚类、时间图谱等多种角度对CNKI中有关团体心理训练研究成果进行内容挖掘和数据分析,生成了1991—2021年中国团体心理训练的知识图谱,解析了团体心理训练在中国发展至今的30年间主要研究方面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团体心理训练研究的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干预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期退役士兵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
5
作者 夏婷婷 阳逸 +4 位作者 杨婉君 夏本超 王林林 杨国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81-2688,共8页
目的构建过渡期退役士兵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评价其训练效果。方法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过渡期退役士兵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整群抽取山东某市参加退役培训的64名过渡期退役士兵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组(n=31)和对照组(n=33)。训练... 目的构建过渡期退役士兵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并评价其训练效果。方法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过渡期退役士兵团体心理训练方案。整群抽取山东某市参加退役培训的64名过渡期退役士兵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组(n=31)和对照组(n=33)。训练组进行8次(2次/周、1.5~2h/次)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退役培训。运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PIL)、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ocial adaptability scale,SAS),在训练前(T1)、训练结束(T2)、训练后1个月(T3)对成员进行评估。结果①两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9,肯德尔系数(ω)分别为0.134、0.204(P<0.001),变异系数为0.05~0.14。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②训练后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训练组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社会适应能力总分(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觉压力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③训练后组别主效应结果显示,训练组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社会适应能力总分(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觉压力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④训练后时间主效应结果显示,训练组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P<0.05)、社会适应能力总分(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觉压力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提升过渡期退役士兵的生命意义感水平,缓解知觉压力,增强过渡期退役士兵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退役士兵 生命意义感 团体心理训练 社会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系统性团体心理训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秀敏 《校园心理》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基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探索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训练的适用性、目标、内容、过程及效果。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原生与核心家庭、连结性和独立性、互动模式的理念适用学生干部心理训练。训练目标有短期、显性和长期、隐性两个层次;训练过程... 基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探索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训练的适用性、目标、内容、过程及效果。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原生与核心家庭、连结性和独立性、互动模式的理念适用学生干部心理训练。训练目标有短期、显性和长期、隐性两个层次;训练过程有开启与扩展焦点、凸显与正常化系统困境、焦点式历史探索、重构系统新互动、建设性结束。短期目标下的训练效果易实现和保持,长期目标下的训练效果历程性地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式”家庭治疗 高校学生干部 团体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7
作者 侯田雅 董薇 +3 位作者 毛晓飞 邓文曦 李自强 张建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1期157-160,共4页
近年来,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心理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团体心理训练的起源及其在国内外军队中的特点,阐述基层部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流程,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中的新进展,分析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心理... 近年来,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心理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团体心理训练的起源及其在国内外军队中的特点,阐述基层部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流程,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中的新进展,分析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改善团体心理训练效果,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基层部队 心理卫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蔚 李哥 《科技资讯》 2010年第18期219-220,共2页
本文作者采取EUREKA技能测试进行前后测、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对80名大学生进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发现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 本文作者采取EUREKA技能测试进行前后测、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对80名大学生进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发现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因子的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特定团体中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职业核心能力 团体心理训练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国愉 冯正直 +9 位作者 刘云波 汪涛 汪凤 戴琴 廖雅琴 张艳 张均 易红 余红艳 宋彬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54例军校护理新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54例军校护理新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社会支持量表(soc 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于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进行训练前后两组样本的配对t检验。结果①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SCL-90躯体化、焦虑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非常显著下降(P<0.01),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躯体化得分非常显著下降(P<0.01),恐怖和阳性项目数得分显著下降(P<0.05);②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SAS得分非常显著地下降(P<0.01),对照组SAS得分显著下降(P<0.05);SDS得分,两组前后测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军医大学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军校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健康 军医大学 护理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夏英华 王希柱 +3 位作者 张昊 张桂茹 王虹 甘建辉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6名手术室在职护士分成2组,研究组36人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30人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导。进行8周的干预后,分别采用SCL-90、SAS、SDS量表评定干预前...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6名手术室在职护士分成2组,研究组36人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30人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导。进行8周的干预后,分别采用SCL-90、SAS、SDS量表评定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MSS量表评定2组干预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六项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总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1个月,研究组以上六项因子评分及阳性项目数、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数值接近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项目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中国常模(P<0.05)。2组干预前SDS及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1个月,研究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1个月后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SD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MMS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后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可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信心及职业认同感,改善其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手术室护士 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黄辛隐 张秀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7-310,共4页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日益上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理与心...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日益上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理与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情绪稳定性问题等四方面。依据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及其现状,其团体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改善心智模式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意志力训练、人格魅力训练、人际沟通训练、缓解压力训练、适应与发展训练、身心保健训练等,主要的训练方法是团体讨论和角色扮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训练 训练效果 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英 赵梦雪 +3 位作者 王皖曦 王立菲 陆地 杨国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2012年入伍新兵18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建制连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1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90~120 min,共9次的团体心理训练,... 目的探讨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2012年入伍新兵18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建制连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1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90~120 min,共9次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日常教育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比较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差异。结果 1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新兵SCL-90得分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P<0.01);而对照组新兵除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降低外(P<0.05),其余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新兵SAS、SDS、TAI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新兵SDS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能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新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新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莎莎 杨金伟 +1 位作者 周郁秋 张全志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8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大学新生开展训练,以自我和谐量表为评价工具考察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大学新生开展训练,以自我和谐量表为评价工具考察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自我和谐 本科 新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昊 王希柱 夏英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5个单元为期12周的训练。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5个单元为期12周的训练。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维度及总均分均降低(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急诊科 护士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懿萱 孙建英 +4 位作者 叶春林 邱波 董薇 潘霄 刘涛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某军医大学184名学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学习生活,实验组在与对照组同样学习生活的基础上,给予5周的团体心理训练。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信赖他...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某军医大学184名学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学习生活,实验组在与对照组同样学习生活的基础上,给予5周的团体心理训练。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信赖他人量表,在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和信赖他人水平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躯体化(t=2.414,P<0.05)、强迫(t=2.414,P<0.05)、人际关系敏感(t=2.119,P<0.05)、抑郁(t=2.236,P<0.05)、敌意(t=2.117,P<0.05)5个因子得分比训练前降低;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全部9个因子得分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的降低:躯体化(t=-4.435,P<0.01);强迫(t=-2.762,P<0.05);人际关系敏感(t=-2.411,P<0.05);抑郁(t=-3.344,P<0.01);焦虑(t=-3.465,P<0.01);敌意(t=-3.117,P<0.01);恐怖(t=-3.990,P<0.01);妄想(t=-3.554,P<0.01);精神病性(t=-3.969,P<0.01);实验组干预后信赖他人量表得分比训练前降低(t=2.609,P<0.05)。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信赖他人量表得分同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降低(t=-2.847,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对他人的信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学员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状况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斐 黄萍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评价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状况的效果。方法成立心理训练团体,制订4个阶段10次训练计划,并按训练内容实施团体心理训练。结果急诊护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维度... 目的评价团体心理训练干预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状况的效果。方法成立心理训练团体,制订4个阶段10次训练计划,并按训练内容实施团体心理训练。结果急诊护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维度得分和自我和谐各维度及总分与训练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可提高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急诊护士 心理健康 自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柳 金峰 +5 位作者 彭文华 江涛 刘娟 徐珀 彭飞 宋华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2012年间的110名现役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接受5个单元的团体心...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2012年间的110名现役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接受5个单元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放松训练,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缺陷感量表(FIS)以及团体成员主观评估表分别对两组的全部飞行员进行施测,评估团体心理训练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测评结果如下:①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干预组飞行员SCL-90的躯体化(t=3.01,4.74)、强迫(t=3.57,3.05)、人际关系(t=3.78,3.57)、抑郁(t=3.81,3.41)、焦虑(t=3.11,4.21)、恐怖(t=3.63,3.25)、总均分(t=3.71,3.43)和阳性项目数得分(t=3.43,3.99)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干预组飞行员的解决问题(t=5.11,5.40)、求助(t=6.89,6.25)等成熟应付方式得分明显增加,自责(t=3.64,3.67)、幻想(t=3.89,3.77)、退避(t=5.25,7.33)等不成熟应付方式得分则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干预组飞行员缺陷感量表的自尊(t=6.69,6.67)、社交能力(t=7.28,6.89)、学习能力(t=2.45,3.38)、体能(t=2.07,2.13)和总分值(t=5.11,5.88)都有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与自身训练前相比,干预组飞行员的10个自我评估项目均发生正向变化(t=5.63,4.67,5.22,2.86,4.53,3.15,2.38,7.47,4.74,3.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性能战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受欢迎的心理训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健康 高性能战机 飞行员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理论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护士工作投入与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萍 查大慧 +5 位作者 潘发明 王安珍 肖婷婷 薛锦 杨万琴 韩品坤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心理资本干预(PCI)理论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护士工作投入及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方法2020年12月抽取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等6个高风险科室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护士给予一般心理支... 目的探索基于心理资本干预(PCI)理论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护士工作投入及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方法2020年12月抽取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等6个高风险科室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护士给予一般心理支持,观察组护士实施基于PCI理论的团体心理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护士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及工作幸福感得分的差异,并分析护士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及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护士的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工作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护士的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工作幸福感上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心理资本t=-32.020,工作投入t=-32.020,工作幸福感t=-32.020,P均<0.05);护士心理资本评分与工作投入(r=0.742,P<0.05)、工作幸福感(r=0.799,P<0.05)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中介效应依次检验法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在护士工作投入、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77.57%,中介作用可以解释46.15%的变异量。结论实施基于PCI理论的团体心理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及工作幸福感,从而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为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工作幸福感 团体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雅婷 邹锦慧 +1 位作者 李敏 梁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进行训练,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0名护理大专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46)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进行观察。结果①训练...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进行训练,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0名护理大专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46)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进行观察。结果①训练后自我和谐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498,P<0.05);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自我和谐水平提高(t=2.759,P<0.01);②训练后主观幸福感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865,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主观幸福感得分提高(t=2.569,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提高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和谐 主观幸福感 团体心理训练 大专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新力 郑建盛 林志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教学法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医学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3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用社交能力自测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自...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教学法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医学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3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用社交能力自测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自测量表、自卑倾向自测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的抑郁、焦虑、社会交往能力和5项自卑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教学能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力,并对大学生心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教学 大学生 心理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