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6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实践指南
1
作者 朱长太 李玲 +12 位作者 李志强 宛新建 陈世耀 潘健 张奕 任翔 韩坤 邹锋 文爱清 戎瑞明 夏荣 钱宝华 马昕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149-167,共19页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作为1种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的临床实践指南。本研究旨在根据对现有证据的查阅和评估,为临床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IOCS提供建议。研究数...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作为1种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的临床实践指南。本研究旨在根据对现有证据的查阅和评估,为临床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IOCS提供建议。研究数据来源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等数据库。指南制定团队根据证据质量、利弊权衡、患者意愿和卫生经济学评估形成建议。本研究构建了7个临床问题,指南主要结论如下:1)与无围手术期异体输血(NPABT)相比,围手术期异体输血(PABT)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更为不利的预后(推荐);2)同输入异体血或未输血比较,实施IOCS不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更为不利的预后(推荐);3)肿瘤患者实施IOCS是经济可行的(推荐);4)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应该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LDF)(强推荐);5)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可以使用射线照射处理待回输的自体血(推荐);6)实施IOCS前应详细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符合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方可实施IOCS(强推荐);7)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应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充分地对患者病情和失血可能性进行预评估并遵守经内部审核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满足相应的条件,并应取得相应的资质(推荐)。总之,目前的证据表明:对某些需要输异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医师充分评估后可实施IOCS,实施过程中应使用LDF或者射线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 自体 恶性肿瘤 手术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6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黎海舰 《内科》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顽固性腹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其中经静脉回输10例,皮下回输20例,腹腔回输15例;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的内科利尿疗法和补充人血白蛋白。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尿量、腹...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回输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顽固性腹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其中经静脉回输10例,皮下回输20例,腹腔回输15例;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的内科利尿疗法和补充人血白蛋白。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尿量、腹围和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37.5%,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中腹水静脉回输和皮下回输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提高,P<0.01,腹腔回输者则无明显改善(P>0.05)。经静脉回输者显效10例,经皮下回输者显效12例,有效8例;经腹腔回输者有效8例,无1例显效,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静脉和皮下注射回输浓缩腹水,可减轻腹水量,增加尿量和提高血浆白蛋白,利于病人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浓缩 回输治疗 顽固性腹水 临床观察 treatment 血浆白蛋白 静脉回输 腹腔回输 治疗组 总有效率 皮下注射 对照组 人血白蛋白 尿量 临床疗效 两组比较 回输血浆 回输方法 蛋白水平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腹水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德永 《传染病信息》 1998年第3期108-109,共2页
1995年宋喜秀等报道用HAUF-B型腹水浓缩装置治疗顽固性肝腹水120例,并对影响疗效和预后72项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该装置操作安全,简单,有效,可代表国内90年代普及型水平,已在国内10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已治疗千余例病人。一、腹水浓缩... 1995年宋喜秀等报道用HAUF-B型腹水浓缩装置治疗顽固性肝腹水120例,并对影响疗效和预后72项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该装置操作安全,简单,有效,可代表国内90年代普及型水平,已在国内10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已治疗千余例病人。一、腹水浓缩回输原理与作用腹水浓缩回输一般都是采用特定的装置,将腹腔中引出的腹水,通过特制超滤膜,使水和分子量小于45KDa的物质,如肌酐,尿素氮,过多的K^+,Na^+等被透过,而清除体外;再将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截留而回输病人体内。这样既可补充血液中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浓缩回输 顽固性 腹水回输 肝腹水 白蛋白 静脉回输 治疗方法 腹腔回输 蛋白质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在不同时程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4
作者 邓毅权 成祥军 +1 位作者 李民 陈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35-3637,共3页
目的:探究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在不同时程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是与否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使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 目的:探究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在不同时程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是与否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使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照组(40例)未使用。基于体外循环时间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再分亚组:对照1组(19例)、研究1组(17例)体外循环流转时间≤200min,对照2组(21例)、研究2组(23例)体外循环流转时间>200min。分别对比各组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输注量、纤维蛋白原输注量,不同时程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以及血栓弹力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更低,术后红细胞输注量以及纤维蛋白原输注量更少(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2组(P<0.05);研究2组红细胞输注量少于对照2组(P<0.05)。四组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I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四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K、α角、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2组R值明显低于对照2组,MA值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利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的方式能够实现患者体外循环改善,对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能够满足操作时间长且复杂的心脏大血管手术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 分离回输 心脏大血管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库、自体血液回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民庆 周立平 徐中和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1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用及自体血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月6日~2004年12月12日,我院治疗膝关节置换36例病人、46个膝关节行表面置换手术。其中30例行40个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用及自体血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月6日~2004年12月12日,我院治疗膝关节置换36例病人、46个膝关节行表面置换手术。其中30例行40个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10例病人在术前收集自体血液保存再在术中回输,并收集术后出血及时输注给病人,减少使用同种异体血,统计输血量及术前、术后2天、术后7天血常规,并与未行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同种病人的数据对照。结果:20例单膝置换病人术后回输红细胞150~600ml,平均450ml;10例双膝置换病人术后回输红细胞450~1650ml,平均1060ml,单个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输注同种异体血480ml。合并使用自体血库者术后回输红细胞200~500ml,平均360ml,术后输入同种异体血平均280ml(0~500ml),较未行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同种手术病人输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在行膝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血库及血液回输技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血的输血量,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自体血液回输 血库 术中 自体血回输技术 膝关节表面置换 2003年1月 临床应用效果 术后回输 血液回输技术 2004年 手术安全性 异体血 血量 红细胞 术后应用 置换手术 血液保存 术后出血 手术病人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 被引量:2
6
作者 陶胜来 吴桂珍 殷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观察利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和DY-1060一次性使用腹水浓缩仪,对47例不同病因引起、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观察其尿量... 目的观察利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和DY-1060一次性使用腹水浓缩仪,对47例不同病因引起、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观察其尿量、血浆蛋白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腹围明显减小或腹水消失,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1)。结论经过腹水浓缩回输仪对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腹水浓缩回输 静脉回输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腹水超滤浓缩 后静脉 自体 一次性使用 血浆总蛋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百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观察自体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方法 3 1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利尿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观察腹水回输前后尿量、腹水蛋白及血浆蛋白改变。结果 治疗后所... 目的 观察自体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方法 3 1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利尿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观察腹水回输前后尿量、腹水蛋白及血浆蛋白改变。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腹胀减轻,体重减轻,尿量增多,血浆蛋白及腹水蛋白均升高(P <0 .0 1)。结论 采用闭路循环式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腹腔回输治疗 疗效观察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自体腹水浓缩 闭路循环式 支持治疗 常规治疗 腹水回输 血浆蛋白 体重减轻 尿量增多 腹水蛋白 治疗后 患者 白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接受高精度直流电刺激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钱花 宋晨霞 +3 位作者 费龙才 张丽 王晨晨 王媛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接受高精度直流电刺激仪(HD-tDC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 目的 研究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接受高精度直流电刺激仪(HD-tDC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的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自知力评定量表(SAI),及精神分裂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 干预前,两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I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I、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I、T-A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I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不良反应、动力/精力、心理社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不良反应、动力/精力、心理社会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自知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高精度直流电刺激仪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综合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9
作者 赵楠 陆江涛 +4 位作者 贺玲 陈晓玲 张文杰 张大发 唐宗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APP组66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24 h(T1)、术后48 h(T2)及术后72 h(T3)凝血指标及肝肾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PLT)水平、异体血输注量、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纵隔引流量、ICU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T1-T3时,APP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non-APP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non-APP组(P<0.05);观察术后肝功能参数,与non-APP组相比,APP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在T1、T2时相对较低(P<0.05),乳酸脱氢酶(LDH)在T1、T2、T3时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T1时较non-APP组低(P<0.05);观察术后肾功能参数,APP组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在T1、T2、T3时均显著低于non-APP组(P<0.05);从血液保护角度考虑,相比于non-APP组,T1时APP组PLT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且APP组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注量相对较少(P<0.05);观察术后转归情况,与non-APP组相比,AP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长缩短,住院总费用更低,术后24 h纵隔引流量更少(P<0.05);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APP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non-APP组(P<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能有效改善ATAAD患者凝血功能,对术后肝肾功能保护、血液保护作用明显,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和转归。另外,此项技术的开展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保护 血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 张秀青 +2 位作者 杨艳芳 鲍淑敏 张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3期2573-25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给予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泵注。观察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前30 min(T_(0))、自体血回输6 h(T_(1))、自体血回输12 h(T_(2))和自体血回输24 h(T_(3))时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差异,手术前后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回输血量和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和T_(3)时,两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T_(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和T_(3)时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两组皮质醇水平均较T_(0)升高,T_(3)时,两组皮质醇较T_(0)降低,T_(1)、T_(2)、T_(3)时,两组NE和E水平均较T_(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和T_(3)时皮质醇、NE和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 d时MMSE评分为(26.06±1.00)分,高于对照组[(24.82±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缓解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椎手术 自体血回输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机体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嘉新 黄绍农 +3 位作者 陈建颜 郑永辉 陈志聪 王心田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8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液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26例,A组14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12例为对照组完全输注库血补充。结果A组回收原血(1488.4±392.7)ml,回输洗涤红细胞(746.2&...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液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26例,A组14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12例为对照组完全输注库血补充。结果A组回收原血(1488.4±392.7)ml,回输洗涤红细胞(746.2±21.6)ml,A组所有病例在术中均未输库血和血浆;节约用血19350ml,对照组出血量(1398.2±414.7)ml,输异体血(723.1±289.2)ml。两组输注后PH值均有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对电解质、PT、APTT及ACT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液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酸碱值 电解质 凝血功能 术中自体血回输 血液酸碱值 自体血回输技术 机体 择期手术病人 注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积血回输65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东雷 龚宏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腹腔内积血回输 自体血回输 回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改善重症肠瘘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敏艺 庆敏 +2 位作者 姚红林 赵泽华 喻珊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个瘘的重症肠瘘病人。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照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在肠内营养干预后14 d收集指标比较两组差异,营养状况指标包括BMI、血清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炎症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以及ICU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14 d干预组血清总蛋白为(71.55±7.00)g/L、血红蛋白为(106.64±15.59)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MI为(21.83±4.44)kg/m^(2),对照组为(19.64±3.1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方面,干预组CRP水平为(35.71±27.77)mg/L,对照组为(56.78±5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L-6水平为(30.20±24.47)pg/mL,对照组为(76.18±54.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减少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液回输 分段式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 肠瘘 多个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刘永宏 张小利 +3 位作者 陈志平 郭衬好 卢钊锴 梁浩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行异体输血,... 目的:探究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行异体输血,研究组行自体血回输。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输血反应发生率以及失血和输血情况。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更短(P<0.05);两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OP)均更低(P<0.05)。两组术中总失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输血量更少(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输血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自体血回输 异体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Fbg、RDW及hs-CRP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王超 张秀青 +2 位作者 杨艳芳 鲍淑敏 张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腰椎手术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腰椎手术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麻醉加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给药后15 min(T_(1))、手术结束时(T_(2))和术后2 h(T_(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和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指标[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异系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_(0)、T_(1)、T_(2)、T_(3)的HR、MAP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7.730和165.271,均P<0.05);②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7.940和104.127,均P<0.05);③两组患者HR、MA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79和9.019,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和24 h的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399,P<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41,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3,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和24 h的MMSE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366,P<0.05);②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686,P<0.05),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相对认知功能较好;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45,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TNF-α、IL-6、hs-CRP、Fbg、PT、RDW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自体血回输在腰椎手术中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提高认知功能,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右美托咪定 自体血回输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液内回输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机体免疫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国英 王艳 +1 位作者 鹿岑丹 伍铭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5-1620,共6页
目的 评价超滤液内回输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FR)对尿毒症患者机体免疫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透析中心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分为4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HD+血液灌溉(... 目的 评价超滤液内回输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FR)对尿毒症患者机体免疫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透析中心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分为4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HD+血液灌溉(HP)组、HFR组。整个治疗周期包括1个月的洗脱期和9个月的观察期,其中洗脱期4组均行常规HD治疗,观察期HD组行常规HD治疗,HDF组行HDF治疗,HD+HP组在HD组的基础上行HP治疗,HFR组行HFR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安全性(血常规、血压)、体内毒素量、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临床耐受性、临床疗效,于治疗3、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透析充分性。结果 治疗结束后4组磷、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瘦素(L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降低,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白蛋白(ALB)、血浆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红细胞(RBC)-C36受体花环素(C3bRR)、红细胞免疫调节促进因子(RFER)明显升高,改良主观综合性评估法(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估(MIS)、RBC-免疫复合物(IC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率(RFIR)明显降低;且4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组透析充分性均提高,且4组中以HFR组提高最为显著(P<0.05)。4组临床耐受性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R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HDF组、HD+HP组(P<0.05);HD组、HDF组、HD+HP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在最大程度上清除尿毒症患者机体毒素,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机体免疫障碍和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液内回输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 免疫障碍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秀青 王超 +2 位作者 杨艳芳 鲍淑敏 张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2期2461-2464,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腰椎手术,并进行自体血回输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腰椎手术,并进行自体血回输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0.5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15 min,后以0.5μg/kg维持,观察组给予1.0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15 min,后以1.0μg/kg维持。比较麻醉诱导前(T_(0))、自体输血前(T_(1))、自体输血后1 h(T_(2))、自体输血后6 h(T_(3))、自体输血后12 h(T_(4))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反应因子[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差异,记录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及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5 d内发生率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T_(1)、T_(2)、T_(3)、T_(4)时,两组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较T_(0)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的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时,两组丙二醛均较T_(0)时升高,SOD均较T_(0)时降低,观察组T_(1)、T_(2)、T_(3)、T_(4)时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丙二醛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及术后48 h VAS评分分别为(19.05±3.74)次、(1.87±0.21)分、(1.71±0.20)次,均低于对照组[(21.12±4.28)次、(2.12±0.25)分、(1.93±0.21)次],术后5 d的POCD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累计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腰椎手术自体血回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降低POCD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右美托咪定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腰椎手术 不良反应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陈吉祥 李玉琴 +2 位作者 移琪霞 袁涛 谢朝晖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O3-AHT)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以期为PHN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住院治疗的90例PHN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O3-AHT)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以期为PHN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住院治疗的90例PHN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O3-AH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匹滋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气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O3-AHT有助于减轻PHN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脉冲射频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睡眠质量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19
作者 吴新俊 林生 +1 位作者 郑伟 黄小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脊神经射频治疗,观... 目的:探究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脊神经射频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及CD4^(+)/CD8^(+))。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7 d后,观察组VAS评分构成均优于对照组,疼痛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 d后,观察组CD8^(+)均低于对照组,CD3^(+)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调控机体免疫,因此在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射频治疗 免疫三氧血回输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机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敏 李津杞 +1 位作者 邱丽玲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各项指标,为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中行自体血回输的180名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各项指标,为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中行自体血回输的180名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和无异体输血组,分别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术后24 h的临床检验指标。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0,95%CI:1.058~1.165, P<0.05)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OR=1.062,95%CI:1.038~1.086, P<0.05)是异体输血的危险因素,术前Hb含量(OR=0.910,95%CI:0.868~0.953, P<0.05)是保护因素。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前24 h的RBC(4.16±0.73vs4.52±0.71)×1012/L和Hb(120.94±17.97vs136.57±19.33)g/L比无异体输血组低,术后24 h的RBC(3.51±0.53vs4.13±0.78)×1012/L、Hb(114.15±11.68vs124.79±14.96)g/L及血小板计数(124.28±32.11vs148.29±26.62)×109/L均低于无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年龄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是自体血回输中加输异体血的危险因素,术前Hb含量是保护因素,术前需评估患者指标对症治疗,减少术中异体血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体血液 血液回输 异体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