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
马梅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
|
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
马燕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
许峰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从近年来回族作家的创作看当代回族文学的发展趋势 |
马燕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5
|
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接受研究 |
海晓红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16 |
0 |
|
6
|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之比较 |
惠继东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7
|
《回族文学》课程开发与实践 |
丁一清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2 |
0 |
|
8
|
族性视野下的多元空间——以新时期回族文学为中心 |
林琳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9
|
论回族文学中阿訇形象的精神流变 |
王继霞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0
|
百年回族文学价值述略 |
王继霞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11
|
回族文学民族审美特征成因初探 |
王继霞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2
|
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中国化——以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为例 |
李艳超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3
|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 |
伊言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4
|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 |
马有义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5 |
3
|
|
15
|
新时期以来青海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 |
蒋玲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文化成因 |
马有义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4 |
0 |
|
17
|
伊斯兰教艺术观与回族文学创作 |
马燕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
1999 |
1
|
|
18
|
试论伊斯兰教对回族文学的影响 |
马有义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9
|
浅谈回族文学语言的民族特色 |
杨峰
|
《新疆社会科学》
|
1983 |
1
|
|
20
|
从文化认同角度浅议新疆当代回族文学的建构与缺失 |
马海燕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