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梅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回族文学概念的界定偏向于血统,致使研究疏离了文化;新世纪才出现了不以民族性遮盖宗教叙事的专题研究。《回族文学》期刊在新世纪彰显"文化性"的办刊理念,开始突出对宗教内涵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当代回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创作与发展既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同时也呈现出它所独有的一些民族审美文化内蕴,从而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领域。
关键词 当代回族文学 文学创作 审美特征 中国 民族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作品《清水里的刀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族文学重要的收获。这部作品发表距今已近20年,但对这部小说的批评与阐释却与日俱增。整合这些评论文章,可以发现,评论者在对小说的解读过程... 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作品《清水里的刀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族文学重要的收获。这部作品发表距今已近20年,但对这部小说的批评与阐释却与日俱增。整合这些评论文章,可以发现,评论者在对小说的解读过程中存在着意义过度阐释、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认知错位等问题,这类问题俨然已成为当代回族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要避免当代回族文学批评出现此类问题,提升回族文学批评的学术品质,不仅需要论者谙熟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的知识背景,更要有批判性的眼光和自觉的理论意识,使回族文学批评更好地成为回族文学发展的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里的刀子》 回族文学批评 民族身份 回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年来回族作家的创作看当代回族文学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当代回族文学的创作,虽然处于文学边缘化的位置,但由于其一方面坚守自己民族的精神根脉,另一方面在审美心理、文化结构上进行多元参照,因而使其整体创作不断发展,创作手法日益丰富细腻,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关键词 当代 回族文学 创作 发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接受研究
5
作者 海晓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期171-176,共6页
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由于接受语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接受主体经历了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接受维度也相应地从回族民俗层面逐渐深入到回族的族群情感内里,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发展趋向。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多种... 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由于接受语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接受主体经历了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接受维度也相应地从回族民俗层面逐渐深入到回族的族群情感内里,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发展趋向。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影响误差,使得回族文学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必然的文化过滤这种文化过滤一方面反映出回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彰显了回族文学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文学接受 接受主体 文化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之比较
6
作者 惠继东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3-48,52,共7页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的共同主旨是儒家文化传承和民族信仰表达。口语文学主要书写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在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心理的同时,文学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昭示的是新旧文化并存的现象,体现的是集体精神、诚信品格、进取意识...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的共同主旨是儒家文化传承和民族信仰表达。口语文学主要书写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在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心理的同时,文学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昭示的是新旧文化并存的现象,体现的是集体精神、诚信品格、进取意识和以农为本思想。书面文学主要表现的是回族信仰。东干书面文学借助月亮意象(信仰之月与自然之月兼而有之)完成的民族性建构,汉文化色彩较为明显,这是用以区别中亚地区穆斯林的标志之一;宁夏回族书面文学通过月亮意象(以信仰之月为主,以新月为主,以自然之月为辅)实现的民族性建构,伊斯兰文化色彩更为浓郁,这是用以区分中国主流文化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干文学 宁夏回族文学 口语文学 书面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课程开发与实践
7
作者 丁一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4期34-36,共3页
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推进教育公平。通过对回族文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出回族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原则以及开发的方式,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和课程内容安排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校本课程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性视野下的多元空间——以新时期回族文学为中心
8
作者 林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
进入20世纪后半期,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动态建构过程。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对族性的思考和建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以文学为切入点,从历史场域、景观建构以... 进入20世纪后半期,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动态建构过程。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对族性的思考和建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以文学为切入点,从历史场域、景观建构以及虚拟网络这几大维度探讨新时期以来的带有族性思考的回族书写,不仅与物理意义上的地理范畴再认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文化与哲学意义上自我认知的再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空间书写 回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族文学中阿訇形象的精神流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继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訇形象 回族文学 精神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回族文学价值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继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文章从文学价值角度,论证了百年回族文学在诠释民族精神、求索艺术创新、表达政治诉求、追求超越之美、汲纳多种资源、广借各种传媒、面向广阔未来等七个方面的作用或启示,借以表达对回族文学百年历程的敬意与未来建设的期待。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文学价值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民族审美特征成因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继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从回族文化所具有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属性、回族作家特定的族属身份、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几方面探究了新时期回族文学民族审美特征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民族审美 伊斯兰文化 族属身份 母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中国化——以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艳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6-88,共3页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宗教性,回族文学在吸收阿拉伯穆斯林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独特审美理想,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清洁的审美意象、悲壮而苍凉的叙述方式、崇高而神圣的审美追求,反...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宗教性,回族文学在吸收阿拉伯穆斯林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独特审美理想,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清洁的审美意象、悲壮而苍凉的叙述方式、崇高而神圣的审美追求,反映出回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与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美学 当代回族文学 审美特征 审美意象 精神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伊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5-89,67,共6页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伊言无论是把文学看作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还是把文学看作作家的记忆、志趣、感受和体验在语言文字中的自由表现,或是把文学看作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精神交往的一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再创造过程,...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伊言无论是把文学看作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还是把文学看作作家的记忆、志趣、感受和体验在语言文字中的自由表现,或是把文学看作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精神交往的一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再创造过程,文学活动都可以视作一种心理现象,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创作 民族心理 回族作家 心理素质 《穆斯林的葬礼》 回回民族 民族特色 回族穆斯林 文学欣赏 心理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有义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70-72,107,共4页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由于其复杂的文化成因,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学题材的丰富性;艺术蕴涵的苍凉美与人物形象的崇高美;文学色彩的民族性与独特的宗教性;文本内容的地域性与艺术形式的开放性。
关键词 中国当代 回族文学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青海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玲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9-41,44,共4页
青海真正意义上的回族文学应该从新时期算起,当时青海一些热爱文学的有为之士开始拿起笔,以自己民族的生活为题材创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还显稚嫩,但回族作家却已有了抒发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意识。新时期青海回族文学以新的... 青海真正意义上的回族文学应该从新时期算起,当时青海一些热爱文学的有为之士开始拿起笔,以自己民族的生活为题材创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还显稚嫩,但回族作家却已有了抒发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意识。新时期青海回族文学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大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回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文化成因
16
作者 马有义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由于作家复合型文化结构 ,植根于伊斯兰文化内核的创作本质 ,民间艺术文化的滋养与借鉴 ,中外文艺思潮的冲击与影响 ,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成因。
关键词 中国 当代回族文学 伊斯兰文化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教艺术观与回族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
一个民族的文学创作 ,不能不受到该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回族文学中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 ,都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点 :伊斯兰教艺术观的影响。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艺术观 回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伊斯兰教对回族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有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2-64,64-65,共5页
试论伊斯兰教对回族文学的影响马有义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许多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影响着诸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有着特... 试论伊斯兰教对回族文学的影响马有义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许多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影响着诸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有着特殊的作用。伊斯兰教一直就伴随着回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回族文学 回族作家 心理素质 穆斯林的儿女们 哲合忍耶 社会生活 民间文学 文化积淀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回族文学语言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峰 《新疆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回族文学,是我国多民族文学百花园中一枝奇葩。但随着它的形成、发展和被承认以来,回族文学的民族特色问题也就同时被提出来了,并且成为一切研究和致力于回族文学创作的同志们所关心和一再强调的问题。这是因为一定文学的民族特色,是一... 回族文学,是我国多民族文学百花园中一枝奇葩。但随着它的形成、发展和被承认以来,回族文学的民族特色问题也就同时被提出来了,并且成为一切研究和致力于回族文学创作的同志们所关心和一再强调的问题。这是因为一定文学的民族特色,是一定民族文学独立存在和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依据和标志。回族文学,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或者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就不能称其为回族文学,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更谈不上提高和繁荣了。所以和任何一种民族文学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色 回族文学 民族文学 民族特点 兄弟民族 文学创作 现代语言 语言特色 文学范畴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认同角度浅议新疆当代回族文学的建构与缺失
20
作者 马海燕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84-87,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中,回族文学占据了不可忽略的位置。文学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反映出本族文化在当前时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回族文学的发展亦为受众开启了窥见回民族历史文化及民族心理的窗口。新疆当代回族文学也以一种生机勃勃的状...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中,回族文学占据了不可忽略的位置。文学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反映出本族文化在当前时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回族文学的发展亦为受众开启了窥见回民族历史文化及民族心理的窗口。新疆当代回族文学也以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发展着,其在文学史建构的尴尬与发展方面的缺失,从侧面反映出新疆回族文学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以及当前回民族在文化认同本身不得不说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建构 缺失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