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戴慧寒 王健 +1 位作者 杨红春 张海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81-583,587,共4页
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 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上肢三角肌前部的AEMG和MPF均值明显小于健侧,运动负荷对各组观察肌肉MPF时间序列曲线斜率变化均无明显实验效应。结论:静态运动负荷条件下脑卒中患者患侧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振幅降低,频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四肢肌肉 电信号特征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病人四肢肌肉量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立琴 路潜 +1 位作者 苏春燕 汪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四肢肌肉量变化情况,分析四肢肌肉量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纵向随访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117例腹膜透析病人透析前和透析12个月后的体重、体脂肪量、四肢肌肉量等情况,同时收集病人资料、血生化指...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四肢肌肉量变化情况,分析四肢肌肉量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纵向随访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117例腹膜透析病人透析前和透析12个月后的体重、体脂肪量、四肢肌肉量等情况,同时收集病人资料、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状况等资料,之后随访本组病人的生存状况。采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推荐的标准,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四肢肌肉量不足。结果:与透析前比较,透析12个月后本组病人的四肢肌肉量明显减少(P<0.001),19例(16.2%)有四肢肌肉量不足,比例高于透析前(10例,8.5%,P=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四肢肌肉量不足病人的生存状况比正常者差(χ2=16.58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四肢肌肉量不足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透析治疗的延续,腹膜透析病人四肢肌肉量减少,四肢肌肉量不足者比例增加。除了年龄、合并糖尿病外,四肢肌肉量不足是腹膜透析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人体成分分析 四肢肌肉 肌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肌肉间血管瘤的诊治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献南 李毅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肌肉间血管瘤临床诊断、误诊及治疗问题。方法 :对 1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四肢肌肉间血管瘤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发病年龄、部位、临床表现、体征特点及有关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和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结果 :30岁以下占... 目的 :探讨四肢肌肉间血管瘤临床诊断、误诊及治疗问题。方法 :对 1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四肢肌肉间血管瘤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发病年龄、部位、临床表现、体征特点及有关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和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结果 :30岁以下占 82 .35 % ,下肢占 76 .4 7%。以局限性疼痛、局部肿块的临床症状、体征为主 ,运动后疼痛加重、肿块增大为特点。术后随访 11例 ,复发 1例。结论 :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下肢多于上肢 ,体积小位置深的肿瘤易误诊。X线平片和 B超有诊断价值 ,MRI能确诊 ,同位素扫描对术后复发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 ,切除不彻底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 血管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四肢肌肉萎缩的神经纤维瘤病Ⅱ型1例
4
作者 刘俊艳 王世彤 +1 位作者 李育臣 王瑜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23-223,共1页
患者,男44岁,进行性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12年,加重伴耳鸣、听力减退2年,于2002年2月28日以四肢肌肉萎缩原因待诊收住院.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四肢肌肉萎缩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病例 误诊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肌肉的形态观察及其测量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振东 林奇 安世德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根据国人体质调查,肌电图、针灸穴位及运动医学等需要,对15具男性成年尸体的四肢肌肉进行了解剖观察。按Hrdlicka’s标准进行了测量。1.身长全距150—172厘米,均值166±0.99厘米.腹上角全距75—100度,均值100.03度,属矮胖型。2.测量... 根据国人体质调查,肌电图、针灸穴位及运动医学等需要,对15具男性成年尸体的四肢肌肉进行了解剖观察。按Hrdlicka’s标准进行了测量。1.身长全距150—172厘米,均值166±0.99厘米.腹上角全距75—100度,均值100.03度,属矮胖型。2.测量出15具尸体的120块四肢肌肉的长度、宽度及厚度的平均值。3.该研究为120块四肢肌肉的体表投影—体表定位点,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和各项测量值的实际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 尸体 长度 形态观察 体表定位 测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罗辉敏 田爱红 刘肖莲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9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介入性超声检查结果.结...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介入性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介入性超声检查显示,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中有1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2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内积液),26例为岗上肌炎,25例为腱鞘炎,277为例腱鞘囊肿;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介入性超声诊断漏诊1例,误诊1例.341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652次操作,其中642次(98.47%)操作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性超声诊断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中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可作为临床介入性诊治疾病的一种重要影像引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操作 超声诊断 四肢肌肉 骨关节疾病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云霞 潘宏华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介入性超声检查的结果。...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介入性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介入性超声检查准确性为94.17%、敏感性93.75%、特异性94.64%,Kappa值为0.883。介入性超声检查的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5.24%。结论对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性超声诊断效果较好,准确率、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 四肢肌肉骨关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窒息死亡时背部和四肢肌肉出血的法医学意义
8
作者 李兴安 王学勤 +1 位作者 于嘉源 张忱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机械性窒息死亡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是一类常见的暴力性死亡。其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有时难以确定,如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或有伪装存在,尸体已腐败,特别是水中尸体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解剖背部和四肢部作为各种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必... 机械性窒息死亡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是一类常见的暴力性死亡。其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有时难以确定,如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或有伪装存在,尸体已腐败,特别是水中尸体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解剖背部和四肢部作为各种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必解部位,即每尸必解,每解必全。并对大连市15年间发生并确认为机械性窒息死亡不同年龄、性别的尸体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窒息 法医学意义 法医学尸体检验 死亡方式 四肢肌肉 窒息死亡 案件性质 四肢 死亡案例 暴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超声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景芝 胡军利 侯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862-1863,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18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行介入性超声,分析其效果。结果 118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包括关节腔积液22例、强直性脊柱炎25例、肩周炎30例、肌腱炎或肌腱病12例...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18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行介入性超声,分析其效果。结果 118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包括关节腔积液22例、强直性脊柱炎25例、肩周炎30例、肌腱炎或肌腱病12例、四肢腱鞘炎29例;118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171次操作,169次(98.8%)操作顺利完成,治疗结束后随访,未发现有神经损伤、感染、出血患者。结论介入性超声可作为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疗的首选影像引导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 四肢肌肉 骨关节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肌肉的体表定位点——同身等分法的应用
10
作者 薛振东 安世德 +1 位作者 王克模 林奇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利用学生实地解剖后的15具西安地区成年男性尸体,进一步对120块四肢肌肉详细解剖和观察,按Hrdlicka′s的标准。用Martin直脚规、探针、软尺等器械进行测量,用其肌腹测量值初步确定体表定位点。肌肉体表定位点的确定方...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利用学生实地解剖后的15具西安地区成年男性尸体,进一步对120块四肢肌肉详细解剖和观察,按Hrdlicka′s的标准。用Martin直脚规、探针、软尺等器械进行测量,用其肌腹测量值初步确定体表定位点。肌肉体表定位点的确定方法有二:1.肌腹测量值的体表定位点将尸体上每块肌肉的丰隆处或肌腹中点的测量值,与体表标志或自然纹理的近端或远端的距离均值(标于图1—4每块肌肉后)投影于活体体表-肌腹测量值的体表定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定位 等分法 同身 四肢肌肉 肌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四肢肌肉疾病的应用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霞 叶海燕 宋明月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5期2804-2806,共3页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肌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均经手术或术后病理证实,且全部接受超声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或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四肢肌肉疾病经手术或术后病理证实主要有...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肌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均经手术或术后病理证实,且全部接受超声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或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四肢肌肉疾病经手术或术后病理证实主要有四肢肌肉局部或完全撕裂、肌肉血肿、肌腱断裂、肌肉脓肿、肌腱炎、肌层肿瘤(纤维瘤、脂肪瘤及血管瘤等),超声诊断符合55例、不符合5例,符合率高达91.67%。超声诊断在四肢肌肉疾病中能取得重要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高达90%以上,而且能检出四肢肌肉疾病的具体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四肢肌肉 疾病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超声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屠殿奇 张娜 +1 位作者 朱云丽 张艳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720-722,726,共4页
目的:探究介入性超声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价值。方法:以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共计200例,为研究的对象,时间所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为其实施介入型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介入性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分... 目的:探究介入性超声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价值。方法:以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共计200例,为研究的对象,时间所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为其实施介入型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介入性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经介入性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检查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介入性超声检查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接受介入性超声检查,可较好检出疾病,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 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乐 珊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有效性。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 目的:分析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有效性。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突然用力、急性运动或者明显外力撞击等损伤史存在,高频超声诊断出小腿三头肌撕裂6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撕裂6例,跟腱断裂8例,髌腱撕裂12例,股四头肌肌腱撕裂18例,这与术中探查结果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有低回声或者无回声现象出现,也就是表明形成了血肿。结论: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有效性显著,该诊断方式能够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值得将其进行广泛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肌腱 急性闭合性损伤 高频超声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肢肌肉痛性痉挛为表现的肺癌合并低钠血症1例
14
作者 刘维莉 孟庆义 贾菱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60-60,共1页
患者女性,60岁,因发作性四肢肌肉痛性痉挛6小时于99年4月20日22:30来诊。自述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下肢肌肉痉挛性疼痛,尤以夜间为著,常被痛醒;持续约5~10min,给予按摩后可缓解。发作部位不固定,但以下肢为著.有... 患者女性,60岁,因发作性四肢肌肉痛性痉挛6小时于99年4月20日22:30来诊。自述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下肢肌肉痉挛性疼痛,尤以夜间为著,常被痛醒;持续约5~10min,给予按摩后可缓解。发作部位不固定,但以下肢为著.有时累及上肢,发作时手足呈伸展状。并有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莲渐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痛性痉挛 临床表现 肺癌 低钠血症 病例报告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明明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肌肉骨骼超声检测方式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临床诊断时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首先接受常规CT检查与X线检查,并予以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数据结果差异。结果①在超... 目的观察分析肌肉骨骼超声检测方式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临床诊断时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首先接受常规CT检查与X线检查,并予以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数据结果差异。结果①在超声引导下,对86例患者共进行210次操作,共计202次顺利完成,成功率达到96.19%;8次未能取得成功的操作均为“未将利多卡因麻醉药物注入腱鞘内”,异常情况发生概率为3.81%。②常规CT、X线方式仅仅检测出3例隐匿性骨折,相较于肌肉骨骼超声检测出具的15例隐匿性骨折结果,常规检测模式明显占据劣势;在成像、骨折线、微弱骨折碎片、骨关节邻近组织脉络四项清晰度指标检测方面,常规检测方式的得分分别为(6.28±1.24)分、(7.62±0.45)分、(5.31±0.41)分、(6.12±0.52)分,均显著低于介入性超声检测方式的(9.05±0.14)分、(9.21±0.11)分、(8.63±0.33)分和(9.11±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方式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时,得出的检测结果具备较高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超声诊断 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 隐匿性骨折 介入性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庞群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4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对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2例四肢肌肉、肌腱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高频超声的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比较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 目的:探讨对四肢肌肉、肌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2例四肢肌肉、肌腱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高频超声的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比较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6.9%,常见表现是肌肉或肌腱连续性中断、低回声或无回声等。结论:对四肢肌肉、肌腱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推荐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肌腱 闭合性损伤 诊断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肢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例报道
17
作者 郜立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多发性硬化(MS)临床症状体征多种多样,但肌肉萎缩者少见,现就我院以四肢肌肉萎缩、无力为主要表现的一例MS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四肢肌肉萎缩 多发性硬化 主要表现 症状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的四肢肌肉
18
作者 王建达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5年第2期10-10,共1页
人类手脚的动作是由肌肉控制的,人类肌肉对四肢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能力。那么机器人如何才能拥有这种控制能力呢?一种新型的四肢肌肉可以满足机器人对四肢控制方面的要求。四肢肌肉是一种新型的传动装置,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简单... 人类手脚的动作是由肌肉控制的,人类肌肉对四肢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能力。那么机器人如何才能拥有这种控制能力呢?一种新型的四肢肌肉可以满足机器人对四肢控制方面的要求。四肢肌肉是一种新型的传动装置,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简单方便、易于控制且力量极大等特点。最小的四肢肌肉直径仅有9mm,最轻重量为5g。它能够象人类的肌肉一样从快速运动中解脱出来,迅速减缓运动速度并且作出准确动作。另外四肢肌肉的力量很大,在4bar的压力下能够提起210kg的重物而其本身的直径只需30mm。四肢肌肉由一条结实的塑性网和套在其内的橡胶管组成。当用低压压缩空气充气时,四肢肌肉就会象人类肌肉一样长度缩短。典型的四肢肌肉的力量重量比大约为400:1,大大地超过了直流电机16:1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四肢肌肉 传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季超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11-113,共3页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四肢肌肉萎缩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按摩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较高,护理后的康复...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四肢肌肉萎缩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按摩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较高,护理后的康复良优率较好;护理后患者的SF-36、GCQ指标显著提升,SAS、SDS、VAS指标显著下降,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摩护理方式可以缓解四肢肌肉萎缩患者疼痛感,患者的康复良优率较高,临床的综合护理依从率较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护理 患者四肢肌肉萎缩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增强减影MR血管造影在四肢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仁法 丁晖 +4 位作者 胡军武 冯定义 朱南刚 朱文珍 王承缘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70-771,共2页
目的 研究三维增强减影 (3DCES)MR血管造影 (MRA)在诊断四肢肌肉骨骼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四肢肌肉骨骼病变行 3DCESMRA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使用GE 1.5T磁共振仪 ,用二维多相位快速梯度回波 (2DFMPSPGR)行矢状定位 ,采用... 目的 研究三维增强减影 (3DCES)MR血管造影 (MRA)在诊断四肢肌肉骨骼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四肢肌肉骨骼病变行 3DCESMRA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使用GE 1.5T磁共振仪 ,用二维多相位快速梯度回波 (2DFMPSPGR)行矢状定位 ,采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3DFSPGR)行冠状面平扫后 ,再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并用相同方式扫描 ,每次 32s完成 ,最后在工作站进行增强前后减影处理 ,并可任意重建MR血管减影图像。结果  15例中血管病变 6例 ,软组织肿瘤 3例 ,良性骨肿瘤 1例 ,类肿瘤样病变 2例 ,恶性骨肿瘤 3例 ,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结论 该检查方法是肌肉骨骼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该检查方法安全、无创伤 ,并且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肌肉骨骼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维增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