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酸低温水洗改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春山 宋佳 +1 位作者 邱莉 张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2-1555,共4页
通过对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的平均粒径在18 nm的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 通过对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的平均粒径在18 nm的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60℃的反应温度进行改性处理,以蒸馏水进行洗涤时,得到的油酸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最好、磁响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改性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低温 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8
2
作者 田明达 朱朝敏 +2 位作者 罗聪 龚梦嘉 毕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进行形态学观察;用10 μ...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进行形态学观察;用10 μg/mL的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悬液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普鲁士蓝染色观察2种SPIONs在细胞内的分布;用不同浓度(0、25、50、100和200 μg/mL)的2种SPIONs分别处理A549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2种SPIONs染毒A549细胞48 h时,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2种SPIONs均呈类球形结晶,粒径20~30 nm,此时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之间的热振动能足以克服磁吸引力而呈现超顺磁性。(2)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可见蓝色沉着,说明2种SPIONs均可进入A549细胞内。(3)MTT检测结果显示壳聚糖SPIONs对细胞生长几乎无抑制,而200 μg/mL 油酸钠SPIONs在48 h和72 h时对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4)200 μg/mL壳聚糖SPIONs染毒细胞的上清液中LDH活性稍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 μg/mL和200 μg/mL油酸钠SPIONs染毒细胞的上清液中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相同浓度壳聚糖SPIONs染毒组(P〈0.05)。(5)DAPI凋亡检测显示,壳聚糖SPIONs染毒细胞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油酸钠SPIONs染毒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核皱缩及胞核碎裂现象,且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SPIONs与油酸钠SPIONs相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壳聚糖 油酸钠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3
作者 邓培红 刘晓鹏 +1 位作者 贺全国 李俊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1-77,共7页
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香草醛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支持电解质、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对香草醛伏安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 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香草醛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支持电解质、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对香草醛伏安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香草醛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0.1mol·L^(-1) HCl溶液中,香草醛在约936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相比,峰电位负移,峰电流显著增加,说明该修饰电极对香草醛的电化学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增敏作用。利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定量分析,峰电流与香草醛的浓度在1.0×10^(-7) mol·L^(-1)~1.0×10^(-5) mol·L^(-1)和1.0×10^(-5) mol·L^(-1)~1.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8)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 香草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增强二氢卟吩e6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声动力治疗效果
4
作者 张鹏 陈姿含 +3 位作者 任中玉 陈剑娇 陈汉仁 文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2-708,共7页
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PION)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在胶质瘤中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高温降解法和相转移法制备PEG-Fe_(3)O_(4)@Ce6复合纳米粒子(PION@E6),用水合粒径分析、透射电镜、胶体稳... 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PION)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在胶质瘤中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高温降解法和相转移法制备PEG-Fe_(3)O_(4)@Ce6复合纳米粒子(PION@E6),用水合粒径分析、透射电镜、胶体稳定性分析、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对PION@E6进行鉴定。CCK-8法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构建BALB/c-nu裸鼠胶质瘤U251细胞移植瘤模型,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术及磁共振成像(MRI)观察PION@E6及Ce6在移植瘤中的潴留时间,比较PION@E6声动力治疗组及Ce6声动力治疗组的第28天生存情况及肿瘤体积。结果:PION@E6的核心粒径为10 nm、水合粒径为(37.86±12.90)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吸收光谱及XRD图谱显示Ce6已经负载到Fe_(3)O_(4)纳米粒子上。与Ce6声动力组比较,PION@E6声动力组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荷瘤裸鼠胶质瘤U251细胞移植瘤治疗实验结果显示,与Ce6声动力治疗组比较,PION@E6声动力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潴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存活的裸鼠数显著增多,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Fe_(3)O_(4)纳米粒子对Ce6介导的胶质瘤U251细胞声动力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U251细胞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二氢卟吩e6 声动力疗法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与应用
5
作者 孙镇镇 《中国粉体工业》 2017年第5期5-7,共3页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呈黑色或灰蓝色,其化学性能稳定,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却受到很多限制,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其表面修饰方法...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呈黑色或灰蓝色,其化学性能稳定,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却受到很多限制,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其表面修饰方法,以扩大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应用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致小鼠肾毒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明娟 马儒林 +7 位作者 王海霞 李毓 胡云华 沈丹洋 杨庆嚎 刘龙龙 安红梅 宋关玲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Ns)致小鼠肾毒性作用。方法 64只雌雄各半的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PIONs(4.5、9.0和45.0) mg/kg·bw染毒组,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连续染毒30 d,染毒结束后计算小鼠肾脏系数,观察小鼠...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Ns)致小鼠肾毒性作用。方法 64只雌雄各半的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PIONs(4.5、9.0和45.0) mg/kg·bw染毒组,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连续染毒30 d,染毒结束后计算小鼠肾脏系数,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切片,测定肾匀浆中肌酐(CRE)含量、尿素氮(BUN)含量、尿酸(U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组小鼠肾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各SPIONs染毒组肾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组织损伤;肾功能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CRE含量逐渐升高(P<0.05),U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1),BU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应激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SOD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升高(P<0.01)。结论静脉注射亚急性染毒条件下,SPIONs可引起小鼠肾功能破坏及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肾毒性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对硫磷在单壁碳纳米管/金-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及其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拥军 吴立生 +2 位作者 师真 朱光辉 王光灿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金-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硫磷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电极对对硫磷具有较好的富集和催化特性,在优化条件下,对硫磷的浓度与其峰电流在2.0×10-9~1.0×10-6 mo... 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金-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硫磷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电极对对硫磷具有较好的富集和催化特性,在优化条件下,对硫磷的浓度与其峰电流在2.0×10-9~1.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0×10-9 mol/L。对1.0×10-7 mol/L的对硫磷溶液平行测定9次的RSD为3.9%(n=9)。用该电极对不同蔬菜样品中的对硫磷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6.0%~10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 纳米粒子-氧化三铁 对硫磷 伏安法
原文传递
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响 赵一阳 +2 位作者 卢晓峰 王海鹰 王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02-2004,共3页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Fe 3O 4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The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Fe 3O 4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The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XRD(X-ray diffraction)and 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the PVP/Fe3O4 nanofibers show that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about 10.5 nm were dispersed in PVP fiber matrices.The 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s in PVP fibers were indeed Fe3O4 nanoparticles.And the TGA of PVP/Fe3O4 nanofiber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the composite was about 36.8%(mass fraction).The PVP/Fe3O4 nanofibers were found to be superparamagnetic.The hysteresis loop at room temperature showed a high saturated magnetization(M s=15.1 emu/g)and a low coercive force(μ c=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磁性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毒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晶 邹琴 +1 位作者 井尧 罗航 《现代盐化工》 2018年第2期53-54,共2页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作用于生物体中时会与动物或人体的细胞直接接触,其带给生物体的毒性不容忽视。文章总结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产生毒性的机理和影响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毒性的因素。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毒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瑜 赵琴娜 +1 位作者 张琴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4,38,共5页
采用固态高速搅拌预混-熔融密炼过程制备了磁性聚丙烯(PP)/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复合材料,并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获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磁... 采用固态高速搅拌预混-熔融密炼过程制备了磁性聚丙烯(PP)/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复合材料,并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获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3O4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5%时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良好,基本呈单颗粒分散;随着Fe3O4含量的增加,粒子在PP基体中团聚程度加剧。Fe3O4和PP在复合材料中保持了各自的晶相结构,但是Fe3O4的加入降低了PP的结晶程度。同时,Fe3O4的加入提高了PP的热稳定性。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Fe3O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线性的依赖关系;矫顽力(Hc)和剩余磁化强度(Mr)均很小,所制得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近似呈超顺磁性;该研究为磁性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Fe3O4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良好分散,并且可以大批量生产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可能促进PP/Fe3O4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和微波吸收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固态高搅预混 熔融共混 热稳定性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包覆四氧化三铁温敏磁性吸水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航超 张素红 +2 位作者 刘生玉 张志强 郭建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34,共5页
通过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了温敏磁性吸水树脂。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接着将Fe_3O_4纳米粒子、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制备成温敏磁性吸水树脂。利用... 通过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了温敏磁性吸水树脂。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接着将Fe_3O_4纳米粒子、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制备成温敏磁性吸水树脂。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通过温度敏感性、溶胀性能和退胀性能的研究发现,温敏磁性吸水树脂的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50℃左右,溶胀吸水倍率为116.74g/g,70℃下30 min能退去质量分数约为77.90%的水分,表现出了良好的吸水性和温敏性。充分溶胀的温敏磁性吸水树脂经过超声30min后Fe_3O_4含量小幅降低,表明其磁性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钠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温敏磁性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四氧化三铁靶向递送尼日利亚菌素诱导细胞焦亡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12
作者 江伟 潘越 +1 位作者 姚和瑞 胡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3期287-293,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孔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合成的多孔Fe_(3)O_(4)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负载尼日利亚菌素,使用含有200μg/mL的Fe_(3)O_(4)@nigericin诱导4T... 目的探讨多孔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合成的多孔Fe_(3)O_(4)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负载尼日利亚菌素,使用含有200μg/mL的Fe_(3)O_(4)@nigericin诱导4T1细胞焦亡,通过CCK8检测细胞杀伤能力,western blot验证焦亡效果。结果合成的Fe_(3)O_(4)形貌均一,光热转化性能好,负载尼日利亚菌素联合光热治疗具有更强的细胞杀伤能力(P<0.001),诱导的焦亡效果更好(P<0.001)。结论多孔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联合光热疗法可以通过诱导焦亡对三阴型乳腺癌产生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一种潜在的新型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焦亡 三阴型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13
作者 董翩翩 颜国强 +4 位作者 宋铭山 李淑香 王彩霞 董平轩 付春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11期17-21,共5页
总结了近年来聚酰胺-胺(PAMAM)修饰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的研究成果。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复合纳米材料在药物载体、核磁成像、酶工程、转基因载体和生物芯片等领域的应用进... 总结了近年来聚酰胺-胺(PAMAM)修饰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的研究成果。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复合纳米材料在药物载体、核磁成像、酶工程、转基因载体和生物芯片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磁性纳米氧化三铁粒子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Fe_3O_4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春华 董平轩 +3 位作者 顾相伶 孙汉文 宋新峰 张彦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1-1444,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粒径为10~20 nm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以树枝状高分子聚酰胺-胺(PAMAM)对SIONP包覆修饰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PAMAMIONP)。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扫描...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粒径为10~20 nm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以树枝状高分子聚酰胺-胺(PAMAM)对SIONP包覆修饰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PAMAMIONP)。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对材料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含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纳米粒子培养液与Hep G2细胞共培养、MTT法来评价粒子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IONP外部包覆PAMAM之后,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明显增强、毒性显著降低,且氨基封端的复合粒子(PAMAM-IONP)细胞毒性小于酯键封端的复合粒子(MA-PAMAM-IO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聚酰胺-胺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GOD/Fe3O4的PLGA纳米粒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疗效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全鲁亚 乔斌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屿 杜之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包裹葡萄糖氧化酶(GOD)/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Fe3O4Nps)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体外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双乳化法制备包裹GOD/Fe3O4的PLGA纳米粒子,对其粒径大小、电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包裹葡萄糖氧化酶(GOD)/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Fe3O4Nps)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体外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双乳化法制备包裹GOD/Fe3O4的PLGA纳米粒子,对其粒径大小、电位、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相关表征进行检测。依据包含的不同纳米粒子设立空白对照组、Fe3O4/PLGA(PF)组、GOD/PLGA(PG)组、GOD/Fe3O4/PLGA(PFG)组;设立不同浓度(0、0.0625、0.125、0.25μg/ml)的PFG纳米粒子组,以验证其毒性作用。检测不同纳米粒子组与Y79细胞共孵育后对Y79细胞的毒性作用、存活情况及活性氧产生情况。结果成功制备出包裹了GOD/Fe3O4的PLGA纳米粒子,其平均粒径为299.3 nm,形态均一呈圆形。纳米粒子与Y79细胞共孵育后被Y79细胞吞噬,产生大量活性氧;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PFG组Y79细胞存活率[(53.648±2.565)%]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28±4.491)%]、PF组[(97.782±17.520)%]、PG组[(87.438±3.537)%](F=21.226,P<0.01);0.25μg/ml的PFG纳米粒子组Y79细胞存活率[(51.770±1.529)%]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0±5.021)%]、0.0625μg/ml组[(85.723±6.903)%]、0.125μg/ml组[(74.535±8.282)%](F=34.593,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FG组Y79细胞大量死亡。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裹GOD/Fe3O4的新型PLGA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活性氧产生能力,能杀死Y79肿瘤细胞,有望成为一种治疗RB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葡萄糖氧化 PLGA纳米粒子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管内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斌斌 欧阳静 杨华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5-1661,共7页
以柠檬酸铁为铁源,采用真空浸渍法和高温热分解法,在天然埃洛石纳米管(Hal)内成功负载了Fe3O4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Hal/Fe3O4),验证产物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提升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Fourier转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透射... 以柠檬酸铁为铁源,采用真空浸渍法和高温热分解法,在天然埃洛石纳米管(Hal)内成功负载了Fe3O4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Hal/Fe3O4),验证产物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提升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Fourier转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A-Hal/Fe3O4复合磁性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检测了A-Hal/Fe3O4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已成功负载在HNTs管内,但有少量的Fe3O4表面被氧化成磁赤铁矿(γ-Fe2O3),造成样品呈黄色;制备的A-Hal/Fe3O4复合磁性材料对5 mg/L的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良好,30 min内的吸附脱色率为98.99%;回收后再次吸附,30 min内的吸附脱色率为94.14%;相比于埃洛石原矿,A-Hal/Fe3O4产物在30 min时的脱色率提升20%以上。同时,负载在埃洛石管内的Fe3O4纳米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可以达到4.7(A·m2)/kg,通过外加磁场的吸引作用,成功将吸附了有机染料分子的复合材料从模拟废水中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复合磁性材料 有机染料 吸附
原文传递
Fe_(3)O_(4)-GO复合纳米纸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威霖 陈玲 +2 位作者 王佳 袁凯 焦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了实现目前实际应用对吸波材料“轻、薄、宽、强”的要求,本工作采用氧化石墨烯(GO)结合磁性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Fe_(3)O_(4))构筑了一类新型的轻质且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复合纳米纸吸波材料,希望其能简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并替代吸波涂料... 为了实现目前实际应用对吸波材料“轻、薄、宽、强”的要求,本工作采用氧化石墨烯(GO)结合磁性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Fe_(3)O_(4))构筑了一类新型的轻质且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复合纳米纸吸波材料,希望其能简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并替代吸波涂料,实现对吸波性能的调控。首先,利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Fe_(3)O_(4)纳米粒子进行有机化修饰,制备了分散均匀、具有电磁双损性能的Fe_(3)O_(4)-GO复合纳米粒子,进而利用溶剂蒸发沉积法制备了GO及Fe_(3)O_(4)-GO纳米纸,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稳定附着在GO片层上,当Fe_(3)O_(4)与GO的质量比为4∶6时,其输入阻抗Zin与自由空间阻抗Z0最为接近,复合纳米纸的阻抗匹配性能最好。Fe_(3)O_(4)-GO复合纳米纸较复合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吸波性能,当Fe_(3)O_(4)与GO的质量比分别为4∶6和5∶5时,在2~18 GHz频段内,反射损耗(RL)值均小于-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复合纳米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磁性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灿 牛姣姣 +3 位作者 谢雅典 胡海良 张建辉 林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3-600,共8页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u^(2+)污染,本研究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使用对Cu^(2+)具有强络合作用的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得到Fe3O4@BPEI磁性纳米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u^(2+)污染,本研究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使用对Cu^(2+)具有强络合作用的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得到Fe3O4@BPEI磁性纳米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结构、尺寸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吸附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进一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成功接枝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最佳吸附条件为pH=6.0、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mg。通过实验数据拟合,Fe_(3)O_(4)@PEI吸附Cu^(2+)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覆盖,在303 K时,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1.24 mg/g。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水体中Cu^(2+)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吸附 Cu^(2+)
原文传递
磁性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甜甜 李亚鹏 +2 位作者 张鹏飞 吴睿 郝亮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1期8-11,共4页
磁/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多功能纳米材料,既具有优良的磁性又具备荧光性能,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氧化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碳量子点。最后制备了磁性/荧光复合纳米材料,并对... 磁/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多功能纳米材料,既具有优良的磁性又具备荧光性能,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氧化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碳量子点。最后制备了磁性/荧光复合纳米材料,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碳量子点 磁性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