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运六气及四时节律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病规律
1
作者 陈冰冰 徐广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876-2882,共7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及四时节律与其后天疾病罹患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二病区门诊就诊的321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出生...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及四时节律与其后天疾病罹患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二病区门诊就诊的321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及四时节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1例PCOS患者的出生日期的季节分布及五运六气的客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天干、岁运及主运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天干为己年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3.1%(42/321);岁运为少土之运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3.1%(42/321);主运为少水之运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5.9%(51/321)。【结论】PCOS的罹患与其出生日期的四时节律无明显相关性,与其五运六气的天干、岁运及主运相关:出生日期天干为己年、岁运为少土之运、主运为少水之运者,后天罹患PCOS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五运六气 四时节律 先天禀赋 发病规律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多维度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史梦茹 王霜 +1 位作者 冯茗渲 杨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5-1239,共5页
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同为《黄帝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都用来在天人相应思想下指导日常养生与防治疾病,二者思想一脉相承,在生命周期节律、观察对象、思想体现、健病认识及诊疗思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五运六气理论在四时节律理... 四时节律与五运六气理论同为《黄帝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都用来在天人相应思想下指导日常养生与防治疾病,二者思想一脉相承,在生命周期节律、观察对象、思想体现、健病认识及诊疗思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五运六气理论在四时节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备更加完善的更迭模式与自稳调节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概括为:五运六气即是四时节律的“加强版”。由此,更易参透五运六气理论的基本内容,也能更深入地把握天人相应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节律 五运六气 多维度 比较 天人相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中“四时节律”运用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叶琳琳 郭静 +2 位作者 郭玉琴 吴启龙 鲁玉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7-448,共2页
叶天士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四时节律"运用至临床实践。本文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医案,对"四时节律"在分析病因病机、指导选方用药、预测疾病... 叶天士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四时节律"运用至临床实践。本文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医案,对"四时节律"在分析病因病机、指导选方用药、预测疾病转归及养生调护等4个方面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四时节律 天人相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四时节律与妇女月经病的诊疗关系
4
作者 郑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5期40-40,共1页
四时季节之更替,气侯之变化,对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与分布影响至为密切。尤其对于女子而言,其经血运行与天地寒暑之气具有相应的关系。故在月经病的诊疗方面当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并以此辅助指导妇女经期的调护。
关键词 四时阴阳节律 月经病 调护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时间节律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中医防治 被引量:6
5
作者 房永健 梁俊薇 +1 位作者 孙蒙 贾晓晨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探索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四时节律、昼夜节律、十二时辰节律的关系,发现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春季和秋季发病率较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在清晨发作或加重,认为这些节律性发作特点均与人体阴阳气血盛衰随自然界四时、昼... 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探索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四时节律、昼夜节律、十二时辰节律的关系,发现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春季和秋季发病率较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在清晨发作或加重,认为这些节律性发作特点均与人体阴阳气血盛衰随自然界四时、昼夜、十二时辰阴阳变化有关。基于上述节律特点,提出中医特色防治方法,如季节交替时服用玉屏风颗粒、早上冷水洗面、夜晚热水浸足、根据好发时辰调整用药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四时节律 昼夜节律 十二时辰节律 发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孟英医案》之“因时制宜”与“舍时从证”新解
6
作者 赵燕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析晚清浙派中医王孟英的时间医学思想。[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筛选《王孟英医案》中涉及“时间”因素之条文并研读,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入手探究“时间”因素的“常”与“变”,以把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 [目的]探析晚清浙派中医王孟英的时间医学思想。[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法,筛选《王孟英医案》中涉及“时间”因素之条文并研读,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入手探究“时间”因素的“常”与“变”,以把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结果]“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构成了王孟英时间医学的核心内容。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相符时,王氏认为需顺从时间因素辨证论治,其内涵有二:顺四时节律施治,顺人体节律施治。当病证性质与时间因素不符时,须舍弃时间因素,从证施治,其内涵有三:舍四时节律从证,舍人体节律从证,舍运气节律从证。[结论]王孟英对“时间”因素的论述丰富而颇具特色,从“因时制宜”和“舍时从证”两个角度论述了“时间”因素在辨证施治中的“常”与“变”,可为当今疾病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并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学术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孟英医案》 中医时间医学 四时节律 人体节律 因时制宜 舍时从证 辨证论治 浙派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令》:农耕民族的人生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薛富兴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133,共11页
《月令》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生存理念、方式的经典文本。它是战国礼家精构的一份理想的国家政治大纲、个体人生规划书,是对中华农耕民族现实生活基本内容的体系化描述,有着严密的时空结构。人类一切文化行为均当严格遵循自然四时节律而... 《月令》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生存理念、方式的经典文本。它是战国礼家精构的一份理想的国家政治大纲、个体人生规划书,是对中华农耕民族现实生活基本内容的体系化描述,有着严密的时空结构。人类一切文化行为均当严格遵循自然四时节律而行乃其核心理念。《月令》表现出的自然政治观念充分体现出中华农耕民族依天立人的人生理念和生存方式,其理想化的生态保护观念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四时节律 农耕文明 依天立人 自然政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时间护理学 被引量:13
8
作者 齐静 《山西中医》 1989年第2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工作者结合现代时间医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传统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时间医学的论述从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和发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中医护理方面,有关时间医学的研究却... 近年来,随着“生物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工作者结合现代时间医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传统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时间医学的论述从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和发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中医护理方面,有关时间医学的研究却为人们所忽视,至今几乎还是空白。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中医护理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中医时间护理学”这一新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时间护理学 超年节律护理 四时节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谈春季养生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柳华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10年第3期44-45,共2页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为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与自然界生息相关.天人是相应的。每个人要使自己很好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只有遵循天地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来...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为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与自然界生息相关.天人是相应的。每个人要使自己很好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只有遵循天地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来顺应人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养生 中医 《黄帝内经》 四时阴阳 宝命全形论 自然环境 自然变化 四时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探析冠心病的中医时间医学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宏宇 刘炳义 +2 位作者 武治彪 石梅 张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35-38,共4页
《黄帝内经》中提出“天人合一”理念,人体的阴阳、气血随外界的昼夜节律、年节律、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呈现周期样变化,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主要内容。基于冠心病患者的病因病机探析阴阳、气血、六淫邪气等方面在昼夜及四时的变化情况,... 《黄帝内经》中提出“天人合一”理念,人体的阴阳、气血随外界的昼夜节律、年节律、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呈现周期样变化,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主要内容。基于冠心病患者的病因病机探析阴阳、气血、六淫邪气等方面在昼夜及四时的变化情况,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呈四时节律冬季、夏季加重,日节律夜间及上午多发,年节律火运太过与水运太过之年、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发病人数最多,时支午时、未时发病人数最多。根据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时间节律选择适合的时间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时间医学 四时节律 昼夜节律 五运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应用中的体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晓春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18-220,共3页
从四时节律及昼夜节律用药两方面,对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强调中医运用方药治疗疾病要因时制宜,附合人体生物钟节律,指出了治病用药的时间规律,为提高疗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中药 时间医学 四时节律 昼夜节律 方药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理思维的动态时空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姜丰 丁芳 《哈尔滨医药》 2008年第6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护理 时空性 护理思维 生命活动 昼夜节律 疾病演变 四时气候 四时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阴阳灾异“节”观念研究
13
作者 张倩云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5-79,共5页
汉武帝以降,以董仲舒天人感应、阴阳刑德说为基础的灾异论不断完善,灾异思想自宣元之际开始大行其道。值得注意的是,遵循四时节律的阴阳灾异论与为政不节制的谴告思想,汉初文景时代已有之,这一点从汉简及百家学说中均可得明证。
关键词 汉简 四时节律 阴阳和合 灾异谴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天人相应”的全息相关
14
作者 杜小林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0-23,共4页
试论“天人相应”的全息相关杜小林几千年来,“天人相应”这一世界观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医疗实践,它着重表述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之间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本文拟以全息相关理论阐述“天人相应”... 试论“天人相应”的全息相关杜小林几千年来,“天人相应”这一世界观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医疗实践,它着重表述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之间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本文拟以全息相关理论阐述“天人相应”的科学意蕴。一、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天人相应 全息相关 四时节律 人体 人与自然界 阴阳学说 信息传导 生理指标 生克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影响四时阳气消长的相关气象要素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广娴 赵博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491-2495,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界四时阳气的构成基础,为中医相关研究提供阳气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五方16个代表城市60年日照和气温数据累年日均值,进行节段趋势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究阳气消长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结果:五方城市的日照、气... 目的:探讨自然界四时阳气的构成基础,为中医相关研究提供阳气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五方16个代表城市60年日照和气温数据累年日均值,进行节段趋势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究阳气消长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结果:五方城市的日照、气温除南方日照从冬至到春分时段,东方日照从夏至到秋分时段与阳气消长趋势相反,其余均符合四时阳气消长趋势;五方气温变化与日照呈明显正相关。日照和气温都是构成自然界阳气的物质基础之一,亦是人体外源性阳气的构成部分。且气温作为构成自然界阳气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自然界四时阳气消长的其中一种参考标准。五方自然界阳气消长的总规律是从大寒到大暑阳气逐渐增加,从大暑到大寒阳气逐渐减少。结论: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天地相参,自然界四时阳气消长规律可运用于诸多理论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 气温 阳气消长 四时节律 气象要素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潘迪 李佶 何云云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584-2588,共5页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包括日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年节律、时辰节律。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发现按照时间节律养生和治疗疾病是中医研究新的突破口。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包括日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年节律、时辰节律。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发现按照时间节律养生和治疗疾病是中医研究新的突破口。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医务工作者多集中于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论著的研究,而对其他的中医类古籍研究较少;较多观点还不能进行系统的原理阐释或者严格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在现代医学界还存在不少质疑;被验证的一些观点只是在某个临床学科中运用。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研究,深入探索人体生理病理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甚至是多中心、多学科之间的合作,探讨作用机制,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并且积极运用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时间学 “天人相应” 节律 节律 四时节律 节律 时辰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春季养生
17
作者 黄柳华 《祝您健康》 2022年第2期20-22,共3页
严冬已过,暖春将临,试将春季如何养生呈献给读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为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与自然界生息相关,天人是相应的。每个人要使自己很好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只有遵循天地四... 严冬已过,暖春将临,试将春季如何养生呈献给读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为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与自然界生息相关,天人是相应的。每个人要使自己很好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只有遵循天地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来顺应人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通过养生之道提高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命全形论 四时阴阳 春温 《黄帝内经》 养生之道 四时节律 素问 自然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