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解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广平 赵建宁 +1 位作者 王与荣 黎介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79-482,共4页
关键词 胸腰椎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 腰椎前路融合术 钢板固定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标准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聂永胜 张镭 +7 位作者 闫鹏伟 宋丽霞 陈大雷 高海艳 王毅博 贺军权 缪祥文 胡亚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因具有优越的反复使用稳定性、超弹性、低杨氏模量、生物体适应性、耐腐蚀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该研究通过介绍政府相关部门已颁布的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紧密相关的标准内容,分析标准的特点和不足。结...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因具有优越的反复使用稳定性、超弹性、低杨氏模量、生物体适应性、耐腐蚀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该研究通过介绍政府相关部门已颁布的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紧密相关的标准内容,分析标准的特点和不足。结果显示,镍钛合金骨板的标准体系较完善、健全和清晰;对于规范镍钛合金骨科内植入器械的生产、检测、使用和产品质量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存在产品标准跟不上产品研发的步伐、标准门槛较低、对产品标准实施力度不够、性能评估不全面和安全性评估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应根据现有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标准参数和技术指标,加强行业标准协同制定和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推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内固定器械 标准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6
3
作者 詹世强 王义生 +2 位作者 马元琛 柯雨洪 林秉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2月,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岁(3~15岁)。完全分节性半椎体30例,部分分...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2月,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岁(3~15岁)。完全分节性半椎体30例,部分分节性半椎体9例。内固定器械包括ISOLA16例、CD-Horizon10例、MOSS-Miami10例、TSRH3例。术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观察手术前后侧凸的矫正率及躯干平衡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5年,平均2.8年,术前冠状面Cobb’s角平均48°,术后13°,末次随访平均13.2°,平均矫正率70.2%。矢状面Cobb’s角术前平均39°,术后12.1°,末次随访12.7°,平均矫正率68.7%。所有患儿植骨融合牢固,躯干平衡良好。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植入物折断及松动、无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曲轴现象。[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对先天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提倡早期手术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畸形 半椎体切除 器械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器械内固定治疗进展型婴儿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峰 吉士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器械内固定 婴儿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附28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君生 孙伟 +2 位作者 朱大成 高健伟 倪义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42-16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华长城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28例,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bb角、顶椎移位旋转、身高的变化及矫正度丢失度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中华长城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28例,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bb角、顶椎移位旋转、身高的变化及矫正度丢失度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57°,术后平均17°。顶椎移位术前平均275cm,术后平均137cm。身高平均增加4cm。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均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和矫正效果,达到脊柱矫形的平衡原则。结论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对矫正青少年脊柱Cobb角40~70°脊柱侧凸疗效满意,有很好的稳定性。特制探子在椎弓根钉置入时有突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 脊柱侧凸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及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贾连顺 魏海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近年来各种新的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推出 ,如何正确选择、合理应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是目前骨科和脊柱外科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自本期开始 ,我们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作连续全面介绍 。
关键词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 适应证 钉板系统 螺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学军 于风章 +3 位作者 孙琳 李成鑫 祁新宇 潘少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观察中华长城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45例 ,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ob角、顶椎移位、顶椎旋转及身高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前Coob角平均64°,术后平均 2 7°... 目的 :观察中华长城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45例 ,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ob角、顶椎移位、顶椎旋转及身高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前Coob角平均64°,术后平均 2 7°。顶椎移位术前平均 2 1 7cm ,术后平均 1 54cm。身高平均增加 6cm。所有患儿在术后 1年均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 ,并保留一定的脊柱活动度 ,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对矫正脊柱Coob角40°~ 70°脊柱侧凸疗效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 脊柱侧凸 青少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研制及临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定华 许立 +1 位作者 徐耀增 王以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02-3203,F003,共3页
目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安全且有效,介绍自行研制的火炬内固定器械及在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中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通过器械生物力学测试,临床治疗14例患者(骨折10例、滑脱4例),对复位及固定效果进... 目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安全且有效,介绍自行研制的火炬内固定器械及在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中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通过器械生物力学测试,临床治疗14例患者(骨折10例、滑脱4例),对复位及固定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胸腰椎骨折均满意复位,腰椎滑脱中3例退行性滑脱未完全复位,1例崩裂性滑脱复位满意,随访均无高度丢失、断钉、松动、椎体滑移加重等并发症。结论:该器械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坚强、稳定,但对腰椎滑脱的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其分离复位间距的适当量化对评价手术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 研制 临床生物力学 研究 胸腰椎骨折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宏志 西中海 +2 位作者 宋传祥 闫福栋 任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不... 目的:探讨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接受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髂腰器械内固定 创伤性 脊柱骨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定华 许立 王以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提高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固定效果 ,简化操作 ,使其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原理。方法 采用 7具成人胸腰椎脊柱固定标本 ,造成椎体骨折 ,用自行研制的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加以固定 ,应用应力分析方法与其他椎弓根内... 目的 提高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固定效果 ,简化操作 ,使其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原理。方法 采用 7具成人胸腰椎脊柱固定标本 ,造成椎体骨折 ,用自行研制的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加以固定 ,应用应力分析方法与其他椎弓根内固定器械作对比。结果 自行研制的火炬 (Torch)椎弓根内固定器械与SF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比Dick明显优越 (P <0 .0 5 ) ,在实验中显示其操作简便性。结论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生物力学性能优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向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器械 生物力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及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永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索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脊柱炎患者98例为对象,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整理手术治疗效果。结果:98例患者... 目的:探索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脊柱炎患者98例为对象,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整理手术治疗效果。结果:98例患者手术时间(165.5±23.1)min,术中出血量(449±74)mL,住院时间(24.2±3.1)d。术后3个月,98例患者的ESR水平和CR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在结核性脊柱炎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彻底清除病灶,稳定脊柱结构,促进患者炎症反应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 椎体间融合 器械内固定 结核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器械复位内固定短节段脊柱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19例报告
13
作者 刘伟 薛向东 龙浩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器械复位内固定 脊柱融合治疗 腰椎滑脱症 短节段 后路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峡部不连 外科技术 治疗效果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现状
14
作者 刘海军 张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9期1468-1470,共3页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高能量暴力造成该部位骨折有增多的趋势,而且伤情更加复杂、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以内固定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类骨折的...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高能量暴力造成该部位骨折有增多的趋势,而且伤情更加复杂、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以内固定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类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尤其在内固定器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就不同内固定器械从其设计构型、材料、内固定方法、作用机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械 骨折固定 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螺钉和钢板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评价
15
作者 陈语 祖启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117-117,142,共2页
目的对颈椎前路钢板、后路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C1-2关节突螺钉、椎弓根螺钉和枕颈部钢板的生物力学特征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spar,Orozco,Roy-Camill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 目的对颈椎前路钢板、后路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C1-2关节突螺钉、椎弓根螺钉和枕颈部钢板的生物力学特征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spar,Orozco,Roy-Camill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颈椎前路钢板、后路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C1-2关节突螺钉、椎弓根螺钉、枕颈部钢板”,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颈椎前路钢板、后路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等器械的生物力学特征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收集到96篇相关文献,2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2篇文献是由于内容陈旧或重复。生物力学实验证实前路钢板在抵抗伸展和侧屈载荷时优于后路钢丝系统。在颈椎后部结构缺失或功能不全造成不稳时,颈椎后路钢板螺钉固定系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对于Ⅱ型齿状突骨折应用直径为4.5mm的Herbert中空螺钉,比采用两枚直径为3.5mm的AO螺钉具有更大的抗扭曲强度。在齿状突骨折伴有明显的旋转和移位不稳时,同时有寰椎横韧带损伤,单独应用后路钢丝技术固定明显地降低融合率。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两个方面来讲,在C2和C7可能更适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结论骨科固定器设计的影响因素很多,用生物力学来评价不同器械的优缺点是一重要方法,前路和后路螺钉和钉板系统成为外科广泛应用的内固定器械,并经过不断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力学 综述文献 颈椎前路钢板 生物力学评价 内固定器械 侧块螺钉 Ⅱ型齿状突骨折 生物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的临床应用体会
16
作者 周晓勇 《伤残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内固定领域,其中,利用有优良的形状记忆功能,高强度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作为体内植入物部分,取代传统的钢板、螺钉、克氏针、钢丝等内植物,具有减少人为性损伤,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内固定领域,其中,利用有优良的形状记忆功能,高强度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作为体内植入物部分,取代传统的钢板、螺钉、克氏针、钢丝等内植物,具有减少人为性损伤,简化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内固定器械 骨科手术 生物相容性 适应证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器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俊超 高明暄 +2 位作者 辛晓明 张帆 骆文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69-74,共6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亦是当今创伤骨科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认识的深入及手术固定材料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现行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主要有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种,二者各有优势,但...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亦是当今创伤骨科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认识的深入及手术固定材料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现行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主要有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种,二者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髓内固定因微创和生物力学的优势逐渐成为主流内固定治疗方式。本文就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器械的设计、优缺点、临床应用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内固定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外固定 内固定 内固定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器械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小强(综述) 郭开今(审校)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保守治疗需制动较长时间,病死率较高,而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器械 应用 老龄化社会 髋部骨折 保守治疗 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器械复位内固定治疗重度L5滑脱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世青 李振宏 +2 位作者 廖永发 庞家省 刘昌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SF器械复位内固定 腰椎滑脱症 治疗 L5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与不锈钢内固定器械的材料生物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鲍侃 达国祖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TINI形状记忆合金 内固定器械 不锈钢 材料生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