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0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1
作者 齐艳 张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HHV-6B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血液及脑脊液中高置信度的HHV-6B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2
作者 齐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 一例39岁男性患者因腹胀、意识不清和无尿入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弥漫性脑水肿,CT高密度处斑块内对比剂蓄积区高密度影面积为38 HU,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SAH、不全性肠梗阻、脓毒症。入院后患者突发双眼上翻、肢体抽搐,降钙素原超过100 ng/mL,血压低,出现感染性休克。采用亚胺培南强化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呈缓慢下降趋势,肾功能恢复正常,腹内压降至正常,尿量逐渐增多,但血小板计数仍呈下降趋势。腰椎穿刺见无色清亮脑脊液流出,脑脊液生化及常规结果均正常,排除SAH及颅内感染可能,考虑头颅CT所示为假性SAH。患者入院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中转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肠管表面脓苔附着、腹腔内大量脓液。患者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意识清楚,复查头颅CT结果正常。患者术后第19天出院,出院3个月随访无特殊不适,再未出现腹痛、腹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李珂 李华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804-809,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1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393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照2∶1比例分为模型组(n=262)和验证... 目的构建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1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393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照2∶1比例分为模型组(n=262)和验证组(n=131)。根据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并发MODS的情况将模型组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组中评估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发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30.67±4.95)分比(27.30±4.55)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5.97±1.03)分比(4.93±0.93)分]、MODS评分[(6.72±1.09)分比(4.98±0.99)分]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乳酸、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白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未并发组(P<0.05)。模型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CPIS、MODS评分及白蛋白、PCT、血乳酸水平均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并发MODS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风险因素建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DS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的一致性良好,模型组和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2、0.8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病人MODS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2;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根据该模型预测MODS发生风险可获得净收益。结论基于APACHEⅡ评分、CPIS、MODS评分及白蛋白、PCT、血乳酸水平构建的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并发MODS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适用性较好,可用于筛查此类病人中的MOD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老年人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人群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4
作者 王洪兰 毛爱红 《生物化工》 202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05例脓毒症的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 目的: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05例脓毒症的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含量,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症并发MODS中的诊断效能。结果:CD3^(+)CD19^(-)T淋巴细胞诊断脓毒症并发MODS的AUC值为0.887,CD3^(+)CD4^(+)T淋巴细胞诊断脓毒症并发MODS的AUC值为0.700,CD3^(+)CD8^(+)T淋巴细胞诊断脓毒症并发MODS的AUC值为0.565;白介素-2(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诊断脓毒症并发MODS的AUC值分别为0.626、0.786、0.750、0.540。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症并发MODS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19^(-)T淋巴细胞诊断灵敏度较高,细胞因子IL-6诊断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一例
5
作者 张芬芬 冯晓萍 张小燕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724-728,共5页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为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疾病,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起病急、进展快、母儿病死率高,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困难,多学科协助诊疗是确保良好母婴结局的关键...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为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疾病,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起病急、进展快、母儿病死率高,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困难,多学科协助诊疗是确保良好母婴结局的关键。本文报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早期识别 多学科协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吴忧 白倩 +1 位作者 葛星峰 曾军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肝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60例感染性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肝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60例感染性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入院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SCr、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18、9.960、80.723、2.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5、4.766,P<0.05);入院28 d,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优化感染性MODS患者肝肾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反应,并能显著减少28 d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肝肾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CVVH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吴春磊 李婧 +4 位作者 邓安彦 黄晏军 周守容 杨香香 王宝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 目的 探讨重症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肾脏代谢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CK、CK-MB、LDH、Scr、BUN、Cys-C、MDA、TNF-α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707、11.641、18.113、34.252、9.852、48.565、8.013、7.304、4.118、8.545、13.326、9.154、2.076,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4.29%vs. 60.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4.29%vs. 11.43%,P>0.05)。结论 重症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应用CVVH联合PE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肝和肾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浆置换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对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45-48,53,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和研究组(n=50,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反应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院内急诊处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明损伤定级法-损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应用在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救治中,能够实现损伤的早期控制,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创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菲菲 周铁君 彭智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8.05±2.62)分低于对照组的(16.51±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分别为(30.08±10.97)%、(1.09±0.01)、(3.98±0.03)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57.62±15.28)%、(1.52±0.09)、(5.88±0.14)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IL-10、IL-6、TNF-α分别为(80.02±10.97)mg/L、(51.97±6.93)ng/ml、(101.03±10.28)ng/ml、(64.55±8.5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4.62±15.28)mg/L、(90.23±10.96)ng/ml、(124.32±8.09)ng/ml、(90.02±12.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体内炎性水平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ICU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
10
作者 金楚楚 金王燕 +1 位作者 戴灵 黄旭华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10-1215,共6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检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ICU收治的脓毒症病人220例,根据有无出现MODS分为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检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ICU收治的脓毒症病人220例,根据有无出现MODS分为对照组和MODS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脓毒症病人出现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拟合风险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ICU脓毒症病人发生MODS 3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qSOFA评分>2分、APACHEⅡ评分升高、降钙素原升高、肌酐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等均为ICU脓毒症病人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预测因子拟合预测模型回归方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4.561,P=0.683,提示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CI(0.729,0.877)],最佳风险截断值为0.347,最大约登指数为0.673,对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0.850,预测准确率为85.45%。结论:本研究在ICU脓毒症病人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基础上,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拟合程度和区分能力,且准确度较高,能为预测ICU脓毒症病人发生MODS风险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4
11
作者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 +16 位作者 解放军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 范利 刘宏斌 曹丰 白永怿 边素艳 高凌根 李婷婷 刘霖 刘荣玉 卢学春 卢艳慧 孙虹 杨光 杨云 印凡 尹西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881-922,共42页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MODSE)是指老年人(≥65岁)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因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因素的激发,序贯或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新发的器官功能障碍或...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MODSE)是指老年人(≥65岁)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因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因素的激发,序贯或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新发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2],其中肺部感染是MODSE的首位诱因,病死率高达75%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感染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战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韩俊 国美娥 +3 位作者 温冉 宋小雪 郭莹霜 李宗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战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174例胸部战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发生组(7... 目的探讨胸部战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174例胸部战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发生组(78例)和未发生组(9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胸部战创伤患者发生MODS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以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与未发生组相比,发生组患者受伤至急诊时间>5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25分、创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16分、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的比例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急诊时间、APACHE-Ⅱ评分、ISS评分、全身炎症反应、APTT、D-二聚体均为胸部战创伤患者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预测胸部战创伤患者发生MODS的风险列线图模型,ROC曲线验证显示该模型的C-index为0.776(95%CI 0.749~0.885),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 0.699~0.873),敏感度为68.18%,特异度为80.28%;校准曲线和标准曲线较贴合,表明所建列线图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受伤至急诊时间、APACHE-Ⅱ评分、ISS评分、全身炎症反应、APTT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可影响胸部战创伤患者MODS的发生,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对胸部战创伤患者MODS的发生进行个体化预测,有助于临床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战创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脏与外周器官的交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13
作者 闫浩杰 邵钧捷 +3 位作者 周晶晶 岳帅 蒋敏 张然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72-476,共5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常常会导致炎症反应失控、能量代谢障碍以及多器官交互作用紊乱,是患者疾病后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器官交互作用是指通过细胞、可溶性物质或神经激素途径介导的器官之间的复杂生物通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常常会导致炎症反应失控、能量代谢障碍以及多器官交互作用紊乱,是患者疾病后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器官交互作用是指通过细胞、可溶性物质或神经激素途径介导的器官之间的复杂生物通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心脏与肠道菌群、肺、肾、肝和大脑等多个组织器官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对MODS的发病机制,器官交互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以及心脏与肠道、肝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不仅有助于早期预测和干预与MODS发生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还将为MODS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脏 器官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Syndecan-1,PTX-3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14
作者 张宏颖 黄开飞 张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73-178,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唐...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9)和非MODS组(n=91),并根据患者入院28天内的生存情况,将MODS组分成存活组(n=21)和死亡组(n=2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Syndecan-1和PTX-3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yndecan-1和PTX-3对MODS的诊断价值及二者对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MODS组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创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评分(24.41±5.22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u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22.02±4.41分)以及血清Syndecan-1(77.76±8.25 ng/ml)和PTX-3表达水平(34.87±4.53 pg/ml)高于非MODS组(18.62±4.06分,16.69±3.54分,63.98±7.52 ng/ml,25.43±3.9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65,7.783,9.994,12.766,均P<0.05);血清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诊断多发伤并发MO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0.867,而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1,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优于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诊断(Z=4.029,2.681,P=0.001,0.007),且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炎性指标IL-6,PCT。死亡组患者血清Syndecan-1(85.17±9.03ng/ml)和PTX-3表达水平(40.20±5.21pg/ml)均高于生存组(67.90±7.22 ng/ml,27.77±3.6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1,9.345,均P<0.05);血清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预测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状态的AUC分别为0.845,0.792,而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2,二者联合优于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预测(Z=1.982, 2.311,P=0.047,0.020),对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状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Syndecan-1和PTX-3表达水平与多发伤并发MODS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多发伤并发MODS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正五聚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dimer、SDC-1、sTLT-1水平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黄开飞 张宏颖 张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表达水平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表达水平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5例急诊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ODS将其分为MODS组(66例)和无MODS组(99例),根据入院第28天MODS组患者的生存结局将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34例)。比较各组血清D-dimer、SDC-1和sTLT-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dimer、SDC-1、sTLT-1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D-dimer、SDC-1及sTLT-1水平明显高于无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中死亡组血清D-dimer、SDC-1和sTLT-1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dimer、SDC-1及sTLT-1水平升高均是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D-dimer、SDC-1和sTLT-1联合预测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效能优于D-dimer、SDC-1和sTLT-1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D-dimer、SDC-1及sTLT-1水平在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中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评估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二聚体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RNA和乙酰胆碱及胆碱酯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及预测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杨小蕾 杨义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及预测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及预测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需要呼吸机治疗的ARDS患者65例。于确诊ARDS后24 h内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7nAchR mRNA及外周血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水平,并进行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MODS评分。观察治疗28 d期间MODS发生情况,据此分为MODS组(31例)和非MODS组(34例)。比较2组上述临床资料。分析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水平与APACHEⅡ、MOD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对ARDS患者发生MODS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非MODS组[0.23(0.12,0.32)比0.69(0.58,0.87)、(201±79)mg/L比(317±80)mg/L、2319(1893,4241)U/L比4788(3831,537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水平与APACHEⅡ、MODS评分均呈负相关(APACHEⅡ评分:r=-0.789、-0.650、-0.635,均P<0.001;MODS评分:r=-0.832、-0.658、-0.674,均P<0.001)。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预测ARDS患者发生MODS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100.0%、83.9%,0.848、88.2%、77.4%,0.845、100.0%、58.1%;前二者预测价值较高。结论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胆碱酯酶水平可反映ARDS患者早期病情及预测MODS发生,其中α7nAchR mRNA、乙酰胆碱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指标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7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1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其分为无MODS组(98例)和MODS组(96例);MODS组再根据患者受伤后28 d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rSIG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MODS组[(14±3)mg/L比(9±3)mg/L、(4.5±1.0)g/L比(3.0±1.0)g/L、(32±6)mg/L比(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52、10.079、12.883,均P<0.001)。死亡组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rSIG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是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联合检测预测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为84.09%,特异度为96.1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MODS死亡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显著上升,rSIG指数显著下降,以上指标联合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过量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分析
18
作者 郭清华 彭笑笑 +3 位作者 朱萍 刘西霖 杨颖华 陈志海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 强调独居老人氨氯地平的规范化使用,提高临床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过量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独居老人氨氯地平过量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资料,查阅国内外相关案例报道,总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氨氯地... 目的 强调独居老人氨氯地平的规范化使用,提高临床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过量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独居老人氨氯地平过量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资料,查阅国内外相关案例报道,总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氨氯地平过量可能会引起MODS,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严重的心肌抑制、高乳酸血症、难治性休克、肝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法以停用责任药物,脏器功能支持为主,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等。结论 氨氯地平在特殊人群中存在MODS风险,对于不明原因MODS患者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或过量中毒的风险,尽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中毒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血浆置换 体外膜氧合 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静脉-静脉透析滤过治疗(CVVHDF)在急性肾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康俊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静脉-静脉透析滤过治疗(CVVHDF)在急性肾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RF合并MOD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静脉-静脉透析滤过治疗(CVVHDF)在急性肾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RF合并MOD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组则行常规治疗+CVVHDF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组间CRRT剂量、病情严重程度、氧合指数、肝肾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KCr、Kd、Kp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血肌酐、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VVHDF在ARF合并MODS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氧合指数,显著改善患者CRRT剂量及肝肾功能等指标,降低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静脉-静脉透析滤过 急性肾衰竭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应用分析
20
作者 田甜 林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5-008,共4页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24年1月~2024年3月为时间区间范围,从中选出本院收治的60例热射病致MODS患者,随后,特将患者并划分为不同组别,各组均30例。两组基于相同CBP治...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24年1月~2024年3月为时间区间范围,从中选出本院收治的60例热射病致MODS患者,随后,特将患者并划分为不同组别,各组均30例。两组基于相同CBP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常规组实施常规化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施更全面的综合化护理干预,最终从两组实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等多方面进行对照,以探究综合化护理干预的作用与要点。结果 首先,从实际疗效上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常规组73.33%(22/30),前者疗效更好(P<0.05,χ2=8.345);其次,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无论是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还是社会功能与周围环境,各个维度的评分均是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t=4.582;12.014;12.315;15.034)。再者,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上看(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等),治疗后各指标均是研究组更低,表示该组疗效更佳(P<0.05,t=14.541;4.014;6.097);最后,从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上看,各指标均是研究组更低,表示该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炎症改善情况更明显。组间比较,研究组疗效更好(P<0.05,t=10.253;20.610;11.014;13.354)。结论 CBP治疗热射病致MODS患者过程中,应予以患者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BP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