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江苏作曲家音乐创作与其地域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下篇:器乐创作
1
作者 章崇彬 《乐器》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江苏地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江苏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不仅为音乐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还传递了江苏独特的地域文化认同和传承价值。在当代器乐创作中,江苏作曲家以深厚的地域音乐文化为根基,深入挖... 江苏地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江苏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不仅为音乐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还传递了江苏独特的地域文化认同和传承价值。在当代器乐创作中,江苏作曲家以深厚的地域音乐文化为根基,深入挖掘民歌与传统器乐元素,并融入与江苏关联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经典古诗词、宗教与哲学等文化主题,通过融合现代音乐技法赋予传统音乐新的生命力,以此形成了多样化的互动形态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塑造并弘扬了江苏音乐的集体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作曲家 江苏地域音乐文化 器乐作品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小慈:民族器乐表演艺术视野的多维开拓
2
作者 王安潮 《乐器》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被誉为沪上最具影响力的古筝演奏家之一的罗小慈,在其毕业后旋即以《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等大型协奏曲的委约及首演而为业界所关注,她用多样的才华赋予古筝表演艺术以新颖的现场艺术效果,在其演奏中不断扩展多维艺术空间,内外兼修... 被誉为沪上最具影响力的古筝演奏家之一的罗小慈,在其毕业后旋即以《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等大型协奏曲的委约及首演而为业界所关注,她用多样的才华赋予古筝表演艺术以新颖的现场艺术效果,在其演奏中不断扩展多维艺术空间,内外兼修,表里并重。在表演形式上,她除了将独奏、重奏、协奏、合奏进行艺术化深入推进外,还加强与西方器乐的合作,大提琴、小提琴乃至管乐成为重合奏的对象,甚至将演唱、书法融入其表演艺术的情境之中,从而将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的魅力扩展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乐表演 古筝表演 西方器乐 协奏曲 内外兼修 艺术视野 表演艺术 《西楚霸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乐表演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及技法分析
3
作者 曹舒淇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96-98,共3页
器乐表演中,钢琴伴奏所承担的任务复杂且多变。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效音色匹配、和声支持、节奏引导、动态平衡及表情交互的挑战等钢琴伴奏技法的多个维度。在基础技法方面,讨论了如何使钢琴与主奏乐器间实现音色的和谐统一,确保节奏的准确... 器乐表演中,钢琴伴奏所承担的任务复杂且多变。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效音色匹配、和声支持、节奏引导、动态平衡及表情交互的挑战等钢琴伴奏技法的多个维度。在基础技法方面,讨论了如何使钢琴与主奏乐器间实现音色的和谐统一,确保节奏的准确性,并通过动态对比和情感交融来增强音乐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乐表演 钢琴伴奏技法 音色匹配 节奏引导 动态平衡 曲目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苟小丽 《戏剧之家》 2025年第3期97-99,共3页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少儿时期是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如何高效开展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成为教师持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音乐知识,...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少儿时期是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如何高效开展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成为教师持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音乐知识,更要引领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会音乐的韵律与情感,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及创造力。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探寻契合少儿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深入探讨了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旨在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器乐曲欣赏教学 教学策略 实践研究 音乐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伴奏在声乐与器乐中的差异性
5
作者 练蕊 王君 《当代音乐》 202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在音乐历史的漫长进程中,钢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作为独奏乐器的展现,更在于它与声乐、各类管弦乐器的精妙融合。回溯至早期欧洲,钢琴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音乐形式中,无论是为声乐独唱增添韵味,还是与弦乐、管乐及多... 在音乐历史的漫长进程中,钢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作为独奏乐器的展现,更在于它与声乐、各类管弦乐器的精妙融合。回溯至早期欧洲,钢琴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音乐形式中,无论是为声乐独唱增添韵味,还是与弦乐、管乐及多样化的室内乐组合相得益彰,都彰显了其无与伦比的伴奏与和声能力。钢琴演奏在声乐伴奏与器乐伴奏中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演奏技巧、表现形式、音乐角色和合作方式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就角色与任务、表演技巧、音乐表现力、伴奏合作关系这四类差异对钢琴伴奏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 声乐 器乐伴奏 对比研究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模仿现象及美学意义
6
作者 梁梓淇 《当代音乐》 2025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在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体裁中,一种具有明确模仿目标对象的音乐模仿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器乐曲中尤为突出。音乐模仿曾是音乐美学争论的中心问题。音乐模仿论产生于人们对音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之中,自古希腊以后经历了... 在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体裁中,一种具有明确模仿目标对象的音乐模仿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器乐曲中尤为突出。音乐模仿曾是音乐美学争论的中心问题。音乐模仿论产生于人们对音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之中,自古希腊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依然具有生命力。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模仿现象促使笔者通过回顾已有音乐美学理论,重新思考音乐模仿现象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论 传统器乐 直接模仿 抽象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器乐特色教学研究与设计
7
作者 吴高 《新课程研究》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随着“五育并举”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器乐教学逐渐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办学条件积极调整课程,对以小提琴培养为主的小学器乐特色教学进行研究与设计,总结小学器乐教学发展与实践的内容,分析其可行性,努力提高... 随着“五育并举”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器乐教学逐渐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办学条件积极调整课程,对以小提琴培养为主的小学器乐特色教学进行研究与设计,总结小学器乐教学发展与实践的内容,分析其可行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推动“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实现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 小学器乐 特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器乐元素在蒋祖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研究
8
作者 贾琦 《戏剧之家》 2025年第5期70-72,共3页
中国的音乐博大精深,相较于欧美音乐,我国的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音乐元素从单一到丰富,乐器也从最初的贾湖骨笛发展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而源自西方的钢琴,传入中国后,也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的音乐博大精深,相较于欧美音乐,我国的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音乐元素从单一到丰富,乐器也从最初的贾湖骨笛发展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而源自西方的钢琴,传入中国后,也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以诸多中国元素为音乐主题,并将其作为音乐发展手法,本文以中国传统器乐元素运用为主题,以作曲家蒋祖馨的钢琴作品为例进行论证分析,通过对《冬日,春之向往》《萌动》《苍松》《山花烂漫》四部作品中传统器乐元素的举例详述,彰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器乐 钢琴作品 借鉴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器乐合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
9
作者 潘雨桐 《当代音乐》 2025年第2期62-64,共3页
器乐合奏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常见形式之一,通过几种不同乐器在一起演奏,以及各演奏成员在合奏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器乐合奏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不同于器乐独奏,十分考验合奏过程中各个成员的... 器乐合奏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常见形式之一,通过几种不同乐器在一起演奏,以及各演奏成员在合奏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器乐合奏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不同于器乐独奏,十分考验合奏过程中各个成员的演奏水平及相互配合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器乐合奏水平,是高校音乐教师关注的重点。合作学习模式既能锻炼学生合奏技能,又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彼此配合默契度的有效途径,将其应用于高校器乐合奏教学中,对师生双方的教与学均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就高校学生器乐合奏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展开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器乐合奏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曲《High歌》中的人声器乐化创意研究
10
作者 皮彩力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人声器乐化是一种音乐处理手法,也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创意,它可以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产生也可以出现在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中。人声器乐化并非指人声模仿乐器的音色,而是指人声的演唱与乐器演奏的节奏和旋律线融为一体,在跟随其他乐器共同进入... 人声器乐化是一种音乐处理手法,也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创意,它可以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产生也可以出现在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中。人声器乐化并非指人声模仿乐器的音色,而是指人声的演唱与乐器演奏的节奏和旋律线融为一体,在跟随其他乐器共同进入演奏状态的基础上进行演唱,以人声为基础演唱出乐器一般的节奏、旋律线以及音色,让人声有了更多的可塑性,也让流行音乐的创作多了很多可能性。在当前的流行音乐市场中,存在着非常多的人声器乐化处理现象,其中民族乐器的人声化也成为许多歌曲的一大亮点,本文以作品《High歌》为例,有针对性地探讨作品中的人声器乐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线 乐器演奏 器乐 演奏状态 流行音乐 二度创作 音乐创意 民族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器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11
作者 吴秦 何达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5年第2期81-81,共1页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器乐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深入理解器乐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打破这些局限,为民族器乐欣赏课注入新的活...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器乐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深入理解器乐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打破这些局限,为民族器乐欣赏课注入新的活力。一、多媒体技术融入多元化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聆听不能很好地理解、欣赏民族器乐曲,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例如,在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时,可以播放古筝演奏者演奏的视频。视频中,演奏者的指法、神情以及舞台环境等都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领略乐曲演奏方式和艺术感染力。又如,对民乐《三个和尚》,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乐曲,再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把旋律的变化与有趣的画面结合起来,感受民族器乐是如何生动表现和尚上山、挑水、念经、争执时的情节和心理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学生兴趣 欣赏课 多媒体技术 《三个和尚》 民族器乐 音乐素养 具象化 多元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八大套与五台山菩萨顶汉传器乐供养音声对比研究
12
作者 郝彦添 侯冠廷 《黄河之声》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山西八大套是我国民间器乐曲种之一,其曲调多来自民歌、戏曲曲牌、宗教音乐等,传承形式多种多样。菩萨顶作为五台山藏传寺庙,其汉传伎乐供养音声中的器乐供养对于五台山佛教音乐来说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五台山及周边音乐文化进行采风... 山西八大套是我国民间器乐曲种之一,其曲调多来自民歌、戏曲曲牌、宗教音乐等,传承形式多种多样。菩萨顶作为五台山藏传寺庙,其汉传伎乐供养音声中的器乐供养对于五台山佛教音乐来说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五台山及周边音乐文化进行采风调查研究,深入探索其历史发展背景、音乐特点及两者的演奏形式与演奏内容,从而充分了解菩萨顶器乐供养音声作为佛教音乐与民俗礼仪音乐山西八大套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八大套 五台山菩萨顶汉传器乐供养音声 曲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器乐声腔化的当代歌唱——再谈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回顾二胡、琵琶、古琴以及民乐合奏等民族器乐曲音乐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创作的概况,从中西音乐文化美学比较的视角出发,总结民族器乐曲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的文化根源是声乐先导、声腔化、一曲多用、现曲填词等传统音乐审美理念与创作原... 回顾二胡、琵琶、古琴以及民乐合奏等民族器乐曲音乐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创作的概况,从中西音乐文化美学比较的视角出发,总结民族器乐曲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的文化根源是声乐先导、声腔化、一曲多用、现曲填词等传统音乐审美理念与创作原则在当代的延续;创作构思是建立在器乐曲与流行歌曲表现内容的双向契合、声乐化与器乐化的双向互融之上;并实现了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民族音乐流行化双向互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器乐 声腔化 流行歌曲民族化 器乐声乐化 声乐器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器乐研究述要——兼及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述评
14
作者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了对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有一宏观的把握,笔者先从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方法、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的著作及曲谱出版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普及、推广、创新,有助于... 为了对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有一宏观的把握,笔者先从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方法、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的著作及曲谱出版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普及、推广、创新,有助于云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的分类方法 器乐研究 民族器乐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刘天华二胡曲《光明行》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亮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器乐专业课程应以其自身定位和特点,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民族...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器乐专业课程应以其自身定位和特点,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民族器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并以刘天华二胡曲《光明行》为案例具体阐释了如何在器乐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最后总结了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创新与思考,强调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深入贯彻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社会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器乐教学 思政育人 二胡曲《光明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16
作者 王海垠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92,共11页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移植改编于中国传统器乐曲,模仿中国民间乐器音色,引用中国传统器乐曲音调作为音乐主题,摘取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性音级构建音高组织,体现中国传统乐曲的节奏,营造中国传统器乐中那种“空灵”和“充实”的审美境界,其从形...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移植改编于中国传统器乐曲,模仿中国民间乐器音色,引用中国传统器乐曲音调作为音乐主题,摘取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性音级构建音高组织,体现中国传统乐曲的节奏,营造中国传统器乐中那种“空灵”和“充实”的审美境界,其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呈现出对中国传统器乐的继承。正因如此,中国钢琴音乐体现出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传统器乐 形态模拟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音乐学院新生代作曲家的民族器乐创作
17
作者 刘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1,共9页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百年历史发展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上海音乐学院新生代作曲家的民族器乐创作,在音乐形象上展现出要素的离散与聚合,在组织形态上体现出叠构与多重性,在文化意象上则显露出对传统的观照与...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百年历史发展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上海音乐学院新生代作曲家的民族器乐创作,在音乐形象上展现出要素的离散与聚合,在组织形态上体现出叠构与多重性,在文化意象上则显露出对传统的观照与多元取向,凸显其对民族乐器及其音色、艺术表现功能的独特理解,也呈现出民族器乐诠释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手法,并藉此拓展民族器乐的艺术表现空间,使一百年来的民族器乐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民族器乐焕发出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新生代作曲家 民族器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文化的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8
作者 吴金琳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3期128-134,共7页
以研究基于区域文化的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目的,调查研究区域文化传播情况与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情况,分析区域文化与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性,为民族器乐研究生教育提供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文化背景下,民族器乐... 以研究基于区域文化的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目的,调查研究区域文化传播情况与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情况,分析区域文化与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性,为民族器乐研究生教育提供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文化背景下,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应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开设文化课程、链接区域传统音乐文化、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创作民族音乐作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器乐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民族器乐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民族器乐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19
作者 卜晓妹 张雅诺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2期72-74,共3页
在新时代国家“立德树人”宏观教学理念的要求下,随着全球“互联网+”“AI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教师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识类美育教育已成为教学工作的... 在新时代国家“立德树人”宏观教学理念的要求下,随着全球“互联网+”“AI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教师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识类美育教育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音乐素养、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以高校通识类民族器乐作品鉴赏课程为例,分析了高校美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通识类课程“育人”的根本目标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类 高校 民族器乐 作品鉴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器乐教学的创新研究
20
作者 郎彩飞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校民族器乐教育教学的学术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四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民族器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学 民族器乐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