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道年间英华书院创校南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泉 徐天舒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3年第5期77-80,共4页
英华书院是清嘉道年间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伦敦会传教士为冲破清朝“禁教”政策的束缚,在中国本土之外的南洋华侨社区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华侨、办学时间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教教会学校。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校创办南洋的缘由与始末及... 英华书院是清嘉道年间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伦敦会传教士为冲破清朝“禁教”政策的束缚,在中国本土之外的南洋华侨社区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华侨、办学时间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教教会学校。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校创办南洋的缘由与始末及其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新教 英华书院 南洋 清朝 嘉道年间 创校 传教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大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8,共7页
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他的经世思想形成早。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其标志是1801年他《说储》上下二篇的成书。这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 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他的经世思想形成早。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其标志是1801年他《说储》上下二篇的成书。这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的形成20年左右。第二,是他的经世思想具有代表性。就包世臣的经世思想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这两个特征也正是嘉道时期学风转变的显著标志。第三,是他的经世思想影响较大。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影响:一是入幕;二是交友;三是著述。包世臣对于嘉道时期学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继承了“清初诸老”的“实用之学”。所谓“启下”,是开启了嘉道时期的“经世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包世臣 经世思潮 学风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間江南的漕弊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健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1年第1期233-299,402,共67页
嘉道年间的漕务是与积弊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种常态而存在的漕弊,本身即是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财政层面,漕弊主要表现为旗丁帮费问题、大小户问题、漕粮的浮收勒折与亏空问题。嘉道年间的江南,一方面是仓漕卫所规费、旗丁帮费、官绅... 嘉道年间的漕务是与积弊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种常态而存在的漕弊,本身即是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财政层面,漕弊主要表现为旗丁帮费问题、大小户问题、漕粮的浮收勒折与亏空问题。嘉道年间的江南,一方面是仓漕卫所规费、旗丁帮费、官绅漕规、州县浮收逐年递增,而另一方面,捏灾、短漕、亏空也随之愈演愈烈,这导致了漕粮河运制度在道咸之交的崩溃。本文认为:从财政结构的角度来看,所谓漕弊是各种“浮费”代表的额外财政对於额定财政的空前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江南 漕粮 漕弊 额外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嘉道年间漕运与盐法的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瑚 《求索》 198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清代中叶以后,社会经济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严重的是漕运和盐务中的问题。漕运关系到清朝统治者和旗民的俸饷食米问题,盐法关系到清政府的国课问题,因此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也引起关心国计民生的知识分子的忧虑。
关键词 漕运 海运 嘉道年间 盐法 票盐 陶澍 道光帝 盐务 漕粮 私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社会成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小伦 王文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9-84,共6页
清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淤积非常严重,决溢漫流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而后者对河南黄河水患的频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导性作用。考察这一时期河南黄河水患的社会成因,为我们拓展黄河史及嘉道... 清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淤积非常严重,决溢漫流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而后者对河南黄河水患的频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导性作用。考察这一时期河南黄河水患的社会成因,为我们拓展黄河史及嘉道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黄河水患 河南 社会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间的京城保甲制度与社会治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开玺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0,110,共5页
关键词 保甲制度 嘉道年间 社会治安 保甲制 清廷 京师 嘉庆帝 京城 步军统领衙门 北衙门 道光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嘉道年间赈灾粮食和资金来源述略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强 《前沿》 2015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嘉道年间,政府用于赈灾的粮食主要有常平仓、社仓、义仓、京通仓等各种仓粮、截留的漕粮及异地调拨购买的粮食。赈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户部库银、内务府广储司库银、藩库银两、关税、旗租、饷银、士商捐输银两、养廉银、捐纳银两等。综... 嘉道年间,政府用于赈灾的粮食主要有常平仓、社仓、义仓、京通仓等各种仓粮、截留的漕粮及异地调拨购买的粮食。赈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户部库银、内务府广储司库银、藩库银两、关税、旗租、饷银、士商捐输银两、养廉银、捐纳银两等。综合来看这一时期赈灾的粮食和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赈灾 粮食 资金
原文传递
嘉道年间禁城及部院衙门秩序混乱史料
8
作者 吕小鲜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20,共4页
在许多人看来,清代官署一定是门禁森严,作为国家权力中枢的紫禁城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更是如此,这种看法大体上是正确的,但还不完全.本专题收录的四件奏折,均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它们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清代中央... 在许多人看来,清代官署一定是门禁森严,作为国家权力中枢的紫禁城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更是如此,这种看法大体上是正确的,但还不完全.本专题收录的四件奏折,均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它们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清代中央权力机关管理混乱、气氛不够严肃的一面.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组史料,得到对清代官署的一个更为完整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秩序混乱 监察御史 军机大臣 步军统领衙门 工部制造库 围墙 军机处 紫禁城 章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重危机的嘉道年间学术变化
9
作者 王元琪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3-76,90,共5页
19世纪初期的清帝国面临人口激增、政治腐败、经济恶化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界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正统汉学家开始反思汉学的流弊、强调经世与义理的今文经学的异军突起、关注边疆危机的西北史地研究热的兴起以... 19世纪初期的清帝国面临人口激增、政治腐败、经济恶化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界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正统汉学家开始反思汉学的流弊、强调经世与义理的今文经学的异军突起、关注边疆危机的西北史地研究热的兴起以及宋学批评汉学割裂知识和道德联系的学术理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经学 嘉道年间 社会危机 汉学 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嘉道年间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改革思想及其实践
10
作者 崔缨 《岱宗学刊》 1998年第3期52-54,共3页
18世纪末以来,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已成为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处处显露出衰世景象,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进入崭新时代,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在全世界疯狂扩张,从18... 18世纪末以来,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已成为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处处显露出衰世景象,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进入崭新时代,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在全世界疯狂扩张,从18世纪下半期就开始向中国伸延,中国面临着亘古未有的挑战.当时中国社会的明智之士朦胧感到这种挑战的严峻性,思想界不得不思考这一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即东方的天朝到底怎样应付来自遥远西方的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挑战?嘉道年间经世派的崛起,就是此时清王朝内部深刻危机和外部严峻挑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嘉道年间 经世派 主要代表人物 改革思想 特征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嘉道年间对行钞的议论及咸丰朝纸币的发行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秀元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有清一代,基本上沿用明朝后期的货币制度,即银两与铜钱同时流通使用,而以白银为主体,只在顺治、咸丰两朝发行过纸币。本文仅就嘉道年间清统治阶级对行钞的议论及咸丰朝发行纸币的问题加以论述。
关键词 嘉道年间 咸丰帝 清政府 统治阶级 林则徐 十三年 银号 白银外流 奏折 道光十一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清代嘉道年间的漕粮海运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升运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2-97,共6页
一、漕粮海运问题的提出作为“天庾正供”的漕粮,在明清两代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来,为了保证漕粮额项的如数完成,政府专门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其事;而漕粮又一直是通过大运河由官船驳运送往京师的。但是,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 一、漕粮海运问题的提出作为“天庾正供”的漕粮,在明清两代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历来,为了保证漕粮额项的如数完成,政府专门设有漕运总督,专司其事;而漕粮又一直是通过大运河由官船驳运送往京师的。但是,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漕粮海运问题却尖锐地提出来了。如果单从表面现象看,河道阻塞是其关键;然而细究其原因,则远远不啻如此。事实上,大运河的淤浅堵塞本身也是与清政府的治河政策以及官(亻了)集团的腐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问题的复杂性是不能简单地用河道淤塞的判断解释得清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运 嘉道年间 大运河 改革派 河运 清代 清政府 漕粮 嘉庆道光年 商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嘉道年间经世学派的崛起及其流派的思想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蔡时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1)年间,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和天理教农民起义的风暴,震撼着清封建王朝,英国侵略者支持下的张格尔叛乱于新疆,英国的对华鸦片走私日趋猖狂,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加紧对华侵略,中华民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1)年间,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和天理教农民起义的风暴,震撼着清封建王朝,英国侵略者支持下的张格尔叛乱于新疆,英国的对华鸦片走私日趋猖狂,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加紧对华侵略,中华民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相交织,激宕着中国社会,发出了滚滚惊雷,一部分知识分子惊醒过来了,经世学派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地主阶级改革派 农民起义 嘉道年间 知识分子 中国社会 英国侵略者 理学经世派 鸦片走私 阶级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银圆在嘉道年间的流通
14
作者 张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77-80,共4页
外国银圆自明以来因中外贸易而流入,并在华流通一直到民国期间。其中,嘉庆、道光年间是外银在华流通史中“承上启下”的一段,有许多转变都是发生在此时。本文试图以清朝档案和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以对外银在华... 外国银圆自明以来因中外贸易而流入,并在华流通一直到民国期间。其中,嘉庆、道光年间是外银在华流通史中“承上启下”的一段,有许多转变都是发生在此时。本文试图以清朝档案和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以对外银在华流通全过程的研究有所裨益。这一时期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已有很深的积淀,行用地区已从沿海扩展到内地某些省份;使用领域也从寻常交易扩大至缴纳钱粮等重要方面。这些均对此后的外银流通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外国银圆 清朝 货币流通 流通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间江南学人沈垚早期史地学研究
15
作者 徐静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3-95,共3页
嘉道时期的西北史地研究学人众多,名家辈出,著作颇丰。江南西北史地学人沈垚作为嘉道年间西北史地学者群中的一员,为西北史地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以其经世之作《新疆私议》而闻名遐迩,后人研究较多。但他是一位沿袭传统舆地学治学理路... 嘉道时期的西北史地研究学人众多,名家辈出,著作颇丰。江南西北史地学人沈垚作为嘉道年间西北史地学者群中的一员,为西北史地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以其经世之作《新疆私议》而闻名遐迩,后人研究较多。但他是一位沿袭传统舆地学治学理路,深受乾嘉学术的影响的学人,他早期的众多作品都是沿袭考据学的脉络而作的传统舆地学。他之所以能作出经史之作《新疆私议》,这与他早期的西北史地学研究是分不开的。本文就他早期的治西北史地学的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从而得知他走上经世之学道路的缘由,明晰该学者完整的治学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西北史地 传统舆地学 考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档案史料看嘉道年间天地会组织与传会手段的演变
16
作者 秦宝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清王朝的统治,到嘉庆、道光年间,业已走上衰落的道路。政治上的腐朽统治,经济上的残酷压榨,造成民不聊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有的采取公开武装起义的形式,给清王朝封建统治以有力打击。如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湘黔... 清王朝的统治,到嘉庆、道光年间,业已走上衰落的道路。政治上的腐朽统治,经济上的残酷压榨,造成民不聊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有的采取公开武装起义的形式,给清王朝封建统治以有力打击。如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湘黔苗民起义;有的则秘密发展组织,积蓄力量,对清统治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南方各省天地会的活动即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天地会 嘉道年间 档案史料 十三年 江西省 清王朝 武装起义 积蓄力 二十年 道光十一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间河工糜费问题探析
17
作者 赵文婷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8-90,94,共4页
清朝统治者尤为重视河政。嘉道年间,政府投入河工的经费比例越来越大,河工费用在这一时期激增,但巨额河费实际使用效率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而极为低下,除却供养庞大的河臣河员阶层,河官们的侵帑肥私,严重影响了河费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嘉道年间 河工糜费 河臣 贪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间清政府的陕南“山防”政略及其历史影响
18
作者 王振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5-41,共7页
陕南地处“南山老林”,自古为封建王朝控制薄弱区域。康熙末年以来,数省流民聚集谋生,到乾隆末年,人数已多达数百万人。清朝于此控制虽薄弱,然胥吏、杂役盘剥太重,加之流民受“教匪”煽惑,终酿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着... 陕南地处“南山老林”,自古为封建王朝控制薄弱区域。康熙末年以来,数省流民聚集谋生,到乾隆末年,人数已多达数百万人。清朝于此控制虽薄弱,然胥吏、杂役盘剥太重,加之流民受“教匪”煽惑,终酿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着手恢复陕南统治秩序,并筹划“山防”长治久安之策。时任陕南兵备道严如熤著《三省边防备览》一书,综核形势后提出办团练、安流民、筑堡寨、习兵法、兴文教等具体对策,有力地推进了陕南“棚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效化解了“棚民”聚集带来的陕南“山防”安全问题,其中包含的一些政略思想对当今陕南社会治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陕南 严如煜 “山防”政略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道年间解决灾赈问题的对策及其效果
19
作者 林昱明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5-59,共5页
嘉道年间清王朝国力中衰,府库空虚,赈银吃紧,开始出现荒政危机。对此清政府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主要从捐赈和监查两方面入手,试图缓解和防弊赈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施行效果不一,无法妥善根除弊病。其中政府的应对政策固然重要,但更... 嘉道年间清王朝国力中衰,府库空虚,赈银吃紧,开始出现荒政危机。对此清政府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主要从捐赈和监查两方面入手,试图缓解和防弊赈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施行效果不一,无法妥善根除弊病。其中政府的应对政策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执行政策的人如何作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决定各项政令的最终施行效果。然而事与愿违,赈灾制度本身存在的疏漏之处与政策执行人间难以控制的贪腐问题,常常使得朝廷的赈灾之策不易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灾赈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嘉道年间金石市场价格研究——以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中的古董交易为中心
20
作者 李凯 《中国书画》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除考据之外,详细记录了张廷济的收藏过程,涉及人物、地点、时间、价格等信息,从中能够解读出他的收藏思路和取向。虽然清朝以拓本加题跋体例成书的金石著述为数不少,但大多以考据... 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除考据之外,详细记录了张廷济的收藏过程,涉及人物、地点、时间、价格等信息,从中能够解读出他的收藏思路和取向。虽然清朝以拓本加题跋体例成书的金石著述为数不少,但大多以考据为主,绝少反映购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古器物 史料价值 考据 张廷济 金石 清仪阁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