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庆后期两淮盐务史料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志如 丁进军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42,共11页
乾嘉以后,两淮盐政窳败,清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治理整顿。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财政类中选辑的这组史料,反映了嘉庆后期,两淮等地区产盐行引销售、缉私卫引及办解纲银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清政府之盐务政策。现予刊布,以供研... 乾嘉以后,两淮盐政窳败,清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治理整顿。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财政类中选辑的这组史料,反映了嘉庆后期,两淮等地区产盐行引销售、缉私卫引及办解纲银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清政府之盐务政策。现予刊布,以供研究清代盐业史参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玉庭 嘉庆十三年 总管内务府 两淮 盐务 缉私 私盐 朱批 鹰潭 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光时期胥吏违法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谢世诚 《学海》 199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关键词 胥吏 道光时期 道光朝 道光帝 差役 清政府 违法行为 嘉庆十三年 州县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期沿海运输业的兴盛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亦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52,共13页
清代前期沿海运输业的兴盛邓亦兵“康熙年间,大开海道,如始有商贾经过亚州海面,直趋天津、奉天,万商辐揍之盛,直古未有。从此航海舟人,互相讲究,凡夫造舟之法,操舟之技,器用之备,山峻沙水,趋避顺逆之方,莫不渐推渐准,愈熟... 清代前期沿海运输业的兴盛邓亦兵“康熙年间,大开海道,如始有商贾经过亚州海面,直趋天津、奉天,万商辐揍之盛,直古未有。从此航海舟人,互相讲究,凡夫造舟之法,操舟之技,器用之备,山峻沙水,趋避顺逆之方,莫不渐推渐准,愈熟愈精。是以数十年前江浙海船赴奉天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运输 清代前期 乾隆朝 生产资料 嘉庆十三年 运输业 天津港 经营方式 前引书 雍正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琉球国贡使官生的病故及茔葬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淑媛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0-88,共9页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琉球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之一,中国与琉球国的友好关系,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隋朝。隋朝末年,隋炀帝曾派遣朱宽一到琉球国访问,开创了中琉交往的先河,这是...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琉球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之一,中国与琉球国的友好关系,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隋朝。隋朝末年,隋炀帝曾派遣朱宽一到琉球国访问,开创了中琉交往的先河,这是见诸史料最早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琉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明清之际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密切时期。清沿明制,对明朝政府与琉球王国建立的藩属关系,清政府加以继承、巩田和发展。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已查找到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对琉球国王所遣贡使、官生在中国病故及茔葬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使 琉球 清政府 中琉关系 国子监 内务府 友好关系 嘉庆十三年 传染性疾病 馆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吴江市盛泽镇碑拓档案中会馆史料选刊 被引量:2
5
作者 怀耕 建秋 庄寅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4,共5页
碑拓档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记载了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现从我馆馆藏档案中,选编一组反映盛泽镇会馆情况的史料,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盛泽镇 吴江市 嘉庆十三年 档案馆 史料 碑拓 十七 道光 田税 翰林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清代贵州经济史的宝贵资料──《黑漆行规碑》 被引量:2
6
作者 倪腊松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史 黑漆 行规 贵州经济 生产工艺 大定 安顺 制作工艺 嘉庆十三年 交易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谷学派传人李光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仰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1-4,共4页
李光炘,字晴峰,号平山,江苏仪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出生在仪征县甘草山巴庄.李家为当地望族,先代家遭殷富,有李百万之称.李的祖父、父亲和弟兄均为贡生、监生.光炘自幼聪颖过人,好读书,十五岁入邑库,二十一岁食廪饩.二十四岁... 李光炘,字晴峰,号平山,江苏仪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出生在仪征县甘草山巴庄.李家为当地望族,先代家遭殷富,有李百万之称.李的祖父、父亲和弟兄均为贡生、监生.光炘自幼聪颖过人,好读书,十五岁入邑库,二十一岁食廪饩.二十四岁与表兄张积中去扬州,受业于周殷(太谷)门下.周太谷对张、李极为器重,宣称为他的大弟子,并对他二人说:“汝等将来各有专责.子炘将来当传道于南,子中当还道于北.”翌年,周太谷病重,召光炘去,说:“必斯人至,我方可以死.”光炘亲侍汤药,百日而周殁.周逝世后,李和张积中共同担负起传播、发扬太谷学说的任务.在以后的十余年中,他奔走两广,漫游山东、江西、武昌、金陵、杭州,结交各方面人士,谈学论艺,相互切磋,学识大进.道光二十三年 (1834年),家乡遭受水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周太谷 李光 政治思想 门人弟子 学术思想 有教无类 嘉庆十三年 积极用世 曾国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澜阁记》考
8
作者 胡春涛 《南方文物》 1997年第2期122-124,共2页
关键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水 《清史列传》 中国文学 嘉庆十三年 中国人名 基本建设 四家诗 中老 测量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
9
作者 任德起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7年第5期54-55,共2页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任德起清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阴历十一月七日,在江苏省淮安唐山阳县(今淮安市)的善缘庵内,奉命对山阳县救灾款发放情况进行“查赈”(专项审计)的政府官员李毓昌,突然“悬梁自尽”了,从而引出了...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任德起清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阴历十一月七日,在江苏省淮安唐山阳县(今淮安市)的善缘庵内,奉命对山阳县救灾款发放情况进行“查赈”(专项审计)的政府官员李毓昌,突然“悬梁自尽”了,从而引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谋杀案。这是一桩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阳县 救灾款 专项审计 嘉庆十三年 政府官员 地方官 江苏省 知县 谋杀案 包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续)
10
作者 任德起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7年第6期53-55,共3页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续)任德起三、善缘庵内中毒计李毓昌忠魂归天这天是嘉庆十三年十一月七日。上午,包祥拿着王伸汉的请帖来到善缘庵,请李毓昌赴宴。李毓昌打心底不愿与王伸汉这样的贪官应酬往来,本想回绝,但又一想凡事还要从... 清代李毓昌审计殉职案(续)任德起三、善缘庵内中毒计李毓昌忠魂归天这天是嘉庆十三年十一月七日。上午,包祥拿着王伸汉的请帖来到善缘庵,请李毓昌赴宴。李毓昌打心底不愿与王伸汉这样的贪官应酬往来,本想回绝,但又一想凡事还要从长计议,倒要看看王伸汉耍什么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嘉庆十三年 山阳县 刑事伤害 救灾款 刑事案件 无限悲伤 学生身份 意图说 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鉴录》与《闵忠录》
1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2-62,共1页
《天鉴录》与《闵忠录》在《山东通志·艺文志》中著录有李希佐编《天鉴录》(又名《鉴忠录》,一卷)及李仲华编《闵忠录》(四卷)二书,它们辑录了李毓昌查账时被贪官暗害前后的有关事实和文件。李毓昌,字皋言,即墨县(今即墨... 《天鉴录》与《闵忠录》在《山东通志·艺文志》中著录有李希佐编《天鉴录》(又名《鉴忠录》,一卷)及李仲华编《闵忠录》(四卷)二书,它们辑录了李毓昌查账时被贪官暗害前后的有关事实和文件。李毓昌,字皋言,即墨县(今即墨市)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阳县 嘉庆 都察院 嘉庆十三年 乌鲁木齐 开棺验尸 下属官员 确凿的证据 处以绞刑 军机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督理陵工的大臣
12
作者 方国华 《紫禁城》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戴均元,字修原,号可亭,江西大庾人(今江西大余)。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嘉庆晚期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人呼可亭相国,颇负时望。戴氏服官数十年,其间曾3次奉旨督理皇家陵寝工程,即裕陵隆恩殿修缮工程(嘉庆八至九年)、昌陵后... 戴均元,字修原,号可亭,江西大庾人(今江西大余)。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嘉庆晚期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人呼可亭相国,颇负时望。戴氏服官数十年,其间曾3次奉旨督理皇家陵寝工程,即裕陵隆恩殿修缮工程(嘉庆八至九年)、昌陵后期工程(嘉庆九年)、宝华峪万年吉地前期工程(道光元年至四年)。三督陵工,其结果均遭咎谴,令人喟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皇帝 嘉庆 《清史列传》 道光帝 军机大臣 前期工程 嘉庆十三年 文渊阁 中进士 大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精华
13
《中州今古》 1999年第2期33-33,共1页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姓氏大国。据统计,目前华人姓氏已多达一万多个。中国成为姓氏的泱泱大国,原因很多,除中国是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外,还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传统风俗等诸多方面。但有一点可...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姓氏大国。据统计,目前华人姓氏已多达一万多个。中国成为姓氏的泱泱大国,原因很多,除中国是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外,还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传统风俗等诸多方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姓氏本源于地名。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嘉庆皇帝 文摘 司马迁著《史记》 知错即改 少数民族 嘉庆十三年 康乾盛世 《大河报》 五言排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国桢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4,共24页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杨国桢洋商与大班(Supercargo),是鸦片战争前清代中英贸易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涉情况,英国方面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管理委员会或持选委员会的档案记录,现收藏在英国印度事...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杨国桢洋商与大班(Supercargo),是鸦片战争前清代中英贸易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涉情况,英国方面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管理委员会或持选委员会的档案记录,现收藏在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IndiaOf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十三 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国外交部 粤海关 嘉庆十三年 洋商 澳门 档案记录 文书 万里长沙
原文传递
香港适用中国传统法律与习惯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亦工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4-168,共15页
本文指出,一百多年来,香港司法当局一直试图保留中国清代的法律和习惯在一定范围内的效力,然而香港法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和习惯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本文围绕一件关于财产继承的个案展开分析,通过“妻”与“妾”在中国法律与社会生... 本文指出,一百多年来,香港司法当局一直试图保留中国清代的法律和习惯在一定范围内的效力,然而香港法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和习惯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本文围绕一件关于财产继承的个案展开分析,通过“妻”与“妾”在中国法律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揭示出传统法律(制定法)在民事问题上向民间习惯妥协的重要特色。香港法庭对于渗透了儒家伦理和人情关系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缺乏了解,法官们凭借英国法的推理模式和英国文化的价值观念来解释中国法律和习惯,难免失之于偏颇。文章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多数西方人不相信中国传统法律中也有与西方法律相似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 一夫多妻制 中国法律 制定法 香港法 嘉庆十三年 一夫一妻制 习惯法 民间习惯 传统婚姻
原文传递
武都清真寺中现存的碑石文书档案资料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景山 《回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50-56,共7页
武都,古为阶州治所,现为甘肃省陇南行政公署所在地。在武都城关的西南隅,座落着一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与伊斯兰教艺术风格巧妙地融汇在一起的建筑。它的主要殿堂巍峨壮观,气势宏伟,十分醒人眼目,这就是新近落成的武都城关清真寺。 在这... 武都,古为阶州治所,现为甘肃省陇南行政公署所在地。在武都城关的西南隅,座落着一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与伊斯兰教艺术风格巧妙地融汇在一起的建筑。它的主要殿堂巍峨壮观,气势宏伟,十分醒人眼目,这就是新近落成的武都城关清真寺。 在这所礼拜寺中,目前较为完整地保存有八种碑石、文书档案资料,其中除了一方碑刻为“朱夫子治家格言”外,其它七种均与武都清真寺的修建沿革始末及伊斯兰教的弘扬传播有关。这些资料的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穆斯林先民们为了光大伊斯兰教,在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可贵精神。为了便于回族史学者的研究利用,现仅将其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 清真寺 碑石 文书档案 礼拜寺 嘉庆十三年 伊斯兰教 月朔 生马
原文传递
清代编录《天一阁书目》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世愉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天一阁书目 书目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 嘉庆十三年 藏书目录 藏书情况 艺文志 古今图书集成 文选楼 乾隆帝
原文传递
《南台祖帐图》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7年第1期98-112,64,共16页
关键词 李鼎 册封琉球 嘉庆十三年 十七 翰林院 赵文楷 职官 李调元 舒位 进士出身
原文传递
清代捻党起源探索
19
作者 郭豫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7,2,共4页
清末捻军的前身——捻党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仍有不同看法。该文作者为弄清此问题,曾两次从上海赴北京第一档案馆查阅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起源 军机处 清实录 嘉庆十三年 河南 捻军 奏折 康熙 匪徒 八卦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