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盐四联球菌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稳定性
1
作者 潘国杨 王亚琦 +6 位作者 邓丽 童星 晏春悦 安飞宇 姜锦惠 乌日娜 武俊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分析嗜盐四联球菌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在生产加工时的稳定性,本研究以41条嗜盐四联球菌源疑似鲜味肽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技术选取鲜味值最高的3条合成肽(EEEEEE、HAAGMVE、ESVYAST)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感官评价对其呈味... 为进一步分析嗜盐四联球菌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在生产加工时的稳定性,本研究以41条嗜盐四联球菌源疑似鲜味肽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技术选取鲜味值最高的3条合成肽(EEEEEE、HAAGMVE、ESVYAST)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感官评价对其呈味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温度以及pH值对鲜味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3条肽均呈鲜味,其感知阈值为0.108~0.362 mmol/L。其中HAAGMVE具有较好的鲜味增强效果。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pH 4.0~8.0范围内,EEEEEE、HAAGMVE和ESVYAST的鲜味值随着pH值的升高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5~100℃温度范围内,鲜味肽的鲜味值较稳定。其中,鲜味肽EEEEEE稳定性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嗜盐四联球菌源鲜味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提高发酵产品的风味品质和推动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四联球菌 鲜味肽 呈味特性 稳定性 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菌中四氢嘧啶的提取工艺优化与主要成分鉴定
2
作者 吕传波 朱德锐 +2 位作者 邢江娃 李永臻 沈国平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130,共8页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晶进行精细纯化以获得四氢嘧啶纯品,并通过UHPLC-MS联用鉴定四氢嘧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及残留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最适用于胞内四氢嘧啶的快速提取,甲醇除盐和活性炭脱色效果显著,HPLC及MS检测所得样品中主要成分为四氢嘧啶无误,四氢嘧啶纯度为95.01%,收率达到46.41%。此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小规模提取四氢嘧啶的需求,为后续四氢嘧啶的高产菌株筛选和应用价值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 四氢嘧啶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的产铁载体海洋嗜盐菌JSM 21308的系统发育分析
3
作者 邓丽颖 石愿杰 +3 位作者 陈锦华 达春瑶 刘祝祥 陈义光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为了确定分离自海南红树林沉积物的产铁载体嗜盐菌JSM 21308的系统分类地位,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初步确定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测定基因组框架图,再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分析该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已知物种典型菌株之间... 为了确定分离自海南红树林沉积物的产铁载体嗜盐菌JSM 21308的系统分类地位,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初步确定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测定基因组框架图,再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分析该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已知物种典型菌株之间的GC摩尔分数、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和数字DNA-DNA杂交值(dDDH),并进行基因组系统发育学分析,以更准确地判定菌株JSM 21308与密切相关的典型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JSM 21308应归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与该科中假嗜碱芽孢杆菌属(Pseudalkalibacillus)的P.hwajinpoensis SW-72 T和嗜盐碱芽孢杆菌属(Alkalihalobacillus)的A.hemicentroti JSM 076093 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6%和98.96%,高于原核生物物种界限阈值98.7%,但JSM 21308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上形成独立进化分支.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菌株JSM 21308与P.hwajinpoensis SW-72 T的ANI值、dDDH值分别为77.69%,21.40%,而与A.hemicentroti JSM 076093 T的ANI值、dDDH值分别高达99.99%,100%,明显高于普遍认可的细菌物种划分的阈值(ANI 95%~96%,dDDH 70%).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JSM 21308与A.hemicentroti JSM 076093 T属于同一分类单元(物种).显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判断,菌株JSM 21308应归属于嗜盐碱芽孢杆菌属,可鉴定为该属已知物种A.hemicentroti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嗜盐 基因组框架图 比较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 嗜盐碱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古细菌的耐盐机制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4
作者 崔云虹 宋青山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嗜盐古细菌是一类主要生活在极性高盐环境中的古生菌。嗜盐古细菌及其酶具有耐高盐、耐极端pH和温度等特性,这使嗜盐古细菌来源的蛋白酶不仅成为各种生物技术产品的来源,还在生物技术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嗜盐古细菌的分类、... 嗜盐古细菌是一类主要生活在极性高盐环境中的古生菌。嗜盐古细菌及其酶具有耐高盐、耐极端pH和温度等特性,这使嗜盐古细菌来源的蛋白酶不仅成为各种生物技术产品的来源,还在生物技术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嗜盐古细菌的分类、生理以及极性盐环境的适应机理,在盐环境下参与的代谢途径,进一步讨论了来源于嗜盐古细菌的各种活性蛋白酶的性质以及其在生产应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古细菌 环境 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嗜盐菌的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爱军 胡斌 +1 位作者 温洪宇 潘沈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主要介绍极端嗜盐菌的嗜盐机理、细菌视紫红质(bR)和嗜盐菌素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其在环境生物治理、生物电子和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极端嗜盐 嗜盐机理 细菌视紫红质(bR) 嗜盐菌素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微生物 被引量:45
6
作者 刘铁汉 周培瑾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嗜盐微生物 生态环境 嗜盐机理 嗜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嗜盐硫解酶基因的克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铁汉 周培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10,共5页
根据嗜盐菌 (Halobacteriumsalinarum)NRC 3 4 0 0 1中硫解酶的基因序列信息 ,采用PCR技术从菌株Halobacteriumsp.ZP 6中克隆了极端嗜盐硫解酶的基因 ,并对此酶的氨基组成进行了分析。同非嗜盐硫解酶相比 ,极端嗜盐硫解酶不但含有较多... 根据嗜盐菌 (Halobacteriumsalinarum)NRC 3 4 0 0 1中硫解酶的基因序列信息 ,采用PCR技术从菌株Halobacteriumsp.ZP 6中克隆了极端嗜盐硫解酶的基因 ,并对此酶的氨基组成进行了分析。同非嗜盐硫解酶相比 ,极端嗜盐硫解酶不但含有较多的负电荷氨基酸 ,较少的正电荷氨基酸和强疏水氨基酸 ,而且同类氨基酸中的小氨基酸含量明显增高。这表明极端嗜盐硫解酶的嗜盐特性不单来自形成的分子静电屏蔽网和疏水作用的调节 ,且与分子表面张力减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嗜盐硫解酶 氨基酸组成分析 嗜盐蛋白 基因克隆 嗜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嗜碱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丰 肖延青 +1 位作者 刘会强 迪里拜尔.托乎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9-91,共3页
嗜盐嗜碱菌是嗜盐古菌中重要的组成类群,不仅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及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也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文章主要讨论了嗜盐嗜碱菌的分类和嗜盐嗜碱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嗜盐古菌 嗜盐碱菌 分类 嗜盐机制 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原油降解混合菌处理采出水特性研究
9
作者 孙志超 刘力嘉 +4 位作者 王明艳 王文娜 宫禧茴 李召悦 刘春爽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42-44,51,共4页
针对高矿化度高硫化物的油田采出水的生物处理,从含油污泥、采出水等样品中经初筛、复筛获得嗜盐原油降解菌14株,选取降解率最高的4株进行复配,构建出嗜盐原油降解混合菌TG-1。16 SrDNA序列分析表明4株菌分别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针对高矿化度高硫化物的油田采出水的生物处理,从含油污泥、采出水等样品中经初筛、复筛获得嗜盐原油降解菌14株,选取降解率最高的4株进行复配,构建出嗜盐原油降解混合菌TG-1。16 SrDNA序列分析表明4株菌分别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副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芽孢杆菌(Bacillu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考察了TG-1处理采出水性能,发现最适矿化度范围在30 g/L以下,最高耐受硫化物质量浓度可达150 mg/L,原油质量浓度不高于500 mg/L去除效果最好。将TG-1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中,在pH值7~8、温度30℃左右、溶解氧4~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12 h以及进水原油质量浓度为10~100 mg/L的条件下,出水原油质量浓度小于15 mg/L,满足克拉玛依油田注水水质标准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降解 嗜盐 采出水处理 混合菌群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可培养嗜盐细菌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马想蓉 马欣 +3 位作者 陈胤勋 龙启福 王嵘 邢江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298,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富集时间、培养盐度、稀释梯度、培养基等对氯化物型昆特依高盐盐湖可培养嗜盐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确定嗜盐细菌的最佳分离培养条件,挖掘更多的环境嗜盐细菌资源。【方法】从昆特依盐湖中采集水泥混合样本,选取7种培养基... 【目的】探究不同富集时间、培养盐度、稀释梯度、培养基等对氯化物型昆特依高盐盐湖可培养嗜盐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确定嗜盐细菌的最佳分离培养条件,挖掘更多的环境嗜盐细菌资源。【方法】从昆特依盐湖中采集水泥混合样本,选取7种培养基和10%、18% NaCl两个盐度,采用富集培养法、平板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分区划线法分离嗜盐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与BLAST序列比对确定菌株系统分类学地位。同时采用免培养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昆特依盐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结果】免培养昆特依盐湖样本中共鉴定到细菌39门64纲101目219科703属,其中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厚壁菌门(Bacill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为主要的优势菌门。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状态和边缘特征等,共分离出436株嗜盐菌,隶属于3门3纲6目9科28属77种,其中16株可能为潜在新种。3门为厚壁菌门(Bacillota)、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且均为免培养测序结果中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和卤水杆菌属(Salicola)为优势菌属。肿块芽孢杆菌属(Tuberibacillus)、越南蔷薇菌属(Rossellomorea)和谷氨酸杆菌属(Glutamicibacter)是首次从盐湖中分离得到。18% NaCl分离得到的菌株数量明显少于10% NaCl,且多样性较低,芽孢乳杆菌科(Sporolactobacillaceae)是该条件下分出的特有菌科。7种培养基中,1/2 RCA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好。最佳富集培养时间为0、7和60 d,最佳样品稀释梯度为10^(-2)和10^(-3)。【结论】从昆特依盐湖中共分离出嗜盐细菌3门3纲6目9科28属77种。应用多种培养基,设置不同盐度、富集培养时间和稀释梯度等可显著提升可培养嗜盐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细菌 生物多样性 氯化物型 分离培养基 富集培养 梯度稀释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嗜盐四联球菌的分离及其耐盐耐酸性与基因关联
11
作者 吕冉晖 钟燕华 +3 位作者 游阳 袁润涵 关恩怡 段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5,共12页
【目的】分析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中耐盐和耐酸性能优劣菌株的核心基因家族差异,筛选可能与耐盐、耐酸性有关的代谢通路和基因功能。【方法】从高盐水产品和酱醪中筛选嗜盐四联球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 【目的】分析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中耐盐和耐酸性能优劣菌株的核心基因家族差异,筛选可能与耐盐、耐酸性有关的代谢通路和基因功能。【方法】从高盐水产品和酱醪中筛选嗜盐四联球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对分离出的17株嗜盐四联球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耐盐和耐酸能力的测试。分别将耐盐、耐酸性能差异明显的菌株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基于Illumina平台对17株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比较耐盐、耐酸性能差异明显的菌株的核心基因家族,再对耐盐、耐酸性能较好菌株的特有核心基因家族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的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从高盐水产品和酱醪等不同来源分离的17株嗜盐四联球菌在生理生化鉴定中存在差异,但均对β-半乳糖苷和木糖表现为阴性,对果糖、山梨糖和D-核糖表现为阳性。耐受性结果显示,各菌株的耐受性具有显著差异。基因组测序结果表示,耐盐能力较好的菌株拥有294个特有核心基因家族,在KEGG通路中主要富集在磷酸戊糖途径、甲烷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的新陈代谢以及磷酸转移酶系统(PTS),在GO功能中主要富集在定位、运输、建立定位、DNA重组和DNA代谢过程;耐酸能力较好的菌株拥有191个特有核心基因家族,在KEGG通路中主要富集在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以及PTS,在GO功能中主要富集在DNA重组和DNA代谢过程。上述通路和功能涵盖了部分与嗜盐四联球菌耐盐、耐酸特性相关的基因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类特有核心基因家族富集在PTS中的基因完全一样,推测这些基因与嗜盐四联球菌的抗逆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四联球菌 能力 耐酸能力 分离 基因组测序 特有核心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嗜盐四联球菌和多变拟威克酵母对模拟减盐甜瓣子发酵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沈思蔚 姜丽 +2 位作者 左澳腾 卢云浩 何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7-23,36,共8页
为提高减盐甜瓣子的风味品质,以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和多变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作为强化发酵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两菌株对甜瓣子模拟发酵培... 为提高减盐甜瓣子的风味品质,以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和多变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作为强化发酵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两菌株对甜瓣子模拟发酵培养基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接种的空白对照组(CK)、单独接种嗜盐四联球菌组(T)、单独接种多变拟威克酵母组(W)和1∶1比例共同接种嗜盐四联球菌和多变拟威克酵母组(TW)的4组样品共鉴定出7种有机酸、16种氨基酸;与不接菌组(CK)相比,同时接种组(TW)中有机酸总含量提升112.61%,氨基酸总含量提升76.53%;4组样品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12种化合物被筛选为差异化合物(VIP>1,p<0.05);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乙酸甲酯、异戊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醛和2-甲基吡嗪等特征风味物质在TW组显著富集。本研究可为提高减盐甜瓣子品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瓣子 嗜盐四联球菌 多变拟威克酵母 模拟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丁湖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多样性及抗辐射特征初探
13
作者 张怡洋 刘阳 +6 位作者 阮迪 张璐 刘光琇 陈拓 张威 薛林贵 章高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为了解新疆艾丁湖地区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的多样性及抗辐射相关特征,以去除盐组分的R2A为基础培养基,在NaCl浓度为50~300 g/L范围内对艾丁湖地区湖边滩涂沉积物和湖周盐碱地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经16S rRNA序列测... 为了解新疆艾丁湖地区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的多样性及抗辐射相关特征,以去除盐组分的R2A为基础培养基,在NaCl浓度为50~300 g/L范围内对艾丁湖地区湖边滩涂沉积物和湖周盐碱地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经16S rRNA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得到80株好氧嗜盐细菌。湖周盐碱地的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物种丰富度也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其中,中度嗜盐菌不仅数量多且多样性丰富。分离所得的好氧嗜盐细菌隶属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22个属;其中,厚壁菌门(70.00%)是优势菌门,Bacillus(45.00%)是优势菌属。此外,还分离得到19株高度嗜盐的潜在新种。分离所得的80株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中有34株在100 J/m2的UVC辐照后存活率(SR)大于10%,属于Bacillus的嗜盐-抗辐射细菌占25.00%;分离自100 g/L NaCl的Streptomyces sp.ALP-8和Streptomyces sp.ASS-29的抗辐射能力最强,SR分别为67.23%和65.73%;极端嗜盐细菌Staphylococcus sp.ASS-5(分离自300 g/L NaCl)、Sediminibacillus sp.ALP-17(分离自250 g/L NaCl)和Kocuria sp.ASS-27(分离自250 g/L NaCl)的SR也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培养细菌 嗜盐细菌 多样性 抗辐射 艾丁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蛋白高级结构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14
作者 张光亚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5-659,共5页
选择30对具有晶体结构的嗜盐和非嗜盐同源蛋白,通过计算氨基酸所处的结构状态,找出二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的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在总的氨基酸组成上,嗜盐蛋白中天冬氨酸含量更多,而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较少.在不同二级结构区... 选择30对具有晶体结构的嗜盐和非嗜盐同源蛋白,通过计算氨基酸所处的结构状态,找出二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的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在总的氨基酸组成上,嗜盐蛋白中天冬氨酸含量更多,而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较少.在不同二级结构区域,β-折叠中两种蛋白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而在不同溶剂可及表面,两种蛋白在分别表面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嗜盐蛋白表面酸性氨基酸显著较多,而碱性氨基酸则较少;48种高级结构结构参数中有4种存在显著差异,这4种结构参数都与可及性表面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蛋白 嗜盐蛋白 二级结构 可及性表面积 溶剂可及性 嗜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茶卡盐湖产纤维素酶嗜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15
作者 刘全林 李蕾 +3 位作者 李馨伟 黄裕颖 吕志华 尹以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获得青海省茶卡盐湖中产纤维素酶真菌,以含5%NaCl的马铃薯淀粉(PDA)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获得嗜盐真菌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后,再以刚果红平板复筛,对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 为获得青海省茶卡盐湖中产纤维素酶真菌,以含5%NaCl的马铃薯淀粉(PDA)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获得嗜盐真菌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后,再以刚果红平板复筛,对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从茶卡盐湖样品中获得纤维素水解菌24株,分属于10个不同属。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活性菌株,命名为DaliF28,经ITS基因鉴定为芽枝孢霉属菌株(Cladosporium sp.)。Cladosporium sp.DaliF28经液体发酵培养32 h后,上清液中纤维素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2.87 U/mL,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和最适盐浓度分别为50℃、6.6和2.5 mol/L NaCl。其在最适pH和盐浓度下60℃保温1 h,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在0~4 mol/L NaCl浓度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分离得到不同属菌株预示着在茶卡盐湖中蕴含着丰富的嗜盐产纤维素酶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茶卡 嗜盐真菌 分离筛选 纤维素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可培养嗜盐耐盐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分离方法对比研究
16
作者 马欣 马想蓉 +3 位作者 朱德锐 李轩领 沈国平 邢江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30,共15页
嗜盐耐盐微生物在生物医药、生物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青藏高原的盐湖微生物资源,以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盐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并采用寡营养培养、富集培养和梯度稀释... 嗜盐耐盐微生物在生物医药、生物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青藏高原的盐湖微生物资源,以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盐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并采用寡营养培养、富集培养和梯度稀释等方法对嗜盐耐盐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分离与培养。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获得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有30门50纲81目162科417属,古菌6门7纲9目15科39属。细菌优势属类群以矿生菌属(Fodinibius)和纤维单胞菌属(Gracilimonas)为主。古菌优势属类群以盐红菌属(Halorubrum)为主;纯培养法共获得502株嗜盐耐盐微生物,其中嗜盐耐盐细菌472株,分布在4门5纲7目9科13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其中巴纽尔斯菌(Balneolota)门Fodinibius属可培养细菌是首次从盐湖中分离得到;嗜盐古菌30株,分布在1门1纲1目3科5属,优势属为Halorubrum。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分离结果发现,1/2 TSA培养基和1/2 RCA培养基更有利于嗜盐耐盐细菌的分离,最佳富集天数为7天和30天,稀释梯度10-1和10-2可与未稀释样本互为补充来增加可培养嗜盐耐盐细菌的多样性;1/102216E培养基更适合于古菌的分离,最佳富集天数为7天和14天,且样本不稀释分离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 嗜盐微生物 分离培养 生物多样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四联球菌与多变假丝酵母强化发酵对蚕豆酱风味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汪坤 卢云浩 程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6,共7页
为探究郫县豆瓣内源性优势微生物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 MK063724)与多变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 MK063708)强化发酵对蚕豆酱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不同... 为探究郫县豆瓣内源性优势微生物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 MK063724)与多变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 MK063708)强化发酵对蚕豆酱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不同接种方式强化发酵蚕豆酱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化合物,且不同发酵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差异明显。相较于传统发酵组,嗜盐四联球菌和多变假丝酵母共接组、多变假丝酵母组和嗜盐四联球菌组的含量分别提升了60.49%、30.09%和27.05%,主要集中在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含量的提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同时接种嗜盐四联球菌和多变假丝酵母样品的香气属性显著区分于其他发酵组,结合气味活性值分析,同时接种两种菌可形成更丰富的特征香气物质,尤其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从而有利于花果香气的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郫县豆瓣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酱 嗜盐四联球菌 多变假丝酵母 强化发酵 特征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的筛选以及对聚乙烯保鲜膜的降解
18
作者 朱利霞 王桂端 +4 位作者 陈雅琴 倪雯珂 曾佳璇 李鑫 罗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34,共6页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150 r/min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1为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28 d后PE膜失重率为3.34%;电镜观察发现PE膜表面有明显孔洞和裂痕;红外扫描显示PE膜中引入了碳碳三键、羧基、醚键等活性官能团,漆酶活力为8.7 U/L。研究为PE膜的降解提供科学依据,并丰富了降解菌株的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 保鲜膜 聚乙烯 降解 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分子动力组学的方法探究嗜盐酶的嗜盐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四华 黄可君 张光亚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通过分子动力组学的方法,从原子尺度上分析4组嗜盐酶及其同源非嗜盐酶的分子动力学特性.结果发现:嗜盐酶所形成的盐桥和氢键明显多于非嗜盐酶,嗜盐酶的溶剂可及性表面要小于非嗜盐酶.通过比较嗜盐与非嗜盐的均方根偏差、回旋半径及末端... 通过分子动力组学的方法,从原子尺度上分析4组嗜盐酶及其同源非嗜盐酶的分子动力学特性.结果发现:嗜盐酶所形成的盐桥和氢键明显多于非嗜盐酶,嗜盐酶的溶剂可及性表面要小于非嗜盐酶.通过比较嗜盐与非嗜盐的均方根偏差、回旋半径及末端距等参数,发现嗜盐酶的结构较非嗜盐酶更具刚性.同时,非嗜盐酶多个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柔性比嗜盐酶的要大很多.研究表明:能形成较多的盐桥、氢键,较小的溶剂可及性表面和整体结构的刚性,很可能是嗜盐酶在高盐环境中维持其结构稳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 嗜盐 动力组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嗜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黄豆酱中嗜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17
20
作者 梁恒宇 马莺 +2 位作者 程建军 李海梅 何胜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7,共4页
从黑龙江省8个地区采集到11份自然发酵黄豆酱样品并分离出28株嗜盐细菌,经鉴定全部为四联球菌属乳酸菌。通过测定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和含高浓度21%NaCl培养液的OD值和pH值,从中筛选出一株耐盐性最好、活力旺盛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T5)... 从黑龙江省8个地区采集到11份自然发酵黄豆酱样品并分离出28株嗜盐细菌,经鉴定全部为四联球菌属乳酸菌。通过测定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和含高浓度21%NaCl培养液的OD值和pH值,从中筛选出一株耐盐性最好、活力旺盛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T5),经生理生化鉴定其为嗜盐四联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酱 自然发酵 嗜盐乳酸菌 嗜盐四联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