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觉通路损伤后OMP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邓佳茜 胡莹 +2 位作者 李玉洁 刘雨 刘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探究嗅觉通路损伤后嗅觉标志蛋白(OMP)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白藜芦醇给药组(给药组),甲醛蓄积组(甲醛组),甲醛蓄积+白藜芦醇给药组(甲醛+给药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组... 目的:探究嗅觉通路损伤后嗅觉标志蛋白(OMP)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白藜芦醇给药组(给药组),甲醛蓄积组(甲醛组),甲醛蓄积+白藜芦醇给药组(甲醛+给药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组和甲醛+给药组于每日上午8时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灌胃剂量80 mg/(kg·d),连续灌胃30 d;甲醛组和甲醛+给药组于每日上午9时至12时置于染毒室,共30 d。30 d后行食物埋藏实验、嗅觉躲避实验、嗅觉记忆实验检测其嗅觉功能;处死实验动物后取嗅神经,检测其OMP表达。结果:实验过程中动物无丢失,无死亡;食物埋藏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找到埋藏食物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食物埋藏时间较对照组长,较甲醛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躲避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在双蒸水小室所待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双蒸水小室时间较对照组短,较甲醛组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记忆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在精油小室所待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双蒸水小室时间较对照组长,较甲醛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甲醛组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较甲醛组相比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嗅觉通路印迹损伤大鼠行为学变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甲醛蓄积大鼠嗅神经OMP含量降低,白藜芦醇干预后甲醛蓄积大鼠嗅神经OMP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觉通路 嗅觉标志蛋白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通过嗅觉通路改善昆明鼠学习记忆的机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天鹏 唐敏 +1 位作者 刘巧琼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7-489,50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丁香酚吸入组的小鼠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示丁香酚吸入小鼠的皮质、海马的ChAT、Glu等神经递质有明显增加,而GABA无明显改变。结论:丁香酚能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嗅觉通路 神经递质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经嗅觉通路改善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神经递质含量 被引量:19
3
作者 贺利敏 李光武 +2 位作者 王敏 卞林翠 徐金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活性成分经嗅觉通路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昆明鼠孕鼠12.5 d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所产雄性子代为自闭症模型鼠,随机挑选24只,分为模...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活性成分经嗅觉通路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昆明鼠孕鼠12.5 d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所产雄性子代为自闭症模型鼠,随机挑选24只,分为模型组和吸嗅组,每组12只,正常昆明鼠雄性子代随机挑选12只为空白组。吸嗅组6周龄时连续吸嗅2周辛夷挥发油,模型组和对照组吸嗅洁净空气。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昆明鼠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5-色胺(5-HT)和多巴胺(D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吸嗅组昆明鼠逃避潜伏期较短,穿平台次数增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内5-HT和D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吸嗅组。结论:辛夷挥发油可增强自闭症模型昆明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维持相关脑区5-HT和DA含量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辛夷挥发油 学习记忆 嗅觉通路 芳香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通过嗅觉通路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莉 韩春庚 +2 位作者 杨爱红 傅佳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通过直接吸入并结合嗅上皮毁损模型,用MedLab V6.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观察3种不同精油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薰衣草精油组大鼠MAP低于空白组,尤其在...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通过直接吸入并结合嗅上皮毁损模型,用MedLab V6.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观察3种不同精油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薰衣草精油组大鼠MAP低于空白组,尤其在吸入后80~100min时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迷迭香精油组和空白组、丁香精油组和空白组之间MAP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嗅上皮毁损+薰衣草组与嗅上皮毁损组MA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假手术+薰衣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薰衣草精油能够通过嗅觉途径降低大鼠的MA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通路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嗅觉通路的中药香熏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詹永 廖霞 +2 位作者 罗杨 李娟 杨勇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74-76,80,共4页
中药香熏疗法在改善认知、舒缓情绪、调控睡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体嗅觉通路参与调节多种神经疾病,中药芳香物质刺激嗅觉通路是香薰疗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量研究显示,中药香熏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神经性失眠等... 中药香熏疗法在改善认知、舒缓情绪、调控睡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体嗅觉通路参与调节多种神经疾病,中药芳香物质刺激嗅觉通路是香薰疗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量研究显示,中药香熏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神经性失眠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通过综述中药香熏疗法的研究概况,总结基于嗅觉通路的中药香熏疗法对神经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香熏疗法对此类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香熏疗法 嗅觉通路 神经疾病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嗅觉通路浅议中医芳香疗法与壮医佩药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钟静 韦宇婷 梁明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0期1-4,共4页
中医的芳香疗法或香薰疗法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主要是通过嗅觉通路发挥作用,作用机制逐步得到阐明。壮医佩药疗法和中医芳香疗法十分相似,是壮族地区防病治病重要手段之一,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也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作用途径与机制研究... 中医的芳香疗法或香薰疗法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主要是通过嗅觉通路发挥作用,作用机制逐步得到阐明。壮医佩药疗法和中医芳香疗法十分相似,是壮族地区防病治病重要手段之一,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也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作用途径与机制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嗅觉通路探讨中医芳香疗法与壮医佩药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以期为壮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佩药疗法 中医芳香疗法 嗅觉通路 抑郁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嗅觉通路脑内沉积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1 位作者 刘利茵 李光武 《右江医学》 2010年第1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重金属 嗅觉通路 脑内沉积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通路成像技术及其疾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彤彤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971-1974,共4页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嗅觉障碍对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嗅觉通路和其病变的成像技术,尤其是MRI高分辨成像和功能成像技术使得嗅觉通路得以很好地显示,MRI在评估嗅觉通路及嗅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嗅觉障碍对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嗅觉通路和其病变的成像技术,尤其是MRI高分辨成像和功能成像技术使得嗅觉通路得以很好地显示,MRI在评估嗅觉通路及嗅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嗅觉通路成像技术及在其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通路 磁共振成像 嗅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嗅觉通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洋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5期341-341,共1页
昆虫的嗅觉对于昆虫具体的栖息地选择、繁殖、趋避、群集、觅食还有信息传递等有关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于昆虫嗅觉通路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嗅觉信号传导有关途径方面的完整阐述,是合理探索农业害虫有关专一性防治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 昆虫 嗅觉通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经嗅觉通路吸入对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3 位作者 徐金勇 刘利茵 李光武 顾怀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1-865,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对抑郁症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薰衣草通过嗅觉通路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抑... 目的研究薰衣草对抑郁症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薰衣草通过嗅觉通路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抑郁对照组、抑郁+纯净水吸入组和抑郁+薰衣草吸入组,每组8只,另设一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小鼠可正常摄食、饮水,不给予任何刺激。抑郁+薰衣草精油吸入组持续吸入雾化薰衣草水溶液1h,每天3次;抑郁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抑郁+纯净水吸入组吸入雾化的纯净水1h,每天3次。连续暴露4周,并分别在造模前、后及暴露的1、2、3、4周记录体重,进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HE染色观察脑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c-fos、c-jun、5-羟色胺(5-HT)免疫组化观察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后相比,抑郁+薰衣草吸入组在暴露3周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暴露1周后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在暴露3周后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暴露2周后糖水消耗量有明显增加(P<0.01),且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抑郁对照组、抑郁+薰衣草精油吸入组海马、下丘脑、杏仁核HE染色可见明显的胶质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蓝染较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抑郁对照组比较,抑郁+薰衣草精油组小鼠的下丘脑、杏仁核、海马内5-HT、c-fos、c-jun表达均有明显增加。结论薰衣草精油吸入可以缓解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抑郁症 嗅觉通路 芳香疗法
原文传递
花梨木精油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神经递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军 徐金勇 +3 位作者 徐蓉 刘莉茵 任振华 李光武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659,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花梨木精油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雄性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刺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将筛选后的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CUMS+花梨木吸嗅组(花梨木组)、CUMS+盐酸氟... 目的探讨花梨木精油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雄性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刺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将筛选后的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CUMS+花梨木吸嗅组(花梨木组)、CUMS+盐酸氟西汀组(百忧解组)和CUMS组;另选12只小鼠为对照组。用神经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前后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多巴胺(DA)的变化。结果与CUMS组比较,花梨木组和百忧解组小鼠在吸嗅治疗2、3和4周时的悬尾安静和强迫游泳时间均明显缩短,而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花梨木组和百忧解组在海马、下丘脑、杏仁核DA等阳性反应产物较CUMS组多。结论花梨木精油吸嗅能够缓解抑郁症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嗅觉通路来调节脑的相应中枢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梨木 嗅觉通路 抑郁症 多巴胺
原文传递
薰衣草和依兰精油通过嗅觉通路对正常成人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文文 李家霞 +1 位作者 李光武 傅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和依兰精油对正常人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人群,经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嗅觉功能检查分为嗅觉正常组(n=32)和嗅觉缺失组(n=30),所有受试人员于受试第1、2、3天分别吸入蒸馏水... 目的探讨薰衣草和依兰精油对正常人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人群,经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嗅觉功能检查分为嗅觉正常组(n=32)和嗅觉缺失组(n=30),所有受试人员于受试第1、2、3天分别吸入蒸馏水、薰衣草精油和依兰精油30min,并测定吸入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等指标。结果 嗅觉正常组吸入薰衣草精油10min后MAP下降,20min降到最低点,1h后血压逐渐回升。嗅觉正常组吸入薰衣草精油30min后血浆PRA、AngⅠ、AngⅡ和醛固酮均降低[分别为(0.85±0.59)比(2.29±1.25)μg/L,(2.70±1.30)比(5.13±3.94)μg/L,(80.0±47.6)比(141.4±115.7)ng/L,(395.8±86.8)比(523.2±112.8)pmol/L;均P<0.05]。吸入依兰精油和蒸馏水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缺失组吸入蒸馏水、薰衣草和依兰精油30min后MAP、血浆PRA、AngⅠ、AngⅡ和醛固酮与吸入之前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吸入薰衣草精油30min可降低正常人群血压2h,与其降低血浆PRA、AngⅠ、AngⅡ和醛固酮浓度有关。依兰精油和蒸馏水对正常人群MAP、血浆PRA、AngⅠ、AngⅡ和醛固酮的浓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依兰精油 血压 嗅觉通路
原文传递
迷迭香精油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瑜瑜 傅佳 +2 位作者 操礼琼 赵焕 李光武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精油通过嗅觉通路改善C57BL/6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鼻吸入迷迭香精油的方法 ,以毁损嗅上皮模型作对照,分组进行Lashley-III水迷宫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并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乙酰胆碱... 目的探讨迷迭香精油通过嗅觉通路改善C57BL/6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鼻吸入迷迭香精油的方法 ,以毁损嗅上皮模型作对照,分组进行Lashley-III水迷宫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并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乙酰胆碱酯酶、谷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迷迭香精油组小鼠的水迷宫实验和嗅觉辨别记忆实验潜伏期低于其他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组小鼠海马CA1区乙酰胆碱酯酶、谷氨酸的表达增强。结论迷迭香精油能够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精油 嗅觉通路 学习记忆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嗅觉通路与大脑关联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杭天依 李光武 徐金勇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感觉系统中,嗅觉与大脑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嗅觉信息除了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嗅觉之外,还可传导到邻近脑区,参与学习记忆,情绪变化等活动。本文就人类嗅觉通路与大脑的关联性及活化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嗅觉通路 脑功能
原文传递
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庆东 牛利华 +2 位作者 唐敏 唐发霞 李光武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50岁以上)人群中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对研究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根据MMSE结果将受试人群分为可能MCI组(n=19)和正常对照组(n=46)。采用气味感知阈试验、气味...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50岁以上)人群中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对研究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根据MMSE结果将受试人群分为可能MCI组(n=19)和正常对照组(n=46)。采用气味感知阈试验、气味识别试验、气味再记忆试验等对受试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结果可能MCI组的气味感知阈值(P<0.01)、气味识别(P<0.01)和气味再记忆功能(P<0.05)较正常对照组差;相关分析显示,MMSE总分与气味识别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299,P<0.05)。结论 MCI患者存在嗅觉功能损害,嗅觉障碍是MCI的简单反映;嗅觉的气味识别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认知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害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嗅觉功能 嗅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相关结构MRI体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沈晶 苗延巍 +1 位作者 伍建林 周世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9-642,共4页
嗅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功能的改变会影响相应的神经结构体积变化,通过MRI对相关结构体积的定量测量,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及检测嗅觉功能。本文对嗅觉相关结构体积的变化、嗅觉功能评分的改变及其相关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 嗅觉通路 磁共振成像 人体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吸入调节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金勇 李光武 +1 位作者 蔡荣凤 汪华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2-425,共4页
目的研究挥发性的芳香物质-丁香酚(Eugenol,EG)对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评价其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雌性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 目的研究挥发性的芳香物质-丁香酚(Eugenol,EG)对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评价其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雌性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将筛选后的模型小鼠随机分为EG吸入组、盐酸氟西汀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应处理5周。并评价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对抑郁行为缓解后的小鼠,记录EG在不同脑区诱发的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①与干预前相比:EG吸入治疗组4周后悬尾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强迫游泳实验(P<0.05)和24 h糖水消耗量(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氟西汀组小鼠在治疗2周后强迫游泳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悬尾实验(P<0.05)和24 h糖水消耗量(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在5周后虽然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P<0.01),但是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显示:EG吸入组缓解后(干预5周后)的抑郁样行为与盐酸氟西汀组缓解后(干预3周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显示:在嗅球、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等部位可以快速地记录到EG所诱发的特征性生物电变化。结论EG的芳香疗法能够缓解抑郁症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嗅觉通路及其相关环路调节脑的情绪反应功能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抑郁症 嗅觉通路 芳香疗法 嗅觉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家霞 刘云峰 +1 位作者 李光武 傅佳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嗅觉检查采用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的方法检测嗅觉正常167例和嗅觉缺失30例。嗅觉正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嗅觉检查采用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的方法检测嗅觉正常167例和嗅觉缺失30例。嗅觉正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吸入薰衣草精油浓度为100%、1%、1‰、蒸馏水和嗅觉缺失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后均采用24 h动态血压仪观测血压和心率变化;并测定实验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指标。结果 (1)100%薰衣草精油组吸入后15 min平均动脉压(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2 h;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后15 min 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5 h;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30 min后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30 min。蒸馏水组血压没有明显变化(P>0.05)。四组实验前后心率均没有显著变化;(2)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后血浆PRA、AngI、AngⅡ、ALD和NE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I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嗅觉缺失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和蒸馏水组吸入蒸馏水后血浆PRA、AngI、AngⅡ、ALD和NE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入3种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MAP,其中1%薰衣草精油组血压降低较明显,作用时间久,且对心率均没有影响。其作用机制是薰衣草精油通过嗅觉通路降低血浆PRA、AngⅡ、ALD和NE的浓度而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嗅觉通路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铬、铜、汞经不同途径神经毒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2 位作者 李光武 吴问全 田杨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84-18388,共5页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观察小鼠脑部的形态学改变。对通过2种给药途径所造成的神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重金属通过不同通路对机体所造成的毒性差异及其相关机制。[结果]重铬酸钾滴鼻组用药前后洞板探索行为有明显变化(P<0.05),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几组重金属滴鼻给药组前后比较,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所增加,其中重铬酸钾滴鼻组和硫酸铜滴鼻组较为明显,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和硫酸铜滴鼻组小鼠上台潜伏期有所增长,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穿台次数减少,游泳速度有所减慢,灌胃组给药后潜伏期反有所缩短;HE染色和同步辐射观察显示,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海马部位神经元肿胀明显,空泡变性,可见胶质水肿,部分细胞坏死,并可见呈筛状的坏死灶,胞质中一些区域透光增加,灌胃组无明显改变。[结论]这几种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时即可通过嗅觉通路沉积于脑,并能通过嗅觉途径改变小鼠的行为学,灌胃组在此浓度时对小鼠的行为学没有较大的改变,有些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不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嗅觉通路 灌胃 同步辐射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摘除后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敏 卞林翠 +2 位作者 贺利敏 徐金勇 李光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可能。方法:嗅球摘除模型建立不同组别,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内嗅皮质神经元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元在受损后1 d、3 d、7 d含量逐步下降;14 d含量明显增加,但仍略低于空白组;吸嗅组(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内嗅皮质区神经元略高于空白组。免疫组化: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5-HT和DA在受损后1 d、3 d、7 d表达逐步减弱,14 d时表达增强,但仍弱于空白组;吸嗅组表达高于14 d,但仍弱于空白组。结论:受损神经被激活后,内嗅皮质有显著的神经再生潜力。初步证明茉莉花萃取物能够通过嗅觉通路加速神经元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内嗅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嗅皮质 神经元凋亡与再生 茉莉花萃取物 单胺类神经递质 嗅觉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