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表面喷涂轨迹自动生成算法研究
1
作者 伍培霖 刘溯奇 +4 位作者 许桂强 黄泽清 樊毅 马华镕 黄志玮 《机电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针对喷涂机器人在汽车售后喷涂维修中没有现成汽车表面轮廓数据用于喷涂轨迹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获取汽车车门表面三维点云以实现喷涂轨迹规划的方案。首先,将深度相机采集的车门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点云数... 针对喷涂机器人在汽车售后喷涂维修中没有现成汽车表面轮廓数据用于喷涂轨迹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获取汽车车门表面三维点云以实现喷涂轨迹规划的方案。首先,将深度相机采集的车门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点云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实现点云数据的特征方向识别和坐标变换,方便后续点云切片处理。其次,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切片,计算出切片中轮廓点,通过对轮廓点排序确定一系列喷涂路径点;计算出各喷涂路径点处的法向量,使该法向量偏置一定距离后即可得到各路径点处的喷枪喷涂位姿,再对该位姿解算即可生成机器人喷涂轨迹。最后,搭建了汽车表面喷涂轨迹生成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算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点云切片方法能够有效规划车门表面处的喷涂路径,生成了平滑完整的喷涂轨迹,解决了机械臂喷涂控制系统中的喷枪喷涂轨迹生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机器人 深度相机 汽车表面喷涂 喷涂轨迹规划 轨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白玲 沈蜀西 徐焱慧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介绍了热喷涂工艺的特点,喷涂方法的种类及其技术以及热喷涂技术的应用概况,并对热喷涂技术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关键词 喷涂 涂层 电弧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爆炸喷涂 火焰喷涂 激光喷涂 等离子喷涂 喷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领域自动喷涂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3
作者 张搏文 任寿伟 +4 位作者 王健 赵静 温泉 李体军 庞新宇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飞机服役环境越来越恶劣,对表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喷涂是提高耐蚀性、抗氧化等性能的重要方法,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涂方法,自动化喷涂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厚度一致性等优势,在飞...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飞机服役环境越来越恶劣,对表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喷涂是提高耐蚀性、抗氧化等性能的重要方法,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涂方法,自动化喷涂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厚度一致性等优势,在飞机蒙皮、飞机发动机部附件等表面涂层的制备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述了自动化喷涂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自动化喷涂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领域 自动喷涂技术 机器人 表面喷涂 航空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海彧 项嘉义 姬寿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1期42-46,62,共6页
为探讨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效果,针对钛合金的表面高活性和难加工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对冷喷涂沉积工艺进行优化,并提出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新方案。阐述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涂层制备、性能提升以及复合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 为探讨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效果,针对钛合金的表面高活性和难加工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对冷喷涂沉积工艺进行优化,并提出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新方案。阐述冷喷涂技术在钛合金涂层制备、性能提升以及复合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 钛合金 表面改性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设计
5
作者 陈成 刘星 陈文兴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按照“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战略,文章对铁路货车车体表面标记喷涂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出一种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由移动小车、机械臂系统、紫外线喷码系统、检测系统、通信系统、软件系统及控制系... 按照“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战略,文章对铁路货车车体表面标记喷涂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出一种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由移动小车、机械臂系统、紫外线喷码系统、检测系统、通信系统、软件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机械臂携带喷码系统实现标记自动快速喷涂。相比人工喷涂方式,自动喷涂单车车体标记效率提升20%以上,单车材料成本可节省15元。采用本方案设计的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大幅提高喷涂效率,降低操作强度和材料成本,改善标记喷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车体 标记 自动喷涂系统 UV喷涂
原文传递
碳计量与监测在汽车喷涂车间的应用及减排对策研究
6
作者 宋捷 王静 +3 位作者 程中军 李燕飞 谢一锋 罗钦方 《专用汽车》 2025年第2期93-95,共3页
针对汽车喷涂车间碳排放监测与管理难题,建立了多维度监测体系,对涂装线VOCs排放、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监测数据显示,优化喷涂工艺参数、改进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方式实现减排15%~20%。采用水性漆替代溶剂型涂料,结合智... 针对汽车喷涂车间碳排放监测与管理难题,建立了多维度监测体系,对涂装线VOCs排放、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监测数据显示,优化喷涂工艺参数、改进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方式实现减排15%~20%。采用水性漆替代溶剂型涂料,结合智能喷涂系统应用,碳排放量降低30%。构建预警管控机制,实现碳排放精准管理,为汽车制造企业碳达峰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使喷涂车间碳排放监测准确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喷涂 碳排放监测 VOCs治理 节能减排 智能喷涂 碳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金具的无人机吊装防腐喷涂装置设计
7
作者 张伟 欧进永 +3 位作者 邓凯锋 申溥婷 黄建才 鲁彩江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电力金具防腐喷涂对无人化、智能化装置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装载在无人机上的防腐喷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喷头、喷杆、流量计、压力计、微型泵、电池以及涂料箱构成。首先,构建装置内压力计算模型,对喷涂装置内管道...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电力金具防腐喷涂对无人化、智能化装置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装载在无人机上的防腐喷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喷头、喷杆、流量计、压力计、微型泵、电池以及涂料箱构成。首先,构建装置内压力计算模型,对喷涂装置内管道及喷嘴的压力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出入口的压力和流速。其次,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喷嘴内部流场及出流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喷嘴内部流场的具体压力与速度分布。最后,提出在无人机上喷涂装置的控制方案与流程,并开展防腐喷涂试验,验证了装置的防腐喷涂效果。该设计为电力金具智能化防腐喷涂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无人机喷涂 有压管流 压力计算 模拟仿真 喷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喷涂手法的练习测试教学活动设计
8
作者 刘会凤 王庆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汽车喷涂手法的练习与测试教学任务,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将企业的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教学,把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及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四级)的内容融入教学。同时,提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 本文通过研究汽车喷涂手法的练习与测试教学任务,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将企业的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教学,把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及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四级)的内容融入教学。同时,提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赛项和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赛项所涉及技能点,有机融入课程标准和专业课程,形成“岗、课、赛、证”一体的典型任务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喷涂 喷涂手法 练习与测试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体内壁喷涂设备智能化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齐红梅 《智能城市应用》 2025年第2期79-82,共4页
筒体内壁涂层的均匀性与耐久性直接影响工业设备的服役性能,传统人工喷涂存在效率低、质量波动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此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筒体内壁自动喷涂设备,集成模块化悬臂结构、双向旋转喷涂装置及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通过PLC与伺... 筒体内壁涂层的均匀性与耐久性直接影响工业设备的服役性能,传统人工喷涂存在效率低、质量波动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此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筒体内壁自动喷涂设备,集成模块化悬臂结构、双向旋转喷涂装置及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通过PLC与伺服驱动技术实现喷涂全流程自动化。设备采用动态配重系统与液压升降平台,适配直径0.5~3m、长度2~10m的筒体,喷涂路径支持螺旋线、Z字形等模式。实验表明,涂层厚度标准差由人工喷涂的±25μm降至±16μm,作业效率提升66.2%,能耗降低18.6%,VOC排放减少40%。该设备通过封闭式喷涂与废气回收设计,符合绿色制造标准,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管道、化工储罐等领域,为工业涂装自动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体内壁喷涂 智能化设计 自动化控制 模块化结构 环保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所钢结构喷涂机器人双闭环自动控制研究
10
作者 蒋理想 李华嵩 +1 位作者 徐晨 戴恺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变电所钢结构工件表面存在各种角度、凹槽和不规则形状,容易出现喷涂不均匀或漏涂问题。对此,提出变电所钢结构喷涂机器人双闭环自动控制研究。计算喷涂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确定喷涂机器人在钢结构的移动路径。采用双闭环系统规划喷涂轨迹... 变电所钢结构工件表面存在各种角度、凹槽和不规则形状,容易出现喷涂不均匀或漏涂问题。对此,提出变电所钢结构喷涂机器人双闭环自动控制研究。计算喷涂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确定喷涂机器人在钢结构的移动路径。采用双闭环系统规划喷涂轨迹,通过控制机械臂的喷涂距离,使其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精确喷涂。设置周期性的喷枪工作路径位姿调整任务,并在双闭环的内环结构中放置一个滑模控制器,调整实际工作路径位姿,实现喷涂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后,在喷涂15 m~2的变电所钢结构时能够喷涂14.6 m~2的钢结构,喷涂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钢结构工件 喷涂机器人 双闭环系统 工作路径位姿 喷涂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串并联喷涂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
11
作者 韩冰阳 史磊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喷涂机器人在复杂曲面车身喷涂中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串并联喷涂机器人设计方案,结合串联和并联机构的优点克服现有喷涂机器人的局限性。设计了喷涂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详细分析了其驱动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喷涂机器人在复杂曲面车身喷涂中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串并联喷涂机器人设计方案,结合串联和并联机构的优点克服现有喷涂机器人的局限性。设计了喷涂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详细分析了其驱动方式、控制系统。通过逆运动学、正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旨在提高汽车喷涂效率,满足复杂曲面车身喷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喷涂 串并联喷涂机器人 机器人结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型硅橡胶绝热材料的烧蚀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雁彬 胡俊杰 +3 位作者 吴谦秋 陈亚格 强福智 李洋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绝热层喷涂成型工艺能够满足大尺寸、高精度、自动化的成型需求,适用于细长筒段和复杂结构绝热成型。为提高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成型质量,设计了一种可喷涂成型的硅橡胶绝热材料,研究了添加ZrO_(2)、SiC、碳纤维粉和玻璃纤维粉对硅橡胶烧... 绝热层喷涂成型工艺能够满足大尺寸、高精度、自动化的成型需求,适用于细长筒段和复杂结构绝热成型。为提高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成型质量,设计了一种可喷涂成型的硅橡胶绝热材料,研究了添加ZrO_(2)、SiC、碳纤维粉和玻璃纤维粉对硅橡胶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和密度的影响,并对材料的炭化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rO_(2)能够增加硅橡胶炭化层的致密度,其线烧蚀率随ZrO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ZrO_(2)添加量过高会导致材料的工艺性能变差且密度过大;SiC可调节硅橡胶中的Si/C比,促进ZrO_(2)、SiO_(2)和SiC复合陶瓷结构的生成,有助于提高硅橡胶的烧蚀性能;碳纤维粉可以增强炭化层的结构强度,有助于维持炭化层的结构完整性;添加玻璃纤维粉的硅橡胶烧蚀性能恶化。复配添加20 phr ZrO_(2)、3 phr SiC、3 phr CFP时硅橡胶的线烧蚀率降至对照样的40.8%,其线烧蚀率为0.082 mm/s,抗拉强度为3.71 MPa,断裂伸长率为285%,密度为1.33 g/cm^(3),具有应用于喷涂型绝热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层 硅橡胶 烧蚀性能 喷涂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暴露对等离子喷涂YSZ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喆锦 王丽爽 +3 位作者 麻忠宇 董会 姚建洮 周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3,共7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不同喷涂距离下制备YSZ涂层,并在1300℃下进行不同时间高温热暴露。表征了喷涂态以及热暴露过程中涂层微观结构(表观孔隙率、2D孔隙密度、3D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硬度、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喷涂距离增大...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不同喷涂距离下制备YSZ涂层,并在1300℃下进行不同时间高温热暴露。表征了喷涂态以及热暴露过程中涂层微观结构(表观孔隙率、2D孔隙密度、3D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硬度、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喷涂距离增大时,喷涂态涂层内部表观孔隙率、2D孔隙密度以及3D孔隙率均增大,且涂层中3D孔隙占比增大。对于同一喷涂距离的涂层,高温热暴露后,3D孔隙率变化较小,表观孔隙率和2D孔隙密度显著下降,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增加。涂层硬度、弹性模量、表观孔隙率和2D孔隙密度随热暴露时间变化均呈现双阶段演变过程,0~20 h变化显著,20~100 h变化逐渐缓慢。涂层相结构分析表明,热暴露期间涂层相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涂层在高温下热暴露100 h后,表观孔隙率和2D孔隙密度约分别降低35.8%和68.2%,涂层硬度和弹性模量约分别增加78.5%和81%,3D孔隙约降低8.6%。热暴露过程中2D孔隙愈合主导了涂层的烧结致密化,最终导致涂层力学性能发生变化。随着喷涂距离增加3D孔隙占比增大,热暴露后涂层硬度及弹性模量的增量减少。因此,当涂层内部3D孔隙占比越多时,涂层抗烧结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YSZ 热障涂层 热暴露 孔隙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压力容器表面超音速火焰喷涂铁基非晶合金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尚林 叶宗豪 +5 位作者 赵磊 邱天 杨立才 于天达 杨敏 钱锦远 《化工机械》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为保证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传热性能,未对其进行任何表面处理,这导致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表面出现了腐蚀问题。针对该问题,确定了所选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为超音速火焰喷涂,所用材料为铁基非晶合金。针对所制备的铁基非晶合金涂层... 为保证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传热性能,未对其进行任何表面处理,这导致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表面出现了腐蚀问题。针对该问题,确定了所选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为超音速火焰喷涂,所用材料为铁基非晶合金。针对所制备的铁基非晶合金涂层进行了孔隙率、厚度、涂层结合强度、热冲击、电化学腐蚀试验、盐雾试验、热导率及拉伸等测试。从表面结构、结合能力、耐蚀性能、对基材性能影响4个方面探究了涂层与表面处理技术在核电领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涂层与基材结合能力较好,且带涂层的封孔样可在不影响基材传热性能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基材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压力容器 铁基非晶合金涂层 传热性能 耐蚀性能 超音速火焰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王永兵 刘湘 +1 位作者 祁文军 李志国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2-55,共4页
介绍了热喷涂技术的工艺特点。对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激光喷涂、反应热喷涂和冷喷涂等5种不同的热喷涂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状况。探讨了新工艺、新材料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激光喷涂 反应热喷涂 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力状态下镁合金冷喷涂Al-Al_(2)O_(3)复合涂层变形及应力分析
16
作者 王金龙 王慧明 +2 位作者 李应举 张宏毅 吕晓仁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镁合金冷喷涂Al-αAl_(2)O_(3)复合涂层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在AZ31B镁合金上构建了Al-Al_(2)O_(3)复合涂层的定点下压模型、拉伸模型和摩擦模型(其中Al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0%、15%...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镁合金冷喷涂Al-αAl_(2)O_(3)复合涂层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在AZ31B镁合金上构建了Al-Al_(2)O_(3)复合涂层的定点下压模型、拉伸模型和摩擦模型(其中Al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0%、15%、30%、45%),且对于冷喷涂试验中出现的颗粒随机性进行相应的表征,分析了涂层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及其类型,以期获得复合涂层潜在的失效机制及在不同受力(拉伸、压缩、摩擦)状态下应力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3种不同受力工况下应力集中现象位于Al_(2)O_(3)颗粒的边缘或附近,且应力在靠近曲率半径最小处达到最大值,但不同的受力会导致应力的类型不同。经过摩擦后的涂层最表层的涂层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次表层则为压应力,涂层最下层则为拉应力,且最表层的残余拉应力平均值随着Al_(2)O_(3)含量增多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涂层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相关应用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 复合涂层 应力集中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喷涂涂层在高温高氯熔盐中对基体材料保护性的对比
17
作者 黄世福 刘宣义 +5 位作者 刘帅岐 毛晓飞 汪飞 徐星 徐媛媛 刘光明 《电镀与涂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火力发电设备中常用的热喷涂NiCr/Cr_(3)C_(2)涂层和45CT涂层对基体材料的保护性。[方法]将未喷涂与热喷涂两种涂层的P12钢表面涂覆15%NaCl+15%Na_(2)SO_(4)+70%K_(2)SO_(4)混合盐膜后分别置于650、700和750℃下腐蚀36 h... [目的]对比分析火力发电设备中常用的热喷涂NiCr/Cr_(3)C_(2)涂层和45CT涂层对基体材料的保护性。[方法]将未喷涂与热喷涂两种涂层的P12钢表面涂覆15%NaCl+15%Na_(2)SO_(4)+70%K_(2)SO_(4)混合盐膜后分别置于650、700和750℃下腐蚀36 h。采用能谱仪(EDS)分析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成分,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腐蚀后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相变。[结果]热喷涂两种涂层的P12钢在上述熔盐中腐蚀36 h后的质量损失相近,均为未喷涂时质量损失的1/2左右,其中45CT涂层试样的质量损失在腐蚀12 h后明显趋缓。NiCr/Cr_(3)C_(2)涂层在腐蚀过程中受S元素影响,与基体的结合力较45CT涂层差,出现开裂现象。[结论]45CT涂层在长时间服役时会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在高氯环境下,含铬量较高的NiCr/Cr_(3)C_(2)涂层因结合力受到影响,故对基体的保护性能稍差于45CT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热钢 喷涂 高温熔盐 氯离子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CoNiCrAlY涂层的高温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8
作者 孙训东 孙文 +5 位作者 黄继波 黄仁忠 郑志刚 江柱中 云海涛 汪云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7,共6页
研究冷喷涂制备的CoNiCrAlY涂层的显微组织以及高温条件下涂层的硬度和摩檫学性能。采用高压冷喷涂技术,使用氦气制备了CoNiCrAlY涂层,并在1080℃真空环境下热处理4 h。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真空热处理前后涂层组织结构及... 研究冷喷涂制备的CoNiCrAlY涂层的显微组织以及高温条件下涂层的硬度和摩檫学性能。采用高压冷喷涂技术,使用氦气制备了CoNiCrAlY涂层,并在1080℃真空环境下热处理4 h。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真空热处理前后涂层组织结构及孔隙率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热处理后涂层的高温硬度和高温摩檫学性能。结果表明:冷喷涂可制备界面结合良好、组织致密的CoNiCrAlY涂层,涂层孔隙率约为0.3%,硬度约为600 HV0.3;真空扩散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涂层的孔隙率和显微硬度;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800、900和1000℃),涂层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涂层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也逐渐降低。因此,该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冷喷涂 CoNiCrAlY涂层 显微组织 高温硬度 高温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Ti-Al复合材料的搅拌摩擦加工改性研究
19
作者 刘杨 徐雅欣 李文亚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目的解决冷喷涂直接沉积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时因金属颗粒硬脆而出现的沉积率极低或无法沉积等问题,针对增材制造钛铝合金的需求,采用冷喷涂和搅拌摩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原位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方法采用纯铝板为冷喷涂基板,经冷喷涂沉积... 目的解决冷喷涂直接沉积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时因金属颗粒硬脆而出现的沉积率极低或无法沉积等问题,针对增材制造钛铝合金的需求,采用冷喷涂和搅拌摩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原位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方法采用纯铝板为冷喷涂基板,经冷喷涂沉积纯Ti、Al后得到预沉积体,对已沉积的Ti-Al复合材料进行不同参数的搅拌摩擦加工后制备出试样,并采用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硬度测试对比研究不同处理状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喷涂态沉积体并未形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经FSP处理后,沉积体中形成了含有细小晶粒的Ti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组织。由XRD结果可知,FSP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为TiAl3,且复合材料中存在未反应的原始Ti颗粒。冷喷涂沉积体经热处理因Kirkendall效应会产生较大孔隙,但经FSP处理后组织致密,无明显孔隙,硬度显著提高到256HV,复合材料的组织得到细化。结论通过高压冷喷涂技术和搅拌摩擦加工原位制备了组织均匀且致密、内部结合良好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并使用优化后的搅拌摩擦工艺参数完成了良好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增材制造,达到试验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TIAL复合材料 喷涂 搅拌摩擦加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涂层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礼顺 张斌 蔡元钢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1期34-37,共4页
航空发动机设计性能的提高推进了热喷涂技术向更深的领域发展,热喷涂技术每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将促进航空发动机事业快速向前发展。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涂层表面 喷涂工艺 电弧喷涂 热障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真空等离子喷涂 低压等离子喷涂 封严涂层 喷涂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