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超高压喷油嘴空化特性正交优化研究
1
作者 屈春叶 张乾 何小强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流体仿真模拟研究了某内燃机超高压喷油嘴的空化特性及燃油雾化特性。在验证燃油流体网格的基础上,分析了喷孔直径、喷孔入口倒圆半径和喷孔夹角对燃油气相流场的影响,并研究了喷...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流体仿真模拟研究了某内燃机超高压喷油嘴的空化特性及燃油雾化特性。在验证燃油流体网格的基础上,分析了喷孔直径、喷孔入口倒圆半径和喷孔夹角对燃油气相流场的影响,并研究了喷孔出口处的燃油平均气相分数及雾化效果。结果表明:喷孔直径、喷孔入口倒圆半径和喷孔夹角均显著影响燃油雾化特性。随着喷孔直径增加,空化现象从下侧向上侧转移,燃油平均气相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喷孔入口倒圆半径增加则空化强度和燃油平均气相分数降低,但流量性能提升;喷孔夹角增大使空化从下壁面向上壁面转移,燃油平均气相分数增加,雾化效果改善。通过正交仿真试验得到了优化后的参数组合,即喷孔直径为0.26 mm、喷孔入口倒圆半径为0.02 mm和喷孔夹角为90°,喷孔出口处燃油流量为189.3 mL/s,燃油平均气相分数为25.6%。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优化后的喷油嘴具有优良的雾化效果和流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超高压 喷油嘴 空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喷油嘴快速积碳方法及特征表征研究
2
作者 王珊 郝婧 +3 位作者 危红媛 汪晓伟 景晓军 吴春玲 《现代车用动力》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基于吉利JLE-4G18TDB型1.8T汽油机,利用台架和光学三维轮廓测量仪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的积碳过程和喷油嘴积碳特征进行了探索,从积碳加速剂、长期燃油脉宽修正系数(LTFT)、汽油机循环工况3个方面着手,实现了接近实际道路情况的快速积碳,在... 基于吉利JLE-4G18TDB型1.8T汽油机,利用台架和光学三维轮廓测量仪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的积碳过程和喷油嘴积碳特征进行了探索,从积碳加速剂、长期燃油脉宽修正系数(LTFT)、汽油机循环工况3个方面着手,实现了接近实际道路情况的快速积碳,在汽油机不停机的状态下掌握了喷油嘴积碳情况,结合光学手段对喷油嘴积碳特征进行表征,在喷油嘴表面积碳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得到了积碳前后喷油嘴的体积数据、三维图像及积碳体积分布图,对燃油清净剂和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汽油机 喷油嘴快速积碳方法 喷油嘴积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式喷油嘴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3
作者 姚春德 孙军 +1 位作者 刘勇强 王祖汉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3X期45-49,共5页
介绍形成碰撞式油束,其头部加一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器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情况。该喷油器的特点是自喷孔喷出的燃油直接撞在头部挡块上,使之改变射束的方向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以达到加大喷束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燃油与空气... 介绍形成碰撞式油束,其头部加一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器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情况。该喷油器的特点是自喷孔喷出的燃油直接撞在头部挡块上,使之改变射束的方向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以达到加大喷束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燃油与空气混合速率的目的。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喷油嘴应用在涡流室式燃烧系统的柴油机上,可降低其燃油消耗率和排气烟度;应用到直喷式燃烧系统的柴油机上,可取代多孔喷油嘴使发动机良好地运转,但与多孔式喷油嘴的直喷式燃烧系统相比,目前还存在油耗与排温较高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型喷油嘴 直喷式燃烧系统 燃油消耗率 发动机性能 副燃烧室 轴针式喷油嘴 多孔式喷油嘴 轴针式喷油器 排气烟度 直喷式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油嘴的PEMS试验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城 赵朕 +2 位作者 黄金秋 桑育媛 耿胜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164-168,共5页
针对自卸车喷油嘴选型问题,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两款喷油嘴A、B开展实际道路行驶排放试验,选取恶劣的工况(低载荷、试验持续时间长),对比分析2次PEMS试验的整体试验结果、瞬时排放结果、比排放以及排放因子结果(冷启动... 针对自卸车喷油嘴选型问题,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两款喷油嘴A、B开展实际道路行驶排放试验,选取恶劣的工况(低载荷、试验持续时间长),对比分析2次PEMS试验的整体试验结果、瞬时排放结果、比排放以及排放因子结果(冷启动、市区、市郊、高速各阶段),最终确认喷油嘴B在实际道路的排放效果优于喷油嘴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卸车 喷油嘴 低载荷 实际道路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系统喷油嘴开裂失效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进 李凯 +2 位作者 王浩 刘井年 许连超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4期27-32,40,共7页
为解决某高压共轨系统油嘴开裂故障,通过宏观形貌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断口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查找故障原因,并对油嘴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机组用燃油中含有P、K等腐蚀性元素形成酸性环境,安装工艺导致... 为解决某高压共轨系统油嘴开裂故障,通过宏观形貌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断口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查找故障原因,并对油嘴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机组用燃油中含有P、K等腐蚀性元素形成酸性环境,安装工艺导致油嘴肩胛处存在非对称拉应力,肩胛圆角过小导致应力集中,油嘴表面马氏体组织粗大、硬度高造成的应力敏感是油嘴开裂的主要原因。采取优化油嘴材料,将油嘴肩胛处圆角半径由0.45 mm加大到1.20 mm,在喷油器和高压连接器最终紧固前增加预紧工序等优化措施,优化后油嘴经过4000 h的耐久试验未开裂,有效解决油嘴开裂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喷油嘴 沿晶开裂 氢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嘴堵塞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研究
6
作者 龙永长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油喷射技术已成为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喷油嘴为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排放标准。然而,喷油嘴易堵塞,影响整个汽车的性能。因此,探讨喷油嘴堵...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油喷射技术已成为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喷油嘴为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排放标准。然而,喷油嘴易堵塞,影响整个汽车的性能。因此,探讨喷油嘴堵塞的诊断技术与修复方法,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检测和诊断喷油嘴的性能,采用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对堵塞喷油嘴进行修复,并通过实验与模拟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诊断和修复方法能显著提高喷油嘴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堵塞 诊断技术 修复方法 燃油喷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喷油嘴偶件液体流量现状以及与国外喷油嘴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喻鸣显 唐维平 胡汉成 《内燃机燃油喷射和控制》 1999年第4期9-16,43,共8页
喷油嘴偶件流量值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功率、扭矩、比油耗、排放等性能指标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按国际上油泵油嘴制造厂通用的检测要求和方法,使用10MPa高压液体流量试验台对国内外的喷油嘴偶件高压液体流量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对比,... 喷油嘴偶件流量值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功率、扭矩、比油耗、排放等性能指标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按国际上油泵油嘴制造厂通用的检测要求和方法,使用10MPa高压液体流量试验台对国内外的喷油嘴偶件高压液体流量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对比,分析了国内喷油嘴与国外喷油嘴在液体流量值及流量系数方面的差距和原因,提出了对国产喷油嘴偶件高压液体流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尽快满足柴油机排放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缩小国内喷油嘴偶件与国外产品差距的一项重要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偶件 流量试验 柴油机 喷油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型喷油嘴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8
作者 姚春德 孙军 +1 位作者 刘勇强 王祖汉 《小型内燃机》 1996年第5期8-11,共4页
本文介绍形成碰撞式油束,其头部加一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嘴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该喷油嘴的特点是自喷孔喷出的燃油直接撞击在头部挡块上,以其改变喷束的方向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从而达到加大喷束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燃油... 本文介绍形成碰撞式油束,其头部加一挡块的轴针式喷油嘴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该喷油嘴的特点是自喷孔喷出的燃油直接撞击在头部挡块上,以其改变喷束的方向并产生油滴的二次雾化,从而达到加大喷束在空气中的散布面积,提高燃油与空气混合速率的目的。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喷油嘴用于涡流室式柴油机,可以降低其燃油消耗率和排气烟度;用于直喷式柴油机,可以取代多孔喷油嘴使发动机良好地运转,但与多孔式喷油嘴的直喷式燃烧系统相比,目前还存在油耗率和排气温度比较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型喷油嘴 柴油机 喷油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型多孔小压力室和无压力室喷油嘴简介
9
作者 杜玉彪 杜竞辉 《农业机械》 2009年第5期90-91,共2页
普通长型多孔喷油嘴结构如图1所示,喷油嘴针阀升程h一般为0.20~0.45mm,与轴针式喷油嘴不同,工作时燃油的通过截面积与针阀升程无关,而取决于喷孔的直径和孔数。喷孔直径一般为0.15~0.80mm,孔数不超过10个。喷孔轴线夹角及方... 普通长型多孔喷油嘴结构如图1所示,喷油嘴针阀升程h一般为0.20~0.45mm,与轴针式喷油嘴不同,工作时燃油的通过截面积与针阀升程无关,而取决于喷孔的直径和孔数。喷孔直径一般为0.15~0.80mm,孔数不超过10个。喷孔轴线夹角及方向取决于燃烧室形状、大小及喷油器在缸盖上的安装位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喷油嘴 压力室 油嘴针阀升程 喷孔直径 简介 轴针式喷油嘴 燃烧室形状 轴线夹角
原文传递
喷油嘴喷孔内部空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何志霞 李德桃 +3 位作者 胡林峰 袁建平 王谦 袁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8,共6页
在柴油机喷油嘴喷孔内部空穴流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全发展了的空穴流动的二维气液两相流空穴模型,并进行了喷孔内部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已有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在此计算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喷孔... 在柴油机喷油嘴喷孔内部空穴流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全发展了的空穴流动的二维气液两相流空穴模型,并进行了喷孔内部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已有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在此计算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喷孔上下游压差和喷孔入口圆角半径、喷孔直径和长度等几何特征参数对喷孔内空穴区域分布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嘴 喷孔 空穴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S系列普通轴针式和节流轴针式 喷油嘴偶件的通用代用等问题
11
作者 杜玉彪 《农业机械》 2004年第9期52-52,共1页
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读者宁波永全同志来信询问喷油嘴偶件ZS4S1与DN4SD24、ZS4SJ1与DN4SD24可否通用以及Ф5mm和Ф6mm针阀的ZS4S1型偶件在性能上有何区别,本栏目组特邀请铁岭喷油泵修理研究所杜玉彪同志回答如下。
关键词 S系列普通轴针式喷油嘴偶件 S系列节流轴针式喷油嘴偶件 通用 代用 型号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和直列泵管嘴系统喷油嘴压力室流动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金保 缪雪龙 +3 位作者 洪建海 王先勇 房志红 杨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喷油嘴内部的穴蚀和流动影响着燃油的破碎雾化等喷雾特性.试验得到了泵管嘴系统和电控共轨系统的针阀升程曲线,结果显示共轨系统针阀的开启速度随着轨压的增大而加快,关闭速度几乎不受轨压的影响,并且共轨系统针阀的开启和关闭要慢于泵... 喷油嘴内部的穴蚀和流动影响着燃油的破碎雾化等喷雾特性.试验得到了泵管嘴系统和电控共轨系统的针阀升程曲线,结果显示共轨系统针阀的开启速度随着轨压的增大而加快,关闭速度几乎不受轨压的影响,并且共轨系统针阀的开启和关闭要慢于泵管嘴系统.依据试验得到的压力和升程曲线,利用软件AVL-Fire对两种供油系统下不同针阀升程进行喷油嘴压力室内部流动计算,分析了空穴在喷油嘴内形成及分布情况.两种供油系统下喷油规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接近.穴蚀发生的部位在两种供油系统下存在不同,针阀开启过程中,共轨系统存在着穴蚀部位从入口的下部到上部的移动,而泵管嘴系统的穴蚀部位只在喷孔入口的上边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穴蚀 针阀升程 流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孔式喷油嘴内空穴流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明锐 文华 +1 位作者 刘会猛 刘永长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利用混合多相流体模型加空穴模型的方法,模拟了柴油机孔式喷油嘴稳定喷射时嘴内的空穴流动现象,分析了空穴在喷油嘴内形成机理及其分布情况。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孔长径比、喷孔入口圆角比、非轴对称喷孔等几何... 利用混合多相流体模型加空穴模型的方法,模拟了柴油机孔式喷油嘴稳定喷射时嘴内的空穴流动现象,分析了空穴在喷油嘴内形成机理及其分布情况。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孔长径比、喷孔入口圆角比、非轴对称喷孔等几何结构参数对喷孔内空穴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可知,提高喷射压差和减小喷孔入口圆角半径都可以提高空穴强度,同时也发现提高喷孔长径比可以使空穴在喷孔出口截面上分布更为均匀。从燃油空穴雾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空穴强度的提高以及在出口截面上的均匀分布都有利于燃油的破碎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空穴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缸径涡流室柴油机用喷油嘴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胜吉 王建 +2 位作者 于子冬 汤东 尹必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该文分析了目前国产涡流室柴油机的机型现状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指出用一种结构参数的喷油嘴不能满足不同气缸工作容积涡流室柴油机的匹配要求 ,提出为优化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噪声及可靠性等综合性能 ,喷油过程必须有合理的喷... 该文分析了目前国产涡流室柴油机的机型现状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指出用一种结构参数的喷油嘴不能满足不同气缸工作容积涡流室柴油机的匹配要求 ,提出为优化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噪声及可靠性等综合性能 ,喷油过程必须有合理的喷油持续期 ,应根据柴油机循环喷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结构参数和流量的喷油嘴进行匹配试验。文中分析了针阀流通面积、针阀运动的泵吸容积、压力室容积的大小与柴油机循环喷油量的关系 ,以及它们对喷油过程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合国内生产实际情况 ,给出了一个轴针式喷油嘴系列设计方案 ,并用试制样品初步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排气烟度明显降低 ,性能得到了优化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嘴 设计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高精细加工柴油机喷油嘴倒锥孔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锋 罗建军 李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利用飞秒激光加工热效应小、高精细、对材料无选择性等特点,针对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中关键零件——喷油嘴偶件喷油孔的加工需求,设计了一种利用三光楔扫描的飞秒激光加工装置,并进行了喷油嘴倒锥孔加工工艺研究.采用微孔三座标测量... 利用飞秒激光加工热效应小、高精细、对材料无选择性等特点,针对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中关键零件——喷油嘴偶件喷油孔的加工需求,设计了一种利用三光楔扫描的飞秒激光加工装置,并进行了喷油嘴倒锥孔加工工艺研究.采用微孔三座标测量机(测量准确度1.2μm)对倒锥孔尺寸准确度进行检测,通过喷油嘴高压液体流量试验台(测量准确度±0.1%)对批量制孔后的油嘴进行了流量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装置加工的油嘴性能可以满足欧V排放法规的应用要求,对提升汽车制造业水平及柴油车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微加工 倒锥孔 喷油嘴 高压共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阀升程对小压力室喷油嘴内部空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金保 缪雪龙 +2 位作者 洪建海 夏少华 居钰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试验测得针阀升程、盛油槽压力和喷油规律曲线,盛油槽压力曲线能够客观解释喷油规律后期上升的原因.喷油规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主体空化区域沿喷孔轴线方向发展并延伸到出口,在出口中部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区域,迹线分析显示该现... 试验测得针阀升程、盛油槽压力和喷油规律曲线,盛油槽压力曲线能够客观解释喷油规律后期上升的原因.喷油规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主体空化区域沿喷孔轴线方向发展并延伸到出口,在出口中部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区域,迹线分析显示该现象是由于燃油进入压力底部受到壁面形状的限制发生偏转造成的.针阀升程对油嘴内部流动的影响非常明显,在针阀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气泡产生的部位有显著变化,开启过程从喷孔入口下部转移到上部,在最大针阀升程基本稳定在上边缘,在针阀关闭时从上边缘移动到下边缘.气泡从喷孔入口开始产生,随着针阀的移动,气泡移动到出口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嘴 针阀升程 空化 共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喷孔喷油嘴喷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缪雪龙 郑金保 +3 位作者 洪建海 裘言 夏少华 居钰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5-439,共5页
设计加工了交叉喷孔的喷油嘴,进行了喷孔尺寸检测和喷油规律的试验,以及不同孔径和角度交叉的喷雾特性的试验.小角度交叉试验中,相同孔径的喷雾贯穿距离最小,喷雾锥角最大.交叉的上孔孔径越大,角平分线和重心的位置角度越大,即越靠近上... 设计加工了交叉喷孔的喷油嘴,进行了喷孔尺寸检测和喷油规律的试验,以及不同孔径和角度交叉的喷雾特性的试验.小角度交叉试验中,相同孔径的喷雾贯穿距离最小,喷雾锥角最大.交叉的上孔孔径越大,角平分线和重心的位置角度越大,即越靠近上平面.相同孔径改变交叉角度的试验中,大交叉角度时随着交叉角度的增大,贯穿距离减小,喷雾锥角增大,而且贯穿距离小于单孔喷雾,喷雾锥角大于单孔喷雾.小交叉角度双孔喷雾的贯穿距离大于单孔喷雾,而喷雾锥角与单孔喷雾基本相当.交叉喷雾特别是大交叉角度在喷雾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喷雾会出现摆动现象,下面的孔在开始和结束段起主要作用.下层喷孔入口处对应的压力室内的压力较大是主要原因.单孔喷雾的角平分线和重心的位置角度要比喷孔几何中心对应的角度大2°,将有助于喷油嘴和燃烧室的配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喷孔 交叉角度 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系统小压力室喷油嘴喷雾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金保 缪雪龙 +4 位作者 洪建海 王先勇 陈希颖 张珂 杨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1-437,共7页
柴油机喷油嘴是燃油系统和燃烧室之间的关键接口,对燃油雾化非常重要.设计加工了喷雾需要的单孔喷油嘴,检测了喷孔的入口和出口尺寸.喷油嘴经过液体挤压研磨处理,并测试了喷油嘴在挤压研磨前后10,MPa下的高压流量.液体挤压研磨能够提高... 柴油机喷油嘴是燃油系统和燃烧室之间的关键接口,对燃油雾化非常重要.设计加工了喷雾需要的单孔喷油嘴,检测了喷孔的入口和出口尺寸.喷油嘴经过液体挤压研磨处理,并测试了喷油嘴在挤压研磨前后10,MPa下的高压流量.液体挤压研磨能够提高流量系数10%~15%.测得给定工况下试验喷油嘴的喷油规律和针阀升程,用Matlab编程得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喷雾特性.试验研究了环境压力、喷孔直径、喷孔K系数和轨压等对小压力室喷油嘴单孔喷雾的头部贯穿距离、喷雾锥角和投影面积等宏观特性的影响.增大喷孔直径和K系数,油束的贯穿距离和投影面积增大,喷雾锥角减小.增大背压,环境密度增大,贯穿距离和投影面积减小,但喷雾锥角增大.轨压提高,贯穿距离和投影面积增大,喷雾锥角先减小后增大,但变化的幅度不明显.喷孔倒锥喷油嘴相比正锥度和传统圆柱孔能够提高流量系数到0.93.在考虑发动机循环喷油量和喷油持续期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更小的喷孔出口直径使雾化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嘴 雾化 宏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双层多孔喷油嘴内部空穴两相流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谦 李念 +2 位作者 何志霞 闫毅 张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针对柴油机喷油嘴内部两相流动影响柴油的雾化质量、燃烧特性及整车的排放特性,而柴油机喷油嘴头部细微结构的变化显著影响喷油嘴内部流动等问题.以某型国产喷油器喷油嘴为对象,在X射线精确测量其几何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基... 针对柴油机喷油嘴内部两相流动影响柴油的雾化质量、燃烧特性及整车的排放特性,而柴油机喷油嘴头部细微结构的变化显著影响喷油嘴内部流动等问题.以某型国产喷油器喷油嘴为对象,在X射线精确测量其几何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基于多维数值模拟软件AVL FIRE对喷孔内部空穴两相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不同位置喷孔及不同喷射压力对喷孔内部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喷射压力下,上下层喷孔位置对喷孔内部空穴产生时刻、分布区域及强度都产生影响,压力分布、液相速度分布及液相湍动能分布也各不相同;不同喷射压力下,空化强度随喷油压力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嘴 空穴两相流动 位置 喷射压力 AVL FIRE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割法的柴油机交叉孔喷油嘴喷雾场粒子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全 范立云 +2 位作者 刘友 宋恩哲 马修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4,共7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柴油机V形交叉孔油嘴和单孔油嘴的喷雾场粒子特性进行测量,通过时间分割法对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喷雾轴向Z=40,mm的位置上,靠近喷雾轴线的区域内两种交叉孔油嘴与单孔油嘴的粒径大小差别...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柴油机V形交叉孔油嘴和单孔油嘴的喷雾场粒子特性进行测量,通过时间分割法对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喷雾轴向Z=40,mm的位置上,靠近喷雾轴线的区域内两种交叉孔油嘴与单孔油嘴的粒径大小差别不大,但随着测量点的径向坐标增大,交叉孔油嘴的粒子直径逐渐小于单孔油嘴.在Z=60,mm位置上,与单孔油嘴的结果相比,两种交叉孔喷油嘴的粒子算术平均直径(AMD)和索特平均直径(SMD)更小.同时,交叉孔的交叉角增大会对液滴的进一步细化起促进作用,相比于单孔油嘴,交叉孔2喷油嘴的粒子AMD和SMD减小了近30%.对时间分割法划分的4个阶段粒子特性进行分析发现,F阶段的粒子速度高达70,m/s,喷射过程中的系统数据率较低,PDPA的大量粒子信息均来自于喷油结束的T阶段,此时粒子速度为零.交叉孔喷油嘴的扇状喷雾结构对油气混合的促进作用使粒子AMD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减小.同时,与喷雾内侧相比,在喷雾外侧两交叉孔喷油嘴之间的粒径差异变小,相对于单孔喷油嘴,在粒径方面的优势变得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孔喷油嘴 扇状喷雾 粒子平均直径 时间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