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7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博迪苏使喀尔喀宣慰十三世达赖史事探析
1
作者 孙琦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35-41,154,共8页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爆发后,十三世达赖被迫离藏出走,在多次辗转后,最终行抵喀尔喀蒙古,驻锡在赛音诺彦部的咱雅班第达地方。由于十三世达赖与俄国频繁接触,清廷担心他会北上投靠俄国,故特派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等人以“考察蒙古游牧事宜...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爆发后,十三世达赖被迫离藏出走,在多次辗转后,最终行抵喀尔喀蒙古,驻锡在赛音诺彦部的咱雅班第达地方。由于十三世达赖与俄国频繁接触,清廷担心他会北上投靠俄国,故特派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等人以“考察蒙古游牧事宜”为名,实则前往喀尔喀宣慰十三世达赖,并催令其尽快回藏。本文根据汉藏俄等语种史料,对此次清廷遣使宣慰十三世达赖之史事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述,认为清廷派遣博迪苏等出使喀尔喀,对于安抚十三世达赖、令其回藏及阻断俄国谋藏的野心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迪苏 十三世达赖 喀尔 德尔智 宣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尔喀方言词首音节短元音声学研究
2
作者 阿泽亚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随着喀尔喀方言朗读层面语音实验研究的发展,基于自然语流层面的语音实验研究也得以陆续开展。经过语音实验分析,在自然语流层面,喀尔喀方言中出现了/r/、/s/、/i/、/e/、/u/、/e/、/u/、/y/等词首音节短元音。相较于朗读层面的喀尔喀... 随着喀尔喀方言朗读层面语音实验研究的发展,基于自然语流层面的语音实验研究也得以陆续开展。经过语音实验分析,在自然语流层面,喀尔喀方言中出现了/r/、/s/、/i/、/e/、/u/、/e/、/u/、/y/等词首音节短元音。相较于朗读层面的喀尔喀方言语音实验结果而言,自然语流层面中的喀尔喀方言词首音节短元音出现了发音范围更加集中和发音位置靠前的特征。尤其是词首音节/e/、/u/、/y/等唇元音的发音位置靠前特征比较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种语料层面的发音动机不同,即在自然语流中发音人以表达语义进行交流为目的,在朗读层面发音人则以发音清晰准确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方言 朗读与自然语流 声学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编设喀尔喀左翼旗史实考述
3
作者 萨出日拉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十七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喀尔喀发生内乱,一些封建领主为躲避战乱率领部众穿越戈壁,归附清朝。清廷也不失时机地为来归的喀尔喀人封爵、授地、比丁编佐,将其纳入统治之下。在当时归附清朝的喀尔喀封建领主中有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珲台吉... 十七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喀尔喀发生内乱,一些封建领主为躲避战乱率领部众穿越戈壁,归附清朝。清廷也不失时机地为来归的喀尔喀人封爵、授地、比丁编佐,将其纳入统治之下。在当时归附清朝的喀尔喀封建领主中有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珲台吉之子衮布伊勒登。清廷起初封衮布伊勒登为多罗贝勒,暂居达尔汗亲王本塔尔旗,又令其附牧于敖汉旗。但他似乎并未遵命前往敖汉旗,而是同其他归附清朝的喀尔喀人驻牧西拉沐沦河源达里湖一带,形成了以巴尔布冰图之子素诺木贝勒为扎萨克的喀尔喀旗。1690年乌兰布统战役时期被噶尔丹博硕克图汗袭击,因难以生存之故,衮布伊勒登之子罗卜藏贝勒奏请清廷,迁居察哈尔扎萨克旗故地,始建喀尔喀左翼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喀尔左翼旗 史实考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尔勒克河洪水成因分析及洪水计算
4
作者 皇甫科威 《山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喀尔勒克河发源于萨吾尔山南坡,河流长150 km,流域面积1633 km^(2),流域属于寒湿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较少。以喀尔勒克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洪水成因,以哈拉依敏站、马拉苏站、乌什水站、白杨河730站为参证站,采用了地区综合法计算了... 喀尔勒克河发源于萨吾尔山南坡,河流长150 km,流域面积1633 km^(2),流域属于寒湿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较少。以喀尔勒克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洪水成因,以哈拉依敏站、马拉苏站、乌什水站、白杨河730站为参证站,采用了地区综合法计算了该河流的设计洪水,以期为新疆地区河流洪水成因分析和设计洪水计算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勒克河 洪水成因 设计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尔喀法规》制定原因及实施范围初探 被引量:7
5
作者 达力扎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1,共8页
 《喀尔喀法规》是一部清代喀尔喀地方法规的汇编。清廷为笼络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稳定喀尔喀,允许土谢图汗等部王公制定了这部法规。该法规有关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特权和宗教事务方面的内容被奉行于整个喀尔喀。世俗方面的内...  《喀尔喀法规》是一部清代喀尔喀地方法规的汇编。清廷为笼络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稳定喀尔喀,允许土谢图汗等部王公制定了这部法规。该法规有关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特权和宗教事务方面的内容被奉行于整个喀尔喀。世俗方面的内容,主要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大库伦和土谢图汗部实行,后来只限于大库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法规 清代 喀尔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土谢图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许君利 张世强 +2 位作者 韩海东 刘时银 张盈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8-275,共8页
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是典型的树枝状山谷冰川,利用3组(6期)ASTER遥感影像通过COSI-corr软件反演了该冰川表面运动速度.与花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反演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平均绝对误差为3.1m.a-1,相对误差为11.9%,二者在空间上的分... 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是典型的树枝状山谷冰川,利用3组(6期)ASTER遥感影像通过COSI-corr软件反演了该冰川表面运动速度.与花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反演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平均绝对误差为3.1m.a-1,相对误差为11.9%,二者在空间上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其反演精度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看,冰川上部至末端的表面运动速度在横剖面上均具有从中部向边缘逐渐减少的特征;冰川运动速度具有在积累区随海拔降低逐渐增大,而在消融区则随海拔降低逐渐减小,符合冰川运动的一般规律.2001-2006年间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海拔3 600m以上区域表面运动速度增大,而以下区域则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表面运动 光学遥感影像 COSI-corr软件 科其喀尔巴西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近地层基本气象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韩海东 刘时银 +11 位作者 丁永建 邓晓峰 王强 谢昌卫 王建 张勇 李晶 上官冬辉 张鹏飞 赵井东 牛丽 陈彩苹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7-975,共9页
利用2003—2006年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考察资料,对该冰川近地层的基本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冰川从4月中下旬开始即有明显消融,主消融期为5-9月,1月冰川区的气温最低.冰川中上部的气温直减率较小,说明该处的冰川... 利用2003—2006年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考察资料,对该冰川近地层的基本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冰川从4月中下旬开始即有明显消融,主消融期为5-9月,1月冰川区的气温最低.冰川中上部的气温直减率较小,说明该处的冰川冷效应较弱;而冰川下部较大的气温直减率,则可能主要与消融区连续的表碛覆盖有关.5-9月集中了全年约75%的降水,而冬季的降水稀少.降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高低分带,低降水带位于冰川中上部的海拔3 700 m附近,而冰川末端和冰川上部的降水量较大.受地形和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冰川下部的山谷风非常发育,而冰川上部局地环流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其喀尔巴西冰川 气温直减率 降水 山谷风 表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消融径流的水化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建 丁永建 +1 位作者 许君利 韩海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5-1311,共7页
为了研究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融水径流的基本化学特征,2003—06~2003—09在研究区取样(冰面径流、冰面湖水、河水及大气降水),结果表明:①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径流〉冰面湖水〉大气降水〉7.②各类... 为了研究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融水径流的基本化学特征,2003—06~2003—09在研究区取样(冰面径流、冰面湖水、河水及大气降水),结果表明:①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径流〉冰面湖水〉大气降水〉7.②各类样品总离子浓度的顺序为:河水〉大气降水〉冰面湖水〉冰面径流.冰面径流中的各项离子浓度均低于其它3类样品的相应值,平均仅是河水的24%;阴、阳离子分别以SO4^2-和Ca^2+为最大.③由于降水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作用,不同降水形式中降雨的各项离子浓度(NO3^-除外)均比冰雹和雪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大;④对不同海拔高度水样分析表明,各项离子浓度“高程效应”十分明显,3900m以上区域,冰面径流中各阳离子浓度逐渐向冰川冰中各相应离子浓度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阴阳离子 电导率 PH值 科其喀尔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a来托木尔峰南麓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谢昌卫 丁永建 +2 位作者 刘时银 李宾 朱国才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2-677,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托木尔峰南麓地区冰雪融水量明显增加, 冰川处于强烈的消融退缩状态. 根据对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探测表明, 近30 a来冰川厚度明显减薄, 冰舌区平均厚度减薄在0.5~1.5 m·a^-1之间. 对科其喀尔冰川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托木尔峰南麓地区冰雪融水量明显增加, 冰川处于强烈的消融退缩状态. 根据对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探测表明, 近30 a来冰川厚度明显减薄, 冰舌区平均厚度减薄在0.5~1.5 m·a^-1之间. 对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位置研究表明, 科其喀尔冰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比较强烈的退缩状态. 相对于1974年的冰川位置, 冰川退缩了380 m左右. 科其喀尔冰川的全面退缩, 标志着托木尔峰地区冰川处于全面的负物质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变化 冰川末端变化 冰舌区 科其喀尔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忠臣 钱亦兵 +2 位作者 张海燕 黄世光 季红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借助于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对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质地以少砾质砂质壤土或少砾质粉砂质壤土为主,少数属多砾质壤质砂土或少砾质砂土;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含量存在比... 借助于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对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质地以少砾质砂质壤土或少砾质粉砂质壤土为主,少数属多砾质壤质砂土或少砾质砂土;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且与海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区除低地草甸及淖毛湖盆地的土壤出现盐渍化和碱化外,其他地区土壤盐碱化现象不明显,pH值与海拔高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分布不均,喀尔里克山北坡地区属高级别,而中部地区和淖毛湖盆地属中下或低级别;全磷含量多属中下级别;这些养分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均表现出从表层至下层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大,多属中上级别。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养分含量主要受地形、海拔、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状 空间分布 喀尔里克山 淖毛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尔里克山冰川资源近50a来的变化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钱亦兵 吴世新 +1 位作者 吴兆宁 李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9-725,共7页
利用1971-1972年航拍调绘地形图、1992年8月l5日Landsat TM、2001年9月17日Landsat ETM+和2006年8月22日Landsat TM影像数据,并以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1959年对天山现代冰川所作的首次编目登记数据为参考值,分析了喀尔里克山冰... 利用1971-1972年航拍调绘地形图、1992年8月l5日Landsat TM、2001年9月17日Landsat ETM+和2006年8月22日Landsat TM影像数据,并以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1959年对天山现代冰川所作的首次编目登记数据为参考值,分析了喀尔里克山冰川资源近50 a来的变化。结果表明,这期间喀尔里克山冰川面积缩小了29.80%,年均减少速率0.91 km2/a。而且,1959-2001年喀尔里克山冰川退缩明显,减少率增加;2001-2006年冰川面积的缩减趋于缓和。综合实地调查资料和近50 a的气象数据及前人钻探成果,认为20世纪80~90年代冰川加速退缩是持续升温的气候背景上叠加了人为影响。根据喀尔里克山冰川近50 a来的变化特征和查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冰川资源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里克山 近50a 冰川变化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土壤粒度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忠臣 钱亦兵 +1 位作者 张海燕 黄世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5-1043,共9页
对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不同类型土壤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由粉粒和砂粒组成,从喀尔里克山北坡、中部地区到淖毛湖盆地,土壤粒度平均值逐渐变大,颗粒分选性差,偏度多属极正偏或正偏,峰态集中在宽、中等和... 对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不同类型土壤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由粉粒和砂粒组成,从喀尔里克山北坡、中部地区到淖毛湖盆地,土壤粒度平均值逐渐变大,颗粒分选性差,偏度多属极正偏或正偏,峰态集中在宽、中等和窄3个等级,表明其成土母质较粗、来源相对复杂.土壤的粒度参数Mz、σ、SK和KG值很好地表征了不同土地类型和植被类型及盖度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土壤粒度分维值呈现出随海拔降低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分维值与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喀尔里克山北坡土壤中粘粒的含量高于中部地区和淖毛湖盆地的土壤,反映出不同地区土壤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带土壤概率累积曲线的空间变化及综合参数特征表现出地形和气候对颗粒运动形式有一定影响,并且不同地区土壤在成因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参数 分维值 分布特征 成因 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冰崖形态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海东 刘时银 +2 位作者 丁永建 谢昌卫 张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84,共6页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冰崖的规模及形态进行了调查.在冰崖比较集中的表碛区东侧任意选取了20个冰崖,利用测绳、皮尺并结合GPS测量的方法对冰崖的长度和高度进行了调查,同时用地质罗盘对冰崖的坡向和坡度进行了测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冰崖的规模及形态进行了调查.在冰崖比较集中的表碛区东侧任意选取了20个冰崖,利用测绳、皮尺并结合GPS测量的方法对冰崖的长度和高度进行了调查,同时用地质罗盘对冰崖的坡向和坡度进行了测量,从而了解冰崖的长度、高度、坡面面积、坡向和坡度等形态特征及其关系.对冰崖形态的分析表明,消融区内冰崖的规模相差很大,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冰崖规模有减小的趋势;这可能主要与地形起伏随海拔高度的差异性变化有关,消融区下部冰崖表面消融过程较为活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冰崖的坡向和规模之间的分析可以看到,坡向为NW和NNE方向的冰崖最多,其规模也较大,而太阳直接辐射是影响冰崖发育坡向和发育规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崖 表碛 科其喀尔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冰崖消融的度日因子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海东 王建 +1 位作者 王欣 张鹏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0-627,共8页
2007年7月9日-8月30日在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表碛区进行了冰崖消融试验,通过在不同海拔、坡向和坡度冰崖的裸露冰面上栽设消融杆的方法,获得了33个有效的冰崖消融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点附近的自动气象站所获取的同期气温资料,计算了各个冰... 2007年7月9日-8月30日在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表碛区进行了冰崖消融试验,通过在不同海拔、坡向和坡度冰崖的裸露冰面上栽设消融杆的方法,获得了33个有效的冰崖消融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点附近的自动气象站所获取的同期气温资料,计算了各个冰崖的度日因子,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碛区内冰崖的度日因子变化较大,平均为4.81 mm.℃-1.d-1,小于青藏高原及其它地区冰川的度日因子.研究区度日因子较小与冰面消融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及平均气温较高相关,而且这些因素通过温度随海拔的梯度效应影响表碛区内冰崖度日因子.冰崖坡向的变化也对度日因子产生了影响,总体表现为NEE-SE方向及SW-W方向的度日因子较大,NWW-N-NE方向的较小,S方向的最小,这主要与该地区的辐射、气温等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有关.研究还表明,冰崖的坡度对度日因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崖 度日因子 表碛 科其喀尔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海燕 钱亦兵 +2 位作者 段士民 王忠臣 黄彩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6-985,共10页
以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为研究区,探讨了该区山地-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高等植物33科93属133种,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居多.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以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为研究区,探讨了该区山地-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高等植物33科93属133种,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居多.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R)、Pielou均匀度指数(Js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能很好地描述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征.其中,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优势度指数则和前三者呈负消长的关系.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均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即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山前荒漠生态系统和高海拔山地生态系统中较低,而在中海拔地区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垂直梯度 喀尔里克山 淖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斯喀尔特铍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定年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文政 张辉 +2 位作者 唐红峰 唐勇 吕正航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阿斯喀尔特铍钼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阿尔泰成矿省哈龙-青河成矿带的东南部。7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年龄介于(224.6±3.1)Ma与(235.7±3.4)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29.0±3.0)Ma,等时线年龄为(228.7±7.1)Ma,表明成矿... 阿斯喀尔特铍钼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阿尔泰成矿省哈龙-青河成矿带的东南部。7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年龄介于(224.6±3.1)Ma与(235.7±3.4)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29.0±3.0)Ma,等时线年龄为(228.7±7.1)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期。辉钼矿样品Re含量为38.26~56.45μg/g,指示成矿元素Re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由于阿斯喀尔特铍-钼矿床成矿时代晚于古亚洲洋闭合时间(约250 Ma),并且花岗岩-伟晶岩体系中的晚期伟晶岩以低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1.50^+1.69)为特征,相似于区域中侵入的三叠纪伟晶岩中锆石Hf同位素组成,如可可托海3号脉、柯鲁木特112号脉,因此,推测与阿斯喀尔特铍钼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伟晶岩体系,其成因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板块在晚古生代发生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在三叠纪构造体系由挤压转为伸展背景下,先期存在幔源物质的古老地壳物质发生减压部分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成矿作用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铍钼矿床 阿斯喀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春龙 秦克章 +4 位作者 唐冬梅 周起凤 申茂德 郭正林 郭旭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7-2352,共16页
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东段可可托海伟晶岩矿集区,Be储量达大型,产出宝石并伴生Nb、Mo、Ga矿化。该矿床同时发育花岗岩型与伟晶岩型两类稀有金属矿化,晚阶段有辉钼矿、黄铁矿等硫化物发育,在阿尔泰伟晶岩省具有独特性。... 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东段可可托海伟晶岩矿集区,Be储量达大型,产出宝石并伴生Nb、Mo、Ga矿化。该矿床同时发育花岗岩型与伟晶岩型两类稀有金属矿化,晚阶段有辉钼矿、黄铁矿等硫化物发育,在阿尔泰伟晶岩省具有独特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Be矿化白云母钠长花岗岩以及条带状伟晶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对伟晶岩中不同产状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锆石238U/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9.2±2.9Ma、222.6±4.6Ma与218.2±3.9Ma,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218.6±1.3Ma,表明伟晶岩形成稍晚于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系统的演化时间较短;锆石εHf(t)值分别为-0.72^+1.33、-0.36^+1.99与-0.45^+0.38,t DM C模式年龄分别为1169~1298Ma、1130~1279Ma与1229~1282Ma,表明花岗岩与伟晶岩具有类似的源区,以前寒武纪微陆块的壳源物质为主。花岗岩与伟晶岩形成于后造山板内演化阶段,与加厚地壳的熔融有关。根据矿化组合、源区特征并结合大地构造背景,提出阿斯喀尔特伟晶岩属于LCT型。地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表明白云母钠长花岗岩为伟晶岩的成矿母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与伟晶岩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阿斯喀尔 阿尔泰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科其喀尔冰川流域径流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晶 刘时银 +3 位作者 韩海东 张勇 王建 魏俊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0-356,共7页
天山冰雪融水是塔里木河的重要补给水源。利用融雪径流模型(SRM)对天山南坡科其喀尔冰川流域冰雪径流进行模拟研究。基于流域的气象梯度观测,确定了不同高度带降水梯度和月气温直减率。基于2007和2008年的实测径流值优化确定了各月的积... 天山冰雪融水是塔里木河的重要补给水源。利用融雪径流模型(SRM)对天山南坡科其喀尔冰川流域冰雪径流进行模拟研究。基于流域的气象梯度观测,确定了不同高度带降水梯度和月气温直减率。基于2007和2008年的实测径流值优化确定了各月的积雪、裸冰以及表碛覆盖冰的度日因子值。模拟结果表明,融雪和融冰径流过程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模拟。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气温是敏感因子。气温分别升高1℃、2℃和4℃时,以融雪径流为主的3—5月径流分别增加48%、155%和224%,以冰川径流为主的5—10月径流分别增加30%、77%和104%。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流域径流过程,气温升高4℃、降水增加20%时,春季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由5月中旬提前到4月20日左右。流量由6 m3/s增大到17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度日因子 融雪径流模型(SRM) 科其喀尔冰川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丁欣 李建康 +3 位作者 丁建刚 王赛 刘永超 王娴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5,共6页
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成矿带,是同时产有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矿体的稀有金属矿床。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年龄,采用ICP-MS辉钼矿Re-Os同位素技术,测得白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带内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11.9... 阿斯喀尔特Be-Nb-Mo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成矿带,是同时产有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矿体的稀有金属矿床。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年龄,采用ICP-MS辉钼矿Re-Os同位素技术,测得白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带内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11.9±4.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14.9±1.2 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同位素精确定年结果暗示阿斯喀尔特矿床上部似伟晶岩成矿带形成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稀有金属矿床 阿斯喀尔 阿尔泰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特征与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曦 王成善 +1 位作者 李祥辉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8,共8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代、岩性、古生物、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等方面对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的上白垩统大洋红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研究区内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最早出露于Cenomanian期,最晚可延续至古近纪,且在Campanian期出露最为广...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代、岩性、古生物、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等方面对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的上白垩统大洋红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研究区内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最早出露于Cenomanian期,最晚可延续至古近纪,且在Campanian期出露最为广泛,其岩性以灰岩、泥灰岩和含泥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以浮游有孔虫为主,沉积速率较低且在各地不尽相似,在CCD面上、下均可以出现,沉积环境一般是大陆边缘盆地、斜坡和大洋盆地等远洋、半远洋环境。通过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卑斯 喀尔巴阡 上白垩统 大洋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