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污染对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惠杰 高承志 +2 位作者 林斐 刘伟 岳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树脂间的粘接效果以及唾液污染界面后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AP-X和P60两种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用SE-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将AP-X树脂固化后打磨表面,根据界面处理方式不...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树脂间的粘接效果以及唾液污染界面后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AP-X和P60两种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用SE-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将AP-X树脂固化后打磨表面,根据界面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直接粘接组、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对照组为在固化的AP-X树脂表面即刻分层充填、光固化P60树脂后形成的整块树脂材料。将上述树脂块切成数条1 mm×1 mm×14 mm的试样,每组选取15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样侧面两种树脂的粘接界面,另取15条测定其微拉伸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整块树脂材料APX与P60紧密地嵌合在一起;3个实验组中,直接粘接组的两种树脂AP-X与P60紧密结合无缝隙,唾液污染组中的两种树脂粘接面存在明显的缝隙和陷窝,唾液污染后经75%乙醇擦拭后两种树脂的粘接面仍有大量间隙存在。各组复合树脂试样微拉伸强度分别为:对照组(84.07±1.57)MPa;实验组中3个亚组:直接粘接组为(76.08±2.42)MPa,唾液污染组为(70.98±2.33)MPa,75%乙醇擦拭污染组为(71.08±2.33)MPa,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直接粘接组的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结论: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不但可以结合,而且可获得较大的内聚强度;树脂界面打磨后仍可粘接,但微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唾液污染粘接界面明显降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75%乙醇擦拭并不能消除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污染 复合树脂类 拉伸强度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后再处理对窝沟封闭边缘封闭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红艳 刘茜 +2 位作者 王珏 杨颜菁 梅予锋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唾液污染后再处理的操作因素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渗透程度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牙50颗,随机分成5组,每组10颗,每个样本咬合面窝沟处行窝沟釉质成形术,然后酸蚀,冲洗干燥。A组直接涂布封闭剂,停留30 s后光照...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唾液污染后再处理的操作因素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渗透程度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牙50颗,随机分成5组,每组10颗,每个样本咬合面窝沟处行窝沟釉质成形术,然后酸蚀,冲洗干燥。A组直接涂布封闭剂,停留30 s后光照固化。B~E组均经人工唾液污染牙面后,分别干燥、冲洗后干燥、冲洗干燥后再酸蚀和冲洗干燥后自酸蚀粘结剂处理,涂布封闭剂,停留30 s后光照固化。采用1%亚甲蓝浸染法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封闭剂与牙面间的密合程度及封闭剂的渗透程度。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各组窝沟封闭剂牙齿交界面的树脂形成情况。结果未污染组和污染后再酸蚀组的微渗漏情况与渗透深度低于唾液污染后其他处理组(P<0.05)。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封闭剂-釉质交界面自酸蚀组树脂突稀疏不清晰,树脂突之间有混合层,唾液污染组树脂突较稀疏,长短不一,排列不规则,这2组的扫描结果差于未污染组。结论唾液污染后应重新酸蚀处理,而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其密合性较差,临床不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 唾液污染 渗透程度 微渗漏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牙本质粘结界面影响的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景杨 郭良微 +1 位作者 徐经伟 刘宝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方法:1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2颗牙齿。其中A组无唾液污染,B组经唾液污染后无处理,...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方法:1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2颗牙齿。其中A组无唾液污染,B组经唾液污染后无处理,其余3组经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完全吹干(C组)、水冲洗(D组)、水冲洗后再酸蚀15s(E组),37℃水浴24h后进行界面及表面SEM观察。结果:D、E组均获得较明显的树脂突及混合层,B、C组树脂突渗透较少,并且B组出现微裂隙。结论:在牙本质修复过程中,唾液污染后,通过水冲洗,水冲洗后再酸蚀15s,均可获得较好的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结剂 唾液污染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景杨 郭良微 +1 位作者 刘宝峰 徐经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5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齿。其中一组酸蚀后无唾液污染为对照组(A组),其余4组磷酸酸蚀后经...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5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齿。其中一组酸蚀后无唾液污染为对照组(A组),其余4组磷酸酸蚀后经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完全吹干(B组)、水冲洗(C组)、水冲洗后再酸蚀15s(D组)、水冲洗后再酸蚀30s(E组),37℃水浴24h后测试其剪切强度。结果:A组、C组、D组、E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B组(P<0.05),且A组、C组、D组、E组间剪切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牙本质修复过程中,唾液污染后,通过水冲洗,水冲洗后再酸蚀15s,水冲洗后再酸蚀30s均可得到较高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结剂 唾液污染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托槽粘接剂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占琴 平燕 单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5711-5714,共4页
背景:唾液污染能够增加微渗漏,影响托槽粘接剂的性能;应用新型粘接剂能否减少唾液污染导致的微渗漏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新型托槽粘接剂微渗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9-02/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 背景:唾液污染能够增加微渗漏,影响托槽粘接剂的性能;应用新型粘接剂能否减少唾液污染导致的微渗漏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新型托槽粘接剂微渗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9-02/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50颗。方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①磷酸复合树脂组:37%磷酸30s,喷枪彻底冲洗5s,吹干5s,用棉球蘸混合后的A、B底胶于牙面上,10s后将调好的适量复合树脂釉质粘接剂涂于托槽背板,将其置于牙面并稍加压,清除托槽周围的多余粘接剂。②自酸蚀封闭剂(self-etchingprimer,SEP)酸蚀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Resin-modifiedglassionomercement,RMGIC)组:自酸蚀底胶涂布30s,用RMGIC粘接托槽后照射。③SEP酸蚀前唾液污染组:在牙面上滴1滴唾液,用气枪吹5s,自酸蚀底胶涂布30s,用RMGIC粘接托槽后照射。④SEP酸蚀后污染组:自酸蚀底胶涂布30s,在牙面上滴1滴唾液,用气枪吹5s,用RMGIC粘接托槽后照射。⑤SEP酸蚀后污染再酸蚀组:自酸蚀底胶涂布30s,在牙面上滴1滴唾液,气枪吹5s,自酸蚀底胶涂布30s,用RMGIC粘接托槽后照射。主要观察指标:微渗漏值。结果:①磷酸复合树脂组和SEP酸蚀前唾液污染组的微渗漏值明显大于SEP酸蚀后污染组、SEP酸蚀后污染再酸蚀组和SEP无污染组(P<0.05)。②龈端微渗漏显著大于切端(P=0.000)。③每一颗牙齿托槽去除后粘接剂-托槽界面上发生了贯通整个托槽的微渗漏。结论:①唾液污染能增加SEP酸蚀前污染的微渗漏,但是不影响SEP酸蚀后污染的微渗漏。②与传统磷酸联合应用复合树脂比较,SEP联合应用RMGIC能明显降低托槽的微渗漏。③托槽龈端渗漏比切端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底胶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 唾液污染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酸蚀粘结系统及唾液污染分别对窝沟封闭剂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红艳 张耀国 +6 位作者 姚杰 吴叶 王珏 刘茜 李丹丹 曹立 梅予锋 《口腔生物医学》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Clearfil S3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和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1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5颗。A、B组分别经35%磷酸酸蚀、Clearfil S3Bond自酸蚀处理,C组35%磷酸酸蚀后唾液污染,3组均用EstisealF窝沟... 目的评价Clearfil S3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和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1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5颗。A、B组分别经35%磷酸酸蚀、Clearfil S3Bond自酸蚀处理,C组35%磷酸酸蚀后唾液污染,3组均用EstisealF窝沟封闭剂分层固化堆积形成5mm高封闭剂小柱。再将样本切成1mm×1mm×10mm大小的试件,微拉伸仪检测其拉伸粘结强度。结果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无显著区别(P>0.05),而唾液污染组显著低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P<0.05)。结论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唾液污染,而关于自酸蚀粘结剂对封闭剂与牙釉质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拉伸粘结强度 自酸蚀粘结剂 唾液污染 窝沟封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方法对唾液污染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司晨 张琛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评估表面清洁剂及超声清洗对唾液污染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氧化锆陶瓷块随机分为A-G组,共7组(n=10),A-F组经人工唾液污染后分别进行喷砂、超声清洗、清洁剂、超声清洗+清洁剂、清洁剂+超声清洗及清水冲洗处理,G组为对照... 目的评估表面清洁剂及超声清洗对唾液污染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氧化锆陶瓷块随机分为A-G组,共7组(n=10),A-F组经人工唾液污染后分别进行喷砂、超声清洗、清洁剂、超声清洗+清洁剂、清洁剂+超声清洗及清水冲洗处理,G组为对照组。处理后的氧化锆陶瓷块与复合树脂柱粘接,人工老化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D组(超声+清洁剂组)的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B组(超声组)、C组(清洁剂组)及E组(清洁剂+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喷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试件均为粘接界面破坏。结论超声清洗后应用清洁剂,能够显著提高唾液污染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性能,是一种能有效替代喷砂的氧化锆陶瓷修复体表面清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唾液污染 剪切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粘接剂固化后唾液污染对Ⅴ类洞充填体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文丽 刘小记 +1 位作者 冯晓伟 甘抗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通用型粘接剂固化后唾液污染及再处理对Ⅴ类洞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5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楔状缺损洞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齿。A组:直接涂布Single Bond Univer sal通用粘接剂,吹干光照;B—E组... 目的:探讨通用型粘接剂固化后唾液污染及再处理对Ⅴ类洞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5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楔状缺损洞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齿。A组:直接涂布Single Bond Univer sal通用粘接剂,吹干光照;B—E组:涂布Single Bond Univer sal通用粘接剂,吹干光照。新鲜唾液污染牙面10s后分别采用干燥;冲洗后干燥;冲洗后干燥再涂布粘接剂;及冲洗后干燥,再酸蚀再涂布粘接剂四种处理方式。所有试件均用Filte K Z350XT树脂进行充填。经冷热循环和亚甲基兰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正中将充填体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观测各组充填体龈壁边缘微渗漏程度。结果:通用粘接剂固化后唾液污染牙面仅干燥B组和冲洗后干燥C组其边缘微渗漏均高于未污染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冲洗干燥再涂布粘接剂D组和冲洗干燥、再酸蚀再涂布粘接剂E组与未污染A组龈壁边缘微渗漏无统计学差别。结论:Single Bond Universal通用粘接剂固化后唾液污染可导致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增加。在临床操作中应避免唾液污染,一旦受到唾液污染后,应立即冲洗,干燥及再次应用粘接剂可减少树脂边缘微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粘接剂 微渗漏 唾液污染 粘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
9
作者 冯良 杨士杰 +4 位作者 陈萍 耿建平 杜娜 平燕 宋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1期169-169,共1页
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月因正畸原因拔出的前磨牙50颗,分别在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下粘接正畸托槽,比较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及牙面残留粘... 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月因正畸原因拔出的前磨牙50颗,分别在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下粘接正畸托槽,比较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对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及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ARI)的影响。结果与干燥条件下比较,唾液污染湿润条件下口腔正畸托树脂加强型粘接剂剪切强度明显降低,AR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污染可降低树脂加强型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粘接托槽时尽量避免唾液污染,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正畸粘接剂 唾液污染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氧化锆修复体唾液污染的表面处理方法
10
作者 赵颀 朱彦霖 +1 位作者 王惠敏 朱松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62-265,270,共5页
氧化锆陶瓷(zirconia ceramic)因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美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氧化锆陶瓷理化性能稳定,表面处理方法较局限,导致氧化锆陶瓷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粘接质量并不理想。另外,在... 氧化锆陶瓷(zirconia ceramic)因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美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氧化锆陶瓷理化性能稳定,表面处理方法较局限,导致氧化锆陶瓷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粘接质量并不理想。另外,在临床操作试戴修复体的过程中,修复体表面难以避免地受到唾液的污染,这些污染会对氧化锆修复体的粘接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去除唾液污染后氧化锆修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唾液污染 表面处理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复合树脂粘结的影响
11
作者 任煜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198-199,共2页
为了解唾液污染对复合树脂粘结几个主要步骤的影响,使用新鲜离体恒牙做实验,从粘结的密合度和微隙漏染色进行观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临床进行粘结操作时,一旦被唾液污染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酸蚀 复合树脂 粘结 唾液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和轻度唾液污染对乳牙釉质及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骆池怡 彭楚芳 +2 位作者 杨媛 秦满 王媛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比较Clearfil SE Bond(SE)、AdperTM Easy One(EO)、Scotchbond Universal(SBU)3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对乳牙釉质和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以及粘接界面轻度唾液污染后即刻吹干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个乳牙釉质及240个牙本... 目的:比较Clearfil SE Bond(SE)、AdperTM Easy One(EO)、Scotchbond Universal(SBU)3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对乳牙釉质和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以及粘接界面轻度唾液污染后即刻吹干对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个乳牙釉质及240个牙本质样本随机分为16组(n=15个/组),实验组选用SE、EO、SBU等3种不同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照组选用AdperTM Single Bond Plus(SL)全酸蚀粘接系统,在无污染或有唾液污染、蒸馏水储存(水浴储存24 h)或水浴循环老化(5℃和55℃水浴中循环5000次)等两种不同储存条件下,测量每组中12个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剩余3个试样的粘接界面情况。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ukey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乳牙牙釉质粘接,全酸蚀粘接剂的即刻剪切粘接强度(28.92±1.83)MPa和老化后剪切粘接强度(27.27±3.03)MPa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O组有唾液污染时即刻剪切粘接强度(11.88±3.17)MPa或老化后剪切粘接强度(11.90±3.98)MPa均显著低于其无唾液污染时的即刻剪切粘接强度(19.57±3.89)MPa或老化后剪切粘接强度(19.01±5.03)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乳牙牙本质的粘接,老化处理后全酸蚀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14.31±1.97)MPa显著低于其他粘接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O组有唾液污染时的即刻剪切粘接强度(12.99±2.66)MPa显著低于其无唾液污染时剪切粘接强度(18.63±3.61)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O组的无/有污染状态下的剪切粘接强度[(14.41±2.68)MPa和(10.93±2.18)MPa]均显著低于SE组[(21.10±4.40)MPa和(19.56±3.64)MPa]和SBU组[(22.27±5.43)MPa和(20.60±5.11)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酸蚀粘接剂对乳牙釉质粘接耐久性更佳;SE和SBU对乳牙牙本质有更好的粘接耐久性;粘接界面轻度唾液污染后即刻吹干处理可恢复SE和SBU的粘接强度,但对EO的粘接性能影响较大,无法恢复其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牙釉质 牙本质 自酸蚀 唾液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的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昌成 金星爱 +1 位作者 高雪峰 刘英群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的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60颗无龋坏乳磨牙,磨除牙合面牙釉质至牙本质。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A组),其余5组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吹干(B组)、水冲洗后吹干(C组... 目的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的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60颗无龋坏乳磨牙,磨除牙合面牙釉质至牙本质。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A组),其余5组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吹干(B组)、水冲洗后吹干(C组)、直接涂粘接剂并光固化(D组)、吹干后涂一层粘接剂并光固化(E组)、水冲洗后吹干涂一层粘接剂并光固化(F组),用复合树脂(Filtek Z250)分层充填并光固化。37℃水浴24 h后测试其微拉伸强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E组微拉伸强度最高,D组最弱;B组、C组、D组断裂多在混合层底部,树脂突不明显;A组、E组、F组断裂多在混合层中部,树脂突较明显。结论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受到唾液污染,牙本质表面清洁后重涂粘接剂是恢复粘接强度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粘接剂 唾液污染 乳牙 微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修复处理方式与粘结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阔 崔麦芹 刘颖 《粘接》 CAS 2022年第5期44-47,59,共5页
研究处理方式和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关系。选择符合要求的80颗乳牙作为实验样本,平均将其分为A、B、C、D、E组,A组为对照组,B组完全吹干的方式,C组水冲洗的方式,D组冲洗和再酸蚀15 s的方式,E组水冲洗和再酸蚀3... 研究处理方式和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关系。选择符合要求的80颗乳牙作为实验样本,平均将其分为A、B、C、D、E组,A组为对照组,B组完全吹干的方式,C组水冲洗的方式,D组冲洗和再酸蚀15 s的方式,E组水冲洗和再酸蚀30 s的方式。对试样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微拉伸强度各组从大到小依次为:A、D、E、C、B组,采用完全吹干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唾液污染牙本质的粘接强度,B组和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0.05);C、D、E组间在粘接强度上的差别并不明显,显微镜观察树突长且密集。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使用水冲洗或水冲洗加再酸蚀能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有助于降低唾液对牙本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方式 唾液污染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方式对唾液污染后氧化锆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15
作者 韩琳 邱晨明 +2 位作者 艾昕 陈卓 邱晓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唾液污染后氧化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制备氧化锆试件80个(9 mm×9 mm×3 mm),分成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C组):喷砂-底涂剂;阳性对照组(N组):喷砂-唾液污染-水冲洗-底涂剂;Zirclean组(A组... 目的:体外研究唾液污染后氧化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制备氧化锆试件80个(9 mm×9 mm×3 mm),分成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C组):喷砂-底涂剂;阳性对照组(N组):喷砂-唾液污染-水冲洗-底涂剂;Zirclean组(A组):A1组为喷砂-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底涂剂;A2组为喷砂-底涂剂-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底涂剂;A3组为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喷砂-底涂剂;Ivoclean组(B组):B1、B2、B3各组处理顺序同A组对应组,仅清洁剂改为Ivoclean。每组选取2个试件,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制作树脂样本(高度4 mm、直径4 mm)64个,将其以通用型树脂水门汀粘接于试件上,包埋,万能实验机测量剪切强度,显微镜(×10)下记录其断裂模式。结果:8组试件间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1组剪切强度较A1组高,A2组剪切强度较A1高,B2组剪切强度较B1、B3组高(P<0.05)。各组试件的断裂模式均主要是内聚破坏。结论:Zirclean和Ivoclean均能提升唾液污染后氧化锆与树脂的粘接强度。在喷砂-底涂剂-唾液污染-清洁剂-底涂剂的顺序下氧化锆与树脂的粘接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唾液污染 清洁剂 MDP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6
作者 林珊 赵向阳 +1 位作者 王晓燕 郭爱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广东燕岭医院因正畸需要所拔除的122颗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1颗。A组无唾液污染,B组有唾液污染,两组均窝沟使用釉质成... 目的探讨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广东燕岭医院因正畸需要所拔除的122颗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1颗。A组无唾液污染,B组有唾液污染,两组均窝沟使用釉质成形术法处理。比较两组微渗漏情况。结果A组微渗漏评分多为0分,其次为1分;B组微渗漏评分多为3分,其次为2分、1分,无0分;B组微渗漏评分为(13.74±1.15)分,高于A组的(1.11±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污染会增加窝沟封闭剂微渗漏,临床治疗前需加强牙面清洁度处理,以减少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剂 唾液污染 微渗漏 釉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唾液污染和窝沟处理方式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挺 卢友光 +3 位作者 张梦驰 陈誉 曲静 谢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窝沟封闭技术(pit and fissure sealan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经国内外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是目前预防牙齿窝沟龋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口腔临床和预防工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1]。但是,窝沟封闭技术的效果与封闭剂的保留率有关[2,3]... 窝沟封闭技术(pit and fissure sealan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经国内外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是目前预防牙齿窝沟龋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口腔临床和预防工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1]。但是,窝沟封闭技术的效果与封闭剂的保留率有关[2,3],而有研究表明封闭剂的保留率与封闭剂的微渗漏密切相关,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可能受到周边环境、窝沟处理方式、材料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渗漏 成形术 窝沟封闭剂 唾液污染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处理唾液污染复合树脂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柴文宇 李珍珍 +1 位作者 李春年 于晴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0-33,62,共5页
目的 比较观察复合树脂充填过程中受到唾液污染,采用不同方式处理污染界面对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复合树脂充填中受到唾液污染的最佳处置提供实验数据和临床参考。方法 选用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动树脂固化制备成3m... 目的 比较观察复合树脂充填过程中受到唾液污染,采用不同方式处理污染界面对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复合树脂充填中受到唾液污染的最佳处置提供实验数据和临床参考。方法 选用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动树脂固化制备成3mm×3mm×5mm的树脂块,A组:不做表面处理;B组:唾液污染,吹干;C组:唾液污染,冲洗吹干;D组:唾液污染,75%酒精擦拭;E组:唾液污染,35%磷酸处理,吹干。以上各组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树脂表面的情况。后续实验情况:A组直接进行树脂块粘接(定为A1组);B、C、D、E组涂布粘接剂后,再进行树脂块粘接(定为B1组、C1组、D1组、E1组);最后进行实验检测。A、B、C、D、E组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树脂块的表面形态;A1组、B1组、C1组、D1组、E1组染料渗入法处理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树脂粘接界面微渗漏深度;同时采用微拉伸试验检测各组树脂间粘接的强度。所得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组、E组的树脂块粘接界面可见明显的裂隙和不规则陷窝,而B、C、D组树脂块的表面相对光滑;(2)微渗漏检测结果:A1组微渗漏深度最小,E1组与A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B1、C1、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拉伸强度检测结果:A1组拉伸强度稍高于E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拉伸强度均高于B1、C1、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唾液污染会明显降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经35%磷酸酸蚀和粘接系统处理后,微渗漏和粘接强度均能明显改善;35%磷酸酸蚀、粘接系统应用的处理方法基本能消除唾液污染对于树脂间粘接的影响,单纯吹干、流动水冲洗、75%乙醇擦拭不能消除唾液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污染 粘接界面处理 自酸蚀粘接剂 微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一种自酸蚀粘结剂和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合应用的研究:水和唾液污染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19
作者 张彩霞 李煌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自酸蚀粘结剂(SEA)处理表面来提高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对牙本质的粘结性。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该种组合应用在SEA应用前后的耐湿性和耐唾液性。材料和方法:将70个圆柱形的RMGi(FujiⅡLc)粘结... 目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自酸蚀粘结剂(SEA)处理表面来提高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对牙本质的粘结性。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该种组合应用在SEA应用前后的耐湿性和耐唾液性。材料和方法:将70个圆柱形的RMGi(FujiⅡLc)粘结到人牙的牙本质上:10个没有经任何表面处理.10个经聚烯酸表面处理.10个经SEA处理,10个在水污染的牙本质上使用SEA,10个在唾液污染的牙本质上使用SEA,10个是SEA光固化后被水污染.10个是SEA光固化后被唾液污染。然后在一个万能测试机上检测剪切粘结强度(SBS).并记录粘结失败位点。对SBS结果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后再进行Games-Howell事后配对比较检验(P〈005).而断口分析使用卡方检验(P〈0.05)。结果:无处理组的SBS最低(5±1MPa),聚烯酸处理组SBS提高(8±2MPa).SEA处理组SBS显著增加(15±2MPa),即使是在水污染(使用SEA前16±2MPa.使用SEA后21±4MPa)或唾液污染(使用SEA前20±7MPa.使用SEA后19±6MPa)的情况下也有所增加。无处理的粘结组仅仅造成粘结断裂.与其他实验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SEA与FujiⅡLcRMGI组合应用可显著增加SBS.即使是在水或唾液污染的情况下也能明显增加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水门汀 自酸蚀粘结 潮湿度 唾液污染 剪切粘结强度
原文传递
唾液污染对两种通用型粘接剂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杨媛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通用型粘接剂在光固化前后不同操作阶段被唾液污染后粘接性能的影响,以及粘接剂能否同通过清洗干燥以及再次使用粘接剂的方法恢复其粘接强度。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患者因正畸需要被拔除... 目的观察两种通用型粘接剂在光固化前后不同操作阶段被唾液污染后粘接性能的影响,以及粘接剂能否同通过清洗干燥以及再次使用粘接剂的方法恢复其粘接强度。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患者因正畸需要被拔除的前磨牙离体牙50颗,将其固定在树脂底座中,并制备一个标准化的牙本质粘接面。将其随机分为SU组和AU组,其中SU组使用Singlebond Universal粘接剂,AU组使用All-Bond Universal粘接剂。每组再分成5个不同操作的亚组:对照组、亚组a(粘接剂光固化前发生唾液污染粘接面)、亚组b(粘接剂光固化后发生唾液污染粘接面)、亚组c(粘接剂光固化前发生唾液污染粘接面,清洗、干燥、再次使用粘接剂)、亚组d(粘接剂光固化后发生唾液污染粘接面,清洗、干燥、再次使用粘接剂)。在恒温水箱37℃下将标本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4 h,对制备的牙本质粘接模型使用万能检测机进行强度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U组中的对照组、亚组b、亚组d粘接面剪切强度大于AU组中的对照组、亚组b及亚组d;亚组c粘接面强度小于AU组中的亚组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亚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组中亚组b的粘接面剪切强度的LSD值明显高于其他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组中亚组c的粘接面剪切强度的LSD值明显高于其他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所用两种通用型粘接剂均对湿润性不敏感,粘接强度受唾液污染均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型粘接剂 唾液污染 剪切强度 润湿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