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云霄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7-31,63,共6页
从分析秦可卿的判词与《红楼梦》曲,以及秦可卿故事的许多不合理处,认为秦可卿是影射明末崇祯皇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风月宝鉴》的开头,是明末宗室空空道人与吴玉峰写的。只有明末宗室才... 从分析秦可卿的判词与《红楼梦》曲,以及秦可卿故事的许多不合理处,认为秦可卿是影射明末崇祯皇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风月宝鉴》的开头,是明末宗室空空道人与吴玉峰写的。只有明末宗室才会有深切的"天崩地裂"的感受,才能饱含着国破家亡的辛酸泪,用荒唐言来吐露他们的"吊明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唐言 吊明之亡 秦可卿 崇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纾译著《荒唐言》:原书版本考证及其序跋分析
2
作者 康钰钏 杜菁菁 +1 位作者 梁力文 郝田虎 《语言教育》 2023年第4期100-109,133,共11页
本文在前人对林译斯宾塞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利用早期的报刊、图书馆名录等原始资料,考证了林纾翻译的《荒唐言》所依据的底本的版本问题,认为其依据的为《〈仙后〉故事选集》的1905或1906年版。同时,结合《荒唐言》的序和跋,讨论林纾的... 本文在前人对林译斯宾塞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利用早期的报刊、图书馆名录等原始资料,考证了林纾翻译的《荒唐言》所依据的底本的版本问题,认为其依据的为《〈仙后〉故事选集》的1905或1906年版。同时,结合《荒唐言》的序和跋,讨论林纾的文体观和他对于相关作家作品的认识。林纾的文体观与中国传统文学相契合,而他对斯宾塞和骑士文学的认识对我们进一步探讨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现场具有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唐言 《〈仙后〉故事选集》 版本 序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从于勒的“福音书”说开去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海彬 张祖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3年第1期27-27,共1页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的第二封信,菲利普夫妇把它作为全家的“福音书”。人教社出版的教参也认为后来“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中的富翁于勒竟变成了穷水手于勒,这完全出乎菲利普一家的意外,也出乎读者的意外。”然而,它果真是一份“...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的第二封信,菲利普夫妇把它作为全家的“福音书”。人教社出版的教参也认为后来“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中的富翁于勒竟变成了穷水手于勒,这完全出乎菲利普一家的意外,也出乎读者的意外。”然而,它果真是一份“福音书”吗?果真“出乎读者的意外”吗? 让我们再认真研究一下于勒的第二封信吧。“亲爱的菲利酱,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勒 唐言 人教社 利普 给你 教参 文中 菲利 小说主题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称破解哈姆莱特的“荒唐言”——中职语文《哈姆莱特(节选)》教学新途径探究
4
作者 覃薇薇 《中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3期91-92,共2页
《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意蕴丰富,但高中语文界对这部被称为 “ 文学中的蒙娜丽莎” “ 戏剧中的斯芬克斯”的学术研究并不多.《 哈姆莱特》节选部分进入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后,哈姆莱特 “ 排山倒海”式的貌似癫狂实... 《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意蕴丰富,但高中语文界对这部被称为 “ 文学中的蒙娜丽莎” “ 戏剧中的斯芬克斯”的学术研究并不多.《 哈姆莱特》节选部分进入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后,哈姆莱特 “ 排山倒海”式的貌似癫狂实有所指的言语,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阅读障碍,也让很多教师感到难以驾驭. 从戏剧的 “ 文学性”和学生实际学情出发,梳理文脉,以 “ 人称”为 “ 命门”将对三个人称 “ 你” “ 你们” “ 我们”的解读作为教学途径,并辅以教学实践进行验证,以共同探讨戏剧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 哈姆莱特 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5
作者 标准的爱 桑桑糖 《成长先锋:女人街》 2007年第3期60-62,共3页
相过N次亲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受(N≥2):第一次“相”之前还是相当激动的,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断推想他(她)的长相、谈吐,甚至奢望他(她)能跟你拥有对未来的相似看法。但在媒人天花乱坠的夸大之后,或在MSN上伪装了N天之后,就知道,“世界上... 相过N次亲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受(N≥2):第一次“相”之前还是相当激动的,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断推想他(她)的长相、谈吐,甚至奢望他(她)能跟你拥有对未来的相似看法。但在媒人天花乱坠的夸大之后,或在MSN上伪装了N天之后,就知道,“世界上总会有个男孩(女孩)在等你”的故事可能是狼外婆编出来哄小红帽的。尤其是,如果你还打算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寻找爱情的话,你会发现,在那些曾经过无数次沧海的心里,可能再也容不下一场安静的依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言 就是你 对我说 自我反省 告诉我 次见 情感热线 不知道 国际大都市 人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6
作者 安树 《东方电影》 2010年第7期152-154,共3页
新版《三国》刚刚落幕,新版《红楼梦》不惧世界杯,又接踵登场,于6月26日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隆重上映,全国首播,每晚19点三集连播。经历了全民海选、导演请辞、造型被批、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风波后,顶住压力的李少红导演会给观众带来什么... 新版《三国》刚刚落幕,新版《红楼梦》不惧世界杯,又接踵登场,于6月26日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隆重上映,全国首播,每晚19点三集连播。经历了全民海选、导演请辞、造型被批、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风波后,顶住压力的李少红导演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红 唐言 林黛玉 薛宝钗 电影频道 李翰祥 贾宝玉 张艾嘉 欧阳奋强 大明宫词
原文传递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7
作者 程晖 《妇女生活》 2013年第10期16-16,共1页
我和秦立新是同乡加校友,师专毕业后一起回到家乡的镇小学做了一名老师。小镇不大,年轻人择偶的选择范围窄,我们很自然地走在了一起。婚后,我们的生活平静淡然,一年后,女儿出生。有一天,秦立新突然对我说:"晖,难道我们就这样窝在... 我和秦立新是同乡加校友,师专毕业后一起回到家乡的镇小学做了一名老师。小镇不大,年轻人择偶的选择范围窄,我们很自然地走在了一起。婚后,我们的生活平静淡然,一年后,女儿出生。有一天,秦立新突然对我说:"晖,难道我们就这样窝在这个小镇上一辈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言 对我说 就这样 小学老师 一所 精神损失费 学习成绩 毕业时间 自动失效 身材苗条
原文传递
曹学与红学
8
作者 应必诚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2期8-15,共8页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头写有一首诗,诗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引人深思的诗句,传达出曹雪芹对于倾注了他全部感情、饱含辛酸泪水写成的《红楼梦》不被理解的忧伤和痛苦。这是他最担心的一件事。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头写有一首诗,诗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引人深思的诗句,传达出曹雪芹对于倾注了他全部感情、饱含辛酸泪水写成的《红楼梦》不被理解的忧伤和痛苦。这是他最担心的一件事。红学的历史和现状都说明曹雪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今年(2015年)是曹雪芹诞生三百周年,我们怎样来纪念他呢?读他的作品,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研究 新红学 周汝昌先生 唐言 创作思想 中国小说 人生际遇 荣国府 描写对象 民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因语文而美丽
9
作者 刘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74-75,共2页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自然的,个性化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怀和情趣,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而语文课是一块师生共存的最能体现教育本质的土壤。在心灵的沃土上耕耘,我们是点燃热情、滋养精神、伸展性情、播撒希望。
关键词 伸展性 生命观 文质兼美 自我教育 诗歌朗诵会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讲读 吃苦精神 中学生守则 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5,共6页
本文从构词法角度评价了《唐五代语言词典》的重要学术价值,并以该词典为例,探讨了附加式构词法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历史地位,说明附加式双音词是汉语词汇双音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 附加式 构词法 词典 双音词 古汉语 近代汉语 汉语词汇 唐五代 历史地位 中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摭言》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绍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02-104,121,共4页
有关唐五代笔记《唐摭言》的研究,自清代起始受重视,刘毓崧、岑仲勉、余嘉锡等先贤作出了卓越的努力。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新材料的发现,对《唐摭言》的全面整理和研究已经具备基本成熟的条件。
关键词 唐代 笔记作品 《唐摭言》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林黛玉进贾府》浅析林黛玉的凄美形象
12
作者 苏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第S2期79-80,共2页
浓郁的悲剧性笼罩着一大部《红楼梦》。无论是题记诗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还是《红楼梦曲》中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都把"悲剧"二字诠释、演绎得生动如画、淋漓尽致。那一个个"水做... 浓郁的悲剧性笼罩着一大部《红楼梦》。无论是题记诗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还是《红楼梦曲》中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都把"悲剧"二字诠释、演绎得生动如画、淋漓尽致。那一个个"水做的骨肉"的"红楼女儿"最后的命运或是香消玉陨,或是陷落泥淖,或是青灯古佛,或是远嫁他乡,或是披毡吞齑……一声声哀叹,一曲曲悲歌,赚尽了世人多情的眼泪,留下了多少佳话轶事。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曲 青灯古佛 唐言 二字 贾母 弱柳扶风 菊花诗 贾宝玉 凤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红楼梦》语言含蓄艺术(上) 被引量:1
13
作者 宏谭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22-27,21,共7页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头题了一首深有感慨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诉说了他创作的甘苦和他难以直言而深怕不被理解的衷曲。作者自云“荒唐言”和诗前所提及的“假语村言”也说明了《红楼梦》的语言风...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头题了一首深有感慨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诉说了他创作的甘苦和他难以直言而深怕不被理解的衷曲。作者自云“荒唐言”和诗前所提及的“假语村言”也说明了《红楼梦》的语言风格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是大不相同的,清代邹弢在《三借庐笔谈》里说“《石头记》笔墨深微,初读忽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记》 语言风格 宝钗 邹弢 黛玉 唐言 三借庐笔谈 古典小说 王夫人 贾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媒、海外华侨华人和专家批南海仲裁案闹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本文综合 《华人时刊》 2016年第8期41-41,共1页
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作出的所谓最终裁决,华媒、海外华侨华人和专家学者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严厉谴责。纷纷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对仲裁结果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商报》以... 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作出的所谓最终裁决,华媒、海外华侨华人和专家学者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严厉谴责。纷纷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对仲裁结果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商报》以"满纸荒唐言,一枕黄粱梦"来评价仲裁案结果,指出这一仲裁和裁决不仅不能定分止争,反而加剧了地区局势紧张,扩大了分歧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侨华人 唐言 海洋权益 仲裁庭 领土主权 最终裁决 定分止争 所持 华人社团 仲裁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庄严的谎话”
15
作者 孙子威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4-57,共4页
文学有两大类:一是纪实性文学,一是虚构性文学。文艺美学所要研究的,正是后者,因为只有后者才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学的美学特征。这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文艺中的真和假的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只见那儿有一座大石牌... 文学有两大类:一是纪实性文学,一是虚构性文学。文艺美学所要研究的,正是后者,因为只有后者才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学的美学特征。这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文艺中的真和假的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只见那儿有一座大石牌坊,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曹雪芹的艺术真实观的最好表白。《红楼梦》“满纸荒唐言”,切莫一一坐实;但又决不能因为与事实不合,就把它所包涵的深刻的美学意蕴也给否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文艺美学 真实观 美学意蕴 唐言 虚构性 美学特征 虚境 太虚幻境 《林海雪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电视剧《红楼梦》中之“五”死
16
作者 刘样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7-78,共2页
我国历代文学名著得力于戏剧改编,使能深入到文盲和半文盲阶层;现代荧屏勃兴,更给改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惟各类改编本很少赶得上原作,除篇幅限制之外,对名著通盘和主体设计吃不透,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是大有关系的。早些日子电视连续剧... 我国历代文学名著得力于戏剧改编,使能深入到文盲和半文盲阶层;现代荧屏勃兴,更给改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惟各类改编本很少赶得上原作,除篇幅限制之外,对名著通盘和主体设计吃不透,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是大有关系的。早些日子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问世,很掀起了一阵子红楼热,不但成为街谈巷议的课题,且文坛议论纷纭,流传海外。原作开卷,作者即作诗曰:“满纸荒唐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纷纭 戏剧改编 唐言 改编本 历代文学 篇幅限制 上镜头 改编者 名著改编 贾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的眼睛和新闻真实性
17
作者 安宜生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9-9,共1页
群众的眼睛和新闻真实性有什么联系?答曰:一、报纸公开出版发行,办报就是给群众看的;报上的新闻真实不真实,瞒不了群众的眼睛。二、群众的眼睛与头脑相联系,群众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谁也不是傻子”。三、群众中就包括新闻中所写的当事... 群众的眼睛和新闻真实性有什么联系?答曰:一、报纸公开出版发行,办报就是给群众看的;报上的新闻真实不真实,瞒不了群众的眼睛。二、群众的眼睛与头脑相联系,群众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谁也不是傻子”。三、群众中就包括新闻中所写的当事人,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喜所悲、所见所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性 出版发行 办报经验 中所 唐言 福建省委书记 作家冰心 农村储蓄 段光 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8
作者 赵希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5-67,共3页
我国最早的著名教育家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也即“乐于学习”吧,恰好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唯一途径。因为语文寓知识于文学熏陶中,寓道德情操教育于形象... 我国最早的著名教育家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也即“乐于学习”吧,恰好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唯一途径。因为语文寓知识于文学熏陶中,寓道德情操教育于形象和语言的感染中。人生在世,谁不爱文学?谁不爱“乐”?就是一字不识的老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字不识 老农民 乐之 中学语文教材 孔丘 小石潭 讲读 汉语课 唐言 文科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红楼梦》有意表达的“味”
19
作者 熊心维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9-64,共6页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所表达的“味”,一部分是作者曹雪芹主观上着意表达的“味”,一部分是作品客观上所表达的“味”。 曹雪芹主观上有意要表达的“味”是什么?有人说是“反封建”,这是很可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所表达的“味”,一部分是作者曹雪芹主观上着意表达的“味”,一部分是作品客观上所表达的“味”。 曹雪芹主观上有意要表达的“味”是什么?有人说是“反封建”,这是很可商榷的。(一)不符合曹雪芹的认识、立场。从曹在《红》中所表现的认识、立场来看:“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恰至协”;“朝庭受命于天,若非圣人,那天也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交代”,“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府 朝庭 贾宝玉 黛玉 元妃 贾雨村 唐言 金钏儿 宝钗 贾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珠,在十二金钗上放光——记评弹《金陵十二钗》的诞生
20
作者 凌羽 《上海戏剧》 1988年第5期36-38,共3页
六月十一日,夜晚,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大幕徐徐拉开,一道聚光灯在台上照亮了说书人的脸,随着他对贾府赫赫声威绘形绘色的描述,身穿绿袍、头戴瓜皮小帽的曹雪芹出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诉、如泣、如... 六月十一日,夜晚,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大幕徐徐拉开,一道聚光灯在台上照亮了说书人的脸,随着他对贾府赫赫声威绘形绘色的描述,身穿绿袍、头戴瓜皮小帽的曹雪芹出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诉、如泣、如行云、如流水的评弹女声合唱声起,一下子就把全场观众吸引住了。随后,十二金钗一个接一个地登场,头一个是候小莉演唱的史湘云,接着是潘新云唱的贾探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贾探春 史湘云 贾府 薛宝钗 林黛玉 唐言 沈世华 秦可卿 李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