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圭璋与晚清民国词学的源流和谱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玉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作为20世纪的词学大师,唐圭璋在熟稔词学史的基础上,对晚清民国词学的贡献和特质有着很高的评价。他以端木埰、陈廷焯为晚清民国词学思想的源头,揭示其相关理论对此后词学发展的指引意义。唐圭璋对朱祖谋上承端木埰、王鹏运,中与文廷式... 作为20世纪的词学大师,唐圭璋在熟稔词学史的基础上,对晚清民国词学的贡献和特质有着很高的评价。他以端木埰、陈廷焯为晚清民国词学思想的源头,揭示其相关理论对此后词学发展的指引意义。唐圭璋对朱祖谋上承端木埰、王鹏运,中与文廷式、諲撵獭⒖鲋芤玫热说?交往,下启吴梅、龙榆生、夏承焘、陈匪石等人的词学方向,评价甚高,认为由朱祖谋的师承渊源,可以大体整理出晚清民国以"金陵"为核心的词学谱系。唐圭璋通过对晚清民国词学的研究,体现出其平衡两宋、兼顾重拙大、境界与情韵的词学观念,带有晚清民国词学总结的意味,其学术意义值得充分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晚清民国词学 源流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宋词审稿笔记》看唐圭璋对《全宋词》的修纂及其人格风范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明福 王兆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全宋词审稿笔记》真实记录了唐圭璋先生修纂《全宋词》的重重艰辛和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在面临"文献资料常有不足、获取不便","传世文献多有舛误、不可信据","词人时代不明、难以编次","词作文... 《全宋词审稿笔记》真实记录了唐圭璋先生修纂《全宋词》的重重艰辛和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在面临"文献资料常有不足、获取不便","传世文献多有舛误、不可信据","词人时代不明、难以编次","词作文字多异、真伪难辨"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唐先生以坚韧的学术毅力和严谨的学术精神,筚路蓝缕,以一人之力修纂完成有宋一代词作总集,成为百年来词学界最大之盛举。通过《全宋词审稿笔记》,我们还可以深刻体会到唐先生"对朋友极度信任"、"对待学术极度认真与严谨"、"自身极度谦逊"、"面对批评极为大度与宽容"等崇高的人格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词审稿笔记》 《全宋词》 唐圭璋 人格风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对李清照研究的贡献及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再林 王金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李清照是唐圭璋先生词学研究中用力甚勤的词人之一。唐老对清照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丰富详实,对清照生平事迹的考论扎实详细,对易安词文学成就的评价全面客观,对我们作词学个案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唐圭璋 李清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圭璋对“重拙大”理论的接受——以《唐宋词简释》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巨传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6-49,53,共5页
"重拙大"是晚清王鹏运、况周颐等人提出的重要词学理论,对现代词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唐圭璋以"重拙大"为标准来选词、论词,并对其内涵作了进一步阐发,以选本的方式体现了对"重拙大"理论的接受。
关键词 “重拙大” 选本 况周颐 唐圭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对朱、况词学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大兴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66-73,共8页
唐圭璋的词学,继承了朱祖谋和况周颐的传统,又在辑佚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词选之学和词史之学方面,超越了朱、况。唐圭璋从事词籍的整理和批评的时候,总是体现着强烈的"尽全意识"和"文献意识",这是朱、况所... 唐圭璋的词学,继承了朱祖谋和况周颐的传统,又在辑佚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词选之学和词史之学方面,超越了朱、况。唐圭璋从事词籍的整理和批评的时候,总是体现着强烈的"尽全意识"和"文献意识",这是朱、况所不具备的,对今天的词学研究来讲,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朱祖谋 况周颐 词学 继承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诸家之大成,创亘古之伟业——唐圭璋先生整理研究词学文献的方法和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兆鹏 刘尊明 《文献》 1997年第2期125-145,共21页
先师唐圭璋(1901—1990)先生,毕生耕耘于词坛,其卓越成就为海内外词学研究者所共仰。本文仅就先生有关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和贡献作一初步总结,或可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本世纪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发展... 先师唐圭璋(1901—1990)先生,毕生耕耘于词坛,其卓越成就为海内外词学研究者所共仰。本文仅就先生有关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和贡献作一初步总结,或可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本世纪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唐先生所整理研究的词学文献,主要包含词作典籍和词论典籍两个方面。一、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唐先生对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可分五个方面: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词学研究 词学文献 古籍出版 整理研究 词作 唐圭璋 校勘 金元词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论唐圭璋对常州词派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惠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唐圭璋由于师承等原因,与常州词派有很深的渊源。在常州派词家中,受周济、况周颐两人的影响最大,对"拙重大"、"出入说"等理论均有很好的阐发或实践。但他并未被常州派所束缚,在如何评价张惠言理论、姜夔历史地位以... 唐圭璋由于师承等原因,与常州词派有很深的渊源。在常州派词家中,受周济、况周颐两人的影响最大,对"拙重大"、"出入说"等理论均有很好的阐发或实践。但他并未被常州派所束缚,在如何评价张惠言理论、姜夔历史地位以及强化"真情真性"、倡导"抒发灵性"、"赋体白描"等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唐圭璋最终突破常州派的藩篱,形成自己的词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常州词派 “拙重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圣”词宗唐圭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普光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6期49-56,共8页
我常以为,要看一位学者,关注其人往往比其学更有意味。这让我想起了已故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唐圭璋先生被称为“词林宗师”、“学界泰斗”、“词坛耆宿”,其学问、建树,有目共睹,特别是他的《全宋词》,举一人之力,积十年之功,... 我常以为,要看一位学者,关注其人往往比其学更有意味。这让我想起了已故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唐圭璋先生被称为“词林宗师”、“学界泰斗”、“词坛耆宿”,其学问、建树,有目共睹,特别是他的《全宋词》,举一人之力,积十年之功,更是永远嘉惠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全宋词》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先生对传统词学批评方法的继承与发扬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水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唐圭璋不但在词学文献学建设上贡献巨大,而且在词学批评上也颇具特色,即从传记批评、词林纪事、选本笺注等方面,从知人论世、回归现场、阐释意义等角度,建构了以“人”“事”“文”为结构体系的词学批评模式,这些都是对自宋代以来词学... 唐圭璋不但在词学文献学建设上贡献巨大,而且在词学批评上也颇具特色,即从传记批评、词林纪事、选本笺注等方面,从知人论世、回归现场、阐释意义等角度,建构了以“人”“事”“文”为结构体系的词学批评模式,这些都是对自宋代以来词学批评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词学传统 现代词学 传记批评 词林纪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词体传习思想刍论
10
作者 刘学 叶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唐圭璋先生的词体传习思想包括传习指导思想与传习方法理论两方面的内容。在"上不类诗,下不类曲"的总则之下,他提出习词的读词、作词、改词三步骤及相对应的方法,同时,他以实际传授行为传达出对解词与训练作词的识见,从中可... 唐圭璋先生的词体传习思想包括传习指导思想与传习方法理论两方面的内容。在"上不类诗,下不类曲"的总则之下,他提出习词的读词、作词、改词三步骤及相对应的方法,同时,他以实际传授行为传达出对解词与训练作词的识见,从中可以见出系统而细致的传习理论与知行合一的传习理念。其传习思想上承宋元以来的传习传统,下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传习系统,兼具传统与现代两种色彩,代表了近现代词体传习形态的转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传习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满族词家唐圭璋的《梦桐词》
11
作者 胡海义 徐玉玲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4,共7页
唐圭璋先生不仅是一位成果丰硕的词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梦桐词》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其艺术上融合"重拙大"理论与"雅婉厚亮"的作词原则,结构精妙,章法细密;音律精整,高朗清亮;炼字炼句,词法精细... 唐圭璋先生不仅是一位成果丰硕的词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梦桐词》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其艺术上融合"重拙大"理论与"雅婉厚亮"的作词原则,结构精妙,章法细密;音律精整,高朗清亮;炼字炼句,词法精细;长于白描,辞婉情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唐圭璋对纳兰性德有着非同一般的民族认同、情感共鸣与德才景仰。《梦桐词》在创作思想、题材与艺术技巧上深受《饮水词》的影响,两者交相辉映,堪称满族词史上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梦桐词》 题材内容 艺术 纳兰性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圭璋先生的词选观
12
作者 许菊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唐圭璋先生一生在词选方面着力甚多,除笺注《宋词三百首》外,他还参与编选多部词选。其词选观表现出宏观视野和整体意识的特点,选词注重艺术与审美相结合,贯彻从"重拙大"到"雅婉厚亮"的词学观念。作为词学文献学家... 唐圭璋先生一生在词选方面着力甚多,除笺注《宋词三百首》外,他还参与编选多部词选。其词选观表现出宏观视野和整体意识的特点,选词注重艺术与审美相结合,贯彻从"重拙大"到"雅婉厚亮"的词学观念。作为词学文献学家,唐圭璋先生用选本批评、编选实践、指导编选实践等多种方式证明了词选的历史意义,并以对选本文献价值、理论价值、传播功能等的充分挖掘丰富了词选的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词选观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融而通达睿智而明澈——唐圭璋先生谈唐宋词
13
作者 钱锡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根据杨海明先生保存的唐老当年给研究生讲课的实录整理而成,主要将唐老论述唐宋词的部分予以介绍。一是词史观,唐五代突出温庭筠的地位,北宋并列小令和慢词双线发展,南宋强调辛弃疾、姜夔和吴文英三家分鼎的格局;二是词学观,对张炎... 本文根据杨海明先生保存的唐老当年给研究生讲课的实录整理而成,主要将唐老论述唐宋词的部分予以介绍。一是词史观,唐五代突出温庭筠的地位,北宋并列小令和慢词双线发展,南宋强调辛弃疾、姜夔和吴文英三家分鼎的格局;二是词学观,对张炎《词源》、李清照《词论》、王国维《人间词话》等词论中的不实之见予以拨乱反正;三是词作论,重视对词的文本分析,抓住直觉之感受、采用比较之方法,探究其异同和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唐宋词 词史观 词学观 词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圭璋先生的两封信看《全宋词》的编纂过程
14
作者 芳村弘道 荻原正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唐圭璋先生早年致中田勇次郎先生的两封信 ,反映了唐先生编纂《全宋词》用力之勤、网罗之广、校勘之精谨以及中田先生的真诚合作 ,是近代日中学术交流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唐圭璋 中田勇次郎 《全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府千年仰泰斗,教坛举世颂楷模”——论唐圭璋先生对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词学教育体系的师承与发展贡献
15
作者 王筱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8,共18页
先师唐圭璋先生作为词学泰斗和教坛楷模,双峰并峙,词界共仰。本文拟从张炎《词源》记载的宋人学词——词学教育方式溯源,将唐师学词与词学教育的师承源流谱系,置于清学至民国——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词学教育古今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先师唐圭璋先生作为词学泰斗和教坛楷模,双峰并峙,词界共仰。本文拟从张炎《词源》记载的宋人学词——词学教育方式溯源,将唐师学词与词学教育的师承源流谱系,置于清学至民国——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词学教育古今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探寻唐师以“求真”宗派谱系为师承,坚持“声学与尊体”并重学词与词学并行的词学教育思想和词学教育拓展创新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词学教育 教坛楷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梦桐词》对《饮水词》的接受——兼论唐圭璋在词体上的贡献
16
作者 高日晖 陆思远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2-59,共8页
唐圭璋作为现代著名的词学家和词人,其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他的词作总集《梦桐词》收录了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后所作的大部分作品,凝聚着浓烈的家国情感。无论是身世经历还是性情人品,唐圭璋都和清朝词人... 唐圭璋作为现代著名的词学家和词人,其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他的词作总集《梦桐词》收录了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后所作的大部分作品,凝聚着浓烈的家国情感。无论是身世经历还是性情人品,唐圭璋都和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有相似之处,其作品也深受纳兰《饮水词》的影响,从情感到写作手法上表现出了对纳兰词的接受和传承。《梦桐词》在延续了清朝词风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功用,是旧体文学在新时期发展演进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梦桐词 饮水词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唐圭璋师《词话丛编》一辩——兼谈词话资料汇编整理中的若干问题
17
作者 朱崇才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5期72-77,共6页
新世纪以来的词话资料整理汇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词话丛编补编》立足于“补”《词话丛编》之“漏”,值得商榷。《丛编》中的一些“缺漏”,多数是学术积累进展问题,而不是《丛编》本身的技术错误或体例失误。... 新世纪以来的词话资料整理汇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词话丛编补编》立足于“补”《词话丛编》之“漏”,值得商榷。《丛编》中的一些“缺漏”,多数是学术积累进展问题,而不是《丛编》本身的技术错误或体例失误。《丛编》的名称及体例已在名与实两方面排除了“散见词话”和“词评汇辑”,《补编》若不同意这一体例,可另定体例另定名称,而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和实践为标准,不公正地判定《丛编》“漏辑”,而把自己的成果定名为“补编”。《补编》在名称、体例、底本、书目、编校、操作等层面存在若干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累及唐圭璋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话丛编 词话丛编补编 词话资料 引用书目 唐圭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先生的辑佚学成就
18
作者 臧其猛 《云南图书馆》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唐先生的辑佚补辑有据,校勘精湛,集诸家之大成,创亘古之伟业,他为辑佚保存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唐圭璋 辑佚学 文学遗产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圭璋友朋书札七通考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翔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92,共12页
民国时期吴梅、仇埰、陈匪石、赵万里等人致唐圭璋书札七通,作于1937-1946年间,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为向唐圭璋讲述或询问友朋近况;二为友朋与唐圭璋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对这七通书札的考释,可以真实还原唐圭璋民国时期生活的部分细节... 民国时期吴梅、仇埰、陈匪石、赵万里等人致唐圭璋书札七通,作于1937-1946年间,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为向唐圭璋讲述或询问友朋近况;二为友朋与唐圭璋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对这七通书札的考释,可以真实还原唐圭璋民国时期生活的部分细节,亦能得知唐圭璋与其友朋在学术上的互动,为研究唐圭璋及其友朋之交游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圭璋 吴梅 仇埰 陈匪石 赵万里 信札
原文传递
唐圭璋自传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圭璋 《文献》 198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我家世居南京,老家住秦淮区大石坝街。我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二月初四(公历一九○一年一月二十三日),父亲是私塾教师。我六岁起,从父亲读私塾,共读了四年,学的是《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十岁丧父,十二岁丧... 我家世居南京,老家住秦淮区大石坝街。我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二月初四(公历一九○一年一月二十三日),父亲是私塾教师。我六岁起,从父亲读私塾,共读了四年,学的是《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十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孤苦无依,生计艰难,后来寄居在舅父家。舅父开小杂货店,他教我学徒,我不愿意,总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唐圭璋 南京市 金元词 纳兰容若 宋金元 词学 唐诗三百首 小杂货店 古文观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