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STTEE20样激酶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彬彬 陈傲 +1 位作者 陈章炜 钱菊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家族(MST)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MST1/2以激酶依赖的方式通过Hippo通路和非Hippo通路的底物,参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线粒体稳态等生物学过程,并调控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心血管细胞的功能表型和...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家族(MST)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MST1/2以激酶依赖的方式通过Hippo通路和非Hippo通路的底物,参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线粒体稳态等生物学过程,并调控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心血管细胞的功能表型和存活。病理刺激因素可导致MST激酶异常激活和功能紊乱,从而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进展。STK24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及染色重塑介导心肌肥大和心衰发生。STK25可调节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因此,探索和阐明MST激酶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开发靶向药物和实现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STE20激酶家族 心血管疾病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细胞周期蛋白D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志强 贺璇 +3 位作者 李思维 田佳 徐龙宽 周英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YAP、MST1、CyclinD1在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YAP、MST1、CyclinD1在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YAP及CyclinD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P <0.05),MST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P <0.05)。YAP、CyclinD1与病理分型相关(P <0.05),而MST1与病理分型无相关性(P>0.05);三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生存时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复发及生存状态无相关性(P>0.05)。在鼻咽癌组织内,YAP与CyclinD1、MST1与CyclinD1呈正相关(P <0.05),YAP与MST1无相关性(P>0.05)。结论 YAP和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MST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者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Yes相关蛋白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倩 陈敏 +2 位作者 刘学霖 张月梅 陈永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798-803,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严重不可逆的心血管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和舒张功能受损。研究显示,线粒体过度分裂、自噬紊乱、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心肌纤维化等均参与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严重不可逆的心血管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和舒张功能受损。研究显示,线粒体过度分裂、自噬紊乱、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心肌纤维化等均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可能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Mst1在糖尿病心肌病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哺乳动物Ste20激酶1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白冰 卢宇 张佳欣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是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组件,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最初研究证实MST1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对其深入研究,发现MST1在肝脏细胞、胰岛β细胞、肿瘤细胞、骨细胞等人体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并在代谢...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是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组件,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最初研究证实MST1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对其深入研究,发现MST1在肝脏细胞、胰岛β细胞、肿瘤细胞、骨细胞等人体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并在代谢调节、维持代谢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MST1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可能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Hippo信号通路 代谢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肇炜博 杜晓军 胡厚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6期567-570,共4页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生发中心激酶亚家族Ⅱ中的一员。作为Hippo信号通路上游的...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生发中心激酶亚家族Ⅱ中的一员。作为Hippo信号通路上游的关键分子,Mst1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影响组织器官生长等作用。在病理情况下,Mst1具有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心肌细胞特异性Mst1过表达小鼠具有扩张型心肌病的表型,敲除或抑制内源性Mst1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现主要综述Mst1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Mst1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评估了Mst1敲除或失活对心脏可能产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心肌细胞凋亡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不育20样激酶1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康永安 王庆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32-1036,共5页
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有关其中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哺乳动物不育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作为体内一种普遍表达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1]。新的研究显示,MS... 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有关其中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哺乳动物不育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作为体内一种普遍表达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1]。新的研究显示,MST-1的激活也参与了心肌病、心脏氧化应激等心血管病理过程。本文就MST-1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一、哺乳动物不育20样激酶1的结构及其功能1.哺乳动物不育20样激酶1的结构MST-1普遍存在于细胞胞质,氨基端存在有功能域,在羧基末端包含有一个抑制域。已经发现的上游激活因子包括酪氨酸激酶c-Abl、Ras关联域家族蛋白(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protein,Rassf)、Src激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不育20激酶1 凋亡 自噬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
7
作者 韩芳芳 孙鑫 沈志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分析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手术治疗时均取宫颈癌组织及配对癌旁... 目的分析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手术治疗时均取宫颈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4 cm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st1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病理参数(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FIGO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Mst1阳性表达率,分析Mst1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Mst1表达水平、阳性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低(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Mst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ⅡB~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患者Mst1阳性表达率低于FIGO分期为ⅠB~ⅡA期、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st1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呈负相关(r=-0.601,P=0.012)。结论Mst1在宫颈癌中呈异常低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可作为评估宫颈癌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病理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马瑞洁 谭雅芹 周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外源性IGF1、LY294002、雷帕霉素评估IGF-PI3K/mTOR信号通路在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构建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情况。结果:与单独培养的T细胞比较,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能促进TNF-α的分泌(P<0.05),而对IL-2的分泌无明显影响;而IGF1-PI3K/mTOR通路可减少共培养环境中IL-2和TNF-α水平(P<0.05)。结论: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可调控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小鼠ste20样激酶1的miRNA的筛选与功能验证
9
作者 祁慧 李雨涵 +4 位作者 梁涵子 李家瑞 李建宁 宋辉 杨怡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649-658,共10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20-like 1,MST1)基因的miRNAs对肝脏内脂质堆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与低脂对照组小鼠的肝脏及脂肪组织进行miRNAsequence分析,选取表达上调的miR...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20-like 1,MST1)基因的miRNAs对肝脏内脂质堆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与低脂对照组小鼠的肝脏及脂肪组织进行miRNAsequence分析,选取表达上调的miRNAs,通过数据库miRDB、starBase筛选出可能靶向MST1靶基因3’UTR区的miRNAs进行研究,利用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NAs对MST1的靶向效应。并在NAFLD细胞模型内进行MST1过表达或干扰,进一步验证miRNAs对MST1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得到mmu miR 149-5p和mmu miR 499-5p抑制鼠MST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Luciferases实验证明mmu miR 149-5p和mmu miR 499-5p靶向MST1能够增加AML-12细胞内的脂质堆积。结论mmu miR 149-5p、mmu miR 499-5p能够调控小鼠肝脏MST1表达并影响肝脏内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ste20激酶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2/Mst1信号通路分析新活素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10
作者 穆怀彬 李静 +1 位作者 李燕 卢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大鼠颈静脉输注5、10及15μg/kg的rhBNP溶液,其余大鼠颈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心脏超声检测LVIDd、LVIDs、LVEDV、LVESV;BL-420生物机能实验检测LVEDP、±dp/dt max;测量BW、THW/BW、LVW/BW;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生成;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NF2、Mst1、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均升高(P<0.05),±dp/dt max、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降低(P<0.05),±dp/dt max、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新活素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加快心肌组织血管新生,这与抑制NF2/Mst1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脏重构 血管生成 神经细丝蛋白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中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刘冬 党海明 +4 位作者 宋跃 曹剑 吴立松 黄琦 董然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基因表达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确定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收集20例HCM患者肥厚的室间隔心肌组织及4例健康对照者的正常心肌组织,首先从临床标本(HC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基因表达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确定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收集20例HCM患者肥厚的室间隔心肌组织及4例健康对照者的正常心肌组织,首先从临床标本(HC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动物模型(MST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及经主动脉弓缩窄TAC小鼠模型)及体外细胞培养模型,证实MST1基因表达与HCM的心肌肥厚有关;然后,通过细胞(H9C2)水平、动物模型及临床标本水平验证MST1信号通路(包括MST1、YAP2、Survivin及AKT)在H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1)与正常心肌组织比较,MST1基因在HCM患者组织中蛋白表达及RNA转录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且,HCM患者中MST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室间隔厚度呈负相关。(2)MST1基因敲除小鼠的心室壁厚度及心脏体重比均高于对照组(MST1基因野生型)小鼠;TAC组小鼠的心室壁厚度及心脏体重比也均高于假手术组;而MST1基因敲除并行TAC小鼠的心室壁厚度及心脏体重比明显高于对照组。(3)体外细胞培养结果显示,MST1基因低表达时可以促进心肌细胞肥大。(4)通过细胞(H9C2)水平、动物模型及临床标本水平进行验证发现,MST1基因表达下调,通过下游相关基因(YAP2及Survivin)表达上调及相关特异性基因(AKT)的活性表达,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增生,从而导致心肌肥厚的形成。结论MST1基因的表达降低与HCM的发生相关,其表达降低时可通过调节下游基因YAP2及Survivin的表达上调,进而影响AKT的活性,从而促进心肌细胞增生,导致心肌肥厚的形成以及HC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哺乳动物Ste20激酶1 信号通路 基因学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军 江平 王波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MST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肝癌组织标本及培养肝癌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MST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肝癌组织标本及培养肝癌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ST1的蛋白与mRNA水平及与HBV及HBx的关系.提取感染HBV的细胞检测MST1启动子区甲基化,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MST1的变化.结果 32对组织中4对未检测出MST1的表达,其余28对癌组织的MST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的表达(P< 0.05).且HBV感染时MST1表达(HepG2 mRNA相对值为13%,HepG2.215 mRNA相对值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V感染细胞后MST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率为39%,非HBV感染细胞甲基化率为17%,且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MST1随抑制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HBV可能通过甲基化MST1启动子区抑制MST1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导致肝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甲基化
原文传递
通络熄风汤通过调控Mst1/Sirt3信号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王继升 李海松 +5 位作者 王璐 高昂 冯隽龙 李海燕 吴洋 王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342-2346,共5页
目的:探讨通络熄风汤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只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空白组,1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络熄风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灌胃,通络熄风汤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通络熄风汤悬... 目的:探讨通络熄风汤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只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空白组,1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络熄风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灌胃,通络熄风汤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通络熄风汤悬浮液灌胃治疗,连续干预8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受体蛋白1(SQSTM1/P62)、磷酸化哺乳动物无菌20样激酶1(p-Mst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蛋白的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以评价通络熄风汤对高血压心肌损伤改善的效果及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熄风汤组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及舒张压(P<0.01)。通络熄风汤治疗后大鼠心肌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排列情况与坏死状态均有明显改善。通络熄风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p-Mst1、P62蛋白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Sirt3蛋白含量升高(P<0.01)。结论:通络熄风汤可以介导Mst1/Sirt3信号通路对心肌组织细胞自噬水平进行调整,并且保护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损伤 通络熄风汤 细胞自噬 哺乳动物无菌20激酶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MST1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超萃 戚基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75-2679,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CNS负责全身各处信息的接收、整合、加工及传出。神经细胞凋亡坏死、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缺血、脱髓鞘、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的兴奋性毒性作用,轴突和基因的改...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CNS负责全身各处信息的接收、整合、加工及传出。神经细胞凋亡坏死、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缺血、脱髓鞘、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的兴奋性毒性作用,轴突和基因的改变等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参与CN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2]。CNS的这些改变通常会引起意识、认知、运动、感觉及平衡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甚至出现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肿瘤 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糖络丸通过AMPK/mTOR/ULK1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蓓蓓 杨丽霞 +5 位作者 梁永林 朱向东 杨霞 薛春霞 章溥 裴晓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组(1.5 mg·kg^(-1)·d^(-1)),DHT高、中、低剂量组(3.6、1.8、0.9 g·kg^(-1)·d^(-1)),每组8只;另取10只C57BL/KSJ-db/d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周,1次/d。于给药0、4、8、10周固定时间,禁食不禁水12 h,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于给药0、5、10周末收集尿液检测尿中白蛋白、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p-AMPK、p-mTOR及p-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达格列净组和DHT组小鼠FBG、ACR、24 h尿总蛋白均降低,Scr、BUN无统计学差异;肾组织中p-AMPK、p-ULK1表达水平升高,p-mTOR表达水平降低及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肾小球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透射电镜显示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结论:DHT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足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延缓DN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糖络丸 糖尿病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激酶1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果胃康胶囊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ULK1/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家林 许雨晴 +2 位作者 曹若彤 郗春华 赵唯含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金果胃康胶囊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UNC-51样激酶1(ULK1)/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5只SPF级Wistar大鼠,除空白组外,采用MNNG复合造模法建立PLGC大鼠模型,造模... 目的:探讨金果胃康胶囊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UNC-51样激酶1(ULK1)/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5只SPF级Wistar大鼠,除空白组外,采用MNNG复合造模法建立PLG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叶酸组及金果胃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8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ULK1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胃组织AMPK、mTO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AMPK、p-AMPK、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金果胃康胶囊可显著改善PLGC大鼠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上皮结构、形态紊乱及细胞异型性等病理表现。与模型组比较,金果胃康胶囊能显著上调AMPK、p-AMPK、ULK1的表达水平,下调mTOR、p-mTOR的表达水平(P<0.05),以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金果胃康胶囊可能通过调控ULK1/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修复胃黏膜病变,从而起到防治PLG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自噬 金果胃康胶囊 UNC-51激酶1 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ST1和ADAMTS5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郝红 李雪雪 +1 位作者 王晓静 吴庆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5(ADAMTS5)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GDM患者106例(GDM组),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APO)分为APO组(37例)和非APO组(6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5(ADAMTS5)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GDM患者106例(GDM组),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APO)分为APO组(37例)和非APO组(69例),健康孕妇62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ST1、ADAMTS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DM患者APO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ST1、ADAMTS5水平对GDM患者APO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血清MST1、ADAMTS5水平升高(P均<0.05)。106例GDM患者APO发生率为34.91%(37/106)。GDM患者APO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升高(OR=2.351,95%CI:1.355~4.078,P<0.05)、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3.351,95%CI:1.366~8.220,P<0.05)、MST1升高(OR=5.284,95%CI:1.849~15.102,P<0.05)、ADAMTS5升高(OR=1.076,95%CI:1.028~1.126,P<0.05)。血清MST1、ADAMTS5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GDM患者APO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95%CI:0.736~0.890)、0.792(95%CI:0.703~0.865)、0.912(95%CI:0.841~0.958),灵敏度分别为70.27%、67.01%、86.49%,特异度分别为79.71%、75.87%、78.26%,二者联合预测GDM患者APO的AUC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GDM患者血清MST1、ADAMTS5水平升高是APO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ST1、ADAMTS5水平联合对GDM患者妊娠结局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5 妊娠结局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RANTES和MST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相关性
18
作者 田雅楠 宋海玖 +5 位作者 刘佳梅 于海艳 秦巍 王思博 马俊杰 张志宏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和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与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UA且接受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和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与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UA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入院时血浆RANTES和MST1水平。应用SYNTAX评分和Gensini评分量化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程度。依据SYNTAX评分分为低SYNTAX评分组(≤22)和中/高SYNTAX评分组(>22),分别依据RANTES和MST1三分位数分为低RANTES组、中RANTES组和高RANTES组以及低MST1组、中MST1组和高MST1组。结果:本研究纳入321例UA患者,中/高SYNTAX评分组血浆RANTES和MST1水平高于低SYNTAX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ANTES组SYNTAX评分(18.91±6.57)高于中RANTES组(13.69±3.05)和低RANTES组(10.66±6.12)(P<0.05)。高MST1组SYNTAX评分(15.75±6.13)高于中MST1组(14.43±7.51)和低MST1组(13.06±5.2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ANTES最高三分位数(OR=2.672,95%CI1.173~6.090,P<0.05)和MST1最高三分位数(OR=5.274,95%CI1.769~15.722,P<0.05)是中/高SYNTAX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RANTES和MST1以及两者联合预测中/高SYNTAX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5%CI0.586~0.795,P<0.05)、0.625(95%CI0.553~0.696,P<0.05)以及0.786(95%CI0.705~0.866,P<0.001)。结论:血浆RANTES、MST1水平升高是UA患者较高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MU-MP-1调节M1/M2极化平衡保护氧糖剥夺的BV2小胶质细胞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魏桂财 黄富妹 +3 位作者 赖泳锟 刘凯 林勤 郑忠 《海峡药学》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XMU-MP-1(Xiamen University-inhibitor of 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protein 1)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GD法诱导BV2细胞损伤。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ST1/2 siRN... 目的:探讨XMU-MP-1(Xiamen University-inhibitor of 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protein 1)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GD法诱导BV2细胞损伤。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ST1/2 siRNA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25、5.0和20.0μg·mL^(-1) XMU-MP-1)。采用MTT法测细胞活力,ELISA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表达,qRT-PCR测M1和M2标志物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测CD206表达,蛋白印迹法测MST1、LATS1和YAP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XMU-MP-1抑制BV2细胞增殖,显著降低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下调MCP-1、IL-6、TNF-α和i NOS mRNA的表达,上调CD206、IL-10、TGF-β、IL-10和YM1 mRNA表达,降低MST1和LAST 1蛋白表达,上调YAP和CD206表达。结论XMU-MP-1通过调控MST1/2的磷酸化,调节OGD损伤后的BV2细胞M1/M2极化平衡,为神经炎症靶点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小胶质细胞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激酶1(MST1/2) Yes-相关蛋白 氧糖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Mst1基因表达与喉癌的相关性及其对人Hep2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尚超 李巍 +2 位作者 郭艳 富伟能 孙开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Mst1基因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导化疗用药。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4例喉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st1 mRNA表达;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t1,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Mst1基因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导化疗用药。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4例喉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st1 mRNA表达;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t1,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Mst1蛋白表达。三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1、3、5μg/ml顺铂(DDP)进行干预,作用12 h,MTT法测定三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喉癌组织中Mst1 mRNA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实验组Mst1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DDP干预后,随DDP浓度增加,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结论喉癌发生与Mst1 mRNA表达降低相关,Mst1蛋白表达增加能抑制Hep2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肿瘤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可将Mst1基因作为指导喉癌化疗用药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绝育20样激酶1 喉肿瘤 喉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