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哲学诗与哲理诗的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雷文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1,124,共7页
诗歌中只有哲理诗而无哲学诗的说法,事实上,哲学诗是哲理诗的精华,有必要将哲学诗从哲理诗中独立出来,将诗歌引向对最高价值的追求。表达普通的生活道理而又抽象化、带有思辨性的诗即是哲理诗;而建立在彻底的哲学基础上、具有明确形而... 诗歌中只有哲理诗而无哲学诗的说法,事实上,哲学诗是哲理诗的精华,有必要将哲学诗从哲理诗中独立出来,将诗歌引向对最高价值的追求。表达普通的生活道理而又抽象化、带有思辨性的诗即是哲理诗;而建立在彻底的哲学基础上、具有明确形而上精神价值取向的诗歌则为哲学诗。哲学诗的精神是形而上的,哲理诗的精神则是形而下的。哲理诗的意义是局部的、有限的;哲学诗的意义是整体的、无限的。中国古代哲理诗发达,但哲学诗极为不发达。哲学诗直到近现代才得以根本改观。中国现代哲学诗的创作远未达到成熟的境界,还没有找到一种终极精神形态。必须重视哲学诗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理诗 形而上 形而下 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一浮的人格境界与哲理诗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齐勇 《中国文化》 1994年第1期154-161,共8页
关键词 哲理诗 人格境界 马一浮 马浮 羚羊挂角 马先生 香象渡河 生存体验 复性书 五言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金元哲理诗探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辉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34-40,共7页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反映人生哲理,表现佛禅义理。南宋是一个理趣诗与理学诗盛行的时代,前者以杨万里的诗最具代表性,后者成就卓著者则首推朱熹。朱熹的理学诗主要分为三类,即"阐说义理类"、"融合渗透类"、"亦情亦景类",各具特点。而借助形象以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或人生方面的哲理,用以加强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则是金代哲理诗表现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元代是一个新儒学高度发达的国度,其定理学为官学的举措,不仅为哲理诗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使理学家的"学者之诗"一变而为"诗人之诗"。这种变化,是理学诗在元代进步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哲理诗 理趣 理学 性与哲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诗派知性诗对五四哲理诗的超越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锋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以冰心、宗白华的哲理小诗为主要代表的五四哲理诗创作是中国新诗向知性世界探索的第一步 ,而 30年代现代诗派的主知诗则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从各自的创作理念与传统、情理内蕴构成、意象与诗境等方面比较得出 ,从中能看... 以冰心、宗白华的哲理小诗为主要代表的五四哲理诗创作是中国新诗向知性世界探索的第一步 ,而 30年代现代诗派的主知诗则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从各自的创作理念与传统、情理内蕴构成、意象与诗境等方面比较得出 ,从中能看出新诗在主知一路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知性 哲理诗 “五四运动” 中国 文学研究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哲理诗概论
5
作者 汪亚明 魏一媚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章以现代诗学为研究视角,选取几位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经典诗人诗作,从现代哲理诗的概念及诗学渊源,相对关系、辩证哲学、生死观念三大主题以及艺术传达策略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并概论了中国现代哲理诗的发展概貌及艺术审美特... 文章以现代诗学为研究视角,选取几位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经典诗人诗作,从现代哲理诗的概念及诗学渊源,相对关系、辩证哲学、生死观念三大主题以及艺术传达策略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并概论了中国现代哲理诗的发展概貌及艺术审美特征,为中国现代诗学史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哲理诗 主题 艺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理诗的理性精神和诗性品质
6
作者 普丽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
哲理诗之“理”莫不出于诗人“自得之趣”,其中蕴含的是诗人的个性气质、学养风度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感悟与艺术把握。哲理诗偏于理,可以不失浪漫;哲理诗是诗,可以有理性的思辨。诗人与自然的亲和,自我人格的表现,确立了其理性精神的人性... 哲理诗之“理”莫不出于诗人“自得之趣”,其中蕴含的是诗人的个性气质、学养风度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感悟与艺术把握。哲理诗偏于理,可以不失浪漫;哲理诗是诗,可以有理性的思辨。诗人与自然的亲和,自我人格的表现,确立了其理性精神的人性化。而诗歌在艺术化的过程中,其哲理有时是依附于象征意象,而寓意深刻则以语言精炼为表现形式,这使哲理诗终不失诗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理性精神 性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代哲理诗
7
作者 郭令原 《兰州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53-57,共5页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这些创作中,诗人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客观世界,而不是用概念去分析、判断客观世界。正因为如此,诗歌才成其为诗歌,诗歌才具有了它自身的特征和价值。但是,世间的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们既有区别和对立的关系,也有联系、依存的关系,诗人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又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分析和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一、诗人的感情是基于对客观生活理解和认识产生的,而这理解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缘情 缚鸡行 客观生活 《文赋》 太康 客观景物 杜甫 哲理思辨 宇宙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邃哲理的诗艺表达——20世纪中国哲理诗简论
8
作者 温长青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作为白话新诗的一个分支,20世纪中国哲理诗的诞生、发展、繁荣与新诗是完全同步的。它的诞生,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影响的结果。一个世纪以来,诗人们的不懈努力使哲理诗在思想内容、语言... 作为白话新诗的一个分支,20世纪中国哲理诗的诞生、发展、繁荣与新诗是完全同步的。它的诞生,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影响的结果。一个世纪以来,诗人们的不懈努力使哲理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艺术技巧等各个方面不断进步。同五千年的诗史相比,20世纪的白话哲理诗尚未完全成熟,但哲理诗在20世纪取得的成就却是前无古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哲理诗 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首政治哲理诗——重读《浪淘沙·北戴河》
9
作者 张兴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既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军事家的缜密严谨、诡谲智慧,也具有含蓄蕴藉的哲学理趣。《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就是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的政治哲理诗的代表,是诗中含诗...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既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军事家的缜密严谨、诡谲智慧,也具有含蓄蕴藉的哲学理趣。《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就是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的政治哲理诗的代表,是诗中含诗的绝唱。有人仅仅把它解作是一首怀古诗或是咏海诗,是游泳之后乘兴之作等等,均欠全面、深刻。诗人通过对大风大浪大雨的北戴河的描述,热情赞颂促进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历史人物曹操及其诗篇,表达了作者一向的观点: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在大风大浪中发展过来的。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在"大风大浪"中终于"换了人间"的奇迹,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伟大进步。"换了人间"的思想,是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一些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是毛泽东的"诗魂"之一。正确解读这首词的关节点在于解读上阕和词中所引曹操诗的内涵和意义这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政治哲理诗 《浪淘沙·北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段目标的小学哲理诗教学策略
10
作者 臧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5-28,共4页
哲理诗与咏物诗、写景诗、抒情诗一样,是小学古诗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哲理诗主要是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或景,来阐释抽象的哲理。它化无为有,赋理于形,将深邃的哲理融于司空见惯的鲜明形象之中,再编织以诗人独特而真挚的情感,用浅白的... 哲理诗与咏物诗、写景诗、抒情诗一样,是小学古诗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哲理诗主要是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或景,来阐释抽象的哲理。它化无为有,赋理于形,将深邃的哲理融于司空见惯的鲜明形象之中,再编织以诗人独特而真挚的情感,用浅白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哲理诗中的形象大多常见,因此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写景 咏物 重要类别 浅白 教学策略 真挚的情感 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首如画的现代抒情哲理诗——读郑敏《金黄的稻束》
11
作者 蒋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51,共4页
作为九叶诗派诗人,郑敏在《金黄的稻束》中追求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统一,同时又不废止抒情,对母亲、大地的讴歌都有抒情色彩,并且诗歌力求引发绘画、音乐、雕塑的效果,追求多种艺术形式的融通。《金黄的稻束》以其个性独具的创造,成... 作为九叶诗派诗人,郑敏在《金黄的稻束》中追求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统一,同时又不废止抒情,对母亲、大地的讴歌都有抒情色彩,并且诗歌力求引发绘画、音乐、雕塑的效果,追求多种艺术形式的融通。《金黄的稻束》以其个性独具的创造,成为一首具有强烈视觉感的现代抒情哲理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金黄的稻束 抒情哲理诗 现代品格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哲理诗的寓意表达及翻译
12
作者 牛小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哲理诗常因寓意深刻而翻译困难。只有了解诗歌中哲学寓意的常用表达方法,再结合翻译理论,就能解决哲理诗的寓意翻译问题。
关键词 哲理诗 寓意 中国 叙述方式 艺术风格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哲理诗对人生内蕴的理性张扬
13
作者 周淑芳 《船山学刊》 2001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古典 抒情言志 哲理诗 中国 张扬 内蕴 议论 优秀作品 古代 形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氏易林》哲理诗研究
14
作者 刘银昌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4-57,84,共5页
《焦氏易林》是西汉焦赣所著的一部占筮之书,但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焦氏易林》的作者运用易学象思维的方式创作了大量哲理诗,涵盖了后世哲理诗的四种形态,标志着哲理诗的成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焦赣也成为我国文... 《焦氏易林》是西汉焦赣所著的一部占筮之书,但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焦氏易林》的作者运用易学象思维的方式创作了大量哲理诗,涵盖了后世哲理诗的四种形态,标志着哲理诗的成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焦赣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哲理诗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氏易林 哲理诗 焦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哲理诗
15
作者 陈勤奋 《写作》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王国维之诗作,据题材大略可分为三类,其一为哲理诗,其二为咏史与咏时事诗,其三为唱和应酬诗。其哲理诗主要创作于早期,亦即1903~1905年间。王国维生性忧郁,多愁善感,他自言“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 王国维之诗作,据题材大略可分为三类,其一为哲理诗,其二为咏史与咏时事诗,其三为唱和应酬诗。其哲理诗主要创作于早期,亦即1903~1905年间。王国维生性忧郁,多愁善感,他自言“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王国维先生全集》第5册,台湾大通书局1976年版。《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一”,第1897页)当其少年时代,悲观的情绪在诗作中即有反映。既长,得读叔本华之哲学著作,遂于其中之悲观主义顿生相见恨晚之慨,既在心情上有欣悦之契合,而在理智上亦遂笃信不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王国维 唱和 忧郁 悲观主义 创作 全集 题材 理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哲理诗:诗人对人生的体悟
16
作者 周淑芳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山水哲理诗是智慧的结晶,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理性思考,对理想与真理的执著追求,对社会与生活的满腔热情。山水哲理诗转向非人的世界的目的是欲从大自然那里领悟人生的终极价值,揭示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的奥秘。作为诗与人生哲学... 山水哲理诗是智慧的结晶,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理性思考,对理想与真理的执著追求,对社会与生活的满腔热情。山水哲理诗转向非人的世界的目的是欲从大自然那里领悟人生的终极价值,揭示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的奥秘。作为诗与人生哲学交叉、整合的核心体现,后者无疑更具有山水哲理诗的质的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哲理诗 人生 体悟 人格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理诗教学:贯之以趣,体情悟道——以《观书有感》为例
17
作者 张忠艳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年第7期50-54,共5页
哲理诗的诗风含蓄隽永,以理趣见长。哲理诗教学最忌生吞活剥,教师若是能有效地解读,并在教学中以趣贯之,学生方可在诵读、品味、赏悟的过程中入境入心入道,渐次领略诗的情趣、意趣和理趣。具体路径是:口诵心惟,寻求情趣之融溢;想象还原... 哲理诗的诗风含蓄隽永,以理趣见长。哲理诗教学最忌生吞活剥,教师若是能有效地解读,并在教学中以趣贯之,学生方可在诵读、品味、赏悟的过程中入境入心入道,渐次领略诗的情趣、意趣和理趣。具体路径是:口诵心惟,寻求情趣之融溢;想象还原,探求意趣之丰赡;澄怀观道,追求理趣之通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情趣 意趣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上高丘百不同:论选堂先生的哲理诗
18
作者 赵松元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1-59,共9页
饶宗颐教授是二十世纪诗词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数量庞大的哲理诗,则是其创作特色和创作成就之重要方面。其诗中之理,落想极高。其一,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其二,表现了诗人自足而独立的人格精神。他诗歌... 饶宗颐教授是二十世纪诗词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数量庞大的哲理诗,则是其创作特色和创作成就之重要方面。其诗中之理,落想极高。其一,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其二,表现了诗人自足而独立的人格精神。他诗歌中洋溢着一种充盈自得、独立高迈之气象和自在从容、与道一体之境界,为唐宋诸公所未有,在二十世纪诗坛亦独标一格,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极大地开拓和提升了传统诗词的境界。另外,选堂哲理诗之卓越成就,还反映在其高超的艺术表现上,自然触发,警策动人,是其艺术表现之突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堂先生 哲理诗 人格境界 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出哲理诗的深度——以教学《大小》一诗为例
19
作者 陆红兵 严清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6年第9期70-76,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深度吗?需要!但一直以来,这个命题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持久的重视。小学语文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儿童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因此,深度自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哲理诗 教学 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理诗谈片
20
作者 潘大华 《写作(中)》 1994年第7期16-17,共2页
1。哲理诗,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个哲理美和诗意美的世界,它是诗化的哲理,哲理化的诗。哲理诗如一枚果子,哲理是它的内核。它的哲理内蕴。
关键词 哲理诗 意美 傅天琳 卞之琳 顾城 人在楼上 看云 造语 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