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哲学的批判
1
作者 张理海 《东岳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60-65,共6页
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理想的关怀以及表达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本文从自哲学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三个向度揭示了哲学的批判,不仅是哲学自身... 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理想的关怀以及表达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本文从自哲学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三个向度揭示了哲学的批判,不仅是哲学自身演变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哲学的批判 哲学的批判 哲学的自我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清和划界——对批判、哲学的批判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的理论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长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批判"是其阐释自身思想理论和表证逻辑演进理路的基本方式,该批判同一般意义的批判、哲学本性的批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澄清和划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 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批判"是其阐释自身思想理论和表证逻辑演进理路的基本方式,该批判同一般意义的批判、哲学本性的批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澄清和划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本质即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不仅仅是理论批判,更是一种超越理论批判的实践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清 划界 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哲学的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为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一定程度上,海德格尔思想的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项推翻笛卡尔哲学的努力。由“广延物体”入手,海德格尔提示出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对世界的遮蔽,开辟了通向“此在”的路途。对“我思故我在”的剖析则昭明了作为特殊主体的“我... 在一定程度上,海德格尔思想的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项推翻笛卡尔哲学的努力。由“广延物体”入手,海德格尔提示出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对世界的遮蔽,开辟了通向“此在”的路途。对“我思故我在”的剖析则昭明了作为特殊主体的“我”的确立过程及其哲学意蕴,清理出了笛卡尔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作为新时代形而上学的开端,笛卡尔的哲学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海德格尔由此揭示出技术化的现代文明的形而上学根据,并为西方哲学开辟了新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笛卡尔哲学 存在者 存在论 广延物体 “我思故我在” 传统形而上学 人与世界的关系 “我思” 哲学的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哲学的批判--诠说哲学的批判概念之涵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成华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前提性批判 的批判本性 双向批判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与写作过程中的[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兼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史上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嘉昕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5期63-68,共6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两条逻辑 西方“马克思学” 苏联马克 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的批判走向哲学的批判——论卡西尔文化哲学的体系逻辑
6
作者 仝联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2-85,共4页
卡西尔文化哲学经历了从文化批判走向哲学批判的独特道路,存在着从认识论到人类学的立场转换,发生了一场哲学观的变革。首先,符号形式哲学在认识论立场上实现了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现代转向,推进和深化了现代哲学的文化转向;进而,文... 卡西尔文化哲学经历了从文化批判走向哲学批判的独特道路,存在着从认识论到人类学的立场转换,发生了一场哲学观的变革。首先,符号形式哲学在认识论立场上实现了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现代转向,推进和深化了现代哲学的文化转向;进而,文化批判从文化的理论问题转变为文化的实践和伦理问题,文化哲学从实践诉求转变发展为人本主义转向。由此,人类文化哲学在人类学立场上实现了从文化批判到哲学批判的变革,从文化视角提出并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卡西尔文化哲学体系作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形态,除了先验性、唯心论、精神性之类的基本问题外,根本问题在于以文化视角作为文化哲学不自觉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形式哲学 人类文化哲学 文化的批判 哲学的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哲学的批判
7
作者 张理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9-9,共1页
所谓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思想的关怀以及表达或体现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哲学的批判可分为三个向度:自哲学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所谓自哲学的批... 所谓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思想的关怀以及表达或体现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哲学的批判可分为三个向度:自哲学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所谓自哲学的批判,即是自本体的批判。自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对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和知识指手划脚,而是对具体学科知识最一般的理论预设,前提的批判。这不外乎是以潜在可能的事物来批判既定或已然的事物,以新的事物批判旧的事物。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哲学的批判促使具体学科知识强固其前提,光大其传统,拓展其视野,超越其局限,进而促成具体学科知识的整体进步。所谓对哲学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哲学的自我批判 哲学的批判 哲学批判 学科知识 哲学作为 理论预设 生存意义 行为方式 可能的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 被引量:8
8
作者 姜义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5期17-32,共16页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姜义华1924年1至3月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一再说明“中国古时有很...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姜义华1924年1至3月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一再说明“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欧美的国家近来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孙中山全集》 儒家政治哲学 进化论 达尔文主义 哲学的批判 赫胥黎 伦理学 三民主义 进化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断承
9
作者 黄希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4-9,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哲学思想 哲学的批判 辩证法思想 知行关系 朴素辩证法 辩证思维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第一次方法论的提升——《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解读
10
作者 李文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6-59,共4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二次全面批判。尽管当时马克思的批判仅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立场上而未能达到更深的社会历史领域,但正是在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二次全面批判。尽管当时马克思的批判仅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立场上而未能达到更深的社会历史领域,但正是在这次批判中生发的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方法,使马克思在后来的研究中经过多重的辩证扬弃,最终形成了从社会历史的深层视域出发的、真正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并确立了自己哲学的开放的体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的批判方法,成为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第一次方法论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哲学 人本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
11
作者 陈红英 《凯里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3,共3页
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硝烟弥漫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它立足于中国的革命实践,会萃传统哲学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民族化。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又是中... 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硝烟弥漫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它立足于中国的革命实践,会萃传统哲学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民族化。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又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民族特殊性.才能认识它的普遍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由此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决不能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中断,只能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哲学思想吸收了古代优秀的哲学精华,批判了传统哲学的保守落后的精粕,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肤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哲学的批判 中国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行观 曾国藩 中国化 对立统一规律 《实践论》 批判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12
作者 卢红彬 蔡小忠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黑格尔 马克思 哲学的批判 哲学 费尔巴哈 人的解放 现实的人 物质利益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毛泽东对孔、墨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13
作者 姚鸿起 《理论研究》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浅论毛泽东对孔、墨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姚鸿起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毛泽东的哲学既是马列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批判、继承的产物。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 浅论毛泽东对孔、墨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姚鸿起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毛泽东的哲学既是马列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批判、继承的产物。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对孔子、墨子哲学的批判与继承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哲学的批判 批判与继承 道德观 观念论 孔子哲学 安定性 墨子 偶然性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比附与哲学的批判 被引量:4
14
作者 邬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本文认为,人类固有的普遍理性的认识方式、人类普遍理性的层次性和普遍理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哲学与现实界必然相通,以及哲学能够对现实界发生作用,能够走向应用的深层根据和一般性前提。然而,哲学对现实界的作用却可能采取两种... 本文认为,人类固有的普遍理性的认识方式、人类普遍理性的层次性和普遍理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哲学与现实界必然相通,以及哲学能够对现实界发生作用,能够走向应用的深层根据和一般性前提。然而,哲学对现实界的作用却可能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肯定的辩护性方式;另一种是否定的革命性方式。这就是哲学的比附与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比附在哲学与具体界之间进行直接的相互类比、简单平移的过渡,以及直接对号入座式的相互对应、匹配的说明、论证和注释;哲学的批判则要对现实界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予以揭示和剔除,并通过相应设计的实践活动对现实进行合乎理性的干预和改造。另外,哲学的自我批判还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批判的哲学才是富有生气和希望、具有无限潜力和前途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理性 哲学批判 哲学的批判 现实界 哲学观念 理性思维 黑格尔哲学 社会体制 国家哲学 哲学
原文传递
哲学:终极原则的批判
15
作者 武宏志 闫世笙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哲学问题 哲学 具体科学 哲学研究 初始概念 现实问题 理论系统 科学哲学 哲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限分析与批判:当代哲学重要的工作方式
16
作者 贺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5,共6页
"界限分析"是哲学十分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它使哲学摆脱传统哲学观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使哲学在当代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语境中重获生机与活力。"界限分析"的工作方式可以在"语言"、"知识"、&qu... "界限分析"是哲学十分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它使哲学摆脱传统哲学观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使哲学在当代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语境中重获生机与活力。"界限分析"的工作方式可以在"语言"、"知识"、"存在"和"价值"四个基本层面上进行。它集中体现了哲学最为根本的精神气质,即批判性,因而将为哲学的当代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自我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分析 哲学的批判本性 哲学的工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批判概念阐释
17
作者 王成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71-574,共4页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的批判性哲学。在今天,阐扬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批判) 反思 批判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 fallor,ergo Sum”──奥古斯丁对希腊哲学的批判和改造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荣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奥古斯丁 理智主义 怀疑论者 希腊哲学 哲学的批判 独断论 知识论 晚期希腊 怀疑主义 人的存在
原文传递
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
19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1997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同志 哲学的批判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 传播和发展 哲学遗产 批判继承 社会基本矛盾
原文传递
理性的分判与会通——德勒兹《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探析
20
作者 张明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德勒兹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对康德思想进行了诠释,提出哲学是关于理性及其职能的学说。在第一批判中是以知性为主,想象力把直观同知性连接起来,实现对自然界的立法,理性只是起一个范导的作用。在第二批判中,是实践理性为自由的... 德勒兹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中对康德思想进行了诠释,提出哲学是关于理性及其职能的学说。在第一批判中是以知性为主,想象力把直观同知性连接起来,实现对自然界的立法,理性只是起一个范导的作用。在第二批判中,是实践理性为自由的存在立法,知性只起类型化的作用。在第三批判中,没有哪种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各职能都不行使立法权,而是处于自由的和谐中,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引出只有作为理性存在着的人才可能是自然的最终目的。但作为自由的人要在感性中行使自由,就会在各种倾向的冲突中使理性的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至互相侵犯,而最终使理性在社会中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康德的批判哲学 理性 职能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