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世界解释VS哥本哈根解释
1
作者 张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共6页
作为相关态解释的自然推论,量子测量的多世界解释理论从诞生以来即被边缘化。半个世纪以后该理论逐渐成为一个倍受争议和关注的理论热点,甚至也被称为新标准解释,这是值得深思的。本文详细探讨多世界解释对于哥本哈根解释的超越,重点分... 作为相关态解释的自然推论,量子测量的多世界解释理论从诞生以来即被边缘化。半个世纪以后该理论逐渐成为一个倍受争议和关注的理论热点,甚至也被称为新标准解释,这是值得深思的。本文详细探讨多世界解释对于哥本哈根解释的超越,重点分析多世界解释地位确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态解释 多世界解释 哥本哈根解释 退相干
原文传递
信息主义视角下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哲学反思
2
作者 戎思淼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哥本哈根学派作为量子物理学界公认的"正统解释",对量子力学理论体系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哥本哈根解释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主义思想。这些思想表现在量子力学对客观物理世界的认知、描述、测量和调控等诸多方面。从信息主义的... 哥本哈根学派作为量子物理学界公认的"正统解释",对量子力学理论体系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哥本哈根解释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主义思想。这些思想表现在量子力学对客观物理世界的认知、描述、测量和调控等诸多方面。从信息主义的角度反思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哲学内涵,对理解量子世界的奇特和量子理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解释 信息主义 哲学反思
原文传递
量子逻辑解释优于哥本哈根解释吗——围绕投影法则的争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长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3,共7页
弗里德曼和普特南认为,哥本哈根解释只能特设性地引入投影法则来符合实验事实,然而由量子逻辑则可以推导出投影法则,因此量子逻辑解释比哥本哈根解释更加优越。这一论断提出后不久就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驳。海尔曼认为由量子逻辑推导投... 弗里德曼和普特南认为,哥本哈根解释只能特设性地引入投影法则来符合实验事实,然而由量子逻辑则可以推导出投影法则,因此量子逻辑解释比哥本哈根解释更加优越。这一论断提出后不久就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驳。海尔曼认为由量子逻辑推导投影法则的过程也是特设性的,巴布则认为由哥本哈根解释也可以推导出投影法则。随后,斯戴尔斯提出了由哥本哈根解释推导出投影法则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论证。在这个意义上,三人的论证都反对弗里德曼和普特南的观点,而支持量子逻辑解释与哥本哈根解释处于同等地位的结论。尽管如此,斯戴尔斯仍试图从解释力的角度来论证量子逻辑的优越性。然而,对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力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揭露这种优越性论证的缺陷,使我们重新考虑多种量子力学解释的平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逻辑 量子力学 投影法则 哥本哈根解释
原文传递
哥本哈根学派“物理学”唯心主义观点评述
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6年第1期31-38,共8页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于生产的发展,科学实验技术的提高,使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世界逐渐深入到微观世界,对于原子的认识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在二十年代,玻尔、海森堡、玻恩、薛定谔、德布罗意、狄拉克等人,在总结分析大量新的实验事...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于生产的发展,科学实验技术的提高,使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世界逐渐深入到微观世界,对于原子的认识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在二十年代,玻尔、海森堡、玻恩、薛定谔、德布罗意、狄拉克等人,在总结分析大量新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主要是原子这个层次物质运动的一些规律,建立了量子力学。但当时对于这一重大科学成果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波粒二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森堡 哥本哈根学派 波粒二象性 玻尔 测不准 物理实在 薛定谔 德布罗意 狄拉克 哥本哈根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量子力学解释之论争(上) 被引量:3
5
作者 洪定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0,共10页
当代理论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巨大成功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于量子理论的信心。然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所发生的一切极积变革,并没有带来可以称得上是概念革命的东西。因此,玻尔——爱因斯坦辩论时代所提出的、尔后只得到部分解决(或者根... 当代理论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巨大成功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于量子理论的信心。然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所发生的一切极积变革,并没有带来可以称得上是概念革命的东西。因此,玻尔——爱因斯坦辩论时代所提出的、尔后只得到部分解决(或者根本没有解决)的解释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有关量子力学解释问题的文献,浩如烟海,在一篇有限篇幅的文章里,对它们作“全面而公允”的巡礼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想对于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主题笔者自以为有突出意义的观点和问题,作一个有对比性的介绍,试图从混沌中理出一条清晰有序的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波函数 EPR 爱因斯坦 诺依曼 波动力学 多世界解释 量子测量理论 哥本哈根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6
作者 李宏芳 《哲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216-232,共17页
量子力学存在解释问题.哥本哈根解释和多世界解释都存在优缺点.哥本哈根解释对微观客体的描述引发了许多批评和反建议,因此有人认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假设实际上迫使人们接受具有破坏性暗示的多世界解释:如果量子力学的假设为真,那么在... 量子力学存在解释问题.哥本哈根解释和多世界解释都存在优缺点.哥本哈根解释对微观客体的描述引发了许多批评和反建议,因此有人认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假设实际上迫使人们接受具有破坏性暗示的多世界解释:如果量子力学的假设为真,那么在波函数的不同分支中就存在无穷多个心灵.我们认为,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接受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量子力学的可供选择的解释不限于多世界解释,退相干纲领和其他解释的结盟就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唯物主义 多世界解释 哥本哈根解释 退相干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要旨
7
作者 成素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要旨是在微观领域内恢复决定论的演化观,为量子力学提供一种实在论的解释,确立形式与实在之间具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经典观念。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解释 多世界解释 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各种学派
8
作者 师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8年第3期86-94,共9页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随着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不断深入发展,旧有的物理理论在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以克服的困难。1923年德布洛依(de Broglie)提出了粒子具有波性的重要概念。之后,薛丁格(E.Schr...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随着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不断深入发展,旧有的物理理论在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以克服的困难。1923年德布洛依(de Broglie)提出了粒子具有波性的重要概念。之后,薛丁格(E.Schrodin-ger)建立了描写粒子的波所服从的方程——薛丁格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解释 物理理论 微观粒子运动 海森堡 算符 贝尔不等式 干涉项 波包 布洛 测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十年来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三次论战
9
作者 师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6年第1期43-46,共4页
现在在西方物理学界通行的所谓量子力学“正统解释”,就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它是1927年10月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索尔微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确定的。自那时起到现在的近半个世纪中,这种争论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愈来愈激烈... 现在在西方物理学界通行的所谓量子力学“正统解释”,就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它是1927年10月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索尔微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确定的。自那时起到现在的近半个世纪中,这种争论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愈来愈激烈,愈来愈深入,目前还看不出有取得一致意见的趋势。这正如玻尔曾说过的:“在目前看来,不但在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之间很难得到共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解释 玻尔 量子力学理论 哥本哈根学派 物理学界 布洛欣采夫 海森堡 物理实在 取得一致意见 几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力学诠释的哲学观照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天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2,共6页
1927年形成的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一个带有浓厚哲学韵味的"概念"解释体系,该解释是在当时缺乏系统的数学形式体系的状态下形成的;1932年冯.诺依曼系统总结并沿用至今的"标准体系"为"哥... 1927年形成的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一个带有浓厚哲学韵味的"概念"解释体系,该解释是在当时缺乏系统的数学形式体系的状态下形成的;1932年冯.诺依曼系统总结并沿用至今的"标准体系"为"哥本哈根解释"弥补了空缺,它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摸索的概念演化过程的产物",完全满足工具主义的要求;但是从实在论的观点看,量子力学仍需要描述基本粒子存在的属性,以"标准体系"为基础的"正统解释"通过本征值—本征态关联对此作了正面回应;而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正统解释"依然不能令人满意,1972年提出及其以后发展的量子力学"模态解释"作了进一步的追求;然而,"模态解释"的不足又给我们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解释 “标准体系” “正统解释 “模态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系科学与哲学的纽带 新一套《中国科学哲学论丛(1)》的另一种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起权 《科学文化评论》 2007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不久前,笔者得了一套新丛书,答应写书评,刚写了一半多,就看到了关洪先生的评论,吃了一惊。相比之下,发觉自己的书评,无论从视角和观点上都有很大差别。好在“和而不同”,没有关系。在这个世界上,多样性的存在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关键词 物理学哲学 定域性 洪先生 林定夷 哲学解释 李醒民 哥本哈根解释 整体论 费耶阿本德 全同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林润燕 王东辉 《哲学分析》 2016年第4期183-189,共7页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8—21日在广州召开。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陶韶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麦均洪、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国忠出席...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8—21日在广州召开。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陶韶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麦均洪、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国忠出席开幕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哲学 学院党委书记 多世界理论 哥本哈根解释 实在性 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技术哲学 定域性 认识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力学中决定论的恢复
13
作者 郭彦青 王晓玲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回顾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分析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佯谬解释的哲学斗争,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观察量子力学发展与哲学的辩证决定论关系,并从量子力学理论的成功来分析决定论的归属问题,认为决定论在理论架构和实体验证的角度上... 回顾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分析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佯谬解释的哲学斗争,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观察量子力学发展与哲学的辩证决定论关系,并从量子力学理论的成功来分析决定论的归属问题,认为决定论在理论架构和实体验证的角度上已经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解释 佯谬 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如何理解微观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讨论
14
作者 吴小超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就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讨论如何理解微观物质的客观存在。 以此作为“量子力学”课程教学的补充。
关键词 微观物质 客观存在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解释 波粒二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爱因斯坦的“内在的完备”标准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建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35-40,共6页
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内在的完备”标准,是现代科学理论评价中的一个主要尺度,因而它在国内哲学同仁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哲学研究》曾在1985年第6期和1989年第3期上先后发表了李醒民同志的《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李正风、李勇... 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内在的完备”标准,是现代科学理论评价中的一个主要尺度,因而它在国内哲学同仁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哲学研究》曾在1985年第6期和1989年第3期上先后发表了李醒民同志的《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李正风、李勇枝同志的《爱因斯坦为什么反对量子力学》。二文从不同视角揭示并阐释了爱因斯坦的“内在的完备”标准的两个方面,即作为准美学标准的方面和作为哲学标准的方面。无疑,双方都有其深刻性的一面,但由于视角的限制不可避免地都有其片面性的一面。克服这种片面性需要一次新的综合,它不可能是两种观点的简单相加,理论上同样要求转换视角。因此,新的综合导致对原有观点的重新评价,导致对理解的理解。本文就试图这样做,以求得对爱因斯坦的“内在的完备”标准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相对论 场论 量子力学 现代物理学革命 古典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 背景信息 背景信念 哲学信念 物理客体 实在观 哥本哈根解释 爱因斯坦文集 物理实在 因果性 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领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探讨——兼驳建构主义观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占国 王班超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21,共5页
量子力学给本世纪哲学提出的最大课题是微观世界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由于量子属性的存在,仪器对微观客体的干扰已不可避免,并且这种干扰既不能忽略不计,又不能通过修正控制条件而得到补偿,对于微观客体来说,观测... 量子力学给本世纪哲学提出的最大课题是微观世界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由于量子属性的存在,仪器对微观客体的干扰已不可避免,并且这种干扰既不能忽略不计,又不能通过修正控制条件而得到补偿,对于微观客体来说,观测结果与观测对象之间原则上不可能达到一致,观测结果已经包含了仪器对微观客体的无法排除的作用,因此,在微观世界中,独立于观察者的客体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领域 主客体关系 建构主义观点 哥本哈根学派 观测对象 哥本哈根解释 认识主体 本征态 科学实在论 测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宇宙学的创世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新洲 周海云 《自然杂志》 199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在宇宙的普朗克时期,人们必须对引力相互作用进行量子力学处理,这是一项激动人心和极有潜力的物理研究、时间并不是从奇点开始的,宇宙也不创生于虚无,而是量子茸毛。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非决定性的。量子宇宙学中有意义的几率应是... 在宇宙的普朗克时期,人们必须对引力相互作用进行量子力学处理,这是一项激动人心和极有潜力的物理研究、时间并不是从奇点开始的,宇宙也不创生于虚无,而是量子茸毛。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非决定性的。量子宇宙学中有意义的几率应是由极值原理选择的几乎接近于1或者零的几率。从量子力学到量子宇宙学的发展,证实了钱学森的观点:在某些局限性下出现的非决定性问题,在更高层次中又会变成为决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模型 广义相对论 哥本哈根解释 量子化 普朗克长度 路径积分 世观 玻尔 极早期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商人生活方式的考察视角,以及“可想象的治理”记述——作为构建“量子城市治理”理论的案例研究
18
作者 谷村光浩 程雅琴(文/译)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76-204,共29页
一引言国际移民组织(IOM)在《世界移民动向2015》(Global Migration Trends2015)中指出,近年来,全球生活于出生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已达2. 44亿人,如果再加上7. 4亿各国国内流动人口1,则流动人口的总数接近10亿人——其接... 一引言国际移民组织(IOM)在《世界移民动向2015》(Global Migration Trends2015)中指出,近年来,全球生活于出生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已达2. 44亿人,如果再加上7. 4亿各国国内流动人口1,则流动人口的总数接近10亿人——其接近全球人口的1/7 (IOM 2015:5)。此外,关于人口的跨国流动,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16年,来自移民的汇款约为5750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理论 量子力学 世界观 哥本哈根解释 理气论 观测者 徽州商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
19
作者 曾庆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4-27,共4页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自然科学知识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因为自然科学的本质是唯物主义的,这在世界科技史上得到了无数次的验...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自然科学知识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因为自然科学的本质是唯物主义的,这在世界科技史上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几乎无人不知,但他在哲学上的极大兴趣恐怕鲜为人知,历史上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的不胜枚举。本文试图对量子力学产生过程中的两种理论──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之间的矛盾斗争作一简述,以斯说明:自然科学领域里,充满着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矛盾,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必然的、正常现象,通过这些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才能使那些由于历史或主观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错误的或片面的、局部的理论不断被新的、更加完善的理论所代替,从而经过无数相对真理的环节而向绝对真理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力学 海森堡 自然科学家 玻尔 唯物主义哲学 哲学问题 自然科学领域 德布罗意 哥本哈根解释 测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说明
20
作者 陈晓林 田光善 《大学物理》 2022年第1期84-84,共1页
1922年,斯特恩和盖拉赫设计并实现了现在以他们两人名字命名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首次证实了原子磁矩在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1-2].这一实验结果不仅对于电子具有自旋自由度的假设给予了直接的实验验证,而... 1922年,斯特恩和盖拉赫设计并实现了现在以他们两人名字命名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首次证实了原子磁矩在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1-2].这一实验结果不仅对于电子具有自旋自由度的假设给予了直接的实验验证,而且在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是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结果发表一百周年.本刊以他们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作为今年的封面,以致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解释 原子磁矩 量子化 量子力学 斯特恩 封面说明 不可替代 里程碑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