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拉维及其“赛博格”神话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建会 苏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2,36,共6页
堂娜·哈拉维是当代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提出了著名的赛博格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还对基因食品进行了文化解读。介绍了哈拉维的生平和著作,概括和分析了哈拉维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格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基因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维赛博格的人文理念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介民 刘小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0期37-43,共7页
在西方科技文化学术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赛博格(Cyborg)理念成为当代重要的一股人文思潮,影响并遍及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哈拉维思想体系围绕着"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探讨人类... 在西方科技文化学术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赛博格(Cyborg)理念成为当代重要的一股人文思潮,影响并遍及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哈拉维思想体系围绕着"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探讨人类生存的限定和技术框架。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章从哈拉维赛博格虚拟的人文困惑、哈拉维赛博格之延续人类生命两个方面探讨哈拉维赛博格的人文理念,问切时代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格 人文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维赛博格视域下电影《她》之女性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岩 常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0-58,158,共10页
电影《她》(Her)曾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它通过展现男主人公西奥多与女主人公电脑操作系统萨曼莎的爱情故事,以男女情感为切入口,呈现未来人类与科技之间可能出现的关系问题,并带有赛博格女性主义思想特征,前瞻性展现宾格/客体... 电影《她》(Her)曾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它通过展现男主人公西奥多与女主人公电脑操作系统萨曼莎的爱情故事,以男女情感为切入口,呈现未来人类与科技之间可能出现的关系问题,并带有赛博格女性主义思想特征,前瞻性展现宾格/客体的"她"(her)向主格/主体的"她"(she)的转变过程。对于《她》中人机恋爱身体缺席,人物具象化与抽象化交织等问题,本文运用哈拉维的赛博格女性主义视角,表现以萨曼莎为代表的女性,在未来时代身份展现出非同一性,以及女性由男性附庸、生育机器向永生自由主体的转变,并以多元认识论为遵循,颠覆男权秩序,构建内涵包容、多元、差异的认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格 《她》 女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维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赛博科学观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艳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文化批评家与女性主义学者哈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提出赛博科学观。她用模糊边界和断裂身份的赛博本体批判了二元论及立场论的整体性认识论,纠正了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认识,为女性主义政治学重建提出... 文化批评家与女性主义学者哈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提出赛博科学观。她用模糊边界和断裂身份的赛博本体批判了二元论及立场论的整体性认识论,纠正了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认识,为女性主义政治学重建提出建议,由此走向后现代女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科学观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维“赛博人”理论的新视野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介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
文章是对哈拉维及其"赛博人"神话的一个审视。希望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哈拉维人文思想有个初步的解读:(1)"赛博人"理论的基本内涵;(2)"赛博人"理论的主要观点;(3)哈拉维的"赛博人"人文思想。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人” 人文思想 科幻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维 Cyborg 理论成因的科技定位
6
作者 刘介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6,共8页
Cyborg这个词扮演着联结科技与人文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表现出人类对科技所带有的那种思维与物质方面的依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一、引进Cyborg的科技内涵,二、面向Cyborg的科技考量,三、走向Cyborg的多元拓展,来分析Cyborg理论成因... Cyborg这个词扮演着联结科技与人文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表现出人类对科技所带有的那种思维与物质方面的依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一、引进Cyborg的科技内涵,二、面向Cyborg的科技考量,三、走向Cyborg的多元拓展,来分析Cyborg理论成因的科技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格 科技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梅西安作品《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
7
作者 王辉 《黄河之声》 2018年第2期8-8,共1页
梅西安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其代表作《拉哈维》创造于1945年,是为女高音和钢琴创造的长篇声乐套曲。本文结合《拉哈维》中的声乐套曲,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分析了作品中的和声语汇,旨在揭示此作品中和声语汇的特点,为和声语汇... 梅西安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其代表作《拉哈维》创造于1945年,是为女高音和钢琴创造的长篇声乐套曲。本文结合《拉哈维》中的声乐套曲,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分析了作品中的和声语汇,旨在揭示此作品中和声语汇的特点,为和声语汇和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西安作品 哈拉维 和声语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的思想建构与对传统女性本质的影响
8
作者 朱姗 徐冠群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7-63,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哈拉维基于科技的进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形态——赛博女性主义,它的本质旨在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框架,使得性别的绝对界限变得模糊乃至撕裂。赛博女性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的性质瓦解了传统的女性本质,颠覆了女性的身体... 20世纪90年代,哈拉维基于科技的进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形态——赛博女性主义,它的本质旨在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框架,使得性别的绝对界限变得模糊乃至撕裂。赛博女性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的性质瓦解了传统的女性本质,颠覆了女性的身体、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女性的生育本能,为女性建构自己的性别特征,寻求自由与平等,追求女性解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赛博女性主义 女性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哲学思想浅析
9
作者 郭丽丽 《快乐巧连智》 2024年第9期280-282,共3页
在20世纪女性主义蓬勃发展浪潮中,唐娜·哈拉维以其赛博格女性主义开启了女性主义批判。通过分析唐娜·哈拉维哲学思想中的主要内容思考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对女性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哈拉维 赛博格 哲学思想 科学技术 20世纪
原文传递
堂娜·哈拉维和玛丽·雪莱的对话——《弗兰肯斯坦》的赛博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纪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8-212,共5页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被公认为"科幻小说之母"。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1818)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塑造的第一个"人造人""实际上就是现代...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被公认为"科幻小说之母"。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1818)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塑造的第一个"人造人""实际上就是现代的电子人。"其影响"早已超越出了英国。"。二十世纪美国后现代女性主义研究者堂娜·哈拉维(Dnona Haraway)被学术界授以生物学家、灵长类学家、科学历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肯斯坦 后现代女性主义 玛丽·雪莱 哈拉维 电子人 父权制 科技观 女性主义者 男性中心主义 乌托邦
原文传递
唐娜·哈拉维的科学客观性思想评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梅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唐娜·哈拉维的科学客观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以改造并启用视线隐喻作为切入点,强调主体的自我分裂与冲突及其认识论意义,局部视角的优先性,客体的行动者身份,以及知识的情境化特征;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色彩,对于科学... 唐娜·哈拉维的科学客观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以改造并启用视线隐喻作为切入点,强调主体的自我分裂与冲突及其认识论意义,局部视角的优先性,客体的行动者身份,以及知识的情境化特征;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色彩,对于科学认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客观性 情境化知识 涉身性 哈拉维
原文传递
科学、技术与性别的博弈——论唐娜·哈拉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戴雪红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开始进入科学与技术领域,批判科学领域中男性思维的霸权,思考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意义如何与女性主义价值观相协调,以寻找基于女性主义立场的技术文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史家和生物学家唐娜·哈拉...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开始进入科学与技术领域,批判科学领域中男性思维的霸权,思考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意义如何与女性主义价值观相协调,以寻找基于女性主义立场的技术文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史家和生物学家唐娜·哈拉维,她拒绝过于乐观地肯定或悲观地否定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途径,创造性地提出了"赛博格"概念和"情境化知识"等女性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哈拉维的理论具有潜在的革命性,不仅为后现代主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空间,而且为重塑自然/文化、科技/性别之间的相互关系拓宽了批判的视野,也为描述世界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女性主义认识论 赛博格 情境化知识
原文传递
论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雷波 柯文 吴文娟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3年第3期57-72,共16页
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标志着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它以哈拉维的情境知识论和赛博本体论为主要理论来源及思想动力,以图安娜的互动主义、芭拉德的能动实在论和格罗兹的身体研究为代表,主张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与对父权... 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标志着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它以哈拉维的情境知识论和赛博本体论为主要理论来源及思想动力,以图安娜的互动主义、芭拉德的能动实在论和格罗兹的身体研究为代表,主张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与对父权制文化、性别关系和身份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技术科学实践和文化中去探究科学与技术、性别、自然(包括身体)、文化(社会)等之间辩证互动和异质融合的后人类主义特征的内在动态关系。这有效地摆脱了当前女性主义研究中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争所陷入的本质主义表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维 图安娜 芭拉德 格罗兹 后人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基因改良食品遭遇后现代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荣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65-167,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内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食品相关工业的改良,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基因改良食品的一系列争论。把基因改良食品放到后现代语境中进行解读,凸显了其哲学内涵,即重新建构一个多重、差异、多元的主体概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内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食品相关工业的改良,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基因改良食品的一系列争论。把基因改良食品放到后现代语境中进行解读,凸显了其哲学内涵,即重新建构一个多重、差异、多元的主体概念。既然作为自然的人类主体已经在逐步异化,那么作为主体的产物——基因改良食品的产生就是可能又必然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改良食品 哈拉维 后现代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博格”概念考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国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139,共9页
"赛博格"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了学术研究与大众文化中的流行术语,但其内涵却多有含混之处。从其概念谱系来看,克莱恩斯与克莱因发明的"赛博格"以机器化的人为形象基础,但"赛博格"的释义"控制... "赛博格"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了学术研究与大众文化中的流行术语,但其内涵却多有含混之处。从其概念谱系来看,克莱恩斯与克莱因发明的"赛博格"以机器化的人为形象基础,但"赛博格"的释义"控制论有机体"却包含了纯粹的机器。哈拉维对"赛博格"进行了后现代哲学的阐释,将"赛博格"升扬为本体论隐喻与反讽的政治神话,衍生出了抽离所指的赛博格知识话语。这两种阐释丰富了赛博格的实体义与隐喻义,但也造成了赛博格意指的混乱。基于维特根斯坦的理论,"赛博格"所表达的是一个游戏化的词汇场域和类聚化的形象群体,它在具体使用中表现为填补型、器置型、代理型和虚拟型这四种实体类型。如果否认其实体义共识,赛博格就可能会随着无边的隐喻而走向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格 克莱恩斯 克莱因 哈拉维 控制论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博科学观下的情境化知识
16
作者 冉聃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至今,赛博科学观成为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赛博反映了当代人类身体受到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赛博科学观的形成顺应科技哲学后实证主义实践转向的趋势,从哲学层面上来看,赛博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二元论观点... 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至今,赛博科学观成为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赛博反映了当代人类身体受到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赛博科学观的形成顺应科技哲学后实证主义实践转向的趋势,从哲学层面上来看,赛博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二元论观点,同时意味着一种各异质性要素相互糅合的赛博新本体,与赛博科学观相契合的情境化知识理论强调不同声音、不同视角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为科学客观性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 哈拉维 赛博科学观 情境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里的人和动物:浅析《大象旅行记》中的叙事伦理
17
作者 严雨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4期14-17,共4页
故事在人类与动物相互塑造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过去、当下还是未来,故事持续地表征我们与动物之间的跨物种关系,影响和塑造我们对非人他者的认知和理解。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小说《大象旅行记》不仅关注动物故... 故事在人类与动物相互塑造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过去、当下还是未来,故事持续地表征我们与动物之间的跨物种关系,影响和塑造我们对非人他者的认知和理解。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小说《大象旅行记》不仅关注动物故事,也将焦点放到了讲故事的实践上,向我们展现了叙事的伦理复杂性。该文试图通过对若泽·萨拉马戈的文学文本的分析,来探索叙事在改善人类与动物之间跨物种关系上的伦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文学 叙事伦理 哈拉维 萨拉马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人·上帝——梅西安与他的《图伦加利拉交响曲》
18
作者 西人 《音乐爱好者》 2001年第12期64-64,共1页
时值今日,人们对二十世纪法国音乐家、基督徒的梅西安所给出的许多东西仍然无法明确地把握,但是,也正是这样,对他的兴趣始终有增无减。
关键词 梅西安 《图伦加利拉交响曲》 哈拉维 《五首叠句》 音乐结构 配器 节奏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法保护中的Intelsat将收购Gogo商业航空业务
19
作者 《卫星与网络》 2020年第9期76-76,共1页
仍处于美国破产法第11章保护状态的商业卫星运营商Intelsat预计将在明年3月底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机上宽带提供商Gogo的一大块业务。Intelsat首席商务官哈拉维9月1日对媒体称,这项收购将让Intelsat雇员数量增加50%。弗吉尼亚东区美国破... 仍处于美国破产法第11章保护状态的商业卫星运营商Intelsat预计将在明年3月底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机上宽带提供商Gogo的一大块业务。Intelsat首席商务官哈拉维9月1日对媒体称,这项收购将让Intelsat雇员数量增加50%。弗吉尼亚东区美国破产法院已于8月31日批准Intelsat着手进行这项收购。这项收购将让这家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和卢森堡两地的卫星运营商成为3000多架商业飞机的直接Wi-Fi提供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州 卫星运营商 商业航空 美国破产法 提供商 收购 INTELSAT 哈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人类世:作为同伴物种的人工智能与跨物种交往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美杰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5,共12页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体、动植物、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等均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可对话性与能动性。“跨生命”与“跨物种”的互动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引入哈拉维的“同伴物种”理论,采用“非拟人化”和“非客体...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体、动植物、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等均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可对话性与能动性。“跨生命”与“跨物种”的互动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引入哈拉维的“同伴物种”理论,采用“非拟人化”和“非客体化”的“物种”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从关系性存在、摄受共生及文化技术交织等多重维度剖析人-AI交往的复杂性。作为新物种的人工智能,在依附与互利、演替与突变、兼容与竞争的过程中,与人类建立了紧密的同伴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走出人类世,建立异类接合、互构共成、多物种共生的人-AI交往观,迎接即将到来的跨物种、跨生命的新交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生命 哈拉维 同伴物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