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哈拉维及其“赛博格”神话 |
李建会
苏湛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2
|
哈拉维赛博格的人文理念 |
刘介民
刘小晨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2
|
|
3
|
哈拉维赛博格视域下电影《她》之女性观 |
李岩
常彬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1 |
4
|
|
4
|
哈拉维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赛博科学观 |
杨艳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9 |
5
|
|
5
|
哈拉维“赛博人”理论的新视野 |
刘介民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
6
|
哈拉维 Cyborg 理论成因的科技定位 |
刘介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浅谈梅西安作品《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 |
王辉
|
《黄河之声》
|
2018 |
0 |
|
8
|
论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的思想建构与对传统女性本质的影响 |
朱姗
徐冠群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9
|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哲学思想浅析 |
郭丽丽
|
《快乐巧连智》
|
2024 |
0 |
|
10
|
堂娜·哈拉维和玛丽·雪莱的对话——《弗兰肯斯坦》的赛博女性主义解读 |
杨纪平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1
|
唐娜·哈拉维的科学客观性思想评析 |
章梅芳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科学、技术与性别的博弈——论唐娜·哈拉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
戴雪红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13
|
论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 |
肖雷波
柯文
吴文娟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13 |
2
|
|
14
|
当基因改良食品遭遇后现代 |
张晓荣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7 |
1
|
|
15
|
“赛博格”概念考辨 |
李国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6
|
赛博科学观下的情境化知识 |
冉聃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故事里的人和动物:浅析《大象旅行记》中的叙事伦理 |
严雨文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2 |
0 |
|
18
|
爱情·人·上帝——梅西安与他的《图伦加利拉交响曲》 |
西人
|
《音乐爱好者》
|
2001 |
0 |
|
19
|
破产法保护中的Intelsat将收购Gogo商业航空业务 |
无
|
《卫星与网络》
|
2020 |
0 |
|
20
|
走出人类世:作为同伴物种的人工智能与跨物种交往 |
宋美杰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