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性及演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素华
宋传会
+2 位作者
李三忠
张红艳
杨晓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4,共7页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逆断层
地质模型
断层活动性
断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四道沟油气藏特征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路
陈世佳
陈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四道沟低产油气藏是目前在哈密坳陷内钻探众多构造圈闭后所发现的唯一油气藏。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分析表明 ,四道沟构造存在二期油气运移与聚集 ,第一期形成类似哈 2井三叠系和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的沥青 ,它来自三堡凹陷...
四道沟低产油气藏是目前在哈密坳陷内钻探众多构造圈闭后所发现的唯一油气藏。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分析表明 ,四道沟构造存在二期油气运移与聚集 ,第一期形成类似哈 2井三叠系和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的沥青 ,它来自三堡凹陷源岩生成的油气 ;第二期为四道沟构造上哈 2、哈 3井储层近源捕获的油气。三堡凹陷源岩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以后曾有较大规模的油气生成与运移 ,油气运移路线主要是向东或东北方向。储层物性差、裂缝不发育 ,早期油藏被破坏 ,后期油气源供给不足是四道沟构造上哈 2、哈 3井油气低产的主要原因。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应围绕三堡生油凹陷 ,以寻找未遭破坏的早期油气藏为勘探方向 ,以三叠系与侏罗系不整合附近的构造圈闭、地层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哈密坳陷
三叠系
油气藏
构造特征
储集岩
勘探
成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三叠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军
宋明水
+1 位作者
姜素华
郭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5,111,共5页
哈密坳陷三叠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综合地震、测井、沉积和古生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将其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分别由3个体系域组成,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哈密坳陷三叠系...
哈密坳陷三叠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综合地震、测井、沉积和古生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将其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分别由3个体系域组成,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哈密坳陷三叠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其中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是主要的储集体发育相带,湖泊相是有利的烃源岩和盖层发育相带。早、中三叠世哈密坳陷中南部缓坡带广泛发育辫状河相,北部、西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晚三叠世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克拉玛依组沉积晚期哈密坳陷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沉积特征
三叠系
哈密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文厚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上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两个层序,每个层序发育LST,TST和HST等3个体系域。论述了哈密坳陷上三叠统-三叠系的沉积格局及其演化...
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上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两个层序,每个层序发育LST,TST和HST等3个体系域。论述了哈密坳陷上三叠统-三叠系的沉积格局及其演化,确定出两套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上二叠统-三叠系
地层层序
体系域
生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沉积中心演化特征
5
作者
王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进而对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探讨其沉积中心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二叠纪-三叠纪
剥蚀厚度
原始地层厚度
原型盆地
沉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析
6
作者
田连玉
汪誉新
+1 位作者
许开前
刘庆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1-154,178,共5页
哈密坳陷因未有钻井揭示,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哈密坳陷内新钻探井红1井情况,进行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确定红1井3 536~3 549 m安山岩的锆石年龄为(298.2±3.5)Ma,处于晚石炭世格舍尔阶与早二叠世...
哈密坳陷因未有钻井揭示,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哈密坳陷内新钻探井红1井情况,进行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确定红1井3 536~3 549 m安山岩的锆石年龄为(298.2±3.5)Ma,处于晚石炭世格舍尔阶与早二叠世阿瑟尔阶的界限附近。综合岩石岩性组合、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将红1井段3 497~4 352 m确定为石炭系,对哈密坳陷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石炭纪
SHRIMP锆石U-PB测年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彭涛
成云
+2 位作者
刘建
魏迟鹏
许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5,共3页
哈密坳陷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干扰波呈现多类型、多方位、强度大的特点。由于传统的直线排列干扰波调查方式不能全方位记录干扰波,在本区进行了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试验。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不仅能分析干扰波的类型、强度、传播方位等...
哈密坳陷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干扰波呈现多类型、多方位、强度大的特点。由于传统的直线排列干扰波调查方式不能全方位记录干扰波,在本区进行了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试验。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不仅能分析干扰波的类型、强度、传播方位等,而且能进行检波器组合参数的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检波器组合方式。根据试验调查结果,2m组内距的品字形检波器组合对本区背景噪音和次生干扰波的压制效果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方形排列
盒子波
干扰波调查
检波器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庆敏
汪誉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22,共5页
长期对哈密坳陷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红1井石炭纪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富钾、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即典型的"TNT"负异常,应形成于岛弧环境;红1井石炭纪火...
长期对哈密坳陷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红1井石炭纪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富钾、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即典型的"TNT"负异常,应形成于岛弧环境;红1井石炭纪火山岩的形成与北部的卡拉麦里-麦钦乌拉洋盆洋壳向南俯冲有关,在洋壳俯冲、消减、熔融作用下,喷发形成了哈尔力克岛弧,其南部的哈密坳陷应为弧后盆地。此类盆地易形成烃源岩及火山岩储层,对石炭系成藏极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石炭纪
弧后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朝富
梁树南
何仁忠
《吐哈油气》
1997年第3期7-1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哈密坳陷的构造、沉积、生烃条件等诸方面的研究,基本明确了三堡凹陷和火石镇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各自的特点与差异,指明了哈密坳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提出了南油北气的认识。为哈密坳陷的进一步勘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哈密坳陷
构造特征
沉积演变
烃源岩
储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郭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系储集层普遍较差,但部分探井揭示出火山岩原生储集层有被次生裂缝改善的迹象,目的层的后期浅埋以及古构造背景下后期的抬升遭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等有利于火山岩的淋滤改造和储集层的发育,这种构造背景下控制的尤其是具有油气规模聚集的区域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哈密坳陷
石炭系
二叠系
主控因素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密坳陷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黄国龙
成海
+1 位作者
罗定贵
周文斌
《华南铀矿地质》
2003年第2期48-56,共9页
在系统采集水源样品并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重点对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潜水、第三系及侏罗系承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矿化度、水的化学类型、放射性铀、氡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地下水的来源及潜水、承压水在补、迳、排不同地段的变化规律...
在系统采集水源样品并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重点对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潜水、第三系及侏罗系承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矿化度、水的化学类型、放射性铀、氡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地下水的来源及潜水、承压水在补、迳、排不同地段的变化规律,并认为这种变化规律与水成铀矿的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水
哈密坳陷
变化规律
基岩裂隙水
同位素特征
分析测试
化学类型
水成铀矿
承压水
在系统
第四系
侏罗系
第三系
矿化度
放射性
氡含量
潜水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尹凤娟
刘洪福
张子福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9-263,271,T002,共7页
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古生物记录甚少。从哈参 2井 80 1.5 m- 16 39.5 m井段的泥岩中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孢粉化石 ,并可划分为两个组合 :L imatula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Alisporites组合和 L imatulasporites- L undbladis-pora- Tae...
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古生物记录甚少。从哈参 2井 80 1.5 m- 16 39.5 m井段的泥岩中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孢粉化石 ,并可划分为两个组合 :L imatula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Alisporites组合和 L imatulasporites- L undbladis-pora- Taeniaesporites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 ,两组合的地质时代应属早三叠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孢粉组合
早三叠世
新疆
古生物
地质时代
原文传递
题名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性及演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素华
宋传会
李三忠
张红艳
杨晓婕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90072
41072152)
中央高校财政南海专项联合资助项目(201021003)
文摘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关键词
哈密坳陷
逆断层
地质模型
断层活动性
断层演化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thrust fault
geological model
fault activity
fault evolutio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四道沟油气藏特征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路
陈世佳
陈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石油系
西南石油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文摘
四道沟低产油气藏是目前在哈密坳陷内钻探众多构造圈闭后所发现的唯一油气藏。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分析表明 ,四道沟构造存在二期油气运移与聚集 ,第一期形成类似哈 2井三叠系和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的沥青 ,它来自三堡凹陷源岩生成的油气 ;第二期为四道沟构造上哈 2、哈 3井储层近源捕获的油气。三堡凹陷源岩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以后曾有较大规模的油气生成与运移 ,油气运移路线主要是向东或东北方向。储层物性差、裂缝不发育 ,早期油藏被破坏 ,后期油气源供给不足是四道沟构造上哈 2、哈 3井油气低产的主要原因。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应围绕三堡生油凹陷 ,以寻找未遭破坏的早期油气藏为勘探方向 ,以三叠系与侏罗系不整合附近的构造圈闭、地层圈闭。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哈密坳陷
三叠系
油气藏
构造特征
储集岩
勘探
成藏机理
Keywords
Turpan Hami Basin
Hami Depression
Triassic
formation of reservoir
structural feature
reservoir rocks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三叠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军
宋明水
姜素华
郭铮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项目管理部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5,11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9ZX05009-001)
文摘
哈密坳陷三叠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综合地震、测井、沉积和古生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将其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分别由3个体系域组成,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哈密坳陷三叠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其中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是主要的储集体发育相带,湖泊相是有利的烃源岩和盖层发育相带。早、中三叠世哈密坳陷中南部缓坡带广泛发育辫状河相,北部、西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晚三叠世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克拉玛依组沉积晚期哈密坳陷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沉积特征
三叠系
哈密坳陷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dimentary facie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Triassic
Hami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文厚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文摘
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上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两个层序,每个层序发育LST,TST和HST等3个体系域。论述了哈密坳陷上三叠统-三叠系的沉积格局及其演化,确定出两套生储盖组合。
关键词
哈密坳陷
上二叠统-三叠系
地层层序
体系域
生储盖组合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Upper Persian-Triass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system domain ,sourcereservior-roof rock association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沉积中心演化特征
5
作者
王军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编号:2006CB202306)资助
文摘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进而对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探讨其沉积中心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哈密坳陷
二叠纪-三叠纪
剥蚀厚度
原始地层厚度
原型盆地
沉积中心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Erosion thickness, Original formation thickness, Prototype basin, Sedimentary evolu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析
6
作者
田连玉
汪誉新
许开前
刘庆敏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1-154,178,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2-002)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重点科技公关项目(P12035)资助
文摘
哈密坳陷因未有钻井揭示,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哈密坳陷内新钻探井红1井情况,进行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确定红1井3 536~3 549 m安山岩的锆石年龄为(298.2±3.5)Ma,处于晚石炭世格舍尔阶与早二叠世阿瑟尔阶的界限附近。综合岩石岩性组合、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将红1井段3 497~4 352 m确定为石炭系,对哈密坳陷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哈密坳陷
石炭纪
SHRIMP锆石U-PB测年
油气勘探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carboniferous
U-Pb SHRIMP chronology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彭涛
成云
刘建
魏迟鹏
许朋
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5,共3页
文摘
哈密坳陷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干扰波呈现多类型、多方位、强度大的特点。由于传统的直线排列干扰波调查方式不能全方位记录干扰波,在本区进行了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试验。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不仅能分析干扰波的类型、强度、传播方位等,而且能进行检波器组合参数的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检波器组合方式。根据试验调查结果,2m组内距的品字形检波器组合对本区背景噪音和次生干扰波的压制效果最为突出。
关键词
哈密坳陷
方形排列
盒子波
干扰波调查
检波器组合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square array
box-like wave
interference survey
geophone array
分类号
P631.422.19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庆敏
汪誉新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22,共5页
文摘
长期对哈密坳陷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红1井石炭纪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富钾、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即典型的"TNT"负异常,应形成于岛弧环境;红1井石炭纪火山岩的形成与北部的卡拉麦里-麦钦乌拉洋盆洋壳向南俯冲有关,在洋壳俯冲、消减、熔融作用下,喷发形成了哈尔力克岛弧,其南部的哈密坳陷应为弧后盆地。此类盆地易形成烃源岩及火山岩储层,对石炭系成藏极为有利。
关键词
哈密坳陷
石炭纪
弧后盆地
油气勘探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carboniferous
back-arc bas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分类号
P596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朝富
梁树南
何仁忠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1997年第3期7-16,共10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哈密坳陷的构造、沉积、生烃条件等诸方面的研究,基本明确了三堡凹陷和火石镇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各自的特点与差异,指明了哈密坳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提出了南油北气的认识。为哈密坳陷的进一步勘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哈密坳陷
构造特征
沉积演变
烃源岩
储集条件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郭林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摘
借鉴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经验,综合现有的地质、物探及钻井资料,从火成岩油气成藏的3个主控因素入手,分析评价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潜力后认为,哈密坳陷存在至少3套有价值的烃源岩,具有成藏的烃源岩基础;尽管石炭-二叠系储集层普遍较差,但部分探井揭示出火山岩原生储集层有被次生裂缝改善的迹象,目的层的后期浅埋以及古构造背景下后期的抬升遭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等有利于火山岩的淋滤改造和储集层的发育,这种构造背景下控制的尤其是具有油气规模聚集的区域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哈密坳陷
石炭系
二叠系
主控因素
火山岩
Keywords
Hami depression
Carboniferous
Permian
control factor
volcanic rock
分类号
TE112.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密坳陷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黄国龙
成海
罗定贵
周文斌
机构
核工业
出处
《华南铀矿地质》
2003年第2期48-56,共9页
文摘
在系统采集水源样品并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重点对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潜水、第三系及侏罗系承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矿化度、水的化学类型、放射性铀、氡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地下水的来源及潜水、承压水在补、迳、排不同地段的变化规律,并认为这种变化规律与水成铀矿的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相符合。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水
哈密坳陷
变化规律
基岩裂隙水
同位素特征
分析测试
化学类型
水成铀矿
承压水
在系统
第四系
侏罗系
第三系
矿化度
放射性
氡含量
潜水
样品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尹凤娟
刘洪福
张子福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9-263,271,T002,共7页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科技司 (2 0 0 0 ) 65号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资助
文摘
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古生物记录甚少。从哈参 2井 80 1.5 m- 16 39.5 m井段的泥岩中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孢粉化石 ,并可划分为两个组合 :L imatula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Alisporites组合和 L imatulasporites- L undbladis-pora- Taeniaesporites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 ,两组合的地质时代应属早三叠世 。
关键词
哈密坳陷
孢粉组合
早三叠世
新疆
古生物
地质时代
Keywords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Lower Triassic, Hami, Northwest China
分类号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性及演化
姜素华
宋传会
李三忠
张红艳
杨晓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哈密坳陷四道沟油气藏特征及成藏分析
周路
陈世佳
陈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哈密坳陷三叠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王军
宋明水
姜素华
郭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哈密坳陷上二叠统──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李文厚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沉积中心演化特征
王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哈密坳陷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析
田连玉
汪誉新
许开前
刘庆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哈密坳陷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研究
彭涛
成云
刘建
魏迟鹏
许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哈密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刘庆敏
汪誉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哈密坳陷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张朝富
梁树南
何仁忠
《吐哈油气》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
郭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哈密坳陷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黄国龙
成海
罗定贵
周文斌
《华南铀矿地质》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疆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尹凤娟
刘洪福
张子福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