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海流域水文水资源演变与咸海生态危机出路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邓铭江 龙爱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3-1375,共13页
咸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研究咸海流域水文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与气候变化,对深入理解中亚地区咸海危机形成机理、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咸海生态危机出路具有重要意义,对类似区域跨界河流和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 咸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研究咸海流域水文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与气候变化,对深入理解中亚地区咸海危机形成机理、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咸海生态危机出路具有重要意义,对类似区域跨界河流和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论文介绍了中亚五国咸海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重点分析了中亚五国咸海流域农业灌溉的发展演变、近80a来咸海流域气候变化趋势与主要河流水文演变情势及咸海水文特征演变.结果表明,咸海生态危机完全是由人类自导并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危机,短期内难以遏制,长期来看也无法逆转.结合咸海危机生态环境效应,讨论了3个跨流域调水方案拯救咸海的利弊与前景,探讨了立足于流域本身拯救咸海的综合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咸海危机经验教训对我国内陆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危机 农业灌溉发展 水文水资源演变 气候变化 拯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咸海生态危机的中亚五国合作应对
2
作者 陈永朝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42-143,共2页
咸海生态危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前苏联"咸海计划"是其主要成因。中亚五国为联合治理咸海生态危机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区域合作机构未能发挥预期作用、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国家间合作... 咸海生态危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前苏联"咸海计划"是其主要成因。中亚五国为联合治理咸海生态危机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区域合作机构未能发挥预期作用、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国家间合作组织、增进相互信任、平衡地区内各国利益、发挥国际组织作用是对联合治理的反思。改变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和区域国家合作,当为解决咸海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计划 咸海生态危机 中亚五国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认知咸海退化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海涛 《科学》 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
咸海退化是咸海流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咸海生态恶化问题。理解咸海退化问题,一方面需要有宏观视野,将流域发展与咸海退化结合起来认知咸海水量减少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要有辩证思维,将咸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得"与咸海退化生... 咸海退化是咸海流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咸海生态恶化问题。理解咸海退化问题,一方面需要有宏观视野,将流域发展与咸海退化结合起来认知咸海水量减少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要有辩证思维,将咸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得"与咸海退化生态问题的"失"全面考虑。通过辩证认知咸海退化问题,寻找破解咸海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危机 咸海流域 辩证认知 应对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水资源冲突原因分析与解决路径--以罗贡、卡姆巴拉金Ⅰ号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但杨 潘志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34-42,共9页
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积极推动水利资源设施建设,开发中亚水利体系,旨在将中亚地区构建成统一的经济综合体,促使资源互换,并保持区域内平衡。80年代末,苏联政治形势动荡、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中亚地区大型水电设... 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积极推动水利资源设施建设,开发中亚水利体系,旨在将中亚地区构建成统一的经济综合体,促使资源互换,并保持区域内平衡。80年代末,苏联政治形势动荡、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中亚地区大型水电设施项目被迫停工。苏联的解体最终导致中亚水资源分配利用从整体问题分裂成为国家资源冲突,水资源争夺之战愈演愈烈。中亚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除这一客观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对等、水资源利用争议、集中性人口激增与环境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该地区无法调和的重要原因。集中在塔吉克斯坦罗贡水电站与吉尔吉斯斯坦卡姆巴拉金I号水电站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复杂矛盾,当事国分歧严重等迫使域内国家及国际层面不断寻求解决途径。中亚水资源问题既是区域内冲突,也是沿“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经济建设中潜在障碍之一。目前,咸海危机是中亚面临的最严重生态灾难,参与“拯救咸海”行动,为中亚人民福祉作出中国贡献,应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择优之选,帮助中亚化解咸海危机,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促成相关国家人民从“利益共同体”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统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水资源冲突 一带一路 咸海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因果关系和贝叶斯网络的锡尔河流域用水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施海洋 罗格平 +3 位作者 郑宏伟 陈春波 白洁 刘铁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6-1052,共17页
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用系统因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政治博弈、生态反馈等许多因素的互馈影响,包含复杂的"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因果关系,形成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传统水资源规划方法中缺少对这种复杂纽带... 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用系统因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政治博弈、生态反馈等许多因素的互馈影响,包含复杂的"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因果关系,形成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传统水资源规划方法中缺少对这种复杂纽带关系的约束,而目前研究这类纽带关系多基于耦合多个模型、集成建模的方法,数据需求大、对复杂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模拟能力不足。而贝叶斯网络能以概率分布代替参数确定值来模拟系统中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同时减少数据需求。本文利用贝叶斯概率网络,选取锡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量化这一因不合理用水而导致咸海生态危机的跨界内陆河流域"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中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能有效地模拟纽带中因果关系的强弱与不确定性,分析1970—2015年间不同时期影响咸海入湖水量的主要因素。为用水预测与流域水资源利用管理提供了系统性认知的基础,并展现出在较低模型复杂度和成本下建模的潜力。苏联时期,咸海入湖水量对农业开发增长的灌溉用水、上游水库建设的蓄水过程和径流量等较敏感;苏联解体后,咸海入湖水量对下游国家不合理使用的灌溉用水及上游水库蓄水量等节点高度敏感。短期内,需提高洗盐与灌溉用水效率,改良种植结构、增加粮食作物占比,并预防干旱危害;长期而言,通过普及先进滴灌技术,能大幅节约农业用水,在50%和80%的滴灌普及率下,新增咸海入湖水量将达到6.4 km^3和9.6 km^3以上,有望逐步缓解咸海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关系 锡尔河 咸海生态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