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胚胎学知识整合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力 司道文 +2 位作者 张宇新 孙红 高俊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29,共2页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胚胎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体正常结构,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学习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收获很多,对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学习和思...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胚胎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体正常结构,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学习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收获很多,对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也体会出一些不足。例如在内容设置方面,神经系统这一章节,解剖学还没有学习脑的皮质、髓质、脑室等,尚未形成立体概念,而组织学就首先学习了大脑皮层的结构,使知识的学习失去了“附着点”,像空中楼阁一样,不符合知识的掌握规律。若能通过一些适当的改革或调整,使两门课程的知识点形成整体,使学生易于掌握,那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下面就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浅谈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胚胎学课程改革,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正常人体形态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和组织学 临床医学生 胚胎学 整合教学 学习方法 临床课程 正常结构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制备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42-343,F0002,共3页
目的用改良的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方法切取青紫蓝兔胫神经,以Triton X-100溶液和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一定浓度和程序进行化学处理,对萃取神经行组织学HE染色及Laminin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 目的用改良的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方法切取青紫蓝兔胫神经,以Triton X-100溶液和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一定浓度和程序进行化学处理,对萃取神经行组织学HE染色及Laminin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延展性及韧弹性良好,细胞和髓鞘被彻底清除,该神经支架保持了网管柱状组织结构,保留了雪旺细胞(SC)基底膜及其Laminin、神经内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外膜。结论该方法可为异种神经移植提供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制备和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3/1,6葡聚糖对海东鸡种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娟善 王谢忠 +3 位作者 张立成 孙德 星全鹄 丁保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研究β-1,3/1,6葡聚糖对海东鸡种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20只海东鸡种鸡(公母比例1∶10)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分别添加0.5%、1.0%、2.0%β-1,3/1,6葡聚糖,试验4组添加0.02%泰乐菌素作... 为研究β-1,3/1,6葡聚糖对海东鸡种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20只海东鸡种鸡(公母比例1∶10)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分别添加0.5%、1.0%、2.0%β-1,3/1,6葡聚糖,试验4组添加0.02%泰乐菌素作阳性对照,试验5组不添加β-1,3/1,6葡聚糖和泰乐菌素作为阴性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β-1,3/1,6葡聚糖后成年鸡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1%β-1,3/1,6葡聚糖组蛋鸡的产蛋数、产蛋重、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明显提高,耗料量和料蛋比显著降低;添加1%和2%β-1,3/1,6葡聚糖组肠壁厚度、肌层厚度、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1 6葡聚糖 海东鸡种鸡 生产性能 形态学和组织学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神经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铜军 申振 +4 位作者 李鹏飞 谭毓铨 张元德 梁显军 于惠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0,38,共3页
目的 :观察 CO2 激光焊接与线缝合神经吻合口的组织学改变 ,探讨激光焊接神经的优越性。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大鼠的右下肢坐骨神经离断 ,实验组采用输出功率为 (1 5 0± 2 0 ) m W激光焊接吻合神经 ... 目的 :观察 CO2 激光焊接与线缝合神经吻合口的组织学改变 ,探讨激光焊接神经的优越性。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大鼠的右下肢坐骨神经离断 ,实验组采用输出功率为 (1 5 0± 2 0 ) m W激光焊接吻合神经 ;对照组采用传统线缝合神经。术后 7、 1 4和 2 1 d对两种方法吻合的神经吻合口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线缝合法相比 ,激光焊接吻合的神经吻合口愈合快、炎症反应轻。结论 :激光焊接神经能提高神经吻合质量 ,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方法 C02激光 坐骨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仇树林 胡国栋 +2 位作者 谢祥 韩胜 李兵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richrome染色切片,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研究乳房20只,在乳房下皱襞组可见皮肤真皮层内红色的纤维组织排列平行于乳房下皱襞的长轴,胶原纤维的断面较少,各组的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乳房下皱襞区域无下皱襞韧带结构,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密度和其他三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乳房下皱襞 韧带 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结合带正常MRI表现的组织学基础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竞艳 万业达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8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结合带(JZ)是MRI上显示的子宫壁正常结构,组织学和解剖学上并无这一名词。JZ在内膜病变、不育和病理改变等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就JZ的组织学及MRI表现进行综述。
关键词 子宫结合带 磁共振成像 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药肿柄菊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历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6-28,共3页
对台湾草药肿柄菊的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根茎叶的生药性状及组织粉末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了该药材的鉴定依据。
关键词 菊科 肿柄菊/解剖学和组织学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学评估和大宗病例分析的原发性女性尿道癌分期修订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Aron M Park S +2 位作者 Lowenthal B M 方三高(摘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8-1008,共1页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临床罕见,不足女性恶性肿瘤的1%,预后较差。该病临床病理资料较少,分期及标准制定受限。鉴于明显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差异,第八版AJCC女性尿道癌分期系统已不适用当前诊断。作者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组织学的分期系统,反...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临床罕见,不足女性恶性肿瘤的1%,预后较差。该病临床病理资料较少,分期及标准制定受限。鉴于明显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差异,第八版AJCC女性尿道癌分期系统已不适用当前诊断。作者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组织学的分期系统,反映了女性尿道解剖特征,可用来预测疾病高、低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系统 女性尿道 解剖学和组织学 大宗病例 修订建议 临床病理资料 解剖特征 女性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的组织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小川 宋卫东 +3 位作者 郑翠环 李德 彭岳文 周世雄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ATFL)的组织学特点,结合韧带损伤及修复机制,为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征的诊治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2具新鲜冷冻尸体小腿(包踝关节)标本采用明胶等灌注及大体解剖,并对新鲜ATFL标本运用解剖、... 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ATFL)的组织学特点,结合韧带损伤及修复机制,为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征的诊治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2具新鲜冷冻尸体小腿(包踝关节)标本采用明胶等灌注及大体解剖,并对新鲜ATFL标本运用解剖、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测ATFL长(24.3±4.5)mm、宽(4.6±0.3)mm、厚(2.6±0.3)mm,呈扁平四边体状,由规则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及成纤维细胞等构成,大多数纤维束走行与ATFL纵轴一致。ATFL可分为距骨、腓骨附着区及中间区共3段。相对于中间区韧带,两端的骨附着区含有相对丰富的血管网。结论:距腓前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意义重大,研究韧带的组织构形对于韧带损伤及慢性踝关节失稳征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距腓前韧带 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眉草的组织学研究
10
作者 周晓东 谢莲薇 罗玳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白眉草是广东、广西等地的地方习用药材,有与白薇相似的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功效。为区分白眉草与白薇的药材性状和组织学特征,通过对白眉草的性状、根横切面、叶横切面、全草粉末显微组织的观察,获得其性状及组织学鉴别特征,为制... 白眉草是广东、广西等地的地方习用药材,有与白薇相似的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功效。为区分白眉草与白薇的药材性状和组织学特征,通过对白眉草的性状、根横切面、叶横切面、全草粉末显微组织的观察,获得其性状及组织学鉴别特征,为制定广东习用药材质量标准及进一步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并与白薇鉴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草/解剖学和组织学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病从组织学分层进行辨证初探
11
作者 谢文军 《湖南中医杂志》 1994年第S1期45-46,共2页
角膜病从组织学分层进行辨证初探(宁乡县中医院410629)谢文军主题词角膜疾病/中医药疗法,卫气营血辨证,角膜/解剖学和组织学角膜与人体的卫气营血有着直接联系,故在生理、病理上均能互为影响。笔者就叶天士首创的卫气营血... 角膜病从组织学分层进行辨证初探(宁乡县中医院410629)谢文军主题词角膜疾病/中医药疗法,卫气营血辨证,角膜/解剖学和组织学角膜与人体的卫气营血有着直接联系,故在生理、病理上均能互为影响。笔者就叶天士首创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分别与角膜各层组织进行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中医药疗法 卫气营血辨证 角膜/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脂垫瓣修复颌面部术后组织缺损及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继光 王元银 +2 位作者 王银龙 何家才 范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颊脂垫的解剖观察,探讨颊脂垫瓣在口腔邻近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带蒂颊脂垫瓣游离后疝入邻近缺损进行组织修复。结果所有转移颊脂垫瓣全部成活,3月后全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瓣作为一种可牺牲的组织瓣,其血运丰富、损... 目的通过对颊脂垫的解剖观察,探讨颊脂垫瓣在口腔邻近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带蒂颊脂垫瓣游离后疝入邻近缺损进行组织修复。结果所有转移颊脂垫瓣全部成活,3月后全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瓣作为一种可牺牲的组织瓣,其血运丰富、损伤小、操作方法简单、制备容易,在修复其邻近组织缺损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外科学 上颌面部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 颌/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冷冻对人卵巢组织形态结构及组织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永苗 徐向荣 +2 位作者 钱羽力 周彩云 徐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对人类卵巢组织卵泡形态、超微结构和组织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2例人卵巢组织切成薄片随机分配到新鲜卵巢组(A组)和玻璃化冷冻组(B组),两组行组织学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卵泡形态及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卵巢组...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对人类卵巢组织卵泡形态、超微结构和组织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2例人卵巢组织切成薄片随机分配到新鲜卵巢组(A组)和玻璃化冷冻组(B组),两组行组织学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卵泡形态及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卵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A、B两组中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分布比例分别为86.4%、13.6%和84.5%%、1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A、B两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分别为75.3%和69.3%,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冻融后初级卵泡形态异常的比例(56%)高于A组(2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B组中初级卵泡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A、B两组卵巢中PCNA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原始和初级卵泡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卵巢组织间质细胞。结论:玻璃化冷冻是一种较适宜保存人类卵巢组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解剖学和组织学 冷冻 卵巢 病理学 卵泡 超微结构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及生物特性概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计毅 刘艳彬 +1 位作者 郑利岩 张小卿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7-432,共6页
从形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全面了解经络研究状况,拓宽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神经、缝隙连接、结缔组织几方面探讨经脉线的存在方式;从温度、疏松结缔组织、生物压效应、相干态电磁场等方面... 从形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全面了解经络研究状况,拓宽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神经、缝隙连接、结缔组织几方面探讨经脉线的存在方式;从温度、疏松结缔组织、生物压效应、相干态电磁场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从经脉线的离子浓度、二氧化碳呼出量、细胞外基质、酶学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化学特性。虽未揭示经脉线的实质,但反映出当前探讨和研究的多学科性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经络实质 经络/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波 王建星 +1 位作者 贾占伟 单春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67-1168,1171,共3页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死亡时间在48h之内的尸体,解剖完整的耳廓软骨,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力学测试;固定耳廓软骨标本,进行CT扫描,采用3D快速打印技术制备耳廓模具,依据模具制备支架...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死亡时间在48h之内的尸体,解剖完整的耳廓软骨,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力学测试;固定耳廓软骨标本,进行CT扫描,采用3D快速打印技术制备耳廓模具,依据模具制备支架;分离、培养、扩增耳廓软骨组织后,接种于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支架上,体外培养3周,裸鼠皮下植入6周,分别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于体外培养3周后的软骨支架复合物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理耳廓软骨比较差异很大,体内培养6周后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态及组织学较人耳廓软骨差异不大,但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生理状态的耳廓软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快速,准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其辅助精细化用于构建耳廓软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软骨/解剖学和组织学 耳软骨/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电子计算机 体外研究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下颌骨及相关组织发育解剖研究
16
作者 侯爱兵 王元银 +3 位作者 陈乔尔 程继光 阮敏 朱传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37,共2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胎儿下颌骨及邻近血管和神经的发育状况。方法选择41例正常受精龄10~38周胎儿标本,取出其上、下颌骨作大块连续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血管的发育情况。结果胎儿受精龄10周时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即... 目的了解中国人胎儿下颌骨及邻近血管和神经的发育状况。方法选择41例正常受精龄10~38周胎儿标本,取出其上、下颌骨作大块连续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血管的发育情况。结果胎儿受精龄10周时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即开始发育,Meckel软骨在胎龄20周时开始吸收,首先从舌侧开始,至25周时吸收基本结束。结论国人下颌骨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发育进度和情况与下颌骨、下牙槽血管、神经增生和发育同时进行,牙胚发育与牙槽骨、下牙槽神经血管发生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下颌骨/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颌骨/生长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及腕部软组织功能重建中逆行肱桡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特征
17
作者 王克利 路来金 +1 位作者 宫旭 丰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13-115,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前臂及腕部软组织功能重建中逆行肱桡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特征,为设计逆行肱桡肌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2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研究室完成。通过解剖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男16侧,女4侧,左右各半,家... 目的:观察前臂及腕部软组织功能重建中逆行肱桡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特征,为设计逆行肱桡肌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2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研究室完成。通过解剖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男16侧,女4侧,左右各半,家属知情同意)。①通过红色乳胶灌注后,分别测量肱桡肌的肌腹、肌腱的长度、宽度、厚度。②解剖并测量桡侧副动脉、桡侧返动脉及桡动脉向肱桡肌发出的肌支,观测上述组3组血管的起止、走行、外径、长度及进入肱桡肌的位置。③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10倍,沿桡侧副动脉、桡侧返动脉及桡动脉向肱桡肌发出的肌支向肌内解剖,观察上述肌支在肱桡肌内的吻合情况。结果:①肱桡肌形态:肱桡肌是前臂桡侧最表浅的肌肉,起于肱骨外上髁上方及外侧肌间隔,止于桡骨茎突基底,为一长而扁的梭形肌。②肱桡肌营养血管:肱桡肌由桡动脉发出的桡侧副动脉、桡侧返动脉及桡动脉直接肌支等供血。③肱桡肌肌内显微解剖:桡侧副动脉主要营养肱桡肌的中上部,其肌内分支与远侧桡侧返动脉发出的肌内分支在肱桡肌内形成广泛吻合,并具有明显吻合弓,同时其肌皮动脉在肱桡肌表面垂直穿出,供应其表面皮肤血运;桡侧返动脉是营养肱桡肌中下部的的主要血管,分为升支、横支及降支,在肌内除与桡侧副动脉分支有广泛吻合并发出皮支外,还与远侧的桡动脉肌支有广泛的吻合,在肌内形成明显的吻合弓,相互代偿,重叠供血。结论:①解剖学观测发现肱桡肌具有多重血供,其主要血管在肌内有广泛吻合,重叠供血,相互代偿,为设计逆行肱桡肌皮瓣奠定了解剖学基础。②设计了以桡侧返动脉及桡动脉肱桡肌肌支为蒂的逆行肱桡肌皮瓣,为前臂和腕部软组织修复及肌肉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动脉/解剖学和组织学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内皮、冻干辐照后异体小血管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及抗原性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东洲 赵渝 +1 位作者 王学虎 杨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去内皮、冻干辐照后同种异体小血管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及抗原性的变化,旨在了解处理后的异体血管是否适用于血管移植。方法将血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内皮冻干辐照处理组。光镜下观察每组血管的组织结构,电... 目的研究去内皮、冻干辐照后同种异体小血管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及抗原性的变化,旨在了解处理后的异体血管是否适用于血管移植。方法将血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内皮冻干辐照处理组。光镜下观察每组血管的组织结构,电镜下观察血管去内皮化情况,测出血管张力在达到15,30,45,60,90,120N及180N时的扩张直径、伸展长度及血管在横向和纵向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计算出血管在该张力下的横向和纵向变化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处理前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处理组血管组织结构保持良好,两组血管在不同张力下的横向及纵向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血管在横向上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和在纵向上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及P<0.05)。处理组MHC-Ⅱ类抗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去内皮、冻干辐照处理后异体小血管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保留一定的血管物理性能;MHC-Ⅱ类抗原水平下降明显。提示,经处理的血管基本符合血管移植的要求,是小口径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去内皮 异体血管 组织结构 物理性能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肝组织微粒体Ⅱ相代谢酶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彤 郭美媛 +4 位作者 马葵芬 杜悦 何良艳 朱丹雁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7,共8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组织过程中,肝组织微粒体Ⅱ相代谢酶尿苷-5'-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UGT)1a1、1a6和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GST1)的表达及其催化活性。方法:利用拟胚体固有的三胚层结构,直接由中胚层心肌细胞产...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组织过程中,肝组织微粒体Ⅱ相代谢酶尿苷-5'-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UGT)1a1、1a6和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GST1)的表达及其催化活性。方法:利用拟胚体固有的三胚层结构,直接由中胚层心肌细胞产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自发诱导内胚层细胞发育,并由同步分化的内皮细胞支持肝细胞发育形成肝样组织。在不同分化阶段,基于mRNA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UGT1a1、UGT1a6和mGST1表达特征。至分化终点(第18天)以心肌细胞搏动区域附近表达肝特异性标记物白蛋白确定为肝细胞。超声法碎裂细胞,超速离心制备肝细胞微粒体,以HPLC检测UGTs代谢活性,以色谱法测定并计算mGST1酶催化活性。结果:至分化终点,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肝组织表达UGT1a1、UGT1a6和mGST1,并具有UGT1a1、UGT1a6和mGST1的催化功能。其中分化第18天肝组织GST1催化活性为7.65 nmol·min-1·mg-1。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肝组织具UGT1a1、UGT1a6和mGST1代谢功能,可望成为肝脏病理生理和药物Ⅱ相代谢研究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解剖学和组织学 谷胱甘肽转移酶 微粒体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1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孙荣 吴宙光 +2 位作者 叶泳钦 张达豪 王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GPC1在胆道闭锁患儿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结果了解GPC1在胆道闭... 目的初步探讨GPC1在胆道闭锁患儿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结果了解GPC1在胆道闭锁肝脏中的分布情况;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对胆道闭锁(BA)及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C)患儿肝脏中的GPC1蛋白水平、GPC1 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GPC1主要分布在胆道闭锁肝脏胆管细胞顶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GPC1 mRNA表达水平(0.65±0.05 vs.2.54±0.12,P<0.05)、蛋白表达量(1.31±0.14 vs.2.83±0.2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PC1 mRNA和蛋白产物的低表达可能与胆道闭锁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1 胆道闭锁 肝/解剖学和组织学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