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和声序进的数理解读
1
作者 马冰雪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9期17-19,共3页
本文以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为研究对象,从数理角度对主题内的和声序进进行具体实证剖析,阐释了其内在规律。
关键词 勃拉姆斯交响曲乐章主题 和声序进 数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左云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9-76,22,共9页
本文就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语言,研究其在法国印象主义思潮及象征主义思潮影响下对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的革新手段,并将之归纳如下: 一、德彪西和声语汇的基本材料:(一)音阶(调式):1.教会调式,2.五声调式,3.六全音调式,(二)和弦结构... 本文就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语言,研究其在法国印象主义思潮及象征主义思潮影响下对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的革新手段,并将之归纳如下: 一、德彪西和声语汇的基本材料:(一)音阶(调式):1.教会调式,2.五声调式,3.六全音调式,(二)和弦结构:1.传统三度结构和弦的发展——高叠和弦,2.非传统结构和弦:(1)四度及五度和弦,(2)附加音和弦,二、和声序进:1.终止式,2.平行写法,3.传统三度结构和弦新的序进关系,三、德彪西和声语汇基本材料及其和声序进的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印象主义 象征主义 钢琴音乐 和声材料 和声序进方式 音阶 和弦结构形式 终止式 平行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作和声序进数理解读——德沃夏克《“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引子四小节功能域数理解读
3
作者 赵宋光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德沃夏克《"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旋律是广为熟知的五声性歌调,用大调模仿了北美原住民族(Indian)的歌唱(附加变宫的宮调式),其引子由七个和弦的序进构成,从E大调转到bD大调。七个和弦组成六处"进子"(gres... 德沃夏克《"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旋律是广为熟知的五声性歌调,用大调模仿了北美原住民族(Indian)的歌唱(附加变宫的宮调式),其引子由七个和弦的序进构成,从E大调转到bD大调。七个和弦组成六处"进子"(gresson)的连缀。第二处进子是人们熟知的"那波里六和弦—属大和弦"(借助下属音为主音A大调观念来理解)。第一处进子是第二处的逆行。第三处进子由两个大和弦"下移纯律小三度"构成。第四处进子由两个大和弦"下移纯律大三度"构成。收束式第六处进子是bD大调的"下属小和弦—主大和弦"(强化下属功能动力)。本文运用律学数理方法剖析每处进子,继而用和声方位图上的游走线路展示序进整体。论文最后介绍了各进子的数理编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序进 子(gresson) 律学数理 游走线路 编码符号
原文传递
运用理性直观原理,轻松而深入地掌握和声技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宋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7-44,共8页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符号布列成特定空间方位的理性直观方法,将其运用于和声技法的教学与研究,以直觉思维辅助理性思维。和声方位图以大小三和弦的三种基本关系所确立的方位联结为元素,编成网络,循环无限,并附加派生减和弦的两种方式。...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符号布列成特定空间方位的理性直观方法,将其运用于和声技法的教学与研究,以直觉思维辅助理性思维。和声方位图以大小三和弦的三种基本关系所确立的方位联结为元素,编成网络,循环无限,并附加派生减和弦的两种方式。以此图式对和声功能体系的结构规律重新梳理。在教学中,借助方位布局确认调性关系,以旅游线路概括序进样式,以加深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理解、体验与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直观原理 和声技法 相对方位 功能布局 和声序进 始发调 终宿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艺术歌曲的艺术语言与钢琴伴奏研究
5
作者 苏晶晶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艺术语言与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的寄托与宣泄口。艺术语言和钢琴伴奏的艺术性特征与歌曲本身的融合会使艺术作品充满戏剧性、更具情感性。民国时期的艺术歌曲以旋律自由和节奏自由为主要特征,同时具有更深层的情... 艺术语言与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的寄托与宣泄口。艺术语言和钢琴伴奏的艺术性特征与歌曲本身的融合会使艺术作品充满戏剧性、更具情感性。民国时期的艺术歌曲以旋律自由和节奏自由为主要特征,同时具有更深层的情感投入以及独特的情绪变化节点,是我国音乐发展历程中极具探究意义的一部分。其中,钢琴伴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曲家在创作钢琴伴奏的过程中以和声序进和织体变化配合独特的演奏技法,创造出新颖的伴奏形式,使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基于此,本文将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著名音乐家所作歌曲中的艺术语言和钢琴伴奏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丰富民国时期艺术歌曲在艺术语言和钢琴伴奏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 伴奏形式 演奏技法 艺术歌曲 艺术作品 情感投入 和声序进 艺术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键盘化的实践构设
6
作者 王蕾 《艺术探索》 2011年第3期141-142,共2页
与即兴弹奏紧密相关的和声键盘化的实践一直为音乐教师所倡导,但是成效并不明显。要使得和声键盘化的实践步入轨道,学生应该掌握好和声序进、织体设计以及和弦标识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和声序进 织体 和弦标识 键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格里格声乐套曲《山之精灵》Op.67中的和声手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声乐套曲《山之精灵》是格里格在1895年至1898年根据挪威著名新浪漫主义风格诗人嘉宝的组诗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被格里格自称为一生中最满意的一套歌曲,从和声手法上也被大家誉为最具创作性的艺术歌曲。本文从变格进行的调性呈示方式... 声乐套曲《山之精灵》是格里格在1895年至1898年根据挪威著名新浪漫主义风格诗人嘉宝的组诗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被格里格自称为一生中最满意的一套歌曲,从和声手法上也被大家誉为最具创作性的艺术歌曲。本文从变格进行的调性呈示方式、终止式的处理、异调配置、平行高叠和弦的进行,四个方面对格里格独特的和声技法进行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格声乐套曲山之精灵和声序进异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技法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垚蕾 《艺术评鉴》 2023年第7期57-60,共4页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只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他中期代表作之一,其充分展现了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本文以该作品第一乐章为例,从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序进,以及和弦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肖邦在传...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只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他中期代表作之一,其充分展现了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本文以该作品第一乐章为例,从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序进,以及和弦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肖邦在传统和声技法基础上所做的创新,以及其作品中的个性化和声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调性布局 和声序进 和弦运用 和声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音体系内的和声基础比较——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与《勋伯格和声学》为例
9
作者 钟渴欣 《当代音乐》 2021年第3期91-94,共4页
斯波索宾的和声教学中,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逻辑的连接贯穿始终,对后世和声学的研究无疑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和意义。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作为他的理论成果被后世称为最重要的现代音乐理论之一,这与他深厚的传统和声底蕴也是密不可分。笔者... 斯波索宾的和声教学中,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逻辑的连接贯穿始终,对后世和声学的研究无疑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和意义。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作为他的理论成果被后世称为最重要的现代音乐理论之一,这与他深厚的传统和声底蕴也是密不可分。笔者以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和勋伯格的《勋伯格和声学》(以下简称《和声学》)两本书为依据,对斯波索宾的和声思维与勋伯格的和声理念进行比较。力图逐本溯源,剖析斯波索宾与勋伯格在传统和声教学领域上的不同特色与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索宾 勋伯格 和声序进 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层结构和弦排列法在和声重编中的运用
10
作者 王葳 《艺术科技》 2018年第3期82-83,共2页
"上层结构"(或称上层结构三和弦)是一种由爵士音乐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研究出的一种和弦排列法。从音响上看,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构建出一种和声对峙与冲撞的听觉效果;从结构上看,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令人更加轻易地对复杂和弦进行... "上层结构"(或称上层结构三和弦)是一种由爵士音乐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研究出的一种和弦排列法。从音响上看,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构建出一种和声对峙与冲撞的听觉效果;从结构上看,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令人更加轻易地对复杂和弦进行分析和记忆。上层结构排列法被大量运用在和声重编中。本文以学堂乐歌《送别》的片段为例,分析该技术在歌曲和声重编中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结构 和声重编 和声序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桐与巴托克中西民族和声运用之异同研究
11
作者 班子然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2期18-21,共4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桑桐与巴托克等杰出作曲家,一生致力于民族风格音乐的创作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本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是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不同的和声结构与和声序进方式,产生迥然不同的风格,表现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桑桐与巴托克等杰出作曲家,一生致力于民族风格音乐的创作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本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是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不同的和声结构与和声序进方式,产生迥然不同的风格,表现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分析与研究前辈的优秀作品,对比中西民族和声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异同,以此为着力点,挖掘民族风格音乐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桐 巴托克 民族和声 和声结构 和声序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准备阶段的训练
12
作者 罗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7-188,共2页
歌曲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不可缺少的技能课。文章把为即兴伴奏做准备的键盘和声的训练过程简化为两种模式和四个步骤,并较为详... 歌曲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不可缺少的技能课。文章把为即兴伴奏做准备的键盘和声的训练过程简化为两种模式和四个步骤,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些步骤的具体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兴伴奏 简化过程 和声序进模式 和声织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多声部逻辑与音乐语言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洁瀚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8,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文献的分析,阐明了多声部音乐语言的组织形态(基于"功能和声序进"、"音高素材组织"以及"声部进行逻辑"所形成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多声部织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钢...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文献的分析,阐明了多声部音乐语言的组织形态(基于"功能和声序进"、"音高素材组织"以及"声部进行逻辑"所形成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多声部织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钢琴多声部音乐语言结构作以简要梳理,为钢琴教师提供了一条多声部音乐语言的认识途径,以便更好的促进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和声序进 音高素材组织 声部行逻辑 多声部音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立三《小奏鸣曲》和声运用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玉峰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3-156,172,共5页
汪立三先生创作的《小奏鸣曲》,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较早、较成功的一首《小奏鸣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该作品的和声手法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力求解读作曲家以民族化音调为素材,运用富于民族特色的多样化和弦结构,借鉴、... 汪立三先生创作的《小奏鸣曲》,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较早、较成功的一首《小奏鸣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该作品的和声手法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力求解读作曲家以民族化音调为素材,运用富于民族特色的多样化和弦结构,借鉴、融合西方和声技法,运用多调式、多调性手段进行创作的具体手法,揭示其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立三 音高结构 和声序进 多调式 多调性
原文传递
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语言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波 《音乐大观》 2014年第9期72-73,共2页
在钢琴伴奏中,诸如和声、织体、指法等很多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地梳理不同风格的音乐,特别是当下传统和声与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语言问题,是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就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语言问题从不同的角... 在钢琴伴奏中,诸如和声、织体、指法等很多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地梳理不同风格的音乐,特别是当下传统和声与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语言问题,是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就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语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即兴伴奏 和声语言 和声序进 和声节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