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2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中枢驱动检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 罗远明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其活动可作为呼吸肌功能的代表。膈肌功能可通过其电活动(膈肌肌电)和机械功能如用于反映胸腔压的食道压进行综合评价。与食道压相比,置放准确的多导食道电极所记录的膈肌肌电更能准确反映呼吸中枢驱动。各种呼吸系...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其活动可作为呼吸肌功能的代表。膈肌功能可通过其电活动(膈肌肌电)和机械功能如用于反映胸腔压的食道压进行综合评价。与食道压相比,置放准确的多导食道电极所记录的膈肌肌电更能准确反映呼吸中枢驱动。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即慢阻肺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呼吸中枢驱动有关。精准记录膈肌肌电,量化呼吸中枢驱动已成为探索疾病发生机理、帮助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食道电极记录膈肌肌电,量化呼吸中枢驱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对慢性呼吸疾病诊断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中枢驱动 食道压 膈肌肌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
2
作者 巨春蓉 郝创利 +1 位作者 薛武军 何建行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该类人群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性管理,就移植受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后早期诊断及干预、重症预警、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同行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实体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巨细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DIP重症细分组研究——以呼吸衰竭患者为例
3
作者 杨扬 史力群 +3 位作者 郑瑞强 林华 於江泉 蔡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299例重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穷尽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决策树模型构建呼吸衰竭重症病例组合方案并进行各组费用测算。结果 住院日、主要手术/操作、离院方式、转归情况是影响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分类变量,最终形成8个DIP组及相应的标准费用;各组内同质性高,组间异质性强,分组效果较好。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DIP优化分组方案符合临床实际,标准费用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且不会大幅度增加医保基金支出负担,能够为医保部门优化该病种的细分组方案提供参考,促进医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按病种分值付费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进展
4
作者 朱祥 王军 吉泽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的病种之一,而妊娠期OSA的相关研究却不多,容易被忽视.但该类疾病可对孕妇及胎儿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就妊娠期OSA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妊娠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睿 梁跃 +4 位作者 白杨 张桂悦 王楠楠 乔松林 张改平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801,共10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动脉炎病毒。PRRSV感染猪后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导致妊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动脉炎病毒。PRRSV感染猪后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以及各年龄段猪呼吸系统疾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面解析PRRSV感染机制有助于防控PRRS,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自噬是一种依赖于溶酶体对异常蛋白质、受损细胞器、入侵病原微生物等进行降解回收的过程,包括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3种类型。其中,巨自噬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自噬类型,可进一步分为非选择性自噬和选择性自噬。自噬在维持细胞稳态、控制细胞器质量、运输胞内物质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自噬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能够清除入侵宿主细胞的病毒;然而,病毒进化出一系列策略拮抗自噬降解甚至利用自噬为自身感染服务。文章通过笔者自身的研究经历和近年来自噬在PRRSV感染过程中的研究报道,系统梳理介绍了自噬在PRRSV感染中发挥的双重作用:一方面,PRRSV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包括内质网自噬、线粒体自噬、聚集体自噬、脂噬等选择性自噬在内的巨自噬和CMA,随后这些诱导的巨自噬和CMA参与PRRSV复制、拮抗细胞凋亡、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等过程促进病毒感染;另一方面,宿主细胞通过内质网自噬等选择性巨自噬和CMA降解PRRSV非结构蛋白、激活抗病毒免疫应答等抑制病毒感染,以期从自噬角度深入揭示PRRSV感染机制。另外,文章还通过总结自噬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该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争议或尚未解答的科学问题,为今后研究提供线索;同时通过列举靶向自噬的抗病毒研究,提出自噬可作为抗PRRSV策略研发的潜在靶点,为防控PRRS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 自噬 作用机制 抗病毒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6
作者 王静 朱猛 +6 位作者 赵鹏 朱晓亚 张强强 于永超 刘明 靳容 唐忠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2-474,共13页
探究不同类型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薯田生态系统碳固存效应奠定基础。依托国家土壤质量徐州观测实验站内甘薯-小麦轮作体系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甘薯季5个处理:单施化肥(对照,CK)、化肥+全量... 探究不同类型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薯田生态系统碳固存效应奠定基础。依托国家土壤质量徐州观测实验站内甘薯-小麦轮作体系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甘薯季5个处理:单施化肥(对照,CK)、化肥+全量秸秆还田(ST)、化肥+生物质炭(BC)、化肥+有机肥(OF)和化肥+绿肥还田(GF),研究甘薯收获期产量、生物量及碳含量,并估算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碳组分,监测土壤呼吸速率等。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ST、BC、OF和GF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ST和GF处理显著降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降幅分别为21.3%和25.2%;而OF处理显著增加DOC含量,增幅为12.8%。2)各处理藤蔓固碳量为1818.02~3811.72 kg·hm^(−2),块根固碳量为2718.69~4299.93 kg·hm^(−2),总NPP为9559.16~14392.58 kg·hm^(−2);与CK处理比较,BC和GF处理的NPP分别下降22.5%和19.9%,OF处理升高16.7%。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固碳量主要与土壤DO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次表层(22.5~40.0 cm)土壤紧实度显著负相关。3)甘薯生育期各处理CO_(2)-C累计排放量为5738.84~11257.23 kg·hm^(−2),其中OF处理排放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OF处理下土壤异养呼吸排放CO_(2)-C累计量显著下降,而自养呼吸排放CO_(2)-C累计量显著增加。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随水汽通量和温度升高而升高,Spearman分析表明土壤异养呼吸排放的CO_(2)-C累计量受藤蔓碳含量、土壤含水量和紧实度影响;块根产量、碳排放效率(CEE)是调控土壤自养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综上,本研究明确了不同有机物料还田下甘薯植株的固碳效应,有机肥处理的固碳效果最佳,但同时植薯土壤呼吸产生的CO_(2)累计排放量也最高。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驱动因素不同,需进一步关注。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特色作物的绿色低碳技术创建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有机物料 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呼吸 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黄静 刘晓晨 +3 位作者 高雄 李晓文 李广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1 位作者 黄晓兵 周彩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41,共1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PRRS至今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全面深入理解PRRSV生命周期可以为PRRS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简述PRRSV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毒侵入、复制与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组装等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入侵 复制和转录 翻译及翻译后修饰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组学研究现状
9
作者 杨颖 臧娜 刘恩梅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感染、脓毒症、创伤等诱因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及上皮细胞受损,引发弥漫性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临床特征。由于引起ARDS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尚缺乏预测预警和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感染、脓毒症、创伤等诱因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及上皮细胞受损,引发弥漫性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临床特征。由于引起ARDS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尚缺乏预测预警和生物标志物,且其临床、病理生理的生物学异质性暂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ARDS的病死率仍较高。近年来,ARDS异质性、生物标志物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组学技术为ARDS诊断工具的开发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契机。单一组学分析无法全面揭示ARDS的异质性与复杂性,而多组学分析则有助于更系统和全面地认识ARDS。相对于动物模型,使用临床样本更贴近疾病的真实情况。基于临床标本的多组学研究在阐明ARDS病理生理、明确ARDS亚型、寻找ARDS相关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对基于临床样本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在ARDS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着重关注这些组学方法在ARDS异质性、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不同临床标本在ARDS组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差异,以期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ARDS的发病机制,寻找ARDS防治策略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组学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障碍的相关性
10
作者 朱瑛 南楠 +2 位作者 李婷婷 魏丽琼 黄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674,679,共8页
目的:调查甘肃省儿童维生素D水平特征,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免疫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甘肃省6个市州妇幼保健院及三级综合医院以上儿科行维生素D检测的9790例0~6岁儿童,分... 目的:调查甘肃省儿童维生素D水平特征,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免疫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甘肃省6个市州妇幼保健院及三级综合医院以上儿科行维生素D检测的9790例0~6岁儿童,分析其中5000例儿童维生素D特征,以5000例中出现RRTIs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以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的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对儿童RRTIs的诊断价值。结果:分析甘肃省5000例儿童维生素D资料发现,维生素D缺乏率、不足率、充足率分别为11.58%、41.38%、47.04%,未发现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者。儿童维生素D水平受年龄和季节的影响,3~4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较严重,冬季儿童维生素D水平最低,且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罹患疾病有关。研究组25(OH)D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与RRTIs患儿年龄、过敏史、被动烟草暴露、易感季节有关(P<0.05)。维生素D充足患儿免疫功能指标高于维生素D不足、缺乏患儿(P<0.05)。RRTIs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呈正相关(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偏食、每日果蔬量、户外活动时间、钙、铁、锌、25(OH)D、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均是儿童RRT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D对儿童RRTIs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甘肃省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季节相关,在儿童RRTIs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患儿机体免疫障碍有关,可用于RRTIs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与肺康复训练在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1
作者 卢坤琴 张华俊 陈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BiPAP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肺康复训练。对比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均高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且BiPAP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FVC、FEV_(1)、FEV_(1)/FVC、PaO_(2)、SpO_(2)均高于常规组,PaCO_(2)、PCT、IL-6、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BiPAP或肺康复训练均能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iPAP相比,肺康复训练能更好地增强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慢性呼吸衰竭 双水平正压通气 肺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12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的多目标呼吸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秦娥 张锦鸿 +6 位作者 徐也淳 贾逸哲 王可 毛科技 李卫锋 邱杰凡 何文秀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在探讨多目标呼吸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挑战主要集中于如何准确无误地分离和识别多个对象的呼吸信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在WiFi系统中采用MIMO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加物理测量点的数量,使得在静态环境中对多个人的呼吸进行监测成为可... 在探讨多目标呼吸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挑战主要集中于如何准确无误地分离和识别多个对象的呼吸信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在WiFi系统中采用MIMO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加物理测量点的数量,使得在静态环境中对多个人的呼吸进行监测成为可能。目前,多人呼吸监测的方法大多依赖于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进行频谱分析,以便提取出呼吸信号。然而,依赖于频谱分析的方法面临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所能达到的频率分辨率受限于数据的持续时间,这意味着在数据长度不足时,无法区分频率相近的呼吸信号;其次,频谱分析只能提供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呼吸频率,不能详细反映出这段时间内呼吸模式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名为MoRadio的新型多人呼吸监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和监测呼吸率相近的多个目标,且在多人环境下对目标数量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5%,bpm最佳可达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呼吸检测 MIMO技术 频谱分析 信道状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流行病学影响
14
作者 郝创利 蒋吴君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后全球不同地域、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生了变化,我国同样也发生了类似情况,这些改变为临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诊治增加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旨在总结疫情后儿童呼吸道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后全球不同地域、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生了变化,我国同样也发生了类似情况,这些改变为临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诊治增加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旨在总结疫情后儿童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流行病学的变化,以期为该病的精准化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非药物干预措施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乙酰胆碱受体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殷宗宝 余燕梅 刘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 探讨激活N型乙酰胆碱受体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白细胞介素-18 (IL-18)、PD-1和T淋巴细胞等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照完全数字随机法分为正常组(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生理盐水+切断... 目的 探讨激活N型乙酰胆碱受体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白细胞介素-18 (IL-18)、PD-1和T淋巴细胞等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照完全数字随机法分为正常组(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生理盐水+切断颈部两侧迷走神经组(NS+D组)、ARDS+切断颈部两侧迷走神经组(A+D组)、ARDS组(A组)、ARDS+切断迷走神经给予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组(A+J组),每组10只。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右肺下叶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左肺磷酸化核因子κB (p-NF-κB) P65和PD-1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18和PD-1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右肺中叶CD3^(+)、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N组和NS组小鼠右肺下叶间质未发现炎症细胞浸润,NS+D组肺间质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而A组和A+D组小鼠肺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消失;A+J组小鼠右肺下叶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腔有少许破损。A组和A+D组小鼠血清IL-18和PD-1水平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A+D组小鼠左肺p-NF-κBP65和PD-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组、NS组、J组(P <0.05);A组和A+D组小鼠肺泡灌洗液CD3^(+)、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其他3组,A+J组显著低于A+D组、A组(P <0.05)。结论 激活N型乙酰胆碱受体可通过T淋巴细胞负向调节作用直接抑制IL-18和p-NF-κBP65的释放,还可抑制肺组织PD-1的生成,从而抑制ARDS的炎症反应,减轻ARDS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N型乙酰胆碱受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的专家建议》解读——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面临的问题
16
作者 程晨 王亚娟 史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新生儿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在一些新生儿聚集的场所,如月子中心、新生儿病房,有暴发流行的报道。针对流行性感冒已经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而言,主要治疗措施则是对症... 新生儿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在一些新生儿聚集的场所,如月子中心、新生儿病房,有暴发流行的报道。针对流行性感冒已经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而言,主要治疗措施则是对症支持治疗,因此预防尤为关键。该文紧扣《新生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的专家建议》,围绕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的RSV防控进行深入解读,包括新生儿生理及免疫特点、RSV感染的疾病负担及传播途径、新生儿RSV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远期危害,以及RSV特异性预防手段、国外具体操作推荐及预防经验,为中国新生儿RSV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疾病负担 被动免疫 单克隆抗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im-3、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曹建良 吴钊 +2 位作者 张唐娟 兰超 田琦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重度TBI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重度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后1周内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n=62)和非ARDS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Tim-3、Galectin-9对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影响因素。结果ARDS组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5)。血清Tim-3、Galectin-9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86(0.716-0.855)、0.735(0.652-0.818)、0.835(0.775-0.895),截断值分别为264.24 ng/mL、8.06 ng/mL,特异度分别为0.831、0.788、0.763,灵敏度分别为0.613、0.626、0.742。ARDS组年龄≥60岁、合并休克、机械通气时间≥5d、ICU住院时间≥14d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ARDS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氧合指数(OI)低于非ARDS组,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5)。入院时GCS评分低(OR=0.727,95%CI:0.543-0.973)、OI低(OR=0.957,95%CI:0.932-0.983)、合并休克(OR=9.259,95%CI:3.183-26.937)、Tim-3水平升高(OR=7.110,95%CI:2.738-18.468)、Galectin-9水平升高(OR=7.063,95%CI:2.736-18.230)是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升高与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密切相关,两指标可作为预测重度TBI患者并发ARDS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创伤性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见习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王立红 胡晓春 +2 位作者 吕秀云 闫丽 宿利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33-036,共4页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级8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轮转区域分为实验组(40人,呼吸A区)和对照组(43人,呼吸C区),分别实施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评估及教学...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级8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轮转区域分为实验组(40人,呼吸A区)和对照组(43人,呼吸C区),分别实施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评估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成效。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及综合成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实验组在教学方式接受度、知识掌握深度、临床能力培养及团队协作等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呼吸内科见习教学质量,在增强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呼吸 医学本科生 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蔡惠惠 张莉 +1 位作者 王义俊 赵艳丰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岁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对重点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岁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对重点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1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9株,占比46.3%;革兰阴性菌380株,占比53.5%;真菌2株,占比0.3%。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肺炎链球菌(87株)、流感嗜血杆菌(83株)、肺炎克雷伯菌(48株)。季节分布以春季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冬季。婴儿期和幼儿期是前5位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出率分别为48.3%和25.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的敏感率较高(>9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较高,多在90%以上,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21.6%~27.3%。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4.7%,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是91.2%、5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7.7%。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100%耐药,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达84.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更多见,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现象严峻,尤其是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的威胁,需加强儿科临床耐药监测和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感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在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丽元 方曙静 +3 位作者 韩佳俊 吴艳 朱媛媛 宋寒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36-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对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肺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对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肺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常规肺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干预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的负性情绪、疲劳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肺功能、神经功能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疲劳自评量表(FSAS)、Borg评分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Barthel指数(BI)、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功能评价量表(SCI-FRS)、上、下肢运动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呼气中断流速(MMEF)升高,试验组更高(P<0.05);针刺觉及轻触觉评分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可有效改善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负性情绪、疲劳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肺功能及神经功能,并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瘫 颈髓损伤 深度呼吸训练器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