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血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珊珊 李恩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35-37,68,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P(a-ET)CO_2差值的因素。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的所有血气记录,查阅PaCO_2及同步对应的P_(ET)CO_2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等信息;... 目的研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P(a-ET)CO_2差值的因素。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的所有血气记录,查阅PaCO_2及同步对应的P_(ET)CO_2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等信息;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所得数据(n=646),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腔镜外科与心胸外科手术5组;按照有无基础疾病分成无合并症组(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其他肺部疾病组、休克组;研究不同因素对P_(a-ET)CO_2差值的影响。结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 CO_2)有较好的相关性(r=0.454,P<0.01)。按照术式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发现心胸外科手术患者PaCO_2、P_(a-ET)CO_2差值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按照有无基础疾病分组发现合并COPD、其他肺部疾病(肺炎、肺挫裂伤等)的患者Pa CO_2、P_(a-ET)CO_2差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研究证实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_(a-ET)CO_2差值的明显增加与心胸外科手术、肺部疾病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二氧化碳(pet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 P(a-ET)CO2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年春 朱建华 +7 位作者 钟小明 赵瑛 罗文峰 李磊 徐洲 尹志强 刘盾 龙星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_(ET)CO_2)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可疑肺栓塞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 目的探讨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_(ET)CO_2)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可疑肺栓塞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肺血管造影,经CT肺血管造影确诊肺栓塞27例,纳入观察组;非肺栓塞患者1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及Well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及PESI、Wel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P_(ET)CO_2诊断骨科术后肺栓塞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高于D-二聚体、PESI及Well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797、0.806、0.749)。P_(ET)CO_2最佳诊断界值为44.50 mm Hg,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和0.674。结论P_(ET)CO_2在诊断骨科术后患者肺栓塞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二氧化碳 骨科手术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院前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总结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院前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监测PetCO2数值的变化和波形的不同形态,分析呼吸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结果62例PetCO2监测患者中34例异常,经及时处理后27例恢复正常,经皮血氧... 目的总结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院前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监测PetCO2数值的变化和波形的不同形态,分析呼吸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结果62例PetCO2监测患者中34例异常,经及时处理后27例恢复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5%~99%者12例、90%-95%者15例;7例患者未恢复正常,SpO2维持在60%-80%者3例、40%~60%者1例、加%以下者3例。结论PetCO2监测不仅可无创监测通气也可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是临床上常用、可靠的监测手段,并逐渐应用于急诊医学和院前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支持 院前急救 呼气二氧化碳(petco2) 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的应用
4
作者 段建明 安新 +2 位作者 张继艳 许芳 刘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756-756,共1页
关键词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 无创性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书铭 蒋红兵 石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步血的血气分析和PETCO2监测仪,对同一患者动脉血中的PETCO2及PaCO2进行测量,并对上述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同步的动脉血...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步血的血气分析和PETCO2监测仪,对同一患者动脉血中的PETCO2及PaCO2进行测量,并对上述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同步的动脉血气分析值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监测值之差的平均值分别为(5.70±3.94)mmHg和(5.97±2.67)mmHg,相关性分别为0.587和0.735。结论排除影响监测设备的因素,PETCO2监测仪的监测值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2监测仪 血气析仪 动脉二氧化碳 呼气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位点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云 汪小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80-681,共2页
关键词 呼气二氧化碳 petco2监测 位点 气管导管 测定结果 螺纹管 连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参数对腹腔镜手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向东 王开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调整呼吸参数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SAI~II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中呼吸参数不变;B组:根据呼气末CO2分压(PETCO2)随时调整呼吸参数。监测两组PETCO2、气道压(Paw)、肺...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调整呼吸参数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SAI~II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中呼吸参数不变;B组:根据呼气末CO2分压(PETCO2)随时调整呼吸参数。监测两组PETCO2、气道压(Paw)、肺顺应性(Comp)。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PETCO2与Paw都较气腹前升高,但A组PETCO2与Paw升高更明显;B组PETCO2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同时点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omp两组都较气腹前降低,无差异。结论调整呼吸参数可降低腹腔镜手术因CO2气腹而升高的PETCO2,减少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呼吸参数 呼吸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金丹群 毕良学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心肺疾病条件下机械通气的特点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10 2例小儿根据心肺疾病不同分三组 ,无心肺疾患组 18例 ,月龄11.2± 7.5。严重...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心肺疾病条件下机械通气的特点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10 2例小儿根据心肺疾病不同分三组 ,无心肺疾患组 18例 ,月龄11.2± 7.5。严重肺部疾病组 10例 ,月龄 14 .3± 6.5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用呼吸机支持的患儿 74例 ,月龄 2 0 .3±9.3。监测方法 :呼吸机应用 1小时后患儿安静状态下采取动脉血气标本 ,并记录即刻PetCO2 ,计算出PaCO2 与PetCO2 差(a—ETCO2 )。结果 三组患儿的PaCO2 与PetCO2 均有显著相关性 (r1=0 .5 83 ,r2 =0 .786,r3 =0 .790 ,P均 >0 .0 5 )。而三组间a—ETCO2 有组间差异 ,其中第 3组与第 1组差异显著。结论 PetCO2 可用于判断小儿机械通气状态下PaCO2的变化 ,PetCO2 是一种有用的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2 PACO2 机械通气 呼气二氧化碳 小儿 心肺疾病 严重 月龄 应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凤尔稳 倪莎 +5 位作者 李光辉 舒李焱 凌进华 谢卫星 朱冠能 聂玉玲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目前急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规范危重症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2010年出台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心肺复苏指南)[1]。该指南为争取危重...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目前急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规范危重症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2010年出台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心肺复苏指南)[1]。该指南为争取危重症患者和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时机和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二氧化碳(Pet CO2) 心肺复苏(CPR) 心血管急救 重症病监护 心血管急救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术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翊飒 李体中 罗炜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5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本文摘取25例全麻病人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25例,心肺功能不常,无通气障碍,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Ohmeda210型麻醉... 目的:本文摘取25例全麻病人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25例,心肺功能不常,无通气障碍,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Ohmeda210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所,潮气量10ml·kg^-1,呼吸频率12次·min^-1,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病人入室后Datex-Ohmads AS-Ⅲ监护仪监测Bp、HR、ECG及SpO2。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好D-lite传感器开始监测PetCO2数值及波形、机械通气30分钟后足背动脉穿刺抽取血气标本并记录取血时的PetCO2。结果:PetCO2与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r=0.339,P〈0.05。术中监测到的异常情况:一例胃癌病人,PetCO2 3.6%,查血气PetCO2升至4.8%。1例肾积水病人,手术50分钟后PetCO2在10分钟内从5%升至5.6%排除机器故障后检查钠石灰已发硬,发白,更换钠石灰5分钟后PetCO2降至4.9%。25例中有19例术中呼吸开始恢复时看到PetCO2波形肺泡平台期有深切迹。17例查血气后减小潮气量,依据PetCO2及PaCO2进行相应调整。结论:本文观察到PetCO2与PaCO2呈直线相关,提示用Pet CO2可以估计PaCO2值,这与既往的报道相一致。由于应用了PetCO2监测,使得术中酸碱失衡、钠石灰失效、通气量过大等情况都能及时发现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全麻病人术中管理的客观性和安全性。PetCO2还能用于判断神经肌肉阻滞的部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几个正常的PetCO2波形中间可以夹着一个深切迹波形。我们体会到PetCO2监测这一指标灵敏、准确、稳定、可靠,建议全麻病人术中常规监测PetCO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二氧化碳 监测 全麻 全麻病人 监测 术中应用 petco2监测 临床体会 动脉血二氧化碳 Pa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峰压监测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波 张树兵 +1 位作者 王芳 肖永忠 《西南军医》 2015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组(观察组)和传统听诊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组(观察组)和传统听诊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听诊法定位。记录两组插管定位时间、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定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法较传统听诊法定位时间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呼气二氧化碳(petco2) 气道峰(Ppeak)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燕 邵晓云 黄兰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7期652-653,共2页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复杂,大多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传统的呼吸机参数调节有赖于血气分析,但是动脉血标本的采集为有创操作,不能连续测定[1]。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_(ET)CO_(2))测定作为一种简便、无...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复杂,大多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传统的呼吸机参数调节有赖于血气分析,但是动脉血标本的采集为有创操作,不能连续测定[1]。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_(ET)CO_(2))测定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监测手段[2],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对P_(ET)CO_(2)监测在重症医学科有创性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二氧化碳 重症医学科 呼吸机参数 机械通气患者 机械通气治疗 血流动力学 P_(ET)CO_(2)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术中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对呼吸力学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键 马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腹腔镜手术可在腹崆内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但需在CO2气腹及特殊改变体位条件下进行、这种特殊的体位即头低脚高位称为Tredelenburg体位(简称T体位):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CO2气腹和T体位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探讨... 腹腔镜手术可在腹崆内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但需在CO2气腹及特殊改变体位条件下进行、这种特殊的体位即头低脚高位称为Tredelenburg体位(简称T体位):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CO2气腹和T体位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对呼吸力学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乐(PETCO2)的影响.对于临床麻醉中管理手术患者以及设置较合适的呼吸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二氧化碳 妇科腹腔镜术 参数设置 呼吸力学 改变体位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头低脚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雪萍 孙峰 徐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血流动力学管理是急危重症患者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有创、昂贵,并不适合急诊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简便、无创、实时,不仅反映了机体基础代... 血流动力学管理是急危重症患者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有创、昂贵,并不适合急诊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简便、无创、实时,不仅反映了机体基础代谢情况,还反映了循环和通气情况,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新兴手段。本文主要介绍PetCO2在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包括PetCO2生理学基础、PetCO2在休克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的应用、PetCO2与容量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FR)、二氧化碳容积(volumetric carbon dioxide,VCO2)与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呼气二氧化碳(petco2) 休克 心肺复苏(CPR) 容量反应性(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老年大鼠容量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战 杨明 +2 位作者 刘红梅 张颖 张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621-5625,共5页
目的研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老龄大鼠容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出20只健康的22月龄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只。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大鼠进行麻醉维持,术中采用调节通... 目的研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老龄大鼠容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出20只健康的22月龄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只。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大鼠进行麻醉维持,术中采用调节通气量使PetCO_(2)降低到35、30及25 mmHg,采取通过口明视气管插管构建大鼠吸入麻醉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麻醉药物,放置到麻醉箱中吸入氧气2 h,氧流量为2 L/min;对两组大鼠的容量反应性的变化及容量负荷进行比较。根据Morris水迷宫对两组大鼠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完成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后,随机处死4只大鼠采取高尔基染色方进行海马树突棘密度的检测,剩余6只大鼠处死后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海马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海马组织+RT-PCR法对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NRI)和(NR2B)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在对照组中,被动抬腿试验(PLR)能够导致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P<0.05),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血指数(CI)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PLR能够导致CVP、SBP、DBP及CI明显变化(P<0.05),而对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LR试验均可以提升每搏输出量(SV),而观察组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镇静后容量有反应性亚型比例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鼠游泳路程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海马内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和树突棘密度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MDAR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NRI和NR2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etCO_(2)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大鼠的麻醉和镇静,能够增加容量反应性,而对心肌收缩力不存在影响或影响较小,但会导致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氧化应激反应及降低其海马内树突棘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二氧化碳 全身麻醉 容量反应性 心输出量 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改变对体外循环期间动脉血与氧合器排出气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赛娥 张韫佼 +2 位作者 苏枫 陈锡明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9-670,共2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因其无创、方便、连续性,已作为全身麻醉患者的常规监测手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只要管理恰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ncQ的差值的正常值为2.5~4...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因其无创、方便、连续性,已作为全身麻醉患者的常规监测手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只要管理恰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ncQ的差值的正常值为2.5~4.5mmHg(1mmHg=0.133kPa),因此,在多数情况下,PETCO2可以准确、连续地反映PaCO2,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1]。然而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由于心肺功能被人为抑制,反映组织灌注及氧交换的指标完全依赖于间断性检测PaCO2,目前尚无常规连续监测PETCO2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二氧化碳 动脉血二氧化碳 体外循环期间 氧合器 petco2 PACO2 排出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频率对容量控制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血和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泳亮 李跃东 李壮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患者呼吸频率(RR)设定对动脉血和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O2-g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一医院收住的脓毒性休克成人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患者呼吸频率(RR)设定对动脉血和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O2-g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一医院收住的脓毒性休克成人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通过呼吸机调节RR.RR从10次/min开始,每60 min加2次RR,直至16次/min.每时段同时采集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进行组织灌注指标的评价,比较患者不同时段CO2-gap、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水平变化与RR的相关性.结果随RR增加,CO2-gap、pH值和PaO2逐渐增加[CO2-gap(mm Hg):5.76±2.02 vs.9.85±1.92,pH:7.350±0.078 vs.7.430±0.078,PaO2(mm Hg):114.10-±24.96 vs.144.30±27.57],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CO2)和PaCO2均降低[PcvCO2(mm Hg):50.66±8.09 vs.41.43±12.50,PaCO2(mm Hg):44.90±7.60 vs.33.50±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的下降趋势比PcvCO2更明显.碳酸氢根(HCO3-)和二氧化碳总浓度(ctCO2)随RR的增加而明显降低[HCO3-(mmol/L):28.58±5.22 vs.22.44±4.99,ctCO2(mmol/L):56.32±21.90 vs.45.21±19.60,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3.1±7.7vs.75.2±8.7]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容量控制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呼吸机诱导的呼吸性碱中毒可引起CO2-gap的增加.RR设定对于此类患者可能是除心输出量低、灌注不足之外,另一个影响CO2-gap水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动脉血和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差(CO2-gap) 容量控制通气 呼吸频率(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动脉血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伟武 钟京 崔利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侧卧位 动脉血 呼气二氧化碳 颅内手术 pet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建立循环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
19
作者 钱金娣 王悦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呼气二氧化碳 心内直视手术 petco2 体外循环 肺循环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麻醉中辅助用药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20
作者 朱淑一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517-518,共2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人日趋增多,临床麻醉中肥胖病人也相应增多。本文观察了肥胖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肥胖患者 呼气二氧化碳 药对 辅助用药 肥胖病人 临床麻醉 petco2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